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骨质疏松症(OP)是炎性肠病(IBD)病人最常见的肠道外表现之一.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CT、MRI以及定量超声等影像方法可以评估IBD病人的骨量、骨结构、骨髓脂肪以及骨强度变化,对IB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就IBD相关OP的发病机制、影像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机 构】
: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症(OP)是炎性肠病(IBD)病人最常见的肠道外表现之一.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CT、MRI以及定量超声等影像方法可以评估IBD病人的骨量、骨结构、骨髓脂肪以及骨强度变化,对IBD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就IBD相关OP的发病机制、影像学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其他文献
高分辨力MR血管壁成像(HR-VWI)是目前评价颅内血管管壁的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管腔及管壁特征,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因分型、症状性颅内动脉责任斑块评估、预测卒中复发、评估药物及血管内治疗效果等方面发挥着作用,有利于AIS临床决策的制定.就HR-VWI在AIS临床决策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准确诊断及鉴别对于临床制定科学的诊疗策略及评价疾病预后至关重要.超声造影能够连续观察淋巴结微循环和血流灌注情况,显著提高诊断颈部淋巴结的准确性,目前已逐步应用于定位前哨淋巴结、引导穿刺活检、评价淋巴结治疗效果及分子成像等方面.就近年来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目的 利用术前MRI评估直肠癌开腹低位前切除术手术难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确诊为直肠癌且行开腹低位前切除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病人54例,其中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98±10.47)岁.病人均于术前1周内行盆腔MRI检查.分析病人的MRI测量指标、临床病理指标、手术难度指标.MRI测量指标包括坐骨棘间径、坐骨结节间径、盆腔入口前后径、盆腔出口前后径、盆腔深度、肠系膜脂肪面积(MFA)、肿瘤距肛缘距离;临床病理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和肿瘤分期、肿瘤最大径;手术难度指标为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
目的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的不对称突出皮质静脉(APCV)征常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旨在探讨不同侧支循环状态病人的APCV征显示情况,并评价该征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AIS病人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MCA供血区AIS病人72例,男44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78±7.88)岁.根据区域性软脑膜侧支(rLMC)评分将全部病人分为侧支循环不良(rLMC≤10)及良好(rLMC>10),计算APCV征的阳性率并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APCV征与rL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常见严重疾病,可以合并脑发育迟缓.MRI在胎儿发育定量评估中正逐渐成为超声以外的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补充成像技术.就胎儿CHD与其脑发育的关系,以及产前MRI对CHD胎儿心血管和脑的结构、血流、氧合情况、脑成熟度及代谢情况量化评估的进展进行综述.
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常规MRI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主要依据淋巴结的短径和形态学特征,诊断效能较低.定量MRI包括动态增强MRI(DCE-MRI)、动态磁敏感增强MRI(DSC-MRI)、单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峰度成像(DK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等,可以对直肠癌淋巴结及原发灶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有助于诊断淋巴结转移.就常规MRI及定量MRI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多时相CT血管成像(mCTA)是一种具有时间分辨力的脑血管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3个时相的影像,能够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进行评估,且优于传统单时相CTA(sCTA)和CT灌注成像(CTP).mCTA能够检测AIS病人颅内血管的闭塞,评估侧支循环状态及病人预后,评估血栓长度、血栓渗透性、血管壁通透性等.就mCTA在AIS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GIST)生物学行为多样,病情发展迅速且术后容易复发.纹理分析可以挖掘肉眼无法捕捉的影像信息,在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鉴别基因突变类型、评估辅助治疗预后以及与其他胃肠道肿瘤鉴别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就CT影像纹理分析在GIST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常规MRI可从形态学角度评估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学分型,扩散加权成像(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及动态增强MRI(DCE-MRI)等功能成像技术可进行定量后处理分析.基于MRI的影像组学通过全面分析Ⅰ型和Ⅱ型EOC的影像特征,在术前可以预测EOC分型,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就DWI、IVIM、DCE-MRI及影像组学在鉴别EOC分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目的 总结分析子宫腺肉瘤的MRI表现,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肉瘤病人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病灶的部位、大小、边界及MRI信号变化特点,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结果 11例子宫腺肉瘤病人均为单发病灶,MRI显示肿瘤位于子宫腔或宫颈管内,最大径为1.5~12 cm.T2WI及脂肪抑制(FS)T2WI上病灶内大部分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其中4个呈散在小囊样结构.扩散加权成像(DWI)上8个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