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效益,进行了研究。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贯彻资源节约理念、推广绿色可持续技术模式等措施,助力工程建设,建设精品工程,能够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夯实基础,有着不错的效益。现结合具体实践,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效节水;工程效益;可持续理念;绿色技术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195-02
近年来,广西各地区积极落实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作,通过引入自动控制水肥系统,建设节水灌溉基础设施,促使施肥和灌溉的同步进行,增强了施肥效力,同时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从高效节水工程应用实际来说,除了能够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采取水肥一体化设施等,提高了果品产量,推动着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
1 广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现状
2018~2019年度新一轮冬春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广西计划完成投资142.8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及相关建设工作,计划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3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解决155万人口饮水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9km2。在此目标下,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开展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作,提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相关单位不断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研发了系列技术措施,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例如,广西百万亩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创新集成项目,从田间灌溉技术和工程模式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山丘坡地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开展系统攻关以及集成创新,有效解决了节水灌溉技术难题。糖料蔗作为广西重要的经济产业,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加速经济增长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成套设备以及集成智能化灌溉技术等,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示范,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此项目成果已经在全区糖料蔗主要生产区10个城市的多个基地县以及农场应用,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没有建设高效节水工程前,糖料蔗区采取传统的雨养种植模式,亩产量比较低。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后,亩均增产2.34t,相比传统灌溉模式,灌溉水利用率有效提高,提高了30~50%,带动了农民种蔗收入以及糖厂销售收入的大幅度增加。现结合广西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实践,总结主要措施和效益情况。
2 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促使农田节水和农业增收相结合
对于各地区普遍面临的供水矛盾问题,促使农田节水和农业增收的相互结合,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且大力发展综合节水灌溉技术,比如管灌和喷灌等,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路径。对农业规模化生产企业以及家庭农场等适合发展高效节水的产业,坚持集中连片和示范带动的原则,优先安排节水项目以及配套补助资金,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调动区域农户依靠高效节水技术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2.2 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
在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中,为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要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激活各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活力。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实现节水增效为目标,加强农业企业和税务部门的有效衔接,积极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充分利用河水资源,将其作用农业灌溉水源,并且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完善地下管网,建设滴灌系统。在为农作物灌溉的同时,结合作物生长实际,将肥料仔按照一定的比例,兑成肥液,输送到作物的根部土壤,为其提供水分和养分,实现精准定时定量供应,推动农作物的产业化经营以及规模化发展,为农业发展创造动力。
2.3 加强资金管理和补助
在进行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中,通过构建相关激励性的机制,为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调动农民以及业主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参与到资金投入,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具体来说,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构建多渠道性的建设投入机制,或者运用财政贷款贴息方法,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助力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大资金管理力度,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体现出惠民的政策。
2.4 实施组织保障措施
从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角度来说,为强基础、惠民众、管长远的民生工程。在具体实践中,为保证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要加强组织保障力度。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推进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积极参与,包括发改、财政以及水利等。通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具体落实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作。比如,水利部门主要负责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以及施工组织等工作,保证项目具体落地;财政部门结合高效节水工程建设需求,提供相应的建设资金,并且负责建设资金的管理以及使用,保证增资金足额到位,及时下拨建设资金;发改和农业等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高效节水工程建设资金项目的实施以及管理等。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承担自己的职责,又要密切合作,协同作战,确保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作高效落实。
2.5 落实运行管理措施
充分发挥高效节水工程的作用,除了做好建设环节的把控外,还需要做好运行管理。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管理措施:①节约用水,探索管理机制。目前,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多采取限额用水标准,超额不予补给,剩余为自己的,借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资源节约,并且自行支配。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探索新的水資源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确保高效节水工程工程的作用得以发挥,创造更多的效益。②做好宣传工作,搞好节水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组织节水活动,采取互联网以及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高效节水技术的宣传,引导农民的参与。同时构建良好的工程服务体系,并且完善工程服务体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做好现场的宣传以及指导,着力解决高效节水工程运行问题,保证其效益的实现和发挥。 3 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效益分析和实现策略
3.1 减少用水量
从近年来的水资源分布数据情况来说,传统灌溉模式下,年平均灌溉水的利用系数是0.48,而运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后,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得以增加,可以达到90%以上。若全面推广运行高效节水工程,将绿色节水技术,用于农业灌溉,极大程度上能够减少灌溉水量,实现用水量的有效把控。
3.2 经济效益
采取高效节水工程灌溉模式,不仅能够缩短灌溉周期,保证浇水的及时性,还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带动作物增产。随着灌溉排水渠及其配套设施的完善,能够有效解决制约灌溉区域综合效益实现难的问题,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灌区保证率,对推动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
3.3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①改善用水现状。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了合理用水率,有效改善了各地用水紧张的问题,有效缓解了用水矛盾,减少了纠纷。②优化了农业结构,助力经营规模化的发展。③推进项目起的发展。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后,采取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对推动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等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④推动经济发展,使其更加多元化。
生态效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保护土壤结构,比如湿度等,有着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保证农作物以及植被用水供需均衡,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实施,要从资金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加以支持力度。通过采取系列有效的措施,助力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创造更多的效益。不仅能够获得社会效益,还能够获得不错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墨冬梅.甘州区地表水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思路与效益分析[J].甘肃科技,2018,34(20):127~128+17.
[2]和旭峰.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民致富之友,2018(20):245.
[3]赵娅娅.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295.
收稿日期:2018-12-6
作者簡介:李贤明(1983-),女,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小农水设计概预算工作。
关键词:高效节水;工程效益;可持续理念;绿色技术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9)03-0195-02
近年来,广西各地区积极落实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作,通过引入自动控制水肥系统,建设节水灌溉基础设施,促使施肥和灌溉的同步进行,增强了施肥效力,同时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从高效节水工程应用实际来说,除了能够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采取水肥一体化设施等,提高了果品产量,推动着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
1 广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现状
2018~2019年度新一轮冬春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广西计划完成投资142.8亿元,用于水利工程及相关建设工作,计划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34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解决155万人口饮水问题,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89km2。在此目标下,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开展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作,提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相关单位不断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研发了系列技术措施,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例如,广西百万亩糖料蔗高效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创新集成项目,从田间灌溉技术和工程模式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山丘坡地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开展系统攻关以及集成创新,有效解决了节水灌溉技术难题。糖料蔗作为广西重要的经济产业,提高其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加速经济增长速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中,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成套设备以及集成智能化灌溉技术等,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示范,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此项目成果已经在全区糖料蔗主要生产区10个城市的多个基地县以及农场应用,获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没有建设高效节水工程前,糖料蔗区采取传统的雨养种植模式,亩产量比较低。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后,亩均增产2.34t,相比传统灌溉模式,灌溉水利用率有效提高,提高了30~50%,带动了农民种蔗收入以及糖厂销售收入的大幅度增加。现结合广西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实践,总结主要措施和效益情况。
2 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2.1 促使农田节水和农业增收相结合
对于各地区普遍面临的供水矛盾问题,促使农田节水和农业增收的相互结合,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且大力发展综合节水灌溉技术,比如管灌和喷灌等,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的路径。对农业规模化生产企业以及家庭农场等适合发展高效节水的产业,坚持集中连片和示范带动的原则,优先安排节水项目以及配套补助资金,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调动区域农户依靠高效节水技术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2.2 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
在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中,为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要积极推广节水新技术,激活各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活力。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实现节水增效为目标,加强农业企业和税务部门的有效衔接,积极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充分利用河水资源,将其作用农业灌溉水源,并且建设水肥一体化系统,完善地下管网,建设滴灌系统。在为农作物灌溉的同时,结合作物生长实际,将肥料仔按照一定的比例,兑成肥液,输送到作物的根部土壤,为其提供水分和养分,实现精准定时定量供应,推动农作物的产业化经营以及规模化发展,为农业发展创造动力。
2.3 加强资金管理和补助
在进行高效节水工程建设中,通过构建相关激励性的机制,为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调动农民以及业主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参与到资金投入,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具体来说,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构建多渠道性的建设投入机制,或者运用财政贷款贴息方法,为高效节水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助力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大资金管理力度,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体现出惠民的政策。
2.4 实施组织保障措施
从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角度来说,为强基础、惠民众、管长远的民生工程。在具体实践中,为保证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要加强组织保障力度。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推进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积极参与,包括发改、财政以及水利等。通过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具体落实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作。比如,水利部门主要负责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以及施工组织等工作,保证项目具体落地;财政部门结合高效节水工程建设需求,提供相应的建设资金,并且负责建设资金的管理以及使用,保证增资金足额到位,及时下拨建设资金;发改和农业等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高效节水工程建设资金项目的实施以及管理等。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承担自己的职责,又要密切合作,协同作战,确保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工作高效落实。
2.5 落实运行管理措施
充分发挥高效节水工程的作用,除了做好建设环节的把控外,还需要做好运行管理。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以下管理措施:①节约用水,探索管理机制。目前,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多采取限额用水标准,超额不予补给,剩余为自己的,借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水资源节约,并且自行支配。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探索新的水資源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确保高效节水工程工程的作用得以发挥,创造更多的效益。②做好宣传工作,搞好节水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通过组织节水活动,采取互联网以及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高效节水技术的宣传,引导农民的参与。同时构建良好的工程服务体系,并且完善工程服务体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做好现场的宣传以及指导,着力解决高效节水工程运行问题,保证其效益的实现和发挥。 3 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效益分析和实现策略
3.1 减少用水量
从近年来的水资源分布数据情况来说,传统灌溉模式下,年平均灌溉水的利用系数是0.48,而运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后,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得以增加,可以达到90%以上。若全面推广运行高效节水工程,将绿色节水技术,用于农业灌溉,极大程度上能够减少灌溉水量,实现用水量的有效把控。
3.2 经济效益
采取高效节水工程灌溉模式,不仅能够缩短灌溉周期,保证浇水的及时性,还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带动作物增产。随着灌溉排水渠及其配套设施的完善,能够有效解决制约灌溉区域综合效益实现难的问题,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提高灌区保证率,对推动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
3.3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①改善用水现状。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提高了合理用水率,有效改善了各地用水紧张的问题,有效缓解了用水矛盾,减少了纠纷。②优化了农业结构,助力经营规模化的发展。③推进项目起的发展。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后,采取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对推动设施农业和节水农业等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④推动经济发展,使其更加多元化。
生态效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保护土壤结构,比如湿度等,有着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能够减少水资源浪费,保证农作物以及植被用水供需均衡,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节水工程建设的实施,要从资金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加以支持力度。通过采取系列有效的措施,助力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创造更多的效益。不仅能够获得社会效益,还能够获得不错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墨冬梅.甘州区地表水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思路与效益分析[J].甘肃科技,2018,34(20):127~128+17.
[2]和旭峰.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农民致富之友,2018(20):245.
[3]赵娅娅.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8(10):295.
收稿日期:2018-12-6
作者簡介:李贤明(1983-),女,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小农水设计概预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