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市武清区农广校从自身职能出发,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以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农民为重点对象,创新培训机制,灵活培训方式,扎实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提高务农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力争培养一大批叫得响、留得住、扎根农村、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农民“能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资源、力量和支撑,为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
一、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武清区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主要锁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园区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种植大户、能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业信息员、农业生产经营户、农民土专家等农业生产、经营和传播知识能力强的人群,通过农技知识、科技成果、新品种引进、农业信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拓宽他们的眼界与见识,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农民增收。通过遴选,确定500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二、 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队伍
要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立足于“一切为农民着想、为农民服好务”的宗旨,切实履行好教师职责,为农民提供及时便利的培训服务,使农民尽快“智慧”起来、“活跃”起来,实现增收致富。武清区农广校现有专职教师7人,由本系统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京津两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以及被农民认可的土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38人。专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了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信息与网络等培训任务,同时聘请北京、吉林、天津、山东、台湾等地区专家教授实地讲课并指导,聘请成功的农民创业者、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企业家作为现场指导教师,增强培训的灵活性。
三、 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用教材
通过调研,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从业特点,选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现代农业创业指导》、《农业信息网络应用》、《武清区种植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等实用教材。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将及时调整和选编更加实用的培训教材。
四、 确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特色内容
根据农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和不同区域的农业特色,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分类开展培训。
一是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高层次的培训。如结合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专学历教育的学员开设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目前已经完成了《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营销》、《乡村经济管理》等七门课程的学习;结合武清区农业局实施的和台湾合作的生态农业项目,邀请台湾教授进行生态农业讲座,武清区农广校的兼职教师再以“手把手”、“一对一”的模式进行培训和指导服务,扩大科技覆盖面,提高学员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二是送教下乡,根据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一村一品”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吸引村干部、种植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在家门口就地就近接受培训,引导创业。如在黄花店镇请天津市植保研究所所长王万立讲西红柿病虫害防治,在大良乡请天津市蔬菜站推广研究员李海燕讲西红柿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在高村乡成人文化学校请北京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史亚兴博士讲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等。
三是针对农业生产时令需求和农民需要,开展普及性技术培训,为农民“雪中送炭”,以简便的方式教会他们技术要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
五、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
在对农民培训时间的确定上,以服务农民为中心,以便利农民为出发点,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避开农忙季节和农民劳动时间,摆脱双休日和8小时工作制的束缚,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农闲、早晨干活前、中午饭后、晚上等时间,到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开展零距离培训。也可适时让农民自己决定培训的时间。
六、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学模式
一是“村庄、园区”是教室、“村官、骨干”是教师、“现场、地块”是教材的教学模式。帮助村干部、园区骨干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带头致富和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是“四个课堂”教学模式,即固定课堂、空中课堂、移动课堂和田间课堂。通过整合农村文化服务和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利用现代媒体信息与网络服务手段,突出农广校办学特色,体现务实、便捷、行之有效的教学风格。
三是通过“学校 企业”、“学校 园区”、“学校 合作社”的教学模式,推动培训与产业结合。注重优先培训具备职业农民潜质的农业生产企业主和员工、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园区技术骨干,并使之成为职业农民中的“领头羊”,带动示范周边。
四是建立网络联系,如手机联网,及时发布技术指导信息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武清区农业信息网,发布网上销售信息,畅通销售渠道,帮助农民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实际问题。
五是“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遴选部分种植大户走出教室、走出大棚、走出村庄,到山东等地进行现场参观,开阔眼界,拓宽思路,甚至拓展基地,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把外地专家、种植大户请进我们的课堂、园区、合作社,为农民朋友讲授新知识、新品种和新技术,传授好的经验与方法。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武清区分校
高祝平
一、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武清区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主要锁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园区负责人及技术骨干、种植大户、能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业信息员、农业生产经营户、农民土专家等农业生产、经营和传播知识能力强的人群,通过农技知识、科技成果、新品种引进、农业信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拓宽他们的眼界与见识,使他们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农民增收。通过遴选,确定500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二、 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队伍
要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必须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立足于“一切为农民着想、为农民服好务”的宗旨,切实履行好教师职责,为农民提供及时便利的培训服务,使农民尽快“智慧”起来、“活跃”起来,实现增收致富。武清区农广校现有专职教师7人,由本系统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京津两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以及被农民认可的土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38人。专兼职教师主要承担了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信息与网络等培训任务,同时聘请北京、吉林、天津、山东、台湾等地区专家教授实地讲课并指导,聘请成功的农民创业者、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民企业家作为现场指导教师,增强培训的灵活性。
三、 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用教材
通过调研,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从业特点,选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现代农业创业指导》、《农业信息网络应用》、《武清区种植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等实用教材。随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将及时调整和选编更加实用的培训教材。
四、 确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特色内容
根据农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和不同区域的农业特色,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分类开展培训。
一是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高层次的培训。如结合农民中专学历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专学历教育的学员开设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目前已经完成了《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营销》、《乡村经济管理》等七门课程的学习;结合武清区农业局实施的和台湾合作的生态农业项目,邀请台湾教授进行生态农业讲座,武清区农广校的兼职教师再以“手把手”、“一对一”的模式进行培训和指导服务,扩大科技覆盖面,提高学员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
二是送教下乡,根据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一村一品”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吸引村干部、种植大户、农村经纪人等在家门口就地就近接受培训,引导创业。如在黄花店镇请天津市植保研究所所长王万立讲西红柿病虫害防治,在大良乡请天津市蔬菜站推广研究员李海燕讲西红柿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在高村乡成人文化学校请北京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史亚兴博士讲鲜食玉米栽培技术等。
三是针对农业生产时令需求和农民需要,开展普及性技术培训,为农民“雪中送炭”,以简便的方式教会他们技术要点,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
五、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
在对农民培训时间的确定上,以服务农民为中心,以便利农民为出发点,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避开农忙季节和农民劳动时间,摆脱双休日和8小时工作制的束缚,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农闲、早晨干活前、中午饭后、晚上等时间,到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开展零距离培训。也可适时让农民自己决定培训的时间。
六、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学模式
一是“村庄、园区”是教室、“村官、骨干”是教师、“现场、地块”是教材的教学模式。帮助村干部、园区骨干理清发展思路,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带头致富和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是“四个课堂”教学模式,即固定课堂、空中课堂、移动课堂和田间课堂。通过整合农村文化服务和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利用现代媒体信息与网络服务手段,突出农广校办学特色,体现务实、便捷、行之有效的教学风格。
三是通过“学校 企业”、“学校 园区”、“学校 合作社”的教学模式,推动培训与产业结合。注重优先培训具备职业农民潜质的农业生产企业主和员工、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园区技术骨干,并使之成为职业农民中的“领头羊”,带动示范周边。
四是建立网络联系,如手机联网,及时发布技术指导信息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武清区农业信息网,发布网上销售信息,畅通销售渠道,帮助农民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实际问题。
五是“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模式。遴选部分种植大户走出教室、走出大棚、走出村庄,到山东等地进行现场参观,开阔眼界,拓宽思路,甚至拓展基地,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把外地专家、种植大户请进我们的课堂、园区、合作社,为农民朋友讲授新知识、新品种和新技术,传授好的经验与方法。
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武清区分校
高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