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市政道路的建設是市政部门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市政公路的建设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和提高了城市的运输效率。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已经成为市民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保证市政道路的工程质量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面对日益快速建设的城市,市政部门的项目建设已经在城市的改造中体现出了极大的价值,对于市政部门建设的市政道路,保证其工程质量是市政部门必须做的工作之一。现实生活中,市政部门的市政道路建设是由市政部门通过招标的形式将道路的建设交给某个建设企业,这些企业再将工程分割以后下发给其他的施工企业,在这样逐级下发的模式中,每一级都需要赚取利润,这就无法避免的在这些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市政道路的建设不合格,影响市政部门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是本文的主要目标。
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1.1允许施工周期短
市政道路工程由于涉及到城市交通出行,且施工地点经常在闹市区。因此通常政府部门都会在工期上下达死命令,要求限期完工。而实际的施工中市政道路工程又因为担心扰民的问题,不能在夜间加快施工进度,所以总体上而言,市政道路施工周期极为紧张,任务繁重,容易忙中出错,影响到施工质量。
1.2施工环境复杂,动迁量大
市政道路多在城市内的大街小巷内进行施工,施工环境周边环境复杂,多为居民生活区和商业办公区,施工中要考虑到种种因素,这样便会限制到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从而增加了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
1.3施工土质条件
市政道路与给排水工程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而排水工程施工时又往往受到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例如在土质条件差、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则需要深井降水或采取井点等措施来把地下水位降至合理范围内,才能组织继续施工,开挖沟槽。而且如果现场土质差,还需要换填砂石管道基础,做好管道沟槽的边坡支护等措施,以便于正常施工。
1.4材料控制难点
市政道路工程往往规模较大,对于原材料的投入与使用量也是非常大的,因此材料在工程总造价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与此同时,市政道路材料五花八门,除了常用的水泥、砂石、钢材之外,还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管道材料、附属管件、阀门等材料,其规格、型号常常会将材料员搞得头晕眼花,而对于带有压力的如给水系统、消防管道系统等,其整个工程质量往往就出现在一个不起眼的弯头上。所以,施工中既要控制材料的价格,又需要控制材料质量,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难题之一。
1.5地下管线交错复杂
市政道路工程必须要完成路基下方的各类管道系统,才能进行结构层乃至面层施工。而路下面的管道工程如消防管道、煤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电气管道、网络通信系统等,任何一项都与城市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对于居民生活及商业办公影响极大。而这些管线交错复杂,在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位置碰撞、标高碰撞或是工序冲突等,如果没有统一的协调,各工种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谁也不顾及他人,又是将对方的管道挖坏了也不理不睬,只是当做没看到直接填埋了事,这无疑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与进度。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测量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由于周围建筑物、构造物密度大,地下管道复杂等因素,对于位置和标高精度要求高,因此需要做好精确的测量工作,以避免不同管道碰撞或新建道路与原道路对接不上的现象。道路高程的控制一般按照线路布设成复合水准路线,测量时有临时水准点和永久性水准点两类,结合使用。通常在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位置需要设置永久性的水准点,以便于长期、随时观测,并且永久性水准点应明显、安全、牢固,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能低于三等,并且按照规范要求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和签证。整个测量控制程序需要严格执行二级复核程序要求,即由施工单位进行放样且在自审没有问题的情况之下,上报给监理部门与建设单位审核。测量的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值内,及时完成测点任务后加以测量保护,监理检查、记录并复核签收。
2.2管道工程质量控制
管道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也是市政道路结构层与面层施工的基础。施工前需要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完成对各管线施工的工序、进度以及位置规划,最好由建设单位出面绘制管线规划图,将各路管线的标高和位置明确体现在图纸上,由不同的管道施工单位各自一份。并且在施工中严格监督,绝不允许因个人利益而影响大局施工的情况出现。管道位置方面,除了避免标高冲突之外,还应当尽量避免转弯以及不同管道的纵向重叠,从而为后续可能出现的管道维修工程提供便利条件。通常,实际的管道工程与规划施工图纸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出入,因此需要做好完整的现场竣工图纸编制工作,根据现场管道走向的手绘图,再绘制成电子图,竣工后形成竣工蓝图,准确地反映出各管线的实际走向情况,为以后道路或管道维修工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3填方路基的控制
填筑时最关键的是要按规范要求分层填筑,首先是将上层碾压密实之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和碾压。而且在分层压实之后要对含水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碾压还是进行下一层填筑,避免返工现象。另外就是土质的干密度测试,根据不同的土质要有不同的干密度标定,不能采用同一样的干密度来判断不同土质的压实度。其次是填筑的分段施工,纵向搭接的两段交接处如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需要对先填筑的地段按照1:1的坡度留出台阶;如果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需要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通常要大于2米,否则路基则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到路面整体的平整度。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时,需要在路基底部填充稳定性好且不容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者用机结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得基地形成水稳性交好的稳定层,其厚度在20cm-30cm之间即可。 2.4摊铺时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摊铺与找平的方式对于最后成型的路面平整度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对于面层而言,不同的部位要求有不同的攤铺与找平方法,如在中面层下部适合采用梯队摊铺和基准钢丝绳找平;而在面层中上部则适宜采用单幅全宽和声纳平衡梁进行找平方法。这种施工工艺可以很好地降低摊铺过程中混凝土离析与不平整的现象。另外是要掌握和松铺方法,松铺的厚度是土质的类别、压实工具功能、碾压的次数等因素是分不开的。通常对于路床顶面层最小的松铺厚度不能小于8cm,但要根据实际情况以能够碾压密实为准。实际施工时,可先进行试验段的铺设,来确定最佳的松铺系数。
沥青路面开裂等早期的沥青路面损坏现象大都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摊涂不均匀,或者沥青混合料在投入使用时,温度过低,使沥青的黏着力下降,不能讲沥青和骨料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在路面形成裂缝,这些裂缝就成了水分流入路面以下的主要途径,短时间的水分积累就会造成沥青路面的开裂和破损现象。这种情况的应对措施有:在沥青混合料出锅时,尽量保持较高的温度,或者出锅前,将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一步提高,给运输过程中提供较大的温度变化区间;在对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采用比较大型的运输车,在左右护槽上加装保温材料,是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流失降到最低,保证沥青混合料的黏着力。
2.5掌握压实方法
碾压是市政道路施工的最后工序,一般采用压路机碾压时要遵循先轻后重,先碾压边角而后是中间部位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形成路拱并且可以逐渐增强土基的强硬度。另外,还有先慢后快的碾压原则,以避免松铺的沥青混凝土被推动起来。在进行碾压之前,一定要先将松铺的混凝土整理平整,从路的中线向路堤两边整理成一定的横坡。如遇到弯道时则需要由低坡的一面向高坡的一面边缘进行压实,以便于形成单向超高横坡。
3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众多,在施工中其实很多质量事故都源自于施工单位的故作聪明和自作主张,没有严格执行规范要求,而是想当然地打着提高进度的口号跨步骤施工,从而导致路基碾压不密实或是管道工程接口不牢固,工程材料质量验收不合格等现象在施工中缺乏一定管理,最终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给企业和社会都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唐美蓉,彭爱军.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1,12(24)141-142.
[2]李跃军,吴亚中,李亮.路基施工质量均匀性综合评价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0.
[3]杨飞,朱海珍.浅谈市政道路施工的测量工作[J],山西建筑,2008.
【关键词】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面对日益快速建设的城市,市政部门的项目建设已经在城市的改造中体现出了极大的价值,对于市政部门建设的市政道路,保证其工程质量是市政部门必须做的工作之一。现实生活中,市政部门的市政道路建设是由市政部门通过招标的形式将道路的建设交给某个建设企业,这些企业再将工程分割以后下发给其他的施工企业,在这样逐级下发的模式中,每一级都需要赚取利润,这就无法避免的在这些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市政道路的建设不合格,影响市政部门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和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是本文的主要目标。
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影响因素
1.1允许施工周期短
市政道路工程由于涉及到城市交通出行,且施工地点经常在闹市区。因此通常政府部门都会在工期上下达死命令,要求限期完工。而实际的施工中市政道路工程又因为担心扰民的问题,不能在夜间加快施工进度,所以总体上而言,市政道路施工周期极为紧张,任务繁重,容易忙中出错,影响到施工质量。
1.2施工环境复杂,动迁量大
市政道路多在城市内的大街小巷内进行施工,施工环境周边环境复杂,多为居民生活区和商业办公区,施工中要考虑到种种因素,这样便会限制到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从而增加了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
1.3施工土质条件
市政道路与给排水工程往往是密不可分的,而排水工程施工时又往往受到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例如在土质条件差、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则需要深井降水或采取井点等措施来把地下水位降至合理范围内,才能组织继续施工,开挖沟槽。而且如果现场土质差,还需要换填砂石管道基础,做好管道沟槽的边坡支护等措施,以便于正常施工。
1.4材料控制难点
市政道路工程往往规模较大,对于原材料的投入与使用量也是非常大的,因此材料在工程总造价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与此同时,市政道路材料五花八门,除了常用的水泥、砂石、钢材之外,还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管道材料、附属管件、阀门等材料,其规格、型号常常会将材料员搞得头晕眼花,而对于带有压力的如给水系统、消防管道系统等,其整个工程质量往往就出现在一个不起眼的弯头上。所以,施工中既要控制材料的价格,又需要控制材料质量,是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难题之一。
1.5地下管线交错复杂
市政道路工程必须要完成路基下方的各类管道系统,才能进行结构层乃至面层施工。而路下面的管道工程如消防管道、煤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电气管道、网络通信系统等,任何一项都与城市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对于居民生活及商业办公影响极大。而这些管线交错复杂,在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位置碰撞、标高碰撞或是工序冲突等,如果没有统一的协调,各工种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谁也不顾及他人,又是将对方的管道挖坏了也不理不睬,只是当做没看到直接填埋了事,这无疑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与进度。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测量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由于周围建筑物、构造物密度大,地下管道复杂等因素,对于位置和标高精度要求高,因此需要做好精确的测量工作,以避免不同管道碰撞或新建道路与原道路对接不上的现象。道路高程的控制一般按照线路布设成复合水准路线,测量时有临时水准点和永久性水准点两类,结合使用。通常在线路的起点和终点位置需要设置永久性的水准点,以便于长期、随时观测,并且永久性水准点应明显、安全、牢固,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能低于三等,并且按照规范要求的观测计算方法进行复测和签证。整个测量控制程序需要严格执行二级复核程序要求,即由施工单位进行放样且在自审没有问题的情况之下,上报给监理部门与建设单位审核。测量的误差值必须控制在允许误差值内,及时完成测点任务后加以测量保护,监理检查、记录并复核签收。
2.2管道工程质量控制
管道施工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也是市政道路结构层与面层施工的基础。施工前需要根据现场作业条件,完成对各管线施工的工序、进度以及位置规划,最好由建设单位出面绘制管线规划图,将各路管线的标高和位置明确体现在图纸上,由不同的管道施工单位各自一份。并且在施工中严格监督,绝不允许因个人利益而影响大局施工的情况出现。管道位置方面,除了避免标高冲突之外,还应当尽量避免转弯以及不同管道的纵向重叠,从而为后续可能出现的管道维修工程提供便利条件。通常,实际的管道工程与规划施工图纸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出入,因此需要做好完整的现场竣工图纸编制工作,根据现场管道走向的手绘图,再绘制成电子图,竣工后形成竣工蓝图,准确地反映出各管线的实际走向情况,为以后道路或管道维修工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3填方路基的控制
填筑时最关键的是要按规范要求分层填筑,首先是将上层碾压密实之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和碾压。而且在分层压实之后要对含水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碾压还是进行下一层填筑,避免返工现象。另外就是土质的干密度测试,根据不同的土质要有不同的干密度标定,不能采用同一样的干密度来判断不同土质的压实度。其次是填筑的分段施工,纵向搭接的两段交接处如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需要对先填筑的地段按照1:1的坡度留出台阶;如果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需要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通常要大于2米,否则路基则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到路面整体的平整度。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时,需要在路基底部填充稳定性好且不容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者用机结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得基地形成水稳性交好的稳定层,其厚度在20cm-30cm之间即可。 2.4摊铺时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摊铺与找平的方式对于最后成型的路面平整度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对于面层而言,不同的部位要求有不同的攤铺与找平方法,如在中面层下部适合采用梯队摊铺和基准钢丝绳找平;而在面层中上部则适宜采用单幅全宽和声纳平衡梁进行找平方法。这种施工工艺可以很好地降低摊铺过程中混凝土离析与不平整的现象。另外是要掌握和松铺方法,松铺的厚度是土质的类别、压实工具功能、碾压的次数等因素是分不开的。通常对于路床顶面层最小的松铺厚度不能小于8cm,但要根据实际情况以能够碾压密实为准。实际施工时,可先进行试验段的铺设,来确定最佳的松铺系数。
沥青路面开裂等早期的沥青路面损坏现象大都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摊涂不均匀,或者沥青混合料在投入使用时,温度过低,使沥青的黏着力下降,不能讲沥青和骨料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在路面形成裂缝,这些裂缝就成了水分流入路面以下的主要途径,短时间的水分积累就会造成沥青路面的开裂和破损现象。这种情况的应对措施有:在沥青混合料出锅时,尽量保持较高的温度,或者出锅前,将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进一步提高,给运输过程中提供较大的温度变化区间;在对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过程中,采用比较大型的运输车,在左右护槽上加装保温材料,是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流失降到最低,保证沥青混合料的黏着力。
2.5掌握压实方法
碾压是市政道路施工的最后工序,一般采用压路机碾压时要遵循先轻后重,先碾压边角而后是中间部位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形成路拱并且可以逐渐增强土基的强硬度。另外,还有先慢后快的碾压原则,以避免松铺的沥青混凝土被推动起来。在进行碾压之前,一定要先将松铺的混凝土整理平整,从路的中线向路堤两边整理成一定的横坡。如遇到弯道时则需要由低坡的一面向高坡的一面边缘进行压实,以便于形成单向超高横坡。
3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影响因素众多,在施工中其实很多质量事故都源自于施工单位的故作聪明和自作主张,没有严格执行规范要求,而是想当然地打着提高进度的口号跨步骤施工,从而导致路基碾压不密实或是管道工程接口不牢固,工程材料质量验收不合格等现象在施工中缺乏一定管理,最终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给企业和社会都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唐美蓉,彭爱军.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1,12(24)141-142.
[2]李跃军,吴亚中,李亮.路基施工质量均匀性综合评价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0.
[3]杨飞,朱海珍.浅谈市政道路施工的测量工作[J],山西建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