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如何德育渗透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堂教学,是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从传统意义上讲,课堂是指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摇篮,在“课堂摇篮”中,德育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是具有教育性的”,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 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当然一节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我们要重点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以及德育渗透是否到位;德育是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家爱国,具有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而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由此可见,德育工作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是相融洽的。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首先教师自身心中要有德,至今我清楚记得我校刘校长在听课评课环节中所讲的“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还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要求在课堂中要有德育渗透的体现,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灵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一面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第二,通过美术欣赏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美术教材每册首课都是欣赏课,因此,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审美和道德评价,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艺术,热爱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优秀的中外历史名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例如,《人民和总理》《艰苦岁月》《清明上河图》《朝阳图》《和平少女》,如《 让大家来认识我》这一课,教师可在谈话中,引导学生互相谈谈好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的各种好人好事,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趣,进一步掌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也使学生懂得了要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从而培养他们自信、谦逊、善良的品格。
  第三,在绘画素材中渗透德育,中国画的绘画材料包括笔、墨、纸、砚、色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其中“笔墨纸砚”中纸的制造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四,通过手工艺制作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手工制作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比赛制作组合物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团结合作下的那一组做得又快又好,没有一起制作的那一组相对要慢些。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很多筷子凑在一起不易断,让学生知道集体的力量在于一切个人行为,“团结就是力量”立志团结互帮互助;手工制作离不开剪刀等锋利的工具,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和自我保护,同时也纳入了安全教育进课堂。
  第五,开发当地本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是古人留给后人宝贵 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出与交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得到滋养,学习传统发扬传统,握陈出新。尹少淳教授提出:新课程对于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发挥传统优势,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继承中国特有的文化语言和韵味。如国画、书法、壁画、剪纸、戏曲、武术等,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财富。
  第六,课后拓展,课后拓展是一节高效课堂的延伸,美术课堂让孩子们体会到美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能寻找到美的元素,大自然的优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民间传统艺术的秀美,现代科技创造的美等等。美就在身边,勤劳的双手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一些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制作手工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废物利用、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但要从自身做起而且随时随地,不放过任何一次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机会,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其他文献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的现状。加强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认识数学、感受数学,注重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过程与方法。在新课标下,有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兴趣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期刊
一、当前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坚持思想  1. 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反映了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本质和实质,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与任务。学校体育不是竞技体育,它和竞技体育有本质的区别。竞技体育是发掘人体生理、心理极限,去不断地提高运动成绩,虽然对人体极限提出了挑战,但在某种意义上对人体是有害的。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的组成部分,属于群众体育,是为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打
期刊
我和教师这个职业着实有缘,用小品里的玩笑话说,我似乎就是为了教师这个职业而生的。哈哈,可不是嘛!中考的时候赶上国家五年制师范学校最后一批招生,当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我本想报考,后来在班主任老师的建议下决定放弃,继续读高中参加高考。谁知高考过后,因为志愿里填了服从分配,最后还是被分配到了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嗨!既然上天注定让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那么既来之则安之,踏踏实实教书吧!  初踏三尺讲台,面对一
期刊
关于体操教学,大家认为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是准备活动,在进行体操练习前,特别是器械类,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根据不同的内容活动好不同的关节,如垫上滚翻运动必须活动好头部,而且一定要多做,单双杠及山羊等全身均应活动开来等;第二是保护与帮助,保护与帮助要注意五个方面:站位要合理,部位要准确,时机要恰当,助力要合适,方向要正确。在运用保护与帮助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实施,不可单一进行,否则,不仅不能达到保
期刊
欣赏评述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美术教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是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更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
期刊
一、引言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社会历史生活中经过提炼,逐步积累,已形成为具有实用健身价值的一项体育运动。它集文化、历史、哲学、医学等于一身,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在道德行为规范和文化价值方面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体系,特别适合于学校开展。武术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武术运动不仅较高的健身和防身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武术以套路动作为其主要运动
期刊
为师之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授业、解惑之本在于德高、识博、技高;而德高、识博、技高之源在于学习。巧妇无米难为炊,教师不学习,难为人师。做为教师听课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引起我们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和不正确的认识。或曰:“这种课早以排演了无数遍,无法学习。”,或曰:“这类课太一般,不值的学习。”总之,没有把听课当作一种汲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
期刊
一、提出情感性教学原则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学目标的革新,对学科教学的要求已从单学科知识跨越到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对人的发展要求已从单纯的智商提升发展到要更加注重情商的培养,学校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已从狭隘的课堂教学观上升到开放的社会大教育观,从而使学生全面发  展,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崇尚科学,热爱学习,将至真至纯的感情溶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
期刊
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确定为高中课程的重要内容。““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并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全发展。根据新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学习主体对所学课程的评价认知是其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新课程背景下高一年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兴趣、动机,对学习“研究性学习”课程意义和功能的认识以及对“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