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闷片无度,自杀有理
韩也
一直以为自己是看闷片的高手,什么级别都不怕,管他是台湾的蔡明亮还是希腊的安哲罗普洛斯,只需给个下午,两壶清茶,温度不要太高湿度不要太大,一定按部就班地统统解决。可是即便如此,见到了《威尔伯想自杀》这样的也只能哼也未哼一声败下阵来。这部丹麦女导演、DOGMA 95的参与者Lone Scherfig拍摄于2002年、据说是拿了什么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的作品,耗尽了我有史以来最大的耐性,只差没看着看着就在手边拣个劳什子一把砸向屏幕。经过毫无进益的将近一小时,感谢上帝——光驱突然罢工,再也读不动那张DVD碟,我得以逃脱,如逢大赦。
尽管很明白北欧导演有拍闷片的传统,不过有人把一个片子拍得那么拖沓没有想象力还是极其难得的,更何况是讲自杀的。在我看来,自杀是最好做文章的电影题材之一,而且能够做得情节跌宕出人意表,比如《四十天四十夜》的导演,美国人迈克尔·莱曼从前拍过《希德姐妹帮》,就是讲两个高中生谋杀了数名同学之后,营造假自杀迹象以逃脱罪责,最终却乐此上瘾的黑色喜剧。影片从头到尾围绕“自杀”两个字笑料不断,完了以后又能让你低下头来想一下怎么回事:Life Sucks(生活很恶心)。
生活确实有那么一点恶心,战争、政治、宗教、麻醉品、摇滚乐……一堆堆由时代赋予的生存垃圾,工作、婚姻方面的不如意,又或者是背叛、歧视、误解等失衡的人际关系,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性向异常和性角色紊乱,无一不构成让人轻身以寻求解脱的理由,甚至和世界说“拜拜”可以不需要理由,一条“死的本能”就能理论得一清二白。听过一个说法:动物是不会自杀的,只有人会。这话正确与否我也不想加以辨析(虽说十之八九要被动物学家们推翻的),但觉用这个作为人是万物灵长的佐证之一,实在悲哀到了极点。
不过还是很喜欢许多电影中的自杀,因它们不见得个个沉重烦闷,即便部分或逃不开沉重,可若要能在想象里飞起来,倒也不失唯美动人。像《处女自杀》那么诗意轻盈,没人会不喜欢,这部电影成功之处在于本子太好,原著作者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叙述调侃而不失忧伤,把一种青春骚动和现实的无奈冲突完整地结合了起来。我很欣赏小说里面的一段胡说八道,那是一个叫做霍尔尼克的大夫针对一家5个女孩前仆后继跳楼吃药写的报告:自杀就像玩俄罗斯转盘,只有一个弹膛里有子弹。对李斯本家的姑娘来说,那把枪则装满了子弹:一颗来自家长滥用职权;一颗来自遗传基因;一颗来自历史的不爽;一颗来自不可避免的动力;还有两颗无法命名,但并不是说弹膛就空着。——就这样解释了一件没法解释的事情,从此让李斯本家的姑娘成为了人世间问题少年心口上的朱砂痣。
《希德姐妹帮》的女主角未曾真正实施过自杀,只为了躲避男友的追杀,假扮了一次悬梁自尽。其扮演者薇诺娜·赖德则在出演《女孩,向前走》时摇身一变成为准作家苏珊娜,年轻气盛得有点不知愁滋味,厌世到非自杀不可(只可惜未遂)。多愁善感是这些人物的最大共同特征,迷茫失意更使自戕的勇气变本加厉,特别当你拥有弗吉尼亚·伍尔夫式天才狂想症,更有甚者,如西尔维亚·普拉斯一般才华出众却情感受挫,那么没什么好说的了,简直是自杀有理。所以我们看到《时时刻刻》中,妮可·基德曼和朱丽安·摩尔,都饱受自杀之念的折磨;影片《西尔维亚》令人不由自主回想当年那位女诗人的苦楚诗句:哦,爱情,哦,孤独/除了我没有别人/我走向潮湿的旅程/不可复得的金子张开灼人的血口/吸进树林的液汁,色泽浓重……
当然爱寻短见的不仅仅只有小女人,小男人们一样会得有想不开的时候:君不见约翰·库萨克在《再见人生》里,叫嚷着要以结束生命来了断被情人抛弃的痛苦,只不过阴差阳错,到底没把握住一了百了的机会。说起来《永久记忆》中的艾伦·鲍伊斯该算很幸运,神不知鬼不觉就走成了,把烦恼和压力悉数甩给了朋友基努·里维斯。看过这些行行色色的自杀,回头一想,发现最可笑当属《严密监视的列车》,那蠢小子米洛什以为自己是性无能,所以才沮丧到不想活下去。
日本大概是一个有自杀崇拜的民族,所以讲到自杀电影,结结实实还想起好些部日本片:早期如小林正树的《切腹》,失业的浪人跑到诸侯家门前去,表面是切腹自行了结,实为想见机勒索;黑泽明的《罗生门》,关于丈夫怎么死的有三个版本,其中就有一个是他死于自杀;是枝裕和的《距离》以日本奥姆真理教教徒集体服毒事件为蓝本,有关生命意义的探讨,他的另一部《幻之光》也有自杀背景;《失乐园》、《心中天网岛》各营造了一对热恋却为世所不容的男女的殉情,非常合理,不像《情书》,男主角单独跑去找死,留下女主角惶惶然想不通啥环节出了错,雪地中一个人傻傻地、傻傻地回不过神来。
没有卖点怎么红
小白
近日翻看电视,常会停留在电视剧《大姐》上,那种坚韧的苦日子,虽然没有直接体验 ,但它的氛围和人物的心理特征,却是从70、80年代走过的人所熟悉的。按照我的恶习,专门在电视剧里找破绽,比如大姐刚刚带领弟妹过日子那会儿,还是70年代,我就在背景里寻找和那个年代不符合的用具、打扮、街道甚至招贴,比如剧中人穿了牛仔裤、 头发烫过、店铺的铝合金拉门等等,可惜的是,居然没有给我找到,这令我十分不爽。
《大姐》没有走现在电视剧的流行路线,它没有什么明星,陈小艺是过了气的(但在这 部戏里,重新绽放了光彩,金鹰奖不该将她遗忘),其他人都不是熟脸;它也没有华丽的场景,尤其70年代的戏,想华丽也华丽不起来;更没有刺激的情节,完全就是一家人的生活历程,最多也就是大姐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当心失身。可这样的电视剧居然越播越火,再次证明朴素的力量是无穷的。
反过来看最近的电视剧市场,广电总局公布了一批长达158页的电视剧报批项目,里面 不乏弹眼落睛的题材,比如《红楼梦》等古典名著纷纷重拍,古装戏仍然占了大头,偶像剧不光搜尽内地明星,更将橄榄枝伸向了韩国明星,就差没有请好莱坞大牌了。其中,红色经典重拍最让人关注,而这种关注正是投资商希望的。
现在拍电视剧就要求打短平快,还没有拍,就希望媒体炒成一团,最好是八字没半撇先 一看剧名就有人提出质疑,大家对着一个空壳纷纷摆事实讲道理,还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投资商手里的这个空壳就迅速增值。包括红色经典在内的经典重拍就有这种功能,不管怎么拍都会有不同意见,因为许多人都自认为有发言权,投资商就站在帷幕后微微轻笑。然后当年拍过经典的老演员们,或者原著作者都会被拿出来炒作一番,再后来是剧本,剧本的任何改动,都会让人神经末梢有所触动,再就是演员,谁来演当年的经典人物都会让大众议论纷纷。炒成这样,帷幕后的投资商已是笑得合不拢嘴。经典重拍已经有过先例,几乎都逃不过失败的厄运,但对投资商来说,钱早已到手,那么真正的厄运只有观众来受了,这就叫“受众”。
从朴素的《大姐》,到卖点纷纷的经典重拍,我们该悟到点什么呢?
还是长假
吕玫
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情节,长长的假期里当中的一天早晨半梦半醒的时候,心里忽然一阵 紧张,今天是星期几?几点了?是不是已经迟到?然后会在混沌中计算一下,给自己一个答案,然后可以放心地睡,今天还是长假中的一天,不过一般这样折腾之后,人已经清醒,再想进入白日做梦的状态只是奢望了。
假放得太长而没有事情可做的话人便会因为休息多了而倦怠起来,在阳台上看看蓝天白 云,第一天觉得快乐,第二天觉得悠闲,第三天觉得平静,第四天发呆,第五天闷,第六天空虚,第七天便会觉得像在坐牢。
记得看日剧《悠长假期》的时候,剧中人的话“人生不快乐的时候,就当它是一个悠长 的假期”,颇为这句话感动过,领悟,但无法放心用在自己身上。随意地放一个假,总得有导演在一旁掠阵才会随起意来吧,不然的话,当你不想放假的时候,说不定已经无处可以销假了。
我的一个朋友便是如此,上班的时候待在一个烦琐的部门,受着四面八方的夹板气,于 是愤而求去,老板执意挽留,她却已经身心俱疲。于是一个长假放了近一年,有时会在中午来找我们吃个午餐,剩下的时间睡觉、养花、 听音乐,十足退休。可是毕竟不是退休的年龄,终于忍不住又想念起夹板气的滋味,终于开始寻寻觅觅,但好工作就像好男人一样稀少,幸好她还有不错的资历,加上25岁的黄金年龄,最近总算结束了已经厌倦了的长假。 自己给自己放的假,就像自己筹集资金去拍一部电影一样,预算、计划、内容、班底、市场调查还有运气,一样都不能少,前瞻后顾,不算多余。回家休息七天还可以回去上班才是假期,若是人生成了一个长长的假,我不相信你还能快乐得起来。
韩也
一直以为自己是看闷片的高手,什么级别都不怕,管他是台湾的蔡明亮还是希腊的安哲罗普洛斯,只需给个下午,两壶清茶,温度不要太高湿度不要太大,一定按部就班地统统解决。可是即便如此,见到了《威尔伯想自杀》这样的也只能哼也未哼一声败下阵来。这部丹麦女导演、DOGMA 95的参与者Lone Scherfig拍摄于2002年、据说是拿了什么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的作品,耗尽了我有史以来最大的耐性,只差没看着看着就在手边拣个劳什子一把砸向屏幕。经过毫无进益的将近一小时,感谢上帝——光驱突然罢工,再也读不动那张DVD碟,我得以逃脱,如逢大赦。
尽管很明白北欧导演有拍闷片的传统,不过有人把一个片子拍得那么拖沓没有想象力还是极其难得的,更何况是讲自杀的。在我看来,自杀是最好做文章的电影题材之一,而且能够做得情节跌宕出人意表,比如《四十天四十夜》的导演,美国人迈克尔·莱曼从前拍过《希德姐妹帮》,就是讲两个高中生谋杀了数名同学之后,营造假自杀迹象以逃脱罪责,最终却乐此上瘾的黑色喜剧。影片从头到尾围绕“自杀”两个字笑料不断,完了以后又能让你低下头来想一下怎么回事:Life Sucks(生活很恶心)。
生活确实有那么一点恶心,战争、政治、宗教、麻醉品、摇滚乐……一堆堆由时代赋予的生存垃圾,工作、婚姻方面的不如意,又或者是背叛、歧视、误解等失衡的人际关系,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性向异常和性角色紊乱,无一不构成让人轻身以寻求解脱的理由,甚至和世界说“拜拜”可以不需要理由,一条“死的本能”就能理论得一清二白。听过一个说法:动物是不会自杀的,只有人会。这话正确与否我也不想加以辨析(虽说十之八九要被动物学家们推翻的),但觉用这个作为人是万物灵长的佐证之一,实在悲哀到了极点。
不过还是很喜欢许多电影中的自杀,因它们不见得个个沉重烦闷,即便部分或逃不开沉重,可若要能在想象里飞起来,倒也不失唯美动人。像《处女自杀》那么诗意轻盈,没人会不喜欢,这部电影成功之处在于本子太好,原著作者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叙述调侃而不失忧伤,把一种青春骚动和现实的无奈冲突完整地结合了起来。我很欣赏小说里面的一段胡说八道,那是一个叫做霍尔尼克的大夫针对一家5个女孩前仆后继跳楼吃药写的报告:自杀就像玩俄罗斯转盘,只有一个弹膛里有子弹。对李斯本家的姑娘来说,那把枪则装满了子弹:一颗来自家长滥用职权;一颗来自遗传基因;一颗来自历史的不爽;一颗来自不可避免的动力;还有两颗无法命名,但并不是说弹膛就空着。——就这样解释了一件没法解释的事情,从此让李斯本家的姑娘成为了人世间问题少年心口上的朱砂痣。
《希德姐妹帮》的女主角未曾真正实施过自杀,只为了躲避男友的追杀,假扮了一次悬梁自尽。其扮演者薇诺娜·赖德则在出演《女孩,向前走》时摇身一变成为准作家苏珊娜,年轻气盛得有点不知愁滋味,厌世到非自杀不可(只可惜未遂)。多愁善感是这些人物的最大共同特征,迷茫失意更使自戕的勇气变本加厉,特别当你拥有弗吉尼亚·伍尔夫式天才狂想症,更有甚者,如西尔维亚·普拉斯一般才华出众却情感受挫,那么没什么好说的了,简直是自杀有理。所以我们看到《时时刻刻》中,妮可·基德曼和朱丽安·摩尔,都饱受自杀之念的折磨;影片《西尔维亚》令人不由自主回想当年那位女诗人的苦楚诗句:哦,爱情,哦,孤独/除了我没有别人/我走向潮湿的旅程/不可复得的金子张开灼人的血口/吸进树林的液汁,色泽浓重……
当然爱寻短见的不仅仅只有小女人,小男人们一样会得有想不开的时候:君不见约翰·库萨克在《再见人生》里,叫嚷着要以结束生命来了断被情人抛弃的痛苦,只不过阴差阳错,到底没把握住一了百了的机会。说起来《永久记忆》中的艾伦·鲍伊斯该算很幸运,神不知鬼不觉就走成了,把烦恼和压力悉数甩给了朋友基努·里维斯。看过这些行行色色的自杀,回头一想,发现最可笑当属《严密监视的列车》,那蠢小子米洛什以为自己是性无能,所以才沮丧到不想活下去。
日本大概是一个有自杀崇拜的民族,所以讲到自杀电影,结结实实还想起好些部日本片:早期如小林正树的《切腹》,失业的浪人跑到诸侯家门前去,表面是切腹自行了结,实为想见机勒索;黑泽明的《罗生门》,关于丈夫怎么死的有三个版本,其中就有一个是他死于自杀;是枝裕和的《距离》以日本奥姆真理教教徒集体服毒事件为蓝本,有关生命意义的探讨,他的另一部《幻之光》也有自杀背景;《失乐园》、《心中天网岛》各营造了一对热恋却为世所不容的男女的殉情,非常合理,不像《情书》,男主角单独跑去找死,留下女主角惶惶然想不通啥环节出了错,雪地中一个人傻傻地、傻傻地回不过神来。
没有卖点怎么红
小白
近日翻看电视,常会停留在电视剧《大姐》上,那种坚韧的苦日子,虽然没有直接体验 ,但它的氛围和人物的心理特征,却是从70、80年代走过的人所熟悉的。按照我的恶习,专门在电视剧里找破绽,比如大姐刚刚带领弟妹过日子那会儿,还是70年代,我就在背景里寻找和那个年代不符合的用具、打扮、街道甚至招贴,比如剧中人穿了牛仔裤、 头发烫过、店铺的铝合金拉门等等,可惜的是,居然没有给我找到,这令我十分不爽。
《大姐》没有走现在电视剧的流行路线,它没有什么明星,陈小艺是过了气的(但在这 部戏里,重新绽放了光彩,金鹰奖不该将她遗忘),其他人都不是熟脸;它也没有华丽的场景,尤其70年代的戏,想华丽也华丽不起来;更没有刺激的情节,完全就是一家人的生活历程,最多也就是大姐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当心失身。可这样的电视剧居然越播越火,再次证明朴素的力量是无穷的。
反过来看最近的电视剧市场,广电总局公布了一批长达158页的电视剧报批项目,里面 不乏弹眼落睛的题材,比如《红楼梦》等古典名著纷纷重拍,古装戏仍然占了大头,偶像剧不光搜尽内地明星,更将橄榄枝伸向了韩国明星,就差没有请好莱坞大牌了。其中,红色经典重拍最让人关注,而这种关注正是投资商希望的。
现在拍电视剧就要求打短平快,还没有拍,就希望媒体炒成一团,最好是八字没半撇先 一看剧名就有人提出质疑,大家对着一个空壳纷纷摆事实讲道理,还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投资商手里的这个空壳就迅速增值。包括红色经典在内的经典重拍就有这种功能,不管怎么拍都会有不同意见,因为许多人都自认为有发言权,投资商就站在帷幕后微微轻笑。然后当年拍过经典的老演员们,或者原著作者都会被拿出来炒作一番,再后来是剧本,剧本的任何改动,都会让人神经末梢有所触动,再就是演员,谁来演当年的经典人物都会让大众议论纷纷。炒成这样,帷幕后的投资商已是笑得合不拢嘴。经典重拍已经有过先例,几乎都逃不过失败的厄运,但对投资商来说,钱早已到手,那么真正的厄运只有观众来受了,这就叫“受众”。
从朴素的《大姐》,到卖点纷纷的经典重拍,我们该悟到点什么呢?
还是长假
吕玫
你一定也有这样的情节,长长的假期里当中的一天早晨半梦半醒的时候,心里忽然一阵 紧张,今天是星期几?几点了?是不是已经迟到?然后会在混沌中计算一下,给自己一个答案,然后可以放心地睡,今天还是长假中的一天,不过一般这样折腾之后,人已经清醒,再想进入白日做梦的状态只是奢望了。
假放得太长而没有事情可做的话人便会因为休息多了而倦怠起来,在阳台上看看蓝天白 云,第一天觉得快乐,第二天觉得悠闲,第三天觉得平静,第四天发呆,第五天闷,第六天空虚,第七天便会觉得像在坐牢。
记得看日剧《悠长假期》的时候,剧中人的话“人生不快乐的时候,就当它是一个悠长 的假期”,颇为这句话感动过,领悟,但无法放心用在自己身上。随意地放一个假,总得有导演在一旁掠阵才会随起意来吧,不然的话,当你不想放假的时候,说不定已经无处可以销假了。
我的一个朋友便是如此,上班的时候待在一个烦琐的部门,受着四面八方的夹板气,于 是愤而求去,老板执意挽留,她却已经身心俱疲。于是一个长假放了近一年,有时会在中午来找我们吃个午餐,剩下的时间睡觉、养花、 听音乐,十足退休。可是毕竟不是退休的年龄,终于忍不住又想念起夹板气的滋味,终于开始寻寻觅觅,但好工作就像好男人一样稀少,幸好她还有不错的资历,加上25岁的黄金年龄,最近总算结束了已经厌倦了的长假。 自己给自己放的假,就像自己筹集资金去拍一部电影一样,预算、计划、内容、班底、市场调查还有运气,一样都不能少,前瞻后顾,不算多余。回家休息七天还可以回去上班才是假期,若是人生成了一个长长的假,我不相信你还能快乐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