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名自由撰稿人,经常利用引擎工具在网上搜索。有几个小人物,事儿亦小,却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1
他是北京市海淀区一位公交车司机。他像其他公交车司机一样,每天开着车在规定的线路上周而复始地行驶。可是他又是不同的,他的不同在于2006年的一件事儿。
那年冬天,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在医院站点上了车。老大爷叫焦元庆,刚刚在医院看完病,在小保姆的陪伴下坐车回家。可是刚上车不久,焦大爷就突然犯病,身体无法动弹。小保姆束手无策,车上的人却冷漠地看着焦大爷,谁也不愿意帮一把。
他急忙停稳车,来到焦大爷身边。在小保姆的帮助下,他把焦大爷背进了医院。焦大爷体重170多斤,他背起来并不轻松。老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因为他尝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自此,他主动承担起背焦大爷上下车的任务。每次,他总会弯下腰,把焦大爷背上车,再背下车。而焦大爷每次往返医院复诊,宁可在寒风烈日下多站一会儿,也要等待他这位“亲人”到来。
这一背就是5年,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不仅如此,他还在自己驾驶的车内贴上了雷锋画像。车内的书报栏,还挂着一本《雷锋的故事》。有乘客打趣地说:“老弟,雷锋太老,也太土。你年纪轻轻的怎么没有一点时代气息呀?”他却说:“我学的就是一种老精神。挂出雷锋画像,就是要提醒自己,莫以善小而不为! ”
他叫李英庆,是北京市海淀区79路车司机。他很平凡,事儿也很小,但是,他与他的公交车却是那么让人温暖,让人感动。
2
她是他小学六年级时的老师。她姓钟。他叫她钟老师。那一年,钟老师42岁,他13岁。他的家里很穷,吃不起饭。钟老师把自己积攒的22元钱全部给了他。他很感激,暗暗发誓要报答钟老师的恩情。
他大学毕业,也成了教师。接下来,结婚、买房、生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钟老师。由于历史的原因,钟老师终生未婚。如今,钟老师已经退休,无儿无女,孤苦伶仃。他心头一酸,泪水禁不住涌了出来。知恩一定要图报。他把钟老师带回家,说服妻子,两个人共同承担起赡养钟老师的义务。
钟老师在他家住了下来。他家的房子小,只有60平方米。可是,他却把最大的卧室让给了钟老师住,而自己与妻子带着1岁的女儿住到了小房间里。10年后,钟老师患了青光眼,双目失明。为了让钟老师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他几次放弃了分房的机会,甚至,连家中的家具和摆设也从不挪动。
这一住就是28年。他的孩子已经有了孩子。他老了,也退休了。退休后,他成了钟老师的专职护理员,为她穿衣、梳头、洗脚、端茶端水。一次,钟老师从床上摔了下来,脊椎骨折只能躺在床上,吃喝拉撒全得需要人照顾。他把钟老师当做自己的母亲,没有怨言,没有退缩,为她端屎端尿,不让她受一丁点儿的委屈。
俗话说,老变小。钟老师的年龄越来越大,脾气也越来越像一个小孩子,甚至连觉也睡颠倒了。白天,她躺在床上,呼噜呼噜地睡大觉;夜晚,她要听收音机,要听戏曲,并且还不停地喊他,吵得全家人都睡不着觉。为了照顾钟老师,他在钟老师的卧室里放了一张小床,陪护她。女儿害怕他的身体受不了,主动要替他照顾钟老师。可是他不同意,他担心女儿瞌睡多,让钟老师受委屈。
他的名字叫宋金萍,是北京市劲松四中退休教师。如今,宋金萍已经70岁了,钟老师也已经99岁了。这段师生之间的情感大戏还在继续。在今天,这段真情真的让人温暖,让人感动。
3
他是一位“80后”青年,年幼丧母,跟着父亲生活。在父亲的操持下,他成家立业。婚后,两口子在外打工,父亲在家里侍弄庄稼。多年的苦日子总算是熬出了头。可是,善良的他却主动背上了三个“包袱”。
那年,他到新疆打工回来,在兰州火车站遇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老妇,正在向过往的路人乞讨。他的心头一热,便把老妇领到了一家快餐店,要了一碗热腾腾的拉面。交谈中,他了解到了老妇的身世。老妇名叫苟清顺,家在甘肃省礼县,无儿无女,多年前,丈夫因病去世,过继来的侄子好吃懒做,把她赶出了家门。无依无靠的苟清顺只好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
他听了苟清顺的诉说,一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占据了他的脑海:他要为这个可怜的女人养老送终。他说:“阿姨,如果您相信我,就跟我走,我来养您。”苟清顺又惊又喜,将信将疑地随他登上了回家的火车。回到家,他说服了父亲、妻子,让苟清顺在家里住了下来。苟清顺终于结束了自己的流浪生涯,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2001年,在西安火车站一家小餐馆里,他遇到了另外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在餐馆里讨饭,餐馆老板不仅不给,还殴打老人。他心头一热,便出面阻止。他把老人从地上扶起来,请进了另一家餐馆,点了饭菜,与老人一同吃。当老人吃完最后一口饭,他已经决定把老人带回家。当他与老人一起回到家里的时候,他的儿子也呱呱落地。他欣喜若狂。
他叫姜旭东,是甘肃省西和县河坝镇大池村村民。后来,姜旭东又收养了一位流浪老人。原来的3口之家,现在加上3个流浪老人和新生的儿子,负担一下子加重。为了赡养4位老人,姜旭东与妻子一起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他用打工挣来的钱,为老人们建起了新房,购买了新家具,还安装了电话。一有空闲,他就给家里打电话,4位老人争相与“儿子”说话。其情其景,让人感动,让人落泪。
经过无数次的搜索,我終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爱心是灵魂的搜索。一个人无论多么渺小,但是,如果在他灵魂的工具栏里输入“爱心”两个字,能够搜索出若干个结果来,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摘自《辽宁青年》)(责编 达溪河)
1
他是北京市海淀区一位公交车司机。他像其他公交车司机一样,每天开着车在规定的线路上周而复始地行驶。可是他又是不同的,他的不同在于2006年的一件事儿。
那年冬天,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在医院站点上了车。老大爷叫焦元庆,刚刚在医院看完病,在小保姆的陪伴下坐车回家。可是刚上车不久,焦大爷就突然犯病,身体无法动弹。小保姆束手无策,车上的人却冷漠地看着焦大爷,谁也不愿意帮一把。
他急忙停稳车,来到焦大爷身边。在小保姆的帮助下,他把焦大爷背进了医院。焦大爷体重170多斤,他背起来并不轻松。老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因为他尝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自此,他主动承担起背焦大爷上下车的任务。每次,他总会弯下腰,把焦大爷背上车,再背下车。而焦大爷每次往返医院复诊,宁可在寒风烈日下多站一会儿,也要等待他这位“亲人”到来。
这一背就是5年,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不仅如此,他还在自己驾驶的车内贴上了雷锋画像。车内的书报栏,还挂着一本《雷锋的故事》。有乘客打趣地说:“老弟,雷锋太老,也太土。你年纪轻轻的怎么没有一点时代气息呀?”他却说:“我学的就是一种老精神。挂出雷锋画像,就是要提醒自己,莫以善小而不为! ”
他叫李英庆,是北京市海淀区79路车司机。他很平凡,事儿也很小,但是,他与他的公交车却是那么让人温暖,让人感动。
2
她是他小学六年级时的老师。她姓钟。他叫她钟老师。那一年,钟老师42岁,他13岁。他的家里很穷,吃不起饭。钟老师把自己积攒的22元钱全部给了他。他很感激,暗暗发誓要报答钟老师的恩情。
他大学毕业,也成了教师。接下来,结婚、买房、生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钟老师。由于历史的原因,钟老师终生未婚。如今,钟老师已经退休,无儿无女,孤苦伶仃。他心头一酸,泪水禁不住涌了出来。知恩一定要图报。他把钟老师带回家,说服妻子,两个人共同承担起赡养钟老师的义务。
钟老师在他家住了下来。他家的房子小,只有60平方米。可是,他却把最大的卧室让给了钟老师住,而自己与妻子带着1岁的女儿住到了小房间里。10年后,钟老师患了青光眼,双目失明。为了让钟老师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他几次放弃了分房的机会,甚至,连家中的家具和摆设也从不挪动。
这一住就是28年。他的孩子已经有了孩子。他老了,也退休了。退休后,他成了钟老师的专职护理员,为她穿衣、梳头、洗脚、端茶端水。一次,钟老师从床上摔了下来,脊椎骨折只能躺在床上,吃喝拉撒全得需要人照顾。他把钟老师当做自己的母亲,没有怨言,没有退缩,为她端屎端尿,不让她受一丁点儿的委屈。
俗话说,老变小。钟老师的年龄越来越大,脾气也越来越像一个小孩子,甚至连觉也睡颠倒了。白天,她躺在床上,呼噜呼噜地睡大觉;夜晚,她要听收音机,要听戏曲,并且还不停地喊他,吵得全家人都睡不着觉。为了照顾钟老师,他在钟老师的卧室里放了一张小床,陪护她。女儿害怕他的身体受不了,主动要替他照顾钟老师。可是他不同意,他担心女儿瞌睡多,让钟老师受委屈。
他的名字叫宋金萍,是北京市劲松四中退休教师。如今,宋金萍已经70岁了,钟老师也已经99岁了。这段师生之间的情感大戏还在继续。在今天,这段真情真的让人温暖,让人感动。
3
他是一位“80后”青年,年幼丧母,跟着父亲生活。在父亲的操持下,他成家立业。婚后,两口子在外打工,父亲在家里侍弄庄稼。多年的苦日子总算是熬出了头。可是,善良的他却主动背上了三个“包袱”。
那年,他到新疆打工回来,在兰州火车站遇到了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老妇,正在向过往的路人乞讨。他的心头一热,便把老妇领到了一家快餐店,要了一碗热腾腾的拉面。交谈中,他了解到了老妇的身世。老妇名叫苟清顺,家在甘肃省礼县,无儿无女,多年前,丈夫因病去世,过继来的侄子好吃懒做,把她赶出了家门。无依无靠的苟清顺只好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
他听了苟清顺的诉说,一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占据了他的脑海:他要为这个可怜的女人养老送终。他说:“阿姨,如果您相信我,就跟我走,我来养您。”苟清顺又惊又喜,将信将疑地随他登上了回家的火车。回到家,他说服了父亲、妻子,让苟清顺在家里住了下来。苟清顺终于结束了自己的流浪生涯,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2001年,在西安火车站一家小餐馆里,他遇到了另外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在餐馆里讨饭,餐馆老板不仅不给,还殴打老人。他心头一热,便出面阻止。他把老人从地上扶起来,请进了另一家餐馆,点了饭菜,与老人一同吃。当老人吃完最后一口饭,他已经决定把老人带回家。当他与老人一起回到家里的时候,他的儿子也呱呱落地。他欣喜若狂。
他叫姜旭东,是甘肃省西和县河坝镇大池村村民。后来,姜旭东又收养了一位流浪老人。原来的3口之家,现在加上3个流浪老人和新生的儿子,负担一下子加重。为了赡养4位老人,姜旭东与妻子一起离开家乡,外出打工。他用打工挣来的钱,为老人们建起了新房,购买了新家具,还安装了电话。一有空闲,他就给家里打电话,4位老人争相与“儿子”说话。其情其景,让人感动,让人落泪。
经过无数次的搜索,我終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爱心是灵魂的搜索。一个人无论多么渺小,但是,如果在他灵魂的工具栏里输入“爱心”两个字,能够搜索出若干个结果来,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摘自《辽宁青年》)(责编 达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