怎样提升党报文化报道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li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报纸文化报道的重要性日趋凸显。本文以《成都日报》的《文化壹周》专刊为例,探讨提升党报文化报道的途径。
  【关键词】党报 文化报道 《文化壹周》
  
  目前我国媒介环境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相互争夺受众,竞争十分激烈。面对竞争,报纸出路堪忧。网络的优势在于信息的海量性和时效性,广播电视的优势在于画面的生动性和声音的真切性。面对竞争,同时具有新闻纸和文化纸两种身份的报纸,应避免与广播电视和网络的核心竞争力竞争,而从文化的厚度、历史的深度中寻找自身的发展途径。
  《成都日报》于2009年5月8日开办了《文化壹周》周末文化专刊。专刊以“文化改变生活”为口号,以服务读者文化消费为目标,为读者提供文化报道。《文化壹周》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党报进行文化报道的一个比较新颖的方式。笔者采访了《成都日报》文化部主任,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壹周》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找准文化专刊定位,提高文化报道品质
  
  随着报业竞争加剧和都市类报纸的冲击,市级党报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在像成都这样报业比较发达、竞争比较激烈而市民读报热情又比较浓厚的市场环境中,《成都日报》要想占有一席之地,光靠一般的新闻报道还不行,还必须要策划好的专刊,打造专刊品牌,从而争夺更多的读者群和广告资源。
  2009年初,《成都日报》文化部的领导和编辑、记者们便对策划《文化壹周》这样的专刊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和打算,而促成这样想法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要积极配合党的文化建设工作;二是要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随着成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也发展很快,各种国际、国内大型文化活动相继在成都开展,例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小姐选美比赛等,为成都的文化报道增添了不少素材。基于这三点,《文化壹周》在《成都日报》文化部的精心策划下诞生了。
  《文化壹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定位,如何在满足读者、超越竞争对手和自身特点三者之间综合平衡。根据这三点,《文化壹周》把定位指向了高雅和引导。高雅是指《文化壹周》所刊登的文化新闻要是对高雅的文化艺术作品、事件等的报道,报道的形式也要高雅。引导,是指《文化壹周》所报道的各种文化新闻对读者的作用,《文化壹周》的主编说:“《文化壹周》的文化新闻要使党报的报道从板着脸的指导变成引导。”所以,《文化壹周》要引导读者欣赏高雅的文化艺术、引导读者进行正确恰当的文化消费。而《文化壹周》的引导性是融入到服务性当中的,《文化壹周》的编辑在《这是一个开始——致读者》中写道:“《文化壹周》的核心价值是——服务。我们将和读者一起,共同守望成都人的精神天空,共同分享探索艺术奥秘带来的激情和欢乐,共同见证我们成都文化的光荣和梦想。”《文化壹周》每一期都是按照这样的定位策划新闻报道,以成都的文化活动或文化节目为线索,从壹周推荐、壹周热词、壹周传奇、壹周热剧、壹周舞台、壹周银幕六大版块,刊登影评、音乐介绍、艺术展推荐等等新闻。
  
  二、抓住全国热点文化事件,发出主流媒体的声音
  
  “文化改变生活”这是出现在每一期的《文化壹周》LOGO下面的专刊口号,这也正是《文化壹周》的价值所在。而文化要改变生活,是需要高品质的、主流的文化新闻,而非低俗的,光为了吸引眼球娱乐大众的娱乐新闻。当下,由于媒介竞争压力大,各种报纸为了争夺受众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降低自己报纸的品味,一味地迎合普通大众的口味,媚俗现象十分严重。做文化新闻报道,要想跳出低俗的怪圈,不能靠猎奇和奇闻轶事的报道取胜,不能靠有关“腥”、“性”、“星”的“猛料”来吸引人,不能靠虚张声势的炒作制造轰动效应。那么,怎样在文化品位和受众需求中寻找平衡点,便是党报报道文化新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文化壹周》在报道内容上,抓住当前全国的热点文化事件,用热点本身吸引读者;在报道形式上以资讯、评论和深度报道为主,避免肤浅的报道。也就是说,《文化壹周》抓住了全国的热点文化事件,并敢于对这些文化事件发出自己的评论,有自己的声音。这一点,正是《文化壹周》在党报如何更好地报道文化新闻的一个探索。
  对于全国的热点文化事件,《文化壹周》报道内容主要涉及书籍、电影、音乐、文化名人、博物馆等等。例如2009年末, 《十月围城》、《三枪拍案惊奇》等贺岁电影在全国热映,作为在党报专刊的《文化壹周》刊发了多篇有自己独立见解和有思想有深度的电影评论。又如,《文化壹周》中的一个栏目叫“壹周热词”,刊登近期国内的流行语并给出解释等等。在报道形式上,主要有三种:首先是以榜单的形式,通过每周打榜,包括壹周电影榜、壹周图书榜、壹周热剧榜,为读者选择电视剧、电影、书籍等提供参考;其次,介绍国内某些有特色的畅销书籍,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书籍的大致内容,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第三,为当前国内热映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写评论。对于各种热点事件,《文化壹周》没有低俗与炒作,全靠各种热点文化新闻的品质吸引读者,为读者提供新鲜的文化资讯,帮助读者提高文化品位,从而也形成了自己高端的文化品质。读者通过阅读,在了解当前热点文化新闻的同时还能分享文化记者的一些观点。因此,高质量的文化报道似乎真的能使《文化壹周》改变读者生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其绵薄之力。
  
  三、挖掘城市文化,贴近当地群众
  
  要想贴近读者需求,各地党报在报道全国热点文化新闻的同时,还要加入一些当地城市特色文化,或者报道当地的文化新闻,从而在使读者了解当地文化的同时,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近年来,成都文化发展飞速,“创意成都”、“世界田园城市”等的提出和“世界非物质遗产节”、“国际小姐选美大赛”等国际文化活动在成都的开展,为成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契机。同时,成都是一座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城市,金沙遗址、三国文化、杜甫草堂等使得成都的文化深厚而丰富。因此,成都有很多值得报道的文化新闻题材。《文化壹周》正是在此背景下,从成都博大精深的文化入手,做了很多报道。从2009年5月专刊开办以来,《文化壹周》几乎每一期都会有关于成都的文化活动或文化事件的报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成都市民文化消费的报道,包括成都市民文化消费习惯调查,如新闻《舍得花钱 最爱读书——一份成都人的文化消费白皮书》、 《成都人文化消费调查之一:看电视 成都人最爱看新闻》等;还有为成都市民提供文化消费资讯,引导市民进行恰当的文化消费,例如向读者介绍近期将在成都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供市民参考选择,如新闻《去农园看艺术家画油画》等。二是介绍成都历史文化,即成都比较盛名的当地“文化特产”的介绍,如新闻《成都武侯祠身世之谜》、《金沙遗址飞出太阳神鸟》等。三是报道老成都民间文化,主要体现在“壹周传奇”当中,如一组系列报道《追寻胡开文的前世今生》,报道了成都老字号珠宝店的历史和现今的发展。四是报道当前成都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在成都举行的国际小姐选美赛事报道等。同时,《文化壹周》在报道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例如,对成都市民文化消费引导的报道,有对文化活动本身简单的介绍,也有记者对文化活动的深度评论,还有对文化名人的采访报道等。《成都日报》作为只向成都地区发行的党报,在文化专刊的策划中,加入成都元素,这样的新闻与读者就更有接近性,避免了文化报道的空泛,从而更有吸引力。
  
  四、为读者提供文化消费服务,扩大受众群
  
  党报给人的印象通常是严肃而单调的。因此,很多读者长期以来对党报形成了某种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使他们常常将党报排除在自己喜欢阅读的报纸范围之外,尤其是年轻的读者。党报如何走出这种尴尬的境地,赢得受众的喜爱,可在 “文化纸”上做文章,在稳住现有读者群的基础上,培养新的读者群。
  首先,文化新闻报道要宣传主流文化赢得主流读者,稳住现有的读者群。党报的主流读者群由各级党政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构成。而这些主流读者多数是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精英,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欲和文化新闻的需求欲都较高,因此,要稳住这部分读者群,需要不断报道符合这些主流读者群文化品位与爱好的文化新闻,如公共文化建设、文化环境、政府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就这些问题发表的谈话、提出的政策等。《文化壹周》提供的文化资讯,首先能作为主流读者群的文化消费指南,满足了主流读者群的文化新闻阅读需求。正如《文化壹周》主编介绍,《文化壹周》所推荐的很多书籍都是经过记者和编辑精心挑选的,主要包括政治、经济、艺术等符合主流读者群阅读需求的书籍。这样,《文化壹周》便能在内容上服务于主流读者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留住主流读者。
  其次,创新文化新闻报道,开发新的受众资源。党报要赢得受众,光靠稳住现有的读者是不够的,要开发新的受众资源。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的年轻读者是党报要发展的读者群,但现在年轻人已成为各种媒体竞相争夺的受众,党报也不能例外。要参与到这种竞争当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法宝。《文化壹周》采取文化消费引导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文化消费资讯,这样,年轻的读者也能够在提供的资讯中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新闻,例如了解当下最流行的电视电影和音乐,获知哪本书籍值得阅读等等,这些都是《文化壹周》吸引年轻读者所推出的“招牌菜”。同时,提供高雅的文化消费引导,对年轻读者也有帮助和促进作用。
  当今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此时,做好文化新闻报道,提高报纸的文化含量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和需求的。党报在文化报道中要切忌“板着脸”,可以通过办专刊、策划文化报道等方式,增加“文化纸”的厚度。要在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工作的同时,为自己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加入重要的砝码。■
  (作者单位:张立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王冬冬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要】医药广告是文摘类报纸的传统优势业务,是报社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随着国家对广告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文摘类报纸如何调整广告结构,规范广告运营,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摘报 医药广告 广告监管    恐怕没有哪项工作像医药广告(指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药品广告,本文简称为“医药广告”)这样,令全国文摘报的老总们“爱恨交加”、既心疼又头疼了。一方面,医药广告是文摘类报纸的传统优势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体育报》亚运报道进行回顾和梳理,再现其亚运报道的原貌,以期为即将到来的广州亚洲报道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中国体育报》 亚运报道 历史演变    在体育传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官方体育报,《中国体育报》是国内唯一一份对亚运会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程报道的体育报。鉴于《中国体育报》能够提供完整翔实的文
冷火国边界,有一个大靖小区,小区里有一位屠夫,叫王二牛,他是做卖猪肉生意的。  有一天,王二牛和巡六牙为了一串钱打起来了。忽然有人告诉雷阳探王这件事,雷阳探王知道了,马上开车赶到现场。王二牛和巡六牙已經被拉开了,一个头上流着血,一个脸上挂了彩。看到探王来了,王二牛指着那一串钱,说道:“雷阳探王,那串钱是我的!那个巡老头是骗子!”  “你胡扯!”巡六牙愤怒地叫道,“好你个王老头,你诬赖好人,这串钱是
【摘要】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其传播优势日益显现,影响力日益提高,也极大地影响着传统媒体的新闻制作与传播方式,给报纸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微博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微博带来的负面效应,指出报纸应充分借助微博的优势,促进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发展。  【关键词】微博 信息传播 报纸新闻 融合    网络普及前,人们守着报纸、电视看新闻;网络时代,人们坐在电脑前,点击浏览网络新闻;
[摘要]随着上网人数和时间的持续增长,在线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不断加深。现实生活中和互联网上的人际交往彼此交叉,相互影响,形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显著特色,本文通过对西安大学生使用校内网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本地化特征及其表现。  [关键词]西安大学生 网络人际交往 本地化 校内网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研究缘起  限于精力和阅历,大学生人际传播的大部分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已有冲击传统电视新闻之势。面对挑战,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促使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变革的因素,试图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提示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手机电视 微博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    只有回归电视的本性,传统电视节目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形势,电视节目形态才能真正彰显电视的特色。在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方面,目前无论是央视还是地方台
【摘要】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期举行,彼时全球媒体的目光都投向了哥本哈根,国内媒体也不例外。本文以媒介框架为理论工具,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在气候大会召开期间的相关报道,归纳出两者在三个方面的异质性,认为这些异质性是不同新闻框架导致的不同诠释之间的合流与互补,并得出两份报纸媒介框架的差异是中国媒介生态更为开放与多元的体现这一结论。  【关键词】媒介框
【摘要】电视剧《蜗居》在将房奴的一系列问题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同时,也引发了受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剧中,住宅不单单是一种物质实体,还是一种媒介。本文以《蜗居》中关于住房的典型对话和场景为文本,分析电视的叙事模式,探讨住宅作为一种媒介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蜗居》 住宅 媒介 隐喻    一、住宅——需求的嬗变    1、人的基本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需求从高到低分为五个层
大富翁李明忽然死了。  杜菲菲带领两位助手前往案发现场调查。李明死于家中卧室床上,午睡时突然肚子疼,保健医生还没来得及救治他就停止了呼吸。当时家中还有一位女保姆,和他的儿子李小明。  说起李小明还有一段故事。李小明4岁那年的某一天,李明带着他去公园玩儿,只接听电话的工夫,李小明就丢了。连儿子都看护不了,妻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李明开始一个人生活,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
【摘要】本文以我国各界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表现为例,分析了在我国对外传播的主要路径——官方路径与非官方路径中各传播主体的表现,以及此次我国对外传播方式中的不足之处,并就此提出建言。  【关键词】对外传播 哥本哈根 气候外交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8日,为期两周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在叹息声中落下了帷幕。近120个国家首脑的到场,全球数十亿人关注,数十万人上街示威,数千人的媒体报道队伍。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