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作文质量策略分析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venq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可是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法。
  
  一、让学生从生活中写作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做及时、客观的报道。
  如我班学生刘辉在上学的路上拾到一个书包,里面有现金、活期存折、所有证件以及书本,显然是某个学生丢的。刘辉平时是个淘气的孩子,可他一到校就把捡到的书包交到我手里。我紧紧抓住这个好机会,立即给学生上了一节作文课,向学生介绍了这个书包的样子及里面所装的财物。学生一听都来了兴趣,一连串的问题提了出来,如:谁捡的?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的身边当时有没有旁人?……刘辉同学都一一作了回答。就这样,师生在一种民主平等、主动求知的交流和评议环境中互问互答,共谈共评,不到半节课的时间,同学们既了解了刘辉捡包的全过程,又了解了刘辉同学的想法,对他有了更新的认识。当同学们都没有问题时,我说话了:“你们问刘辉同学在捡包时是怎么想的,钱为什么不自己要?他又是怎么说的?你认为他这个人怎么样?”学生们都一时无语,过了一会儿又都举起了手。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他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说明刘龙同学不占便宜。”另一同学接了一句“这就叫‘拾金不昧’。”最后我给学生作总结:“同学们,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你们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呢?”同学们异口同声:“想!”接下来就是“沙,沙,沙”的写字声了,直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还不愿停下手中的笔,再也没有咬笔头,皱眉头的学生了。经过这一堂作文课,学生们都恍然大悟:噢,原来作文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自己所经历的事呀,真有意思。
  
  二、教学生学会表达
  
  所谓表达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情表现出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条最重要,就是要以教材为本,抓住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加强仿写训练。这不是教学生写八股文,因为选入课本的每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编者之所以把它们编入课本中,不仅仅是因为让学生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学习人家的写法。语文学科具有很重要的工具性,例如:有的文章过渡句或过渡段很突出;有些文章的标点符号很典型;有些文章结构清晰;还有些文章的修辞方法运用生动准确;……,教师就应根据文章的特点有选择地让学生仿写,通过各种仿写的训练,达到会写的目的。我在教学《我们的军长》一课时,根据文章对话形式多样的特点,让学生也采用这几种形式写一段对话;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时,根据这篇文章省略号的使用使文章生动、准确的特点,让学生也仿写一段话,用上省略号。慢慢地,学生把学到的表现形式、手法不自觉地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写作新思维,写出新意文章
  
  学生掌握写作新思维是写好作文的重点,小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因为思路打不开。针对这个问题,我积极改革一件事只有一个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辅导作文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创造性地进行写作。我在指导内容为跳绳比赛的习作时,就鼓励学生这样去想。一节课后,一篇篇见解独到、灵活多样的作文便跃然纸上:有的写了训练跳绳时的苦、累、汗,体会到了训练很辛苦;有的写的还是训练中的事,可写的是怎样思考和练习,摸索出了跳好绳的门道;还有一个同学写了自己被磕伤,受到同学的关心、帮助,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有的则写的是比赛的经过和最后的胜利,总结出比赛胜利的结果,明白了"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通过这种多思维、多角度的写作,既可以使学生突破应试教育固定、僵死的思维模式,又可以使学生写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新颖、见解独到的好文章来。
  
  四、在作文辅导中发挥学生的真情实感
  
  人们说话、作文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很多作文辅导都是由教师先辅导写法,直到学生的感受和认识都符合他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才算合格,结果学生只能用教师的语言写教师的思想,埋没了自身真实的想法,背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文贵于真”,不是自己的思想学生怎能写得好呢?一位教师是这样辅导学生作文的:该学生写了跟爸爸去钓鱼时,因受到殷勤的款待而非常得意,其原因写在了文章的最后:因为爸爸是行长。在这篇文章中孩子的世界观显然是不对的,不值得提倡,但由于这是受其家庭的影响所致,本无可厚非,因为他所写出来的是他的真实思想。而这位教师却狠狠地批评了他,不得以这个孩子又只好在作文的最后一句“因为爸爸是行长”后加了一句“这样很不好,我以后再也不跟爸爸去钓鱼了。”,这就给人一种很是牵强的感觉:前一句还是自豪无比,接着马上又来了一个360度的大转弯——“以后再也不跟爸爸去钓鱼了”。我想这并不是孩子的思想真的转过弯来了,可能只是出于老师的压力才这样写的。试想,在以后的作文中,他还敢再写自己的真实感想吗?
  作文是最富创造性的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最有利阵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会继续不断地深化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作文素质。
其他文献
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一些学生数学之所以差,概念不清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特别是象我们这样的普通中学的学生,数学素养差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我认为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普通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一环。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抓住有限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正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数学课程改革更是走在课改前列,这是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化。翻开数学新教材,马上感觉到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和全新的数学理念,数学与学生的经验、现实生活及游戏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数学走近了生活,也走近了学生,从课本内容上已经形成了以人为本,师生互动,师生、生生与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氛围,但却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
期刊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教师的教,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重复记忆、题海训练、强化储存,根本没有学生主体活动过程,新课程则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程下的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一个称职的初中数学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数学教学
期刊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目前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不少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借鉴、推广。因此,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要敢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探索、创新,以
期刊
根据训练的一般原则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他们的训练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提高,逐渐打好基础”。我国排球训练实践表明: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大致要经历“三年成形、五年成村、八年成器”的阶段。因此,为了培养优秀的运动人才,对他们的训练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从长远考虑,做到区别对待,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科学训练。    一、高中生生理、心理特征分析    1、中枢神经系统的特点。中
期刊
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科学,是研究现实美、艺术美和审美规律性的科学。研究美育的目的是揭示事物的内在美的规律,运用这种规律性的东西塑造人类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美育,也称是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判断、选择和创造,培养具有正确审美观点,提高对于每得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就本质而言,美育是情感教育。    一、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美育是学校
期刊
内容摘要: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式。本文旨在运用理论的分析及丰富的事例探讨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能力 实验 培养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最具有化学学科特色的方式。本文旨在运用理论的分析及丰富的事例探讨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  
期刊
新概念作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为重点,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培养语文素养。新概念作文要走进生活,关注现实,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能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搞“新概念作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在教学研讨与实践中发现,不同学科课程的沟通、补充、渗透与汲取,能找到一条作文教学新策略。    一、思维类作文   
期刊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理解词语,分析句段,归纳大意,体会主旨。因此,结合中学生的特点,对于不同的文言文课文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综合分析阅读法    初中语文课文《陈涉世家》中,关于陈涉起义原因及发动过程的理解和分析,是初中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使用了“综合分析”的方法,来指导学生把握这部分内容。具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对我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搞“新概念作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在教学研讨与实践中发现,不同学科课程的沟通、补充、渗透与汲取,能找到一条作文教学新策略。几年来,笔者对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实施小学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