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舆情依赖特性分析及引导机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zm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上海地区部分大学在校学生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特点现状,考察当代大学生信息偏好特性、媒介选择特点、网络行为选择特性,对社会关怀程度以及个体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为预测大学生网络舆论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也为高校建设网络社区提出意见。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依赖性,大学生对于新媒体使用表示认可,但在网络舆情中表现出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特点,其网络行为在表现出个性化特性的同时仍然受到群体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积极的网络舆情是未来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而网络舆情建设理念从“舆论控制”到“网络善治”的转变,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舆情 网络善治 引导机制
  作者简介:阎洁,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9.087
  现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不同思想文化和各类信息的集散地,也是各类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这对于让每个社会成員能够充分全面地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社会影响力也对我们提出新的挑战。大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的主体作用毋庸置疑。“帝吧出征”、魏则西事件、雷洋事件、赵薇电影事件,再到南海仲裁事件,这些网络大事件中,我国青年群体的表达始终处于上升并持续高涨的态势,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如何给这些意见创造表达渠道,如何引导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关注成为社会治理和网络管理的重要课题。
  当代大学生在对于发生在全球范围内某些突发事件或焦点热点问题的时候,常常会选择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观点,在其群体特性影响下往往会展开热烈的网络讨论,多种朴素的意见表达最终会趋向于形成某一观点和看法,网络舆论因此而形成。由此可见,网络舆情方便了当代大学生能够自由表达思想、发表评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
  但网络舆情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忽视网络舆情在维护大学生话语权的同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由于我国网络信息审核制度中的部分漏洞,再加上部分网络媒体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位,以及网络舆情形成特定中的自发性、内容的庞杂性和论点的分散性,对于统一监督和引导造成很大难度。高校中消极的、负面的网络舆情之所以形成,很大程度上在于现实舆论或意见表达渠道不畅通,当学生对社会弊端问题或事关学生重大利益的校园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偏离现象得不到快速有效的引导,那么会使得这种偏离主流思想,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引发大学生的非理性的行为,诸如:言行冲动、盲目、偏执等行为表现。因此,大学生网络舆情状况的研究,不仅对群体理论提出创新要求,更是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校园网络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
  关于舆情与舆论的区分,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可的对于舆论概括性定义是:舆论是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的多数人对社会问题形成的共同意见。舆论强调多数人比较一致的意见;舆情则是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包含了多数人比较一致的意见。而网络舆情是通过网络媒介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注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大学生是中国网络舆情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的社会公众相比,尽管大学生在社会生活经验、政治地位、经济收入和文化积累等资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大学生群体往往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具备一定的政治判断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注重社会参与,懂得自身权利的维护,有自身个性心理独特的特征;此外大学生群体聚集,集体行为也会对他们造成影响,多方因素造就了其独特的网络舆情特点。因此考察大学生网络舆情依赖特性,根据其群体特质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体成长,有利于社会、网络空间的和谐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主要在在上海市松江区进行,随机抽取了700名大学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线上问卷调查和线下纸质问卷调查同时开展,回收纸质和线上问卷共计700份,剔除随意作答、不实作答、作答不完整的废卷46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共计654份。
  根据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对其样本的具体构成分析如下:调查对象中男生共有262人,占比40.06%,女生392人,占比59.94%,男女比例有偏差,很可能是问卷在文科类学生中完成比例较高,某些程度上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受调查者的学历层次依次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其中本科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大约占总人数的56.42%,占比重最大,研究生学历层次的人数和专科学历层次的人数各占39.45%和4.13%。对被调查者的专业分析后可知,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占比最多达到74.31%,理科类占了25.69%。受调查者的网龄在五年以上的达到83.95%。具体调查情况见下表一。
  表一:样本情况 N=654
  (二)施测
  本研究以线上分享及线下组织施测,以自编的问卷为研究工具,以上海松江大学城为主的在校大学生为测试对象,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了解程度和行为参与情况。
  (三)数据处理
  将有效纸质问卷的数据和网上问卷的数据录入,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本研究的实证分析部分采用次数分布表、描述性统计量等统计方法处理,并逐一分析、讨论各项研究结果。
  (四)问卷设置
  从政治参与、社会民主意识、社会责任感、生活态度及心理情绪等角度设置问卷,各个板块以关联式问题和矩阵式问题为主要问卷设计方法,就思想和行动两方面探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为使问卷设计简洁易操作,迎合大学生网络关注类型,重点整合了以下几个板块:国内外政治话题、社会民生类话题、高校思政教育话题、引导机制建议类话题。探究各类话题的接受度、互动度,不仅考察话题关注的程度,而且要收集对象在话题参与的互动程度,可以参考微博行为:点赞、转发、评论留言、响应线下活动,或者发起线下活动等。就思想和行动两方面探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利用统计方法总结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
  三、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状况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关注的内容特点:娱乐天性与社会关怀
  目前,大学生网络舆情所关注的内容具有广泛复杂的特点,囊括国内国外的时事动态,聚焦社会热点话题,对于青年人热爱的时尚娱乐话题也充满了好奇心。正如下表所示,大学生对于娱乐时尚类信息关注最多,体现了大学生性格中兴趣广泛、乐于尝试、猎奇的特点,同时对于国内外新闻、社会民生新闻以及校园生活类信息的关注也过半数。
  当代大学生们相比过去个性更加张扬,乐于表现,极富娱乐精神。正如南海仲裁案也聚集了大量爱国青年主动发声,虽然处于象牙塔中,但是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发展,对出现的社会问题具备特有的敏锐感,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需求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能更加密切地关注国际动态、了解时事政治,比如“黄岩岛钓鱼岛事件”、“藏独”等严重损害民族尊严的事件,也在网络空间内主动地表达自己意见,而这个表达意见的过程也是加深历史使命感和爱国之情的过程。
  表二:你在网络上主要关注哪类信息?[多选题]
  在调查中问及:“以下网络公共事件,你较关注哪几类事件?”突发类新闻占比重最大,其次为社会道德类事件和教育或文化娱乐类,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的高度关怀。
  (二)大学生网络表达的方式特点:多元化且互动性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选择的网络平台不可计数,多元化平台共存,以及各网络平台重视互动的特性符合青年人性格中兴趣广泛、乐于尝试的特点。问及:对于热点事件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你会跟帖评论的可能性?回答很大、比较大的共占37.6%,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参与到网络互动中去,更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事实证明,网络跟帖的数量直接体现了大学生网民的关注度,调查展示出对于热点事件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大学生会跟帖评论的可能性,而只有不到三成的大学生表示很少或较少跟帖回复。
  以现实生活为例,在大学生青年眼中,知乎早已不是简单的知识问答互动社区,而是舆论策源与传播的中心之一,微信朋友圈也不是绝对的信息“禁闭岛”(即微信公众号单向传播、特定群体接收的特点),同样能带来信息的流通与行为的串联。
  大学生青年群体在多个网络平台聚集发声、打造信息跨平台传播网络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魏则西事件。今年5月初,魏则西事件引发强烈的舆论的始发地便是知乎。有观点认为,魏则西之死除了让人看到疾病的年轻化,更看到了年轻群体的强大力量。广大的青年群体从知乎开始推动此事发酵,后因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导致此事在朋友圈疯狂转帖,最后转到微博在热搜榜单居高不下,引发网络舆论对百度搜索的强势围剿。整个事件的发展、发酵到高潮,再到百度成为众矢之的,可以说除网络大V等意见领袖的作用外,广大的青年群體也是一股推动舆论的强有力的中坚力量。
  (三)大学生网络表达的特点
  1.理性与非理性矛盾
  我们正处于信息多元的互联网时化,网络舆情也日益成为一种民意表达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由于网络空间的隐匿性等特点,一些网民在身份被隐藏的情况下,再加上网络监督的缺位,可能会造成一些网民以为在网上发表言论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而这些言论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极易产生不良影响,这些非理性情绪往往具有较强的煽动性,在疏导不利的情况之下极易造成不良后果——引发校园混乱甚至社会公共危机。
  在被问到“你认为网络舆情对你的思想行为影响大吗?”,问卷显示超过八成的大学生表示有影响,但不会改变自己原来立场,并且在问卷中的回答能清楚的意识到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优势与劣势,存在着理性反思的过程而理性思考的另一面,大学生群体的特质也影响着其网络舆情特性,展现出非理性的一面。关于“你会考虑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论产生的影响吗?”的问题中,见图一“偶尔会”的大学生占到一半多(57.34%),还有11%的大学生表示从来不会。这样的调查结果透露出大学生的非理性的一面,媒介素养有待提升。大学生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的错误思想的辨别力和分析力不强,对社会问题的评判不够理性、客观;但是大学生这个年轻群体价值取向多元,思想更加开放与包容,多数人充满现实关怀感,他们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和国家使命感,常常通过网络抒发其所见所感,更倾向于感性的表达,甚至形成过于偏激的网络言行。
  图一:你会考虑自己在网上的言论产生的影响吗?
  2.个性化与群体极化的矛盾
  调查中当问到:“对于某一话题,当网上的主流观点与你的观点不同时,你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吗?”,表示坚持自己立场的大学生仅有29.36%,选择沉默的人数占12.84%,而超过一半的受调查者(55.5%)表示“不确定,视情况而定”,体现出显著的群体极化现象。
  大学生作为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社会群体,由于他们在心理发展特点、生活经验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相互之间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因其群体特点使得其网络舆情容易出现“一边倒”的情况,虽然对于网上热议的社会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在网络交流中,多数大学生的认识和观点受第一手舆情材料影响较大而表现出观点简单感性,甚至带有群体盲从性。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例如中日、中美关系等涉外问题、贪污腐败案件等社会问题和突发群体事件等,极端偏激的非理性、情绪化言论极易吸引眼球,且受到关注度影响导致传播的速度很快、讨论范围扩大,甚至出现“雪崩现象”,极易导致大学生群体“集体无意识”。   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指出,人作为行动的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集体心理与他们的个人心理有着本质的差别。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了沟通成本,使得原来分散的个体更容易集中形成群体;而群体形成后,网民的同质化群体聚集会产生群体认同,即使意见不同也会为了避免被群体边缘化甚至逐出群体而顺从大流,因而出现群体盲从现象。但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对于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现象的社会影响,我们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衡量:
  一方面,适当的群体极化在积极向上的群体认同下有利于大学生坚定正确信念,加强集体团结,形成强大精神支柱,推动群体行动的正向发展,促进大学生群体的人生价值的实现。
  另一方面,如果群体极化造成网络舆情向错误方向偏移,就需要学校、社会进行积极的引导,否则会有一些极端化的小团体借机把群体诱导向非理智的边缘,极有可能扰乱校园秩序甚至社会稳定与安全。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建设理念:从“舆论控制”到“网络善治”
  “舆情控制”思维也不再适用于高校中,要将网络舆情当作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建设与管理的正常的意见表达,网络舆情的建设目的并不在于让舆论消解,而是让公众在舆论能充分表达的前提之下能够理性有序,在“赋权”的过程中将大学生网民视为可以理性成长的社会群体,充分调动其自主性从而实现网络秩序的自我调整,将高校大学生在内的公众参与和自我建设作为重要目标,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激发社会活力,从而实现规范的内化。将网络舆情的发生和发展看成一个有机系统,从而促进社会认同的价值建设,以及彰显公平公正的制度建设和凝聚共生发展的关系建设等层面介入网络舆情,实现从控制到建设的理念直接转向,将网络舆情建设过程嵌入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之中,还要将大学生群体特征纳入建设思路。
  五、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调查中问及“你对目前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感受如何?”,56.88%的大学生表示“工作不到位,基本没有感受到被影响”,另外有29.39%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亟待完善。
  正如张春华在《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中所描述的善治作为网络舆情建设的基本理念有多个要求,引导机制建设也有对应的要求。
  首先,建构-互構性的要求强调的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统筹,将网络舆情管理建设纳入现实社会建设体系。舆论引导力来自文化的力量,因而必须重视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自身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可以开拓思路利用自媒体的多渠道、多路径特点开展组织学生工作,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与学生进行即时的交流和互动,高效地提升学生运用自媒体进行信息交流、娱乐、学习的媒介、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其独立、理性思考的能力。
  其次,公共-参与性强调网络舆情主体发挥主体性,保证言论充分发表之外,鼓励政府、社会与网民的共建共管,要求我们营造一个能使大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可以实现舆论互动的网络空间,通过建立并且逐步完善大学生舆情信息的发布和反馈机制,调动社会力量,促成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发布个人意见的同时能遵从、维护社会规范。根据大学生网络舆情特点,着重针对群体特点,健全大学生网络舆情交流机制,做到第一时间掌握大学生利益诉求,善于利用网络媒介,丰富大学生舆情表达的渠道。调动社会力量则可以加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交流与配合,优势互补,传播“正能量”。
  再次,引导与内生并存的积极建设则要求我们在高校建立专业优秀的舆情引导队伍。专业且优秀的舆情引导队伍是高校舆情引导的组织保证,这样的引导队伍的组成主要有:专业网络管理人员、大学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咨询的专门人员以及学生班团干部。这样的综合队伍能实现贴近同学们的生活,并善于与学生沟通,有机会及时给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还要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重视群体极化现象,带动群体使舆情良性发展。
  最后,现如今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研究和舆情引导的管理和对策建议基本是从表层和传统管理方法的角度来研究,更需要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现实需要,贯彻善治理念,充分利用各类微媒介的特色功能保障大学生群体充分表达的权利,建设更受关注、更具影响力的网上校园平台,在引导机制中更多关注类似“朋辈教育”、“意见领袖”的作用、激发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健.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西南大学.2015.
  [2]湛楠.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湖北工业大学.2014.
  [3]黄广发.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0.
  [4]徐建勋.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13.
  [5]黄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基于西安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社会科学家.2014(3).
  [6]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2015.
  [7]方宏建、杜亮.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8]杨敏.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2(11).
  [9]毕宏音. 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分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0]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思想教育研究.2009(4).
  [1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2]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天津杜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3]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4]姜胜鸿.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理论界.2010(3).
其他文献
摘 要 判断共同侵权,首先应该分析多个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所谓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是指多个行为人之间存在意思联络,在有意思联络的基础上,多个行为人的多个行为形成了共同的整体,因此才应当承担共同侵权的责任。如果没有意思联络,则不应认为行为人具有共同故意或者过失。在主观上无意思联络的情形下,还需要判断客观上是否有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情形,从客观上分析多个侵权行为结合起来形成原因力,直接导
关键词 农村 违法用地 违法建筑 城镇化  作者简介:华林江,浙江省宁海县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92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083  近年来,县域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农民通过进城务工、经商或养殖等方式发家致富,人均纯收入大大提高,建房需求急剧增加,农村违法用地、违法建筑呈现出一个新的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N县农村每
摘 要 当前,全国检察机关正在深入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检察改革,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在推进改革进程、保障改革效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工作实际,梳理总结案件受理、办理、结案、评查等环节关于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完善的实践探索,并从案件管理的角度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司法责任制 改革 统一业务 应用系统  作者简介:宋能君,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
摘 要 由于适用余地小、实践接触少、司法考试分数占比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学习难度大等原因,国际法课程在边远民族高校实际处于一种“边缘”地位。而从民族高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藏区法律工作特点对学生素质要求来看,双语法律人才首先应当具备的素质就是扎实的法学功底、牢固的法律信仰。国际法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完整的法律思维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但从具体课程设置来看,基于现实原因,边远民族高校将三门
摘 要 礼法文化起源于中原文明,以儒家经典教义为基本准则,是法律儒家化的结果。作为我国传统社会的重要“法则”,其在维系我国传统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解决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对当代法治建设,传统“礼法”文化仍然具有价值。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一起人民调解的成功案例为切入点,结合我国法治工作实践,从“礼法”传统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启示到其对现代法治的价值进行逐一论述,重点阐述其对完善社会
摘 要 高校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是不可分割的。法学是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综合的学科,新时期的法治建设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目标。教学与研究的互动体现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上,从定位学生、定位教学目标和定位教学方法三方面开展法学研究型教学,有利于实现法学教学在复合型法治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法学案例教学方
摘 要 基于AcFun弹幕视频网站“土味社区”这一虚拟场域,有关“土味”网络语言与行为的青年亚文化风格正在构建。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土味”视频内容表现形式与弹幕评论的观察分析,以布迪厄习性与场域理论为基础,探究A站部分青年群体受众对于“土味”风格的价值排斥与认同。分析发现,该青年群体在追随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又带有一丝“越轨”偏离,显著的价值观差异与潜在的阶层分化在“土味”这一虚拟场域中激烈碰撞。  
摘 要 基层检察室行使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权具有开展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多种优势,能更及时、更有效、更全面地开展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工作。推进基层检察室对民事诉讼的监督,能更好地修补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短板,扩充检察监督权的内容,用公正的司法维护司法的公正。  关键词 民事诉讼 检察机关 监督权 基层 检察室  作者简介:潘文飞、应泓游,浙江省宁海县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以河北各高校为例,通过对其校园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度剖析,从消费主体、法律规制、监管制度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从而弥补校园外卖的法律漏洞与不足,使大学生能够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够对不法商家起到一定的约束用,结束校园外卖的鱼龙混杂现象,使其有法可依,步入食品安全法治化。  关键词校园外卖 食品安全 法治 监管  近年来,互联网020新型交易模式
摘 要 《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第35条针对虚假诉讼罪做出了新的规定。对虚假诉讼罪的探讨在学界蔚然成风。对于虚假诉讼罪完成形态的探讨也从未间断,部分学者持虚假诉讼罪为行为犯之观点,认定当行为人有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之行为发生时,该罪名即成立;另一部分学者则持该罪为结果犯,认为仅仅有以捏造事实提起诉讼之行为并不意味着本罪既遂,而是只有造成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