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润时代的诗情盛宴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6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段海峰先生,是在一个小型聚会上。当时由河南思客做东,我们都沉浸在知青部落的浪漫气氛里。席间,大家相谈甚欢。尤其是坐在我邻座的一名男子,非常健谈,他懂书法,懂围棋,还会魔术,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关注。虽然只是一面之交,但感觉这人有眼界,有才情,他就是段海峰。后来听说,他与王幅明、马新朝曾经是同事,他们共同开创了《时代青年》的美好时代。知道了这些,我对段海峰的印象似乎又深了一层。
  《滋润时代》是段海峰先生新近推出的一本随笔集。应该说,这是一本可以让人安静下来的书,也是一本能让人找到文化乐趣的诗意之书。海峰先生秉持一颗诗心,从时光深处捕捉到一幅幅珍贵的生活画面,写下他的亲历、他的体验、他的见证,以及他的心灵印记。这些别开生面的文字,像一群群凌空而起的紫燕,在我们的眼前优雅地翻飞,让我们得以享受那一道道由诗情烹煮的文化盛宴。
  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收在“山高水长”一辑里的篇章。这些文章,重在写“师者”。季羡林、艾青、张中行、新凤霞、莫言、王蒙、臧克家、冯亦代、汪曾祺、萧乾、余秋雨、屠岸、肖复兴、李国文、方成、林斤澜、华君武、吴冠中、杨振宁、刘心武、冯小刚、江姗等,这些响当当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故事。但对诗人、编辑段海峰来说,他看重的不是名号,而是情怀,他寻求的不是印象,而是精神层面的对话和交流。他因崇敬而靠近,因文字而结缘,因交往而感动。他写出了这些名人的真性情和大情怀,字里行间透显着一种家人般的亲切和温馨。
  段海峰写名人,多用白描,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他这样写林斤澜:“林斤澜坐在藤椅上,听你说话时,他点头‘噢噢’以应,有时你没说完,他已在‘噢噢’点头了,你一直说下去,他会一直‘噢’下去。”他这样写刘心武:“说起刘心武,我更多地想到他的沉默。相坐无语,少有宏论。有人甚至只为了坐坐,去看他,他也陪着坐,话却不多。可是他的话,都化作文章,迫击炮似的向外推。”虽然笔墨不多,却尽得风流,为我们勾勒出一个个更鲜活、更生活、更质感的真文人来。
  段海峰写名人,注重客观、真实。他要做的,仅仅是用生活细节“还原”出人物的本真面貌,而非“塑造”。他写张中行喝粥,“他端起碗,转着碗溜边儿喝,等粥喝完,碗也干干净净了。他在开瓶往酒杯里倒酒时,也总是要舔一下瓶口。”他写张中行拨挂钟的走针:“老先生就这样慢慢站上木凳子,让我在一旁看着心惊,他却面色不改。拨完,他从凳子上下来,用夸耀的语气说:‘这钟不错啊,每天才慢一小时。’”这样的描写,使人如见其容,如闻其声。为求真实,段海峰并不为名人讳,而是有一说一。他这样写臧克家的“吹牛”:“我的新作不多,但是我现在写文章是比较拿手的。不久前,有个题目我感兴趣,就动了笔,不想啊,一下子就写了五千多字。有人说,文章还是短些好。我不这么认为,说到底,要看文章有没有内容。我觉得我这篇文章不空,挺有内容的。”这样的话,在凡人说来,真的有点吹牛,但从臧克家的嘴里说出来,我们倒没觉得他吹牛,而是真切感受到了一位老人的自足和得意。细节描写是最好的语言。我想,“山高水长”里的“師者”,之所以能形神兼俱、打动人心,多半是因为这些富有意味、令人难忘的细节。
  《滋润时代》中的“我思我想”一辑,是段海峰先生的生活偶得。细细翻拣,真知灼见,闪烁其间,段氏幽默,俯拾皆是,读之令人感慨,引人共鸣。譬如,他对“热闹”,一番品头论足之后,这样出主意:“监狱里的酷刑,依我书生气的看法,不必用皮鞭棍棒,只须将犯人关进小屋,不让他与任何人接触,不和他说话,也许就是最重的惩罚。”这样的宏论,发人所未发,读来甚是新鲜。再如,《再次遇贼》,写了两个场景:第一次没抓到贼,“我”不原谅自己;第二次,抓到了贼,“我”却对“车上所有人的沉默”,表示着最大的抗议和愤慨。文章透出的忧思,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满满的正能量。而这些,与前面名家题字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不屈为至贵,最富是清贫”“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忍过事堪喜,缘尽一身轻”等句子,相得益彰,一起构成《滋润时代》一书中的智慧之光。
  饮食是一种文化,在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饮食”同“医药”“民俗”“哲学”“礼仪”一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对于中原美食,段海峰先生既是体验者,也是记录者。他以自己的口味为衡量标准,从开封的桶子鸡、红薯泥、灌汤包,写到洛阳水席、禹州十三碗、牛屯火烧。每一道菜,他都强调“肉翻红浪,香气顿生”的在场感。表面上看,他写的是活色生香的“食物”,是饮食之道;实际上,他写的更是“史”和“事”,是食物背后的文化和风俗人情。譬如,《烩面之厚道,一如厚道男人》,他赞赏烩面的“馥郁筋道”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赞扬男人的“厚道”和“靠得住”。《家宴的意境》,是写中国的请客文化,但他笔锋一转,语出惊人:“家宴的意境,就在于忘记了菜肴之味,而感受到主人的盛情。”这样的写作,别开生面,让人耳目一新。
  《滋润时代》,有诗性的高远,也有烟火气息的贴近。读这样的文字,我们的心会变得细腻起来,宁静起来,滋润起来,会对粗砺的生活生出几分爱意,几分向往。
其他文献
青城古镇作为传统村落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特色文化逐渐消失,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甚至消亡.尽管我国出
针对当前健美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引入俱乐部教学的优势进行探讨,从深化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全面性发展,对俱乐部教学进行探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道路、理论与制度自信,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民族复兴之魂,终究离不开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我国要筑牢文化自信坚实
“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曾经,彭丽媛的这首《父老乡亲》,伴着种种甘苦,随着岁月发酵。尊老敬老爱老,这样深刻而温暖的传承,千百年来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绪。  尊老敬老爱老,横向来说,是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不独亲其亲”故“使老有所终”;纵向来说,是因为他们的记忆承载着我们的过去,他们的福祉关乎着我们的未来。  习近平深知老同志的智慧能量,也对老同志浮沉冷暖有切
期刊
作为焦作市唯一一家融“焦作山水文化、历史名人文化、黄河太极文化、市花月季花文化”为一体的月季文化主题酒店——“月季花园酒店”和冯运富的名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很多年过去了,冯运富还会常常想起,如果说在1980年,他刚刚参加工作,来到焦作的时候,单位里的领导没有考虑他的要求,一定坚持让他做基建工作,那么现在他一定是个建筑师,而不是烹饪大师了!如果,自己压根就没有来到焦作,而是一直在老家的村子里教
期刊
环保部日前公布,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完成对吉林、浙江、山东等8个省份的督察进驻工作.在此期间,8省份因环境问题约谈4210人,问责5763人.
期刊
人与武器的关系,是战争领域永恒的话题,影响着战争全局。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未来无人自主作战平台的大量运用,无人作战将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新型作战样式。正如美国《21世纪战略技术》中所说:“20世纪的核心武器是坦克,21世纪的核心武器是无人系统。”  如果无人作战系统被赋予“生杀大权”,完全由机器替代人作战,实施“机器人代理战争”,就可能如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所言,自主机器人会像“人类无意中
期刊
让优秀的图书内容成功占领移动阅读的空间,  恰恰是促进国民阅读的好手段  随身带上一座图书馆,而且还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图书馆,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  现在,梦想已经照进现实——日前,国家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全新上线,全国读者凭图书馆读者卡、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就能快速注册登录,一键进入阅读模式,免费共享5万余册版权电子图书、300余种期刊、18000余集听书及文津经典诵读资源。  正确的姿势
期刊
在终身学习和书香社会视域下的基层图书馆,应该肩负起保存文化遗产、传播社会文化、开展社会教育、丰富娱乐生活、提高群众素质的重任.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价值、体现社会效益
商丘古都城是多个王朝和诸侯王国的国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商家云集和兵家逐鹿之地,至今韵味十足,独具体色,呈现出一派古老而新兴景象。  “通史式”城市  上古古都、华夏祖地、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汤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金朝末年暂迁之都、北宋的陪都,这些都是商丘古都的曾用名。在这里可以见证华夏文明的源远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