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启蒙性质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牧区的小学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小学教育面临的困难比较多,不仅有物质上的困难,也有精神上的困难。为了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必须加强对西部教育的支持和发展。笔者对西藏农牧区小学教育进行了一年多的实地调查研究,来谈谈西藏农牧区的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发展的困难以及发展的途径。希望本文能够为农牧区的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西藏农牧区一般处于比较偏远的农村,交通不便,这给教育的发展带形成瓶颈制约。很多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基础非常薄弱,推动农牧区的小学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西藏农牧区小学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牧区学校数量比较少
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西藏农牧区的小学学校比较少,学生上学需要去很远的学校,甚至要翻越几个山才能够到学校学习。这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困难,再者家长通常也不放心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这就造成农牧区的小学教育的发展很落后,孩子在成長过程中不能得到及时的教育。
2.农牧区学校的基础设施落后
除了学校少之又少以外,农牧区的学校的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在这些地区孩子的课堂上没有多媒体,没有一些先进的教育工具,很多学校教室冬天连暖气都没有。西藏农牧区一般处在海拔比较高的高原上,冬天比较寒冷,这就会导致很多孩子不能够及时的到校上课。
3.农牧区的教师资源匮乏
教师是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虽然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对西部地区输入了很多教师资源,但是对于西藏农牧区来说,教师资源仍然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这些地区的小学教师一般水平不高,这就导致了这么农牧区的小学教育质量比较低下。
4.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农牧区一般以农业和牧业为主,平时家里的农活比较多,家长一般带孩子去放牧。由于这些地区的大人一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游牧民,他们自己也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教育,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的也比较少,所以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西藏农牧区的学龄孩子的入学率不足,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些地区小学教育的发展。
二、农牧区小学教育发展的途径
对以上西藏农牧区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科学的必然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得当的措施,彻底改变农牧区学校教学条件差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也就是说政府要加大对中心完小建设资金的投入,尽快完善乡镇中心完小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教育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杜绝教师培训走过场。使农牧区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农村教育得到良性发展。
1.增加对农牧区基础教育学校的数量
学校比较少成为制约农牧区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政府以及教育部门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加对这些地区学校的物质支持。提高教学条件,没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上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这样乡镇学校、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相应提高。
2.加大对牧区师资力量的倾斜
农牧区的小学老师的整体素质都比较低,再加上这些地区一般都是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汉族地区的老师大都不愿意去这些地区教书,而这些地区由于教育水平的落后,由于从这些地区走出来的高素质的人才较少,因此回到这些农牧区发展的人才就比较少,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好教师工资的有关政策,想办法改善农牧区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牧区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发展。
3.家长要转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
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没有知识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农牧区的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跟上时代的发展。政府也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让他们了解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下,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4.全面加强对农牧区小学的素质教育
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分数的高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在农牧区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小学生处在人生阶段可塑性很强的阶段,素质教育能够促进他们更好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农牧地区的发展。农牧区的教师要切实为学生负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上以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由于农牧区的学校一般离学生的家比较远,小学生年龄太小,再加上农牧区交通不便,学校可以实行寄宿制的管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让学生在学校里更好的接受教育。
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我相信西藏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西藏农牧区一般处于比较偏远的农村,交通不便,这给教育的发展带形成瓶颈制约。很多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基础非常薄弱,推动农牧区的小学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西藏农牧区小学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牧区学校数量比较少
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西藏农牧区的小学学校比较少,学生上学需要去很远的学校,甚至要翻越几个山才能够到学校学习。这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困难,再者家长通常也不放心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这就造成农牧区的小学教育的发展很落后,孩子在成長过程中不能得到及时的教育。
2.农牧区学校的基础设施落后
除了学校少之又少以外,农牧区的学校的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在这些地区孩子的课堂上没有多媒体,没有一些先进的教育工具,很多学校教室冬天连暖气都没有。西藏农牧区一般处在海拔比较高的高原上,冬天比较寒冷,这就会导致很多孩子不能够及时的到校上课。
3.农牧区的教师资源匮乏
教师是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虽然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对西部地区输入了很多教师资源,但是对于西藏农牧区来说,教师资源仍然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这些地区的小学教师一般水平不高,这就导致了这么农牧区的小学教育质量比较低下。
4.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农牧区一般以农业和牧业为主,平时家里的农活比较多,家长一般带孩子去放牧。由于这些地区的大人一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游牧民,他们自己也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教育,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的也比较少,所以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西藏农牧区的学龄孩子的入学率不足,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些地区小学教育的发展。
二、农牧区小学教育发展的途径
对以上西藏农牧区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科学的必然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得当的措施,彻底改变农牧区学校教学条件差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也就是说政府要加大对中心完小建设资金的投入,尽快完善乡镇中心完小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教育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杜绝教师培训走过场。使农牧区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农村教育得到良性发展。
1.增加对农牧区基础教育学校的数量
学校比较少成为制约农牧区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政府以及教育部门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增加对这些地区学校的物质支持。提高教学条件,没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上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这样乡镇学校、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相应提高。
2.加大对牧区师资力量的倾斜
农牧区的小学老师的整体素质都比较低,再加上这些地区一般都是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汉族地区的老师大都不愿意去这些地区教书,而这些地区由于教育水平的落后,由于从这些地区走出来的高素质的人才较少,因此回到这些农牧区发展的人才就比较少,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好教师工资的有关政策,想办法改善农牧区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牧区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发展。
3.家长要转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
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没有知识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农牧区的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跟上时代的发展。政府也要加强对家长的引导,让他们了解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下,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4.全面加强对农牧区小学的素质教育
传统的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分数的高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在农牧区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小学生处在人生阶段可塑性很强的阶段,素质教育能够促进他们更好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农牧地区的发展。农牧区的教师要切实为学生负责,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上以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由于农牧区的学校一般离学生的家比较远,小学生年龄太小,再加上农牧区交通不便,学校可以实行寄宿制的管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让学生在学校里更好的接受教育。
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我相信西藏农牧区小学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