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虚岁十二那一年麦收,第一次正式参加农业劳动,那个劳动就是割麦子。那个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学生写作文都有一定的格式,像“记一次劳动”这样的题目,开头肯定要来一段景色描写,描写的景色也肯定是“一望无际的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摇曳”。我记得我站在那个地头上,那会儿有没有刮风,麦浪摇曳不摇曳,我可是半点都没有看见;至于麦浪美不美,我更没有感觉——因为,在那个时刻,站在地头上的我,望着那一眼看不到头也看不见边的麦子,心里大大地悲叹:这到什么时候才能割完呀?!因为愁发得深切,美就不能进入我的视野,更不能达到我心里——所以半月以后所写的作文里,“一望无际的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摇曳”就没有在开头出现,中间和结尾当然就更不会出现了。可以说,我在写作之初就尊重了内心的真实,这一点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割麦子的过程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那种累产生的结果就是腰酸腿痛。腰酸腿痛,我们人人都会说。但是要写成文章,搞文学创作,你要光说腰酸腿痛,那就不行了。要生动描写就得具体到位。十二虚岁的我,弯腰割麦之时,对腰酸腿痛的感受,可以说是独特的,也是富有个性化的。表述如下:人用镰刀割麦子,如果腰不弯下,这种活就没法干;腰就得弯,必须弯。弯着腰割呀割呀,每一镰都需要你出力用力,工夫不大,你就感到腰酸了!假如你想减轻腰部的酸痛,那么你就得把腰直起来——但是我告诉你:为了你能继续把麦子割下去,最好别把你的腰直起来!因为你只要站起一小会儿,再想弯腰,几乎都不可能了——除非付出肉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努力,你的腰是弯不下去了。尽管只有十二岁的我,为了割掉我的母亲给我承包下来的六垄麦子,身体和心理上的两种代价都付出了。那个时候用小学四年级的文笔把自己的这种感受说清楚,肯定不如现在这么精彩,但是我确实是有那种感受。腰酸的感觉说了,还没有说腿痛。就感觉而言,整个大腿,尤其是后边,好像被粗杠压着,更准确一点,应该是每条大腿根子那儿各被摞上了一个砘子,那么沉重。这就是我对腿痛的感受。
作为写作者,素材肯定是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生活之中,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积累素材进而都能从事文学创作呢?我认为还有一个通道必须要经过,这个通道就是感受和体验。通过感受和体验这个桥梁,素材就能进入到你的生命之中!十二岁,我第一次参加的这场劳动,就让我通过感受和体验,对腰酸腿痛,有了我个人化的表达。文学艺术所需要的独特性,文学艺术所需要的那种个性化的表达,就得通过你自己的体验,通过你自己的感受,不经过这个途径去获得,人云亦云的东西,在艺术中站立不住。
那一次割麦子还出现了这样的事儿:麦子在收割之前已经点上棒子粒了,到割麦子的时候,玉米苗钻出地皮半拃高。割麦子的过程不光是累,你还得注意到棒子苗的安全问题。所以适应的难度就相当大。我在这种痛苦的适应过程中,一不小心,就把一棵苗给削了,几乎要断,还没有断,连着那么一星半点。我的母亲看见了,一边大呼“唉哟”,一边给受伤的玉米苗培土保护,嘴里说着毁了青苗如何如何的话语,然后就命令我褪下裤子,撒一泡尿浇在那棒子苗上给它施肥。
这些就是出现在我第一次正式参加田间劳动的细节。这个看得见的细节还遮掩着看不见的心理活动。作为庄稼人,我的母亲固然心疼青苗,这无可否认,但凭着母子之间的血肉关系,从她的紧张和惊慌里面,我也本能地读出了一种恐惧:对队长、社员们和当时的那种政治氛围的恐惧!我能读出这种恐惧,遗憾的是在其后的作文里,我还写不出这种恐惧,因为虚岁十二的我,还没有能力达到这个深度。我这篇让我在学校出名的作文之所以被认可,大概是因为内中表现的庄稼人对庄稼苗的情感。
麦子终于割完了。回到家里,天也黑了,我用凉水一冲,去坑上躺下了。
母亲到厨房去做饭,那个时候没有电——没有电的意思就是电灯没有亮过。母亲做饭,做的饭是拌疙瘩。我想咱很多地方都吃拌疙瘩吧。只是那顿拌疙瘩也不炝锅,也不炒菜,就是白水拌的疾瘪。吃拌疙瘩可以没有干粮。白水拌疙瘩,要提味就得搁盐。疙瘪在锅里熟了,我娘就在黑灯瞎火的厨房里喊我“抓盐”。躺在另一个房间里炕上的我此时也在黑灯瞎火之中,记得盐就在我躺着休息的那个屋里的一个水泥缸盖上的簸箕里。我口重,既然叫我抓盐,我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了照顾自己的口味,我就可劲地抓了一把。出此屋,进厨房,在黑暗中往大灶的锅里面一撒。一会儿全家就开始吃饭,都挺累,又没有干粮,谁都捞稠的。但是非常遗憾,疙瘪不能吃!牙碜!得找牙渗的原因。原因找了一圈,我娘最后问我:“你从哪儿抓的盐?”我答:“瓮盖儿上的簸箕里。”
我虚岁十二那一年麦收,第一次正式参加农业劳动,那个劳动就是割麦子。那个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学生写作文都有一定的格式,像“记一次劳动”这样的题目,开头肯定要来一段景色描写,描写的景色也肯定是“一望无际的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摇曳”。我记得我站在那个地头上,那会儿有没有刮风,麦浪摇曳不摇曳,我可是半点都没有看见;至于麦浪美不美,我更没有感觉——因为,在那个时刻,站在地头上的我,望着那一眼看不到头也看不见边的麦子,心里大大地悲叹:这到什么时候才能割完呀?!因为愁发得深切,美就不能进入我的视野,更不能达到我心里——所以半月以后所写的作文里,“一望无际的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摇曳”就没有在开头出现,中间和结尾当然就更不会出现了。可以说,我在写作之初就尊重了内心的真实,这一点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割麦子的过程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那种累产生的结果就是腰酸腿痛。腰酸腿痛,我们人人都会说。但是要写成文章,搞文学创作,你要光说腰酸腿痛,那就不行了。要生动描写就得具体到位。十二虚岁的我,弯腰割麦之时,对腰酸腿痛的感受,可以说是独特的,也是富有个性化的。表述如下:人用镰刀割麦子,如果腰不弯下,这种活就没法干;腰就得弯,必须弯。弯着腰割呀割呀,每一镰都需要你出力用力,工夫不大,你就感到腰酸了!假如你想减轻腰部的酸痛,那么你就得把腰直起来——但是我告诉你:为了你能继续把麦子割下去,最好别把你的腰直起来!因为你只要站起一小会儿,再想弯腰,几乎都不可能了——除非付出肉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努力,你的腰是弯不下去了。尽管只有十二岁的我,为了割掉我的母亲给我承包下来的六垄麦子,身体和心理上的两种代价都付出了。那个时候用小学四年级的文笔把自己的这种感受说清楚,肯定不如现在这么精彩,但是我确实是有那种感受。腰酸的感觉说了,还没有说腿痛。就感觉而言,整个大腿,尤其是后边,好像被粗杠压着,更准确一点,应该是每条大腿根子那儿各被摞上了一个砘子,那么沉重。这就是我对腿痛的感受。
作为写作者,素材肯定是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生活之中,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积累素材进而都能从事文学创作呢?我认为还有一个通道必须要经过,这个通道就是感受和体验。通过感受和体验这个桥梁,素材就能进入到你的生命之中!十二岁,我第一次参加的这场劳动,就让我通过感受和体验,对腰酸腿痛,有了我个人化的表达。文学艺术所需要的独特性,文学艺术所需要的那种个性化的表达,就得通过你自己的体验,通过你自己的感受,不经过这个途径去获得,人云亦云的东西,在艺术中站立不住。
那一次割麦子还出现了这样的事儿:麦子在收割之前已经点上棒子粒了,到割麦子的时候,玉米苗钻出地皮半拃高。割麦子的过程不光是累,你还得注意到棒子苗的安全问题。所以适应的难度就相当大。我在这种痛苦的适应过程中,一不小心,就把一棵苗给削了,几乎要断,还没有断,连着那么一星半点。我的母亲看见了,一边大呼“唉哟”,一边给受伤的玉米苗培土保护,嘴里说着毁了青苗如何如何的话语,然后就命令我褪下裤子,撒一泡尿浇在那棒子苗上给它施肥。
这些就是出现在我第一次正式参加田间劳动的细节。这个看得见的细节还遮掩着看不见的心理活动。作为庄稼人,我的母亲固然心疼青苗,这无可否认,但凭着母子之间的血肉关系,从她的紧张和惊慌里面,我也本能地读出了一种恐惧:对队长、社员们和当时的那种政治氛围的恐惧!我能读出这种恐惧,遗憾的是在其后的作文里,我还写不出这种恐惧,因为虚岁十二的我,还没有能力达到这个深度。我这篇让我在学校出名的作文之所以被认可,大概是因为内中表现的庄稼人对庄稼苗的情感。
麦子终于割完了。回到家里,天也黑了,我用凉水一冲,去坑上躺下了。
母亲到厨房去做饭,那个时候没有电——没有电的意思就是电灯没有亮过。母亲做饭,做的饭是拌疙瘩。我想咱很多地方都吃拌疙瘩吧。只是那顿拌疙瘩也不炝锅,也不炒菜,就是白水拌的疾瘪。吃拌疙瘩可以没有干粮。白水拌疙瘩,要提味就得搁盐。疙瘪在锅里熟了,我娘就在黑灯瞎火的厨房里喊我“抓盐”。躺在另一个房间里炕上的我此时也在黑灯瞎火之中,记得盐就在我躺着休息的那个屋里的一个水泥缸盖上的簸箕里。我口重,既然叫我抓盐,我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了照顾自己的口味,我就可劲地抓了一把。出此屋,进厨房,在黑暗中往大灶的锅里面一撒。一会儿全家就开始吃饭,都挺累,又没有干粮,谁都捞稠的。但是非常遗憾,疙瘪不能吃!牙碜!得找牙渗的原因。原因找了一圈,我娘最后问我:“你从哪儿抓的盐?”我答:“瓮盖儿上的簸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