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在发达国家,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市场利率带动银行信贷利率和其他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引导经济主体调整经济行为,最终促使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发生改变。就我国而言,政府在治理1992、1995年严重的通货膨胀后,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目标。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政策惯性与负面影响逐渐显露。1997年中期我国开始出现了物价持续下降的现象,加之该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对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出口出现大幅度滑坡。为了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央行在1997年10月23日至2002年2月21日之间先后八次降低名义利率,但都没能够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多次降低银行存款利率的情况下,居民储蓄不降反升。本文拟就利率对我国经济的弱效反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利率对我国经济弱效反映的原因
1利率的制定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利率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目前,我国实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由商业银行执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利率水平及其调整由人民银行根据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企业和银行的盈利水平以及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水平等经济指标确定,但由于上述指标有的难以精确测定,有的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很容易产生信号失真,使得人民银行主观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也很难准确估价每次利率调整所产生的效果。中央银行利率决策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利率调节时机的把握还不够准确。由于实行规定利率,利率传导主要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督促商业银行组织实施,从而降低了利率的宏观调控效能。
2储蓄对利率缺乏弹性,使利率的传导受阻
从理论上看,利率下降,消费趋于增加,储蓄减少。实证上显示并非如此。1996年以来,在我国连续下降利率的同时,消费也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运行趋势。1996年至1999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分别为589%、585%、584%、583%。从居民消费看,1996年至1999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分别为804%、80%、796%、794%,同样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与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有关,人们对储蓄的偏好远大于对消费的偏好,从而依靠储蓄来保障家庭及后代的意愿相当强;另一方面,国企改革和居民住房、就业、养老、医疗、保险、教育制度的改革使得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增多,未来支出因素增多。人们预期个人将要承担更多的费用,再加上对于其将来收入不乐观,故人们更倾向于减少即期消费而增加储蓄。2003年以来,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突飞猛进,2月份,居民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养老没有合理保障,教育收费越来越高带来的压力,但也反映出巨额储蓄沉淀,不能有效向消费分流及向投资转化的问题,不利于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更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实现。
3银行“惜贷”,贷款减少,企业投资资金缺乏,利率的传导机制不畅通
一般而言,利率下降,企业的借款成本减少,投资增加,银行贷款会随之增加,最终会使社会总需求增加。由于过去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在政府的干预下积累了大量的坏帐,加上1993年之后实行宏观调控,紧缩了银根,银行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中央政府和货币当局从1996年夏天开始采取了严厉的控制银行坏帐损失增长的措施,对信贷人员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信贷人员对新增贷款负有100%收贷收息的责任。于是国有银行的具体办事人员就宁可不贷款也不愿冒个人承担坏帐的责任。这就使得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银行贷款的增长速度突然下降。企业难以得到贷款,整个社会投资难以进行。这样,使得我国投资利率弹性低,限制了利率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
4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使利率的传导缺乏健康的载体
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基础,美国的货币市场、政府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都相当发达,不仅市场规模大,而且品种多、运作机制规范,保证了美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途径的畅通。我国金融市场的建立始于1984年,虽然相继建立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外汇调剂市场及交易中心、有价证券市场等,但总体而言,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仅处于起步阶段,参加交易的资金量不大,信用工具种类还很少,利率尚不能放开,远不能适应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需要。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特别是间接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离不开金融市场。由于利率传导途径受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难以直接影响银行的贷款行为使信贷传导途径的作用又有所削弱,因此,货币政策的效应难以发挥,金融市场利率功能扭曲。
5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使货币政策的传导中断
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目前货币政策的传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占整个银行体系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形成了客观上的垄断,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及面临的风险约束和无利润约束,使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意识上存在着“重存款、轻贷款”,在信贷策略上存在着“大城市、大企业”的倾向,偏离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导向,使货币政策作用的力度减弱。
二、政策建议
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不顺畅,影响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并且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短期内可解决的。要实现灵敏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强化利率对经济反映的灵敏程度,必须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情况,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探寻利率市场化的最佳途径。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建立起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第二,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金融市场体系;市场的种类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尽量齐全;加大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打破封锁,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各类市场结构要均衡发展,力争协调。另外,要完善各类市场的交易工具与操作程序,建立严密的管理机制与风险防范机制。
第三,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培育真正的市场活动主体,以提高经济活动的利率弹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要把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加强约束,建立完善的经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内在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称,在资金供求和利率变化时,作出符合市场规则的反应,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扩大货币政策的效应。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发挥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媒介作用。首先,要彻底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问题,严格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其次,加大银行内部职能和机制的转变,逐步消除政策性和社会性职能,真正树立银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指标,建立起利益和风险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第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投资活动的利率弹性。我国投资利率弹性低,限制了利率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而投资利率弹性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仍然控制着主要的投资资源,在国有企业机制不能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利率难以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产生足够的影响。因此,必须尽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国有经济的比重和结构,使国有企业真正作为市场主体通过竞争获得资金,使利率发挥出对投资的调节作用。
一、利率对我国经济弱效反映的原因
1利率的制定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利率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目前,我国实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由商业银行执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利率水平及其调整由人民银行根据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社会资金平均利润率、企业和银行的盈利水平以及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水平等经济指标确定,但由于上述指标有的难以精确测定,有的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很容易产生信号失真,使得人民银行主观确定的利率水平难以真正体现市场均衡,也很难准确估价每次利率调整所产生的效果。中央银行利率决策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利率调节时机的把握还不够准确。由于实行规定利率,利率传导主要通过行政管理手段,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督促商业银行组织实施,从而降低了利率的宏观调控效能。
2储蓄对利率缺乏弹性,使利率的传导受阻
从理论上看,利率下降,消费趋于增加,储蓄减少。实证上显示并非如此。1996年以来,在我国连续下降利率的同时,消费也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运行趋势。1996年至1999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分别为589%、585%、584%、583%。从居民消费看,1996年至1999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分别为804%、80%、796%、794%,同样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与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有关,人们对储蓄的偏好远大于对消费的偏好,从而依靠储蓄来保障家庭及后代的意愿相当强;另一方面,国企改革和居民住房、就业、养老、医疗、保险、教育制度的改革使得城镇居民下岗失业增多,未来支出因素增多。人们预期个人将要承担更多的费用,再加上对于其将来收入不乐观,故人们更倾向于减少即期消费而增加储蓄。2003年以来,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突飞猛进,2月份,居民储蓄存款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养老没有合理保障,教育收费越来越高带来的压力,但也反映出巨额储蓄沉淀,不能有效向消费分流及向投资转化的问题,不利于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更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实现。
3银行“惜贷”,贷款减少,企业投资资金缺乏,利率的传导机制不畅通
一般而言,利率下降,企业的借款成本减少,投资增加,银行贷款会随之增加,最终会使社会总需求增加。由于过去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在政府的干预下积累了大量的坏帐,加上1993年之后实行宏观调控,紧缩了银根,银行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中央政府和货币当局从1996年夏天开始采取了严厉的控制银行坏帐损失增长的措施,对信贷人员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信贷人员对新增贷款负有100%收贷收息的责任。于是国有银行的具体办事人员就宁可不贷款也不愿冒个人承担坏帐的责任。这就使得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银行贷款的增长速度突然下降。企业难以得到贷款,整个社会投资难以进行。这样,使得我国投资利率弹性低,限制了利率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
4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使利率的传导缺乏健康的载体
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基础,美国的货币市场、政府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都相当发达,不仅市场规模大,而且品种多、运作机制规范,保证了美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途径的畅通。我国金融市场的建立始于1984年,虽然相继建立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外汇调剂市场及交易中心、有价证券市场等,但总体而言,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仅处于起步阶段,参加交易的资金量不大,信用工具种类还很少,利率尚不能放开,远不能适应货币政策利率传导的需要。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特别是间接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离不开金融市场。由于利率传导途径受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难以直接影响银行的贷款行为使信贷传导途径的作用又有所削弱,因此,货币政策的效应难以发挥,金融市场利率功能扭曲。
5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使货币政策的传导中断
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目前货币政策的传导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占整个银行体系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形成了客观上的垄断,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及面临的风险约束和无利润约束,使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意识上存在着“重存款、轻贷款”,在信贷策略上存在着“大城市、大企业”的倾向,偏离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导向,使货币政策作用的力度减弱。
二、政策建议
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不顺畅,影响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并且存在的问题也不是短期内可解决的。要实现灵敏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强化利率对经济反映的灵敏程度,必须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情况,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探寻利率市场化的最佳途径。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建立起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第二,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金融市场体系;市场的种类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尽量齐全;加大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打破封锁,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各类市场结构要均衡发展,力争协调。另外,要完善各类市场的交易工具与操作程序,建立严密的管理机制与风险防范机制。
第三,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培育真正的市场活动主体,以提高经济活动的利率弹性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要把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加强约束,建立完善的经营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内在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称,在资金供求和利率变化时,作出符合市场规则的反应,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扩大货币政策的效应。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发挥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媒介作用。首先,要彻底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问题,严格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其次,加大银行内部职能和机制的转变,逐步消除政策性和社会性职能,真正树立银行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指标,建立起利益和风险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第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高投资活动的利率弹性。我国投资利率弹性低,限制了利率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而投资利率弹性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仍然控制着主要的投资资源,在国有企业机制不能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利率难以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产生足够的影响。因此,必须尽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国有经济的比重和结构,使国有企业真正作为市场主体通过竞争获得资金,使利率发挥出对投资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