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谈表叔沈从文:一生从容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5年6月13日下午,已经91岁高龄的艺术家黄永玉携新作《沈从文与我》在北京单项空间与读者见面,并与到场的媒体以及读者畅聊与表叔沈从文之间的动人往事。《沈从文与我》由湖南美术出版社与博集天卷联合出版,讲述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与文学大师之间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本书记录的历史再现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魅力。
  常德爱情故事
  黄永玉与沈从文都来自湖南凤凰,两人的亲戚关系也很近。沈从文的母亲是黄永玉祖父的妹妹,所以黄永玉称沈从文为表叔。近一个世纪时间里,两家关系一直非常密切。此外,沈从文在黄永玉父母的相识、相爱过程中还扮演了一个特别的角色。
  黄永玉的父亲名叫黄玉书。在1922年的湖南常德,沈从文与黄玉书共同寄宿在一家小客栈里。沈从文曾经在文章中这样写道:“至于那时的我呢,正和一个从常德师范毕业习音乐美术的表兄黄玉书,一同住在常德中南门里每天各需三毛六分钱的小客栈中,说明白点,就是无业可就。表哥是随同我的大舅父从北平、天津见过大世面的,找工作无结果,回到常德等机会的。”
  黄玉书在常德遇见了同样来自凤凰的姑娘杨光蕙,当时杨光蕙在常德女子学校担任美术教员,两人很快便相爱了。黄玉书恋爱后,回到客栈让擅长文学的沈从文代笔给杨姑娘写情书。沈从文在文章中回忆:“每每回到客栈时,表哥便向我连作了十来个揖,要我代笔写封信,他却从从容容躺在床上哼各种曲子,或闭目养神,温习他先前一时的印象。信写好念给他听听,随后必把大拇指翘起来摇着,表示感谢和赞许。”
  之后,黄玉书和杨光蕙的爱情进展很顺利。1923年,沈从文远赴北京追寻自己的文学梦,黄玉书与杨光蕙则在常德完婚。1924年他们的长子在常德出生,这个孩子便是黄永玉。
  《沈从文与我》一书中还原了黄永玉眼中的沈从文。91岁高龄的黄永玉表示,表叔沈从文是他写得最多,也是写得最丰富生动的一个人物,他钦佩表叔坚韧的性格,欣赏他从容不迫的人生姿态。他在新书中记述了他与沈从文的诸多交往细节,沈从文不仅是他的表叔,也是其一生的领路人,表叔沈从文鼓励他完成了离开凤凰小城、回国、摆脱文革困境等人生重大改变。
  黄永玉的名字“永玉”正是来自于沈从文。1946年前后,黄永玉发表作品时使用的是本名“黄永裕”。沈从文认为“永裕”这个名字意指小康富裕,更适合于一个布店老板,“永玉”则有永远光泽透明的意思。于是,黄永玉接受了沈从文的建议,在发表作品时使用“黄永玉”这个名字,一直到今天。
  黄永玉第一次见到沈从文是在他十岁那年。当时沈从文回乡探母,在外玩耍的黄永玉被告知自己家里来了个北京的客人。黄永玉回到家,看到沈从文和自己的祖母在轻声细语地说着话。他问沈从文是从北京来的吗?坐过火车和轮船吗?后来,他被告知,沈从文是自己的表叔,是个文学家。
  两人再次联系时已经是1947年初。当时黄永玉已经是活跃在上海的木刻家,他将四十多幅木刻作品寄到北平,希望得到沈从文的指点。沈从文十分欣赏黄永玉的木刻作品,并且将这些作品推荐给他的朋友和学生,比如萧乾、汪曾祺等人。沈从文的推荐对黄永玉刚开始的木刻事业起到了很大的帮助。1947年,黄永玉与汪曾祺在上海成为朋友。1948年,黄永玉在香港大学举办的人生中的第一次画展便是由萧乾促成的。
  一生从容
  黄永玉将沈从文作为自己的“人生标杆”。他在活动现场说:“这个人离开我们还不太久,没有多少年,但是(我感觉)这种人在今天看不会再有了。”黄永玉与沈从文之间不仅有感人至深的亲友情感,还有惺惺相惜的文化情怀。在黄永玉的一生中,表叔沈从文一直占据着颇为重要的位置。三十多年时间里,他们生活在同一城市,有了更多的往来、倾谈、影响。亲情、方言、熟悉的故乡、相同的艺术家身份等多种因素使得他们两人少有隔阂,交谈颇深,哪怕在政治运动此起彼伏的日子里,往来也一直延续着。
  黄永玉在活动现场回忆了一段在文革时期与沈从文相遇的情景。那时他和沈从文在路上遇见,是绝对不能说话的。黄永玉说:“他也看见我过来了,两个人就在几秒钟里面,他讲了三个字:‘要从容。’这么一个温和的人,说出这三个字包含多么大的勇敢,还有包含对付将要来临的时事,那种从容的方式对待它。‘要从容’这三个字对我的启发很大,给我增加了勇气。”
  有人在问黄永玉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他眼中的沈从文。黄永玉回答说:“我想到了钱钟书先生的一段评价:‘你不要看沈从文那么善良,温和,他不想做的事你刀子架到脖子上他也不会做。’这是真的,钱钟书先生同他来往也不是很多,但是他对他(沈从文)是相当了解,因为我们住在一个院子,有一次我到他屋子说有人骂你们两位了,你看到了没有,他说看到了。我说有什么感觉?他说我希望我跟从文一起努力,多做作品,好让他骂,要不然他就没有东西骂我们了,我们要努力工作,好提供材料让他骂。文人有一个特征,用别的力量很容易摧残的,文人很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的思想情感的高度。”
其他文献
法国摄影师阎雷生于1962年,他在16岁那年开始了自己的摄影生涯,18岁成为职业摄影师。1985年,阎雷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首次来到中国,30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记录了中国城乡的各行各业、男女老少、衣食住行。策展人那日松如此评价阎雷的照片:“看阎雷的照片就像在看一幅完整的关于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变迁的风俗画。这种拍摄的力度和完整性在中国摄影家中也非常少见,或者说几乎没有。”  阎雷不是一个新
期刊
丘吉尔离任英国首相后,带了两个好朋友一起去西西里:一位是他认识了35年的彻维尔勋爵,另一位是在过去15年里在他的私人办公室工作了8年的乔克·科尔维尔。一天,在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丘吉尔表示,在1951年到1955年担任首相期间,彻维尔和其他人曾提出英国无法培养足够的技术专家,他没有采纳这些意见,对此他感到非常遗憾。彻维尔和科尔维尔回答说,现在还不晚,于是他们产生了在英国建立一座与麻省理工学院类似的学
期刊
美国追慕中国风  看过华盛顿·欧文的短篇小说《沉睡谷传奇》(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的读者都会记得,主人公克莱恩拜访荷兰富农范·塔塞尔的宅第,以求其女的芳心。当时是1790年,宅子坐落于纽约塔里敦,哈德逊河东岸一个叫做沉睡谷的偏僻峡谷。步入宅子的客厅,克莱恩看到“一桌地道的荷兰乡下茶点,在一年中最丰裕的秋季……一碟碟堆得老高的蛋糕,各种各样,几乎无法形容”,还有美味
期刊
卢汉超:中国历来有“文史不分家”的传统。譬如说,司马迁的《史记》就既是一部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中国文学中丰富的笔记小说类作品,也往往是珍贵的史料。在我看来,您的作品也是两者兼而有之。《王氏之死》和《太平天国》,读起来就分别像一部侦探小说和一出历史悲剧,而它们同时又是扎实的历史著作。在当前西方的中国史领域内,您的这种研究和写作风格似乎是独此一家,但我倒觉得这有点像司马迁的中国式的“文史不分家
期刊
公元641年的长安城,16岁的文成公主辞别故土,远嫁吐蕃,各类嫁妆组成的车队延绵10里。文成公主进藏历时三年,旅途艰难曲折。她所走的进藏之路在历史上被称为唐蕃古道。在文成公主之后,另一位大唐公主金成公主也是通过这条道路再次进藏和亲。唐蕃古道自唐王朝的国都长安始,以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为终,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4个省区,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送亲队伍抵达柏海滩(今青海玛多县境内)
期刊
笺纸,简单地说是精美小巧供题诗写信使用的纸张,以手工制作,经过染色、加料、砑光、洒金银粉,或刻印图案等各种手续完成的五彩缤纷、琳琅雅致的小幅纸张。用以书写信札叫“信笺”,用以题诗吟咏叫“诗笺”。有人将藏书票称为纸上宝石,则称笺纸为纸中美玉亦不为过。  纸自东汉蔡伦发明改良之后,逐渐普遍使用;而“笺纸”之作,自唐朝开始,各朝都有各种名称及花样。  唐朝:  宋朝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说:“唐薛涛尚斯色
期刊
叶公好龙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丢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大多含贬义。  孔子与叶公“道不同”  叶公好龙的出处说法颇多,北宋《太平御览》称,叶公好龙的典故出自于《庄子》,只是不知为何北宋之后的《庄子》中,便不见了此故事。清朝末年学者马国瀚所著专门收集散佚典籍的
期刊
过去的一个月里,一些省市的网络作家协会纷纷挂牌成立,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个机构或会以一种制度的形势在各地接踵落实。  不难看到,网络作协的成立,自有国家意图在其中,即希望通过网络作家们的网络采集和网络写作,使上层能及时听到真实的民间声音。这不禁让我想起发于秦、兴于汉的乐府诗歌制度。  汉乐府制度的设立,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实行封建教化;二是统治者出于音乐、艺术的享受;三是收集民间情报,使统治者能及
期刊
阿道夫·克莱尔(1834—1900)是瑞士人。1860年到1868年期间,他作为一家英国公司的丝绸监察员和采购员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克莱尔喜好摄影,并且有记日记的习惯。他收藏了不少晚清时期的中国影像,并留下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游记。这些影像与文字资料,为今天的人们生动地勾勒出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风貌。  照片是重要的历史文献,档案馆里的照片大多记录的是一些重大事件,对那些普通的常人琐事则少有反映。克莱尔的
期刊
面前这本刊物的名字很有趣,叫做《看历史》。看历史,用什么看?肯定是眼睛。要想透过表象看到历史真相,用什么看?应当是慧眼。怎样才有一双慧眼?这个表面看来似乎并不复杂的问题,我直到1978年拜在四川大学历史系缪钺先生门下,攻读魏晋南北史的研究生之后,才算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  我们这一批研究生是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的第一届,所以学历不问出身,彼此大不相同:有的是大学本科,有的是中学肄业;而我则是大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