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共和国》分六卷,卷一从人应该参与政治讲起,阐述三种政体观君主、贵族、平民,并提出混合政体最佳;卷二以罗马政体的发展历史论证混合政体最为优越;卷三讲如何协调智慧与公正;卷四讲的则是国家存续的文化基础;卷五讲的是优秀的政治家;卷六讲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政体形式。我个人认为本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卷一~二最为重要论述混合政体何以是最佳政体,卷三~六讲的是政体的维系运营。
一、混合政体的思想
首先,西塞罗提出人应当参与政治。政治参与是一切政治行为的源泉。在卷一中这样写道:“我们的国家并非无条件地赋予我们生命与成长……为我们提供一处庇护所让我们享受安逸……它保留着权利,占用我们忠诚、才能和智慧中最大、最多的部分为它所用。”西塞罗表达出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无论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时代,国家思想都是不可丢弃的,国家应该保护个人,而个人也应当积极为国效力。《论共和国》开篇就讲政治参与,如果现代人都有积极参与政治的思想,当前严重的政治冷漠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呢?后文写道,知识分子称未曾学习过和平年代如何治国的知识,但是会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接过船舵。是西塞罗对于伊壁鸠鲁学派出世思想的讥讽,完全体现了西塞罗政治参与的思想,对政治参与的重视。
其次,“每个政府的本质都取决于其统治政体的性质和意愿”,西塞罗定义了国家的概念:共和国就是公众(指通过法律许可和共同利益而结合到一起的群体聚居形式)的财产。从而引出需要人来管理国家,讲到什么才是优秀的政体形式,他定义了政府的三种简单形式:“当某个人被赋予最高权威时,我们称之为国王,将那种社会的政府称为君主政体。当某个选举出来的团体被赋予最高权威时,那个社会就可以称为被贵族所统治。一切靠全民做主的社会称为民主社会。”,西塞罗从论述学习天文知识可以让每个人认识到自身在浩瀚的宇宙中的渺小,增加人类对于这个社会和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对于人们对于权势、财富的追逐,淡薄他们的名利之心。讲到“国王统治胜在仁爱,贵族统治胜在公正,民主统治胜在自由。”各种政体的利弊。西塞罗在卷二中以罗马的发展证明了政体的建立“非一人之力而是靠众人之力”和混合政体的优越性。
最后,西塞罗认为:“第四种政体才是最好的,也即前面提到的三种形式按照一定严谨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形式。”即,“一个国家应该拥有具备王室最高权威的成员;另外一些权力应该分配给贵族阶级;还有一些事务应该留给群众,让其决断和满足其期望。”因为君主政体、贵族统治、民主统治缺乏公正之时则会转化为暴君统治、寡头统治和暴民统治。只有让三者共同参与、相互协调才能达到最佳的统治状态。三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数字,譬如,三角形,三足鼎立,互相支撑互相牵制。西塞罗融合三种政体的混合政体的思想也许就是后来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源泉。
二、政权的运营思想
西塞罗提到城市选址的问题,罗马成功有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他认为海岸地带非最佳选择,一是由于位于沿海,面临的危险不可预知,即将发生的事情难以做出预判,警觉度不够;二是,沿海城市环境复杂,外来文化混合,人民思想活跃,不能安分守己,人民难以保存原有的社会制度和风俗。在传统思想中,以及历史的发展中显示出的确沿海城市易于遭到外来的侵略,但其经济发展情况是远胜于内陆城市。譬如香港、澳门、上海、深圳,我国在上海设立自贸,沿海城市也常是我们的新生政策的试验田。在看到西塞罗的观点之前,也许还未认识到这样活跃的思想对于政治的统治与延续是不利的,他的观点让读者对事情的看法能够更多的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思考。但港口城市,其开放性和包容性都大于内陆城市,沿海人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鲜思想。正是因此,沿海地带对于新的政策或者新的思想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定程度上利于政策的执行。
西塞罗在卷三开篇写道:“(智慧使其能够)利用交通工具弥补行动缓慢的不足。”古老社会的人民智慧都有共通点,懂得利用工具弥补不足,“善假于物也”。最近习总书记有讲到:“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些”。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于国外优秀人员的引进并没有完全开放,现正慢慢改变,不也是“假物”的典范吗?智慧让我们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统治者,只有智慧是不够的,也许会变成暴君。西塞罗又提出公正的理念,“公正也教会我们宽恕一切人类,关心人类利益,公正待人,不去觊觎属于神明、国家或者他人的东西。”但是关于公正的界定有其他观点,卡涅阿德斯:“政治意义上的公正并不是真正地公正,而是一种审慎;自然意义上的公正的确是公正,然而同时也是愚蠢。”没有人会做到绝对的公正,所以统治者能够相对公正已属不易。这时就会出现的是伦理道德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为己还是为人、舍生还是取义?有本书上说道德的三种境界:不损人利己、互利和利他。而菲卢斯是这样说的:“最好的选择是制造伤害而不受惩罚,次之便是不制造伤害也不经历伤害;最次的选择就是总是处于水火不容之中,制造伤害与遭受伤害交替进行。”是不是就是我们说的:损人不伤己、不损人不伤己、损人不利己?这就是人性的选择,但道德就是你将这些选择纠正为:不损人利己、互利、利他。这才是道德的意义吧。
关于政权维系的文化基础的论述,因为残缺,并不十分清楚,讲了教育、风俗。要让一个政权存续,必须要使民众产生文化认同感,培养本民族的文化。培养文化依赖教育。“拥有人类的身体和野兽的思想当时更加可怕得多的事!”说明思想和文化对于人类和人民的重要性。“节约才是家庭、同样也是国家的最佳收入来源”提倡节约、要人谦逊向上,提倡农业生产不违农时,遵循自然规律,这在我们传统文化中也有体现。文化的培养在国家的发展中极为重要。西塞罗还强调每个人各司其职的做好各自工作,让国家机器可以秩序井然的运行。并通过西庇阿之梦,为那些在人间勤勉向上、公正有德的人创造了天堂的幸福生活。
“理想的政治家的目标就是保障公民的幸福生活——也就是说,一种有着财产安全、资源丰富、声名远播、道德高尚的生活。”政权的运营需要公正且有智慧的统治者、需要道德的规范、文化风俗的的培养、更需要律法的制约。
三、西塞罗的哲学思想
本书也体现了西塞罗的哲学思考,譬如,对于民众自由的把握。讲求物极必反的好坏事物的转化。“自由本身也会将过度自由的民众带入奴隶社会。”极端的自由培养了暴君,“当你无所顾忌的时候,你就会不负责任地乱来。”他也引用了柏拉图对于过度自由的论述。“所有私人家庭里都没有了权威人物……父亲害怕儿子,儿子无视父亲,完全毫无尊重可言。为了确保全天下的自由,公民和外国人再无区别;老师害怕自己的学生而极力讨好他们;学生则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年轻人获得了长者的权威;后者则不惜屈尊加入年轻人的消遣活动,生怕自己不受欢迎被人唾弃。”这样的描述也恰恰是我国十年文革时期的写照。高度的集权与自由导致极度的混乱,但是在印象里那个年代的人民是极不自由的,在当时没有律法的有效约束,过度自由的刑罚让多少未经证实、未经核查的事和人受到胡乱的打击与惩罚。“当人民的命运依赖于某个人的善良和仁慈时,就会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必须依赖于律法的监督。
掩卷长思,在人类进步的浩浩荡荡的历史中有多少先贤像柏拉图、孔子这样去传播善良的文化,又有多少像西塞罗这般不断学习前人经验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完善呢?每一位先贤值得我们敬重、每一个智慧的结晶都值得我们仔细品读。
一、混合政体的思想
首先,西塞罗提出人应当参与政治。政治参与是一切政治行为的源泉。在卷一中这样写道:“我们的国家并非无条件地赋予我们生命与成长……为我们提供一处庇护所让我们享受安逸……它保留着权利,占用我们忠诚、才能和智慧中最大、最多的部分为它所用。”西塞罗表达出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无论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时代,国家思想都是不可丢弃的,国家应该保护个人,而个人也应当积极为国效力。《论共和国》开篇就讲政治参与,如果现代人都有积极参与政治的思想,当前严重的政治冷漠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呢?后文写道,知识分子称未曾学习过和平年代如何治国的知识,但是会在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接过船舵。是西塞罗对于伊壁鸠鲁学派出世思想的讥讽,完全体现了西塞罗政治参与的思想,对政治参与的重视。
其次,“每个政府的本质都取决于其统治政体的性质和意愿”,西塞罗定义了国家的概念:共和国就是公众(指通过法律许可和共同利益而结合到一起的群体聚居形式)的财产。从而引出需要人来管理国家,讲到什么才是优秀的政体形式,他定义了政府的三种简单形式:“当某个人被赋予最高权威时,我们称之为国王,将那种社会的政府称为君主政体。当某个选举出来的团体被赋予最高权威时,那个社会就可以称为被贵族所统治。一切靠全民做主的社会称为民主社会。”,西塞罗从论述学习天文知识可以让每个人认识到自身在浩瀚的宇宙中的渺小,增加人类对于这个社会和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对于人们对于权势、财富的追逐,淡薄他们的名利之心。讲到“国王统治胜在仁爱,贵族统治胜在公正,民主统治胜在自由。”各种政体的利弊。西塞罗在卷二中以罗马的发展证明了政体的建立“非一人之力而是靠众人之力”和混合政体的优越性。
最后,西塞罗认为:“第四种政体才是最好的,也即前面提到的三种形式按照一定严谨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形式。”即,“一个国家应该拥有具备王室最高权威的成员;另外一些权力应该分配给贵族阶级;还有一些事务应该留给群众,让其决断和满足其期望。”因为君主政体、贵族统治、民主统治缺乏公正之时则会转化为暴君统治、寡头统治和暴民统治。只有让三者共同参与、相互协调才能达到最佳的统治状态。三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数字,譬如,三角形,三足鼎立,互相支撑互相牵制。西塞罗融合三种政体的混合政体的思想也许就是后来西方三权分立思想的源泉。
二、政权的运营思想
西塞罗提到城市选址的问题,罗马成功有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他认为海岸地带非最佳选择,一是由于位于沿海,面临的危险不可预知,即将发生的事情难以做出预判,警觉度不够;二是,沿海城市环境复杂,外来文化混合,人民思想活跃,不能安分守己,人民难以保存原有的社会制度和风俗。在传统思想中,以及历史的发展中显示出的确沿海城市易于遭到外来的侵略,但其经济发展情况是远胜于内陆城市。譬如香港、澳门、上海、深圳,我国在上海设立自贸,沿海城市也常是我们的新生政策的试验田。在看到西塞罗的观点之前,也许还未认识到这样活跃的思想对于政治的统治与延续是不利的,他的观点让读者对事情的看法能够更多的从多个角度和方面进行思考。但港口城市,其开放性和包容性都大于内陆城市,沿海人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新鲜思想。正是因此,沿海地带对于新的政策或者新的思想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定程度上利于政策的执行。
西塞罗在卷三开篇写道:“(智慧使其能够)利用交通工具弥补行动缓慢的不足。”古老社会的人民智慧都有共通点,懂得利用工具弥补不足,“善假于物也”。最近习总书记有讲到:“人才政策,手脚还要放开些”。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于国外优秀人员的引进并没有完全开放,现正慢慢改变,不也是“假物”的典范吗?智慧让我们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统治者,只有智慧是不够的,也许会变成暴君。西塞罗又提出公正的理念,“公正也教会我们宽恕一切人类,关心人类利益,公正待人,不去觊觎属于神明、国家或者他人的东西。”但是关于公正的界定有其他观点,卡涅阿德斯:“政治意义上的公正并不是真正地公正,而是一种审慎;自然意义上的公正的确是公正,然而同时也是愚蠢。”没有人会做到绝对的公正,所以统治者能够相对公正已属不易。这时就会出现的是伦理道德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为己还是为人、舍生还是取义?有本书上说道德的三种境界:不损人利己、互利和利他。而菲卢斯是这样说的:“最好的选择是制造伤害而不受惩罚,次之便是不制造伤害也不经历伤害;最次的选择就是总是处于水火不容之中,制造伤害与遭受伤害交替进行。”是不是就是我们说的:损人不伤己、不损人不伤己、损人不利己?这就是人性的选择,但道德就是你将这些选择纠正为:不损人利己、互利、利他。这才是道德的意义吧。
关于政权维系的文化基础的论述,因为残缺,并不十分清楚,讲了教育、风俗。要让一个政权存续,必须要使民众产生文化认同感,培养本民族的文化。培养文化依赖教育。“拥有人类的身体和野兽的思想当时更加可怕得多的事!”说明思想和文化对于人类和人民的重要性。“节约才是家庭、同样也是国家的最佳收入来源”提倡节约、要人谦逊向上,提倡农业生产不违农时,遵循自然规律,这在我们传统文化中也有体现。文化的培养在国家的发展中极为重要。西塞罗还强调每个人各司其职的做好各自工作,让国家机器可以秩序井然的运行。并通过西庇阿之梦,为那些在人间勤勉向上、公正有德的人创造了天堂的幸福生活。
“理想的政治家的目标就是保障公民的幸福生活——也就是说,一种有着财产安全、资源丰富、声名远播、道德高尚的生活。”政权的运营需要公正且有智慧的统治者、需要道德的规范、文化风俗的的培养、更需要律法的制约。
三、西塞罗的哲学思想
本书也体现了西塞罗的哲学思考,譬如,对于民众自由的把握。讲求物极必反的好坏事物的转化。“自由本身也会将过度自由的民众带入奴隶社会。”极端的自由培养了暴君,“当你无所顾忌的时候,你就会不负责任地乱来。”他也引用了柏拉图对于过度自由的论述。“所有私人家庭里都没有了权威人物……父亲害怕儿子,儿子无视父亲,完全毫无尊重可言。为了确保全天下的自由,公民和外国人再无区别;老师害怕自己的学生而极力讨好他们;学生则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年轻人获得了长者的权威;后者则不惜屈尊加入年轻人的消遣活动,生怕自己不受欢迎被人唾弃。”这样的描述也恰恰是我国十年文革时期的写照。高度的集权与自由导致极度的混乱,但是在印象里那个年代的人民是极不自由的,在当时没有律法的有效约束,过度自由的刑罚让多少未经证实、未经核查的事和人受到胡乱的打击与惩罚。“当人民的命运依赖于某个人的善良和仁慈时,就会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必须依赖于律法的监督。
掩卷长思,在人类进步的浩浩荡荡的历史中有多少先贤像柏拉图、孔子这样去传播善良的文化,又有多少像西塞罗这般不断学习前人经验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完善呢?每一位先贤值得我们敬重、每一个智慧的结晶都值得我们仔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