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我到瞿秋白故居做志愿者。这是目前常州城区保存最完好的江南祠堂建筑,旧时的瞿氏祠堂前有条觅渡河弯弯流淌,秋白别致深邃的一生亦如河的名字,从江南小城觅渡起航。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生于常州城内青果巷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家庭。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1年7月6日,见到革命导师列宁并进行交谈。11月7日聆听列宁演讲。1921年秋,进入东方大学任翻译,讲授俄文、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主编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1925年,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7年2月22日,参与领导上海工人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8月7日,主持召开中共“八七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枪论”。
瞿秋白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1923年冬天,瞿秋白给夫人王剑虹写了一首诗:“万郊怒绿斗春寒,检点新泥筑新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此时的秋白正是怀有理想、英气勃发之时,文人的清高与报国理想透过漫长岁月仍然清晰可见。
1929年夏天,王明等人将右倾和左倾的帽子扣到瞿秋白头上;1931年,在米夫操纵下,瞿秋白被解除党中央领导职务。
1935年6月2日,蒋介石发下手令:“警匪瞿秋白在闽就地枪决,照相呈验。”6月18日晨,秋白从容走向刑场,他坦然正其衣履,拍了最后一张照片。他一手夹着烟,一边用俄文高唱《国际歌》,当走到罗汉岭下的草地时,他回过身来说:“此地甚好!”于是盘膝而坐,微笑饮弹,英勇就义,这一年他36岁。
无论是他的英勇献身革命事业,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秋白在狱中留下的《多余的话》使其在党史颇多争议。作为共产党早期领袖,就义前坦诚地剖析自己的性格灵魂,对人生进行自我反省,知识分子的真诚良知和“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全部跃然纸上。秋白说自己因儿时有过几年少爷日子,长大后仍然未能逃出旧时绅士主义的影子,绅士对于“体面”的严苛要求和马列主义的新思想不断左右拉扯着他的灵魂。绅士的柔情浪漫与革命的血泊江山让他矛盾倦怠,强烈的悲闷沉郁让秋白明显地透露出对党内斗争的疲倦。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几十年过去,风云时代早已模糊。瞿秋白以坦诚的态度,勇敢地曝光自己的内心,看起来戏虐自嘲,实则心底是无尽的悲哀,他走在时代之前,他明白同时代的人不会理解和接受这样的真实。文人从政,的确是不适应的,消极真诚的自责让人看到了一个探索新道路的青年革命家的苦闷委屈,秋白种种“不完美”的自我评价让人们在多年以后无比怀念和景仰他的真实。
如今的瞿秋白纪念馆仍然保存了江南白墙黛瓦的建筑风格,整个馆内很清静,不时有游客进来参观。秋白是常州的骄傲,这座城市对瞿秋白有着很深的感情。柔和低调的秋白塑像静静地屹立着,用笃定深沉的眼光看着闹市的人来人往。纪念馆里的安静清雅和秋白淡定谦和的性情一样,带给我们一丝独特的温柔。
纪念馆内有一幅油画,画中书桌上随意堆起的书本旁,白色的瓷杯前,鲁迅和秋白一人一支烟夹在指间,秋白讲到动情处,鲁迅以轻松的坐姿欣赏地看着秋白滔滔不绝。书房里的烟圈,伴着知音之感弥散开来,弥漫到两个人的生命里。 1932年,在茅盾与冯雪峰的介绍下,瞿秋白和鲁迅经过一年多的书信交流后在鲁迅家中见面,鲁迅先生赠给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两位相知已久的文坛挚友一起领导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后人称这对年纪相差18岁的文坛好友为“文坛双璧”。鲁迅之难交,闻名于朋辈,瞿秋白是第一个全面、公正、科学地评价鲁迅及其杂文的人,鲁迅也十分赞赏秋白的文章,说:“中国能够写这样的论文的还没有第二人”。他特别推崇秋白的俄文翻译,称其“并世无两”。
他们会谈论些什么呢?我想是文学、艺术,社会,政治,或是历史,如此近距离地与先生交流思想,一腔热血得以找到知音与光明的寄托。鲁迅是孤独的,满怀抱负的秋白也是孤独的,两个孤独的人跨越年龄的距离相拥取暖,在昏沉黑暗的时代下滋生出新的光明。
瞿秋白的一生注定是忙碌曲折的,“百年尤有未更尝”,从未有过的心理体验,使人想起陆游。生命有时透出微光,对于苦苦独撑的人来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光亮,就会用百分之百的力气一点一点向前爬。人哪,看不见全部,却能吮吸到生活的骨髓。瞿秋白就是这样用尽一生拼命吮吸精髓的人。
一个积极寻求先进思想的青年,一个有着纯粹信仰的知识分子,一个有着别致生命价值观的人……为使国家充满光明的春色,他走完了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在他描述的世界里,生活是那么平和美好,一如他本人。
为了坚持信仰,他选择和曾经爱过的一切笑别。在另一个世界里,有他毕生向往的光明理想,更有鲁迅这样的同怀知音为他引路自由翱翔,还有弯弯流水,得意寻觅一方停泊憩息。
(作者介绍:朱寒嘉,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信用管理专业1401班学生)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生于常州城内青果巷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家庭。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1年7月6日,见到革命导师列宁并进行交谈。11月7日聆听列宁演讲。1921年秋,进入东方大学任翻译,讲授俄文、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主编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前锋》,参加编辑《向导》。1925年,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1927年2月22日,参与领导上海工人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8月7日,主持召开中共“八七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枪论”。
瞿秋白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1923年冬天,瞿秋白给夫人王剑虹写了一首诗:“万郊怒绿斗春寒,检点新泥筑新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此时的秋白正是怀有理想、英气勃发之时,文人的清高与报国理想透过漫长岁月仍然清晰可见。
1929年夏天,王明等人将右倾和左倾的帽子扣到瞿秋白头上;1931年,在米夫操纵下,瞿秋白被解除党中央领导职务。
1935年6月2日,蒋介石发下手令:“警匪瞿秋白在闽就地枪决,照相呈验。”6月18日晨,秋白从容走向刑场,他坦然正其衣履,拍了最后一张照片。他一手夹着烟,一边用俄文高唱《国际歌》,当走到罗汉岭下的草地时,他回过身来说:“此地甚好!”于是盘膝而坐,微笑饮弹,英勇就义,这一年他36岁。
无论是他的英勇献身革命事业,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秋白在狱中留下的《多余的话》使其在党史颇多争议。作为共产党早期领袖,就义前坦诚地剖析自己的性格灵魂,对人生进行自我反省,知识分子的真诚良知和“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全部跃然纸上。秋白说自己因儿时有过几年少爷日子,长大后仍然未能逃出旧时绅士主义的影子,绅士对于“体面”的严苛要求和马列主义的新思想不断左右拉扯着他的灵魂。绅士的柔情浪漫与革命的血泊江山让他矛盾倦怠,强烈的悲闷沉郁让秋白明显地透露出对党内斗争的疲倦。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几十年过去,风云时代早已模糊。瞿秋白以坦诚的态度,勇敢地曝光自己的内心,看起来戏虐自嘲,实则心底是无尽的悲哀,他走在时代之前,他明白同时代的人不会理解和接受这样的真实。文人从政,的确是不适应的,消极真诚的自责让人看到了一个探索新道路的青年革命家的苦闷委屈,秋白种种“不完美”的自我评价让人们在多年以后无比怀念和景仰他的真实。
如今的瞿秋白纪念馆仍然保存了江南白墙黛瓦的建筑风格,整个馆内很清静,不时有游客进来参观。秋白是常州的骄傲,这座城市对瞿秋白有着很深的感情。柔和低调的秋白塑像静静地屹立着,用笃定深沉的眼光看着闹市的人来人往。纪念馆里的安静清雅和秋白淡定谦和的性情一样,带给我们一丝独特的温柔。
纪念馆内有一幅油画,画中书桌上随意堆起的书本旁,白色的瓷杯前,鲁迅和秋白一人一支烟夹在指间,秋白讲到动情处,鲁迅以轻松的坐姿欣赏地看着秋白滔滔不绝。书房里的烟圈,伴着知音之感弥散开来,弥漫到两个人的生命里。 1932年,在茅盾与冯雪峰的介绍下,瞿秋白和鲁迅经过一年多的书信交流后在鲁迅家中见面,鲁迅先生赠给秋白一副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两位相知已久的文坛挚友一起领导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后人称这对年纪相差18岁的文坛好友为“文坛双璧”。鲁迅之难交,闻名于朋辈,瞿秋白是第一个全面、公正、科学地评价鲁迅及其杂文的人,鲁迅也十分赞赏秋白的文章,说:“中国能够写这样的论文的还没有第二人”。他特别推崇秋白的俄文翻译,称其“并世无两”。
他们会谈论些什么呢?我想是文学、艺术,社会,政治,或是历史,如此近距离地与先生交流思想,一腔热血得以找到知音与光明的寄托。鲁迅是孤独的,满怀抱负的秋白也是孤独的,两个孤独的人跨越年龄的距离相拥取暖,在昏沉黑暗的时代下滋生出新的光明。
瞿秋白的一生注定是忙碌曲折的,“百年尤有未更尝”,从未有过的心理体验,使人想起陆游。生命有时透出微光,对于苦苦独撑的人来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光亮,就会用百分之百的力气一点一点向前爬。人哪,看不见全部,却能吮吸到生活的骨髓。瞿秋白就是这样用尽一生拼命吮吸精髓的人。
一个积极寻求先进思想的青年,一个有着纯粹信仰的知识分子,一个有着别致生命价值观的人……为使国家充满光明的春色,他走完了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在他描述的世界里,生活是那么平和美好,一如他本人。
为了坚持信仰,他选择和曾经爱过的一切笑别。在另一个世界里,有他毕生向往的光明理想,更有鲁迅这样的同怀知音为他引路自由翱翔,还有弯弯流水,得意寻觅一方停泊憩息。
(作者介绍:朱寒嘉,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信用管理专业1401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