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师德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然而如何搞好教师教育实施中的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大多数教育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教师教育实施中师德教育的实效性为探索主题,建议相关的教育学工作者,在进行教师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师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同时设立免监考制度和师德实训基地,促进师德教育的落实;最后改革当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考核模式,突出师德养成评价环节,进而促进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德教育;实效性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眼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的行为影响着他所教导过的学生,而他的学生又会影响到其他人,最终这种影响很可能扩散到整个社会。所以,教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不仅代表着教师个人的职业素养,同时也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有重要影响。教师教育作为我国教师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师德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尝试对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做出简单的探索,仅供参考。
一、将师德教育渗透到学科知识教学之中,促进师德意识的形成
在教育学教材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师德教育内容与资源,但是如果仅是简单地直接这些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其教学效果是很难达到理想目标的,所以我们需要对教育学教材中的师德教育内容和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提炼,将这些内容的师德教育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在绪论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在职教师师德意识的培养,深化其对教师师德的认识,让其正确和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教育职责,促使其在执教、施教过程中能够以专业的教师标准来要求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使命感;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坚守自己的职业原则。
要想将对在职教师的师德教育渗透到教师教育中的每个环节,教育者在实施师德教育时应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考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比如在学习与教育的功能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师德教育的开展则可以选择从教师的职业性质和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入手点;而在学习与“教师与学生”以及“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师德教育的开展则可以将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权利、义务以及职业角色作为基础,在了解被教育的教师实际教学水平与经验的情况下,指出其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失范行为。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让在职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素质道德要求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提高在职教师对师德养成的重视。
二、设立免监考制度和师德教育培训基地,强化师德教育的落实
所谓免监考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在考试过程中,并不安排专门的人员来维持考场的纪律和秩序,全凭参考者的自觉性和自律意识。所以免监考制度对教师的诚实性和责任感以及自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对在职教师的教育考核中,设立免监考制度,来考察教师的自觉性与诚信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压力,不少教师的自律性与积极性明显降低,这对与一个肩负教学育人职责的教师而言,是颇为危险的,因而我们需要通过这种免监考制度,来让教师感受到压力与紧迫感,促使其律己修身,以诚养德。免监考制度的设立就是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对在职教师进行考验检测,促使其养成以诚待人、诚实守信、严于律己的行为习惯,促使在职教师的道德品质得到切实的提升。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校方可以将对道德自律、诚实守信校园氛围的营造宣传与校内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起校内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推动人人自律氛围的快速形成,使教师教育中的师德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教师教育是理论与实践教育高度结合的学科,实践培训对于在职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增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校方可通过组织一些培训活动或教师集体活动,来提高教师的师德,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化为教师道德素养的外在体现。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在职教育的教育水平,同时借此丰富教师的体验,增强其对教师职业以及生活的体悟,进而促进教师师德的培养。
三、改革相关课程教学评价内容及方式,突出师德养成评价环节
课程教学评价不仅评价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对教师师德的考核评价。优秀的教师,不单单指教师的教学手段多么高超、对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的掌握多么的出神入化,教师的师德同时也是评判其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用于检查或衡量在职教师师德水平的考核机制,对师德教育的考核基本是与教师绩效的考核混杂在一起的;且在实际的考核中,考核的内容多是以教师教育的理论知识为主,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考察的实际是在职教师的记忆能力或背书能力,这样的考核并没有体现出对师德教育的重视,也使得不少教师忽略了师德的提高。
鉴于此,为提高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实效性,改革教师教育教学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是十分有必要且迫在眉睫的。首先,改变课程评价的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性评价与单项评价相串联的方式,对教师师德的考核除了学期末教学成绩的考核外,教师平时的项目报告、课题报告以及教学表现也应被作为对在职教师的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在考核成绩评定中显示出来。其次,改变课程考核内容,调整教师考评的题型与内容,适当地增加一些有关师德考核的内容;再次,将教师的评职称、评优、升迁、奖金等与教师的师德考评结果挂钩,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师德水平进行证明。最后,建立教学评价系统,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道德素养进行评价,设置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表现打星,利用典范作用,将学生评价最高的教师作为典范予以表扬和宣传,对于评价低的教师,则进行约谈或降级,或削减奖金,或解聘处理,借此来提高在职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视,促使在职教师自觉接受师德教育,主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而切实提高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社会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影响其执教施教的水平与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师德教育不仅对教师本人的职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受教师教导的学生的而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进行师德建设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也正因为如此,不论对校方而言,还是在职教师而言,都应对师德教育与师德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将师德教育与建设落到实处,切实体现教师以德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房 敏.从制度管理的角度审视师德教育实效性[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赵相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增強师德教育实效性[J].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3(05).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教师教育;师德教育;实效性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眼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的行为影响着他所教导过的学生,而他的学生又会影响到其他人,最终这种影响很可能扩散到整个社会。所以,教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不仅代表着教师个人的职业素养,同时也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有重要影响。教师教育作为我国教师人才培养的摇篮,其师德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尝试对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做出简单的探索,仅供参考。
一、将师德教育渗透到学科知识教学之中,促进师德意识的形成
在教育学教材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师德教育内容与资源,但是如果仅是简单地直接这些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其教学效果是很难达到理想目标的,所以我们需要对教育学教材中的师德教育内容和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与提炼,将这些内容的师德教育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在绪论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在职教师师德意识的培养,深化其对教师师德的认识,让其正确和深刻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教育职责,促使其在执教、施教过程中能够以专业的教师标准来要求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增强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使命感;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坚守自己的职业原则。
要想将对在职教师的师德教育渗透到教师教育中的每个环节,教育者在实施师德教育时应对教材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考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比如在学习与教育的功能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师德教育的开展则可以选择从教师的职业性质和教育的社会价值为入手点;而在学习与“教师与学生”以及“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师德教育的开展则可以将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权利、义务以及职业角色作为基础,在了解被教育的教师实际教学水平与经验的情况下,指出其教学中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失范行为。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让在职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素质道德要求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提高在职教师对师德养成的重视。
二、设立免监考制度和师德教育培训基地,强化师德教育的落实
所谓免监考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在考试过程中,并不安排专门的人员来维持考场的纪律和秩序,全凭参考者的自觉性和自律意识。所以免监考制度对教师的诚实性和责任感以及自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在对在职教师的教育考核中,设立免监考制度,来考察教师的自觉性与诚信度。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压力,不少教师的自律性与积极性明显降低,这对与一个肩负教学育人职责的教师而言,是颇为危险的,因而我们需要通过这种免监考制度,来让教师感受到压力与紧迫感,促使其律己修身,以诚养德。免监考制度的设立就是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对在职教师进行考验检测,促使其养成以诚待人、诚实守信、严于律己的行为习惯,促使在职教师的道德品质得到切实的提升。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校方可以将对道德自律、诚实守信校园氛围的营造宣传与校内的教学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起校内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推动人人自律氛围的快速形成,使教师教育中的师德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教师教育是理论与实践教育高度结合的学科,实践培训对于在职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增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校方可通过组织一些培训活动或教师集体活动,来提高教师的师德,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化为教师道德素养的外在体现。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在职教育的教育水平,同时借此丰富教师的体验,增强其对教师职业以及生活的体悟,进而促进教师师德的培养。
三、改革相关课程教学评价内容及方式,突出师德养成评价环节
课程教学评价不仅评价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对教师师德的考核评价。优秀的教师,不单单指教师的教学手段多么高超、对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的掌握多么的出神入化,教师的师德同时也是评判其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用于检查或衡量在职教师师德水平的考核机制,对师德教育的考核基本是与教师绩效的考核混杂在一起的;且在实际的考核中,考核的内容多是以教师教育的理论知识为主,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主要考察的实际是在职教师的记忆能力或背书能力,这样的考核并没有体现出对师德教育的重视,也使得不少教师忽略了师德的提高。
鉴于此,为提高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实效性,改革教师教育教学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式是十分有必要且迫在眉睫的。首先,改变课程评价的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性评价与单项评价相串联的方式,对教师师德的考核除了学期末教学成绩的考核外,教师平时的项目报告、课题报告以及教学表现也应被作为对在职教师的师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在考核成绩评定中显示出来。其次,改变课程考核内容,调整教师考评的题型与内容,适当地增加一些有关师德考核的内容;再次,将教师的评职称、评优、升迁、奖金等与教师的师德考评结果挂钩,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师德水平进行证明。最后,建立教学评价系统,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道德素养进行评价,设置不同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表现打星,利用典范作用,将学生评价最高的教师作为典范予以表扬和宣传,对于评价低的教师,则进行约谈或降级,或削减奖金,或解聘处理,借此来提高在职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视,促使在职教师自觉接受师德教育,主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进而切实提高教师教育中师德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社会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影响其执教施教的水平与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师德教育不仅对教师本人的职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受教师教导的学生的而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进行师德建设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也正因为如此,不论对校方而言,还是在职教师而言,都应对师德教育与师德建设予以高度的重视,将其作为日常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将师德教育与建设落到实处,切实体现教师以德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房 敏.从制度管理的角度审视师德教育实效性[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赵相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增強师德教育实效性[J].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3(05).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