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lix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物理学科的主要特点,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有效融合物理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8-008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080
   新时期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笔者以创新为突破口,从创设探究性的实验情境、组织趣味性活动、提高教学能力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最关键的一点是兴趣的培养。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的培养离不开实验。学生一旦对实验有了兴趣,则会进行创造性的學习,其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在课堂上,物理教师要让学生多去动手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能够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掌握规律,从而不断拓展学习热情,提升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中组织趣味性活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时要主动打破传统观念,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不断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对实验的探讨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游戏:学生可自主选择一种材料的小方块作为“小车”,再选择一个材料的长板作为“滑道”,设置滑道的倾斜度,最后比较谁的“小车”最先滑过滑道。游戏结束后,教师对摩擦力、质量等进行分析,讲授小车落地时间不同的原理。在游戏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得到增强,而且还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思考。通过组织趣味性的活动,我们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物理知识,真正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准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物理实验课程的实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教师结合物理教材上的实验要求,实施具体的实验指导,但是现阶段的物理教材内容较为陈旧。针对于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具体认知作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实验教学。例如,在液体的压强实验教学指导过程中,把压力计放置在水中,随着压力计的转动,U形管里会出现高度差,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理解该实验的原理。这就需要教师加以解释,以塑料袋作为媒介解释水中的压强,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另外,教师应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力度,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在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在物理实验教学指导过程中有些实验器材实用性不高。为此,教师应使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如把生活中废弃的小药瓶、饮料瓶、小气球、易拉罐等物品做成教具,强化学生的实验代入感。与此同时,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好奇心比较强,注重实验操作过程,增加了实验犯错的几率,因此,教师要耐心地引导。例如,在教学“天平的正确使用”时,教师可以先进行实验,让学生对其进行观摩,然后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实验,对其发生的操作失误及时指正。通过反复的实验训练,我们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使其深化对知识的印象。
   五、实验能培养学生掌握物理研究的方法
   物理实验的开展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了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过程的教育理念。实验课的开展也是改变传统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快感,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进行重力实验时,教师就可以模拟牛顿发现重力的场景,用苹果做实验的道具,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重力的存在,而且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密度等关系非常密切,从而推导出G=mg的公式。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同时教师用物理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知识进一步解释,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等能力。
   实验教学质量决定着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对物理教学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借助物理实验操作不断培养学生严谨的观察能力、铸就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魏广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6(19).
  [2]张小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6(9).
  [3]韩爱昌.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3).
  [4]胡徳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的呈现方式都在不断发生着改变。教育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集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技术,融投影、传统黑板以及互联网接口于一体,利用其特有的功能性,不断地改变课堂的旧面貌,增强了课堂活力。文章就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初中阶段来说,学校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文化理念。文章主要就初中班级文化建设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从班级的班风学风入手,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展开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引入进行实践的解读和深入的剖析,旨在探讨出打造班级优良文化氛围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低年级语文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新课标对小学阶段语文识字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就包括培养低龄儿童语文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公正规范的书写习惯等。因此,高效有趣的识字教学方法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效识字;趣味教学;教学不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4-0124-01  DOI:10.1665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若教师在教学中无法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那么也会让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同时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比较低。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融入互动教学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此,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进行
期刊
摘 要:成功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更能引发其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来。课堂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并无定规,教师应善于结合教授内容的具体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方式,正所谓“导无定法,贵在得法”。本文基于笔者的实践体会,检讨探讨了几点初中生物课堂新课导入的常用方式,希望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新课导入;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词汇是英语的基本单位,要想学好英语,一方面要积累更多词汇,另一方面要能在阅读中能结合上下文来推敲理解生词。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引导高三学生在复习阶段完善词汇积累,提升生词推理能力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高三英语;词汇复习;积累;推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9-0098-01  DOI:10.16657
期刊
摘 要:先认字后学拼音,我们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比如,课堂内识字,可以以“趣”为本;活动中识字,可以以“生”为本;生活中识字,可以以“真”为本。语文教师应该是低年级小学生多元化和情趣化识字的发起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先认字后学拼音进行相应的策略探析。  关键词:先认字;后学拼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
期刊
摘 要:切实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H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方面所作的探索与研究,分析实践教学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思路,希望能够为其他民办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8-0
期刊
摘 要:通过对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分析,从概念理解、开展环节、课外实践等三个方面对湖南文理学院研究性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找出存在的误区和解决办法,为地方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地方高校;误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8-0008-01  DOI:10.16657/j.cnki.issn
期刊
摘 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品赏古诗词是重要的一部分。本文着力倡导全新的诗词品鉴方法:在感悟诗词的意境与音乐欣赏的结合中品赏诗情;在反复吟咏和深情的朗诵中品读诗韵;在古代诗词和现代歌曲的对比中品析诗境;在诵读经典诗词和歌舞完美结合中品味诗律,从而得到全新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经典诗词品赏;诗乐结合;诵赏结合;古诗今曲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