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堂教学,是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从传统意义上讲,课堂是指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摇篮,在“课堂摇篮”中,德育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是具有教育性的”,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 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当然一节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我们要重点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以及德育渗透是否到位;德育是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家爱国,具有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而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由此可见,德育工作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是相融洽的。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首先教师自身心中要有德,至今我清楚记得我校刘校长在听课评课环节中所讲的“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还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要求在课堂中要有德育渗透的体现,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灵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一面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第二,通过美术欣赏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美术教材每册首课都是欣赏课,因此,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审美和道德评价,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艺术,热爱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优秀的中外历史名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例如,《人民和总理》《艰苦岁月》《清明上河图》《朝阳图》《和平少女》,如《 让大家来认识我》这一课,教师可在谈话中,引导学生互相谈谈好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的各种好人好事,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趣,进一步掌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也使学生懂得了要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从而培养他们自信、谦逊、善良的品格。
第三,在绘画素材中渗透德育,中国画的绘画材料包括笔、墨、纸、砚、色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其中“笔墨纸砚”中纸的制造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四,通过手工艺制作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手工制作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比赛制作组合物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团结合作下的那一组做得又快又好,没有一起制作的那一组相对要慢些。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很多筷子凑在一起不易断,让学生知道集体的力量在于一切个人行为,“团结就是力量”立志团结互帮互助;手工制作离不开剪刀等锋利的工具,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和自我保护,同时也纳入了安全教育进课堂。
第五,开发当地本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是古人留给后人宝贵 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出与交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得到滋养,学习传统发扬传统,握陈出新。尹少淳教授提出:新课程对于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发挥传统优势,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继承中国特有的文化语言和韵味。如国画、书法、壁画、剪纸、戏曲、武术等,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财富。
第六,课后拓展,课后拓展是一节高效课堂的延伸,美术课堂让孩子们体会到美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能寻找到美的元素,大自然的优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民间传统艺术的秀美,现代科技创造的美等等。美就在身边,勤劳的双手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一些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制作手工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废物利用、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但要从自身做起而且随时随地,不放过任何一次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机会,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首先教师自身心中要有德,至今我清楚记得我校刘校长在听课评课环节中所讲的“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我们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还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要求在课堂中要有德育渗透的体现,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灵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一面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第二,通过美术欣赏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美术教材每册首课都是欣赏课,因此,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审美和道德评价,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艺术,热爱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优秀的中外历史名作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例如,《人民和总理》《艰苦岁月》《清明上河图》《朝阳图》《和平少女》,如《 让大家来认识我》这一课,教师可在谈话中,引导学生互相谈谈好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的各种好人好事,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趣,进一步掌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也使学生懂得了要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从而培养他们自信、谦逊、善良的品格。
第三,在绘画素材中渗透德育,中国画的绘画材料包括笔、墨、纸、砚、色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悠久的历史,其中“笔墨纸砚”中纸的制造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习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四,通过手工艺制作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在手工制作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比赛制作组合物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聪明才智。在团结合作下的那一组做得又快又好,没有一起制作的那一组相对要慢些。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很多筷子凑在一起不易断,让学生知道集体的力量在于一切个人行为,“团结就是力量”立志团结互帮互助;手工制作离不开剪刀等锋利的工具,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和自我保护,同时也纳入了安全教育进课堂。
第五,开发当地本土文化资源,传统文化是古人留给后人宝贵 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出与交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得到滋养,学习传统发扬传统,握陈出新。尹少淳教授提出:新课程对于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发挥传统优势,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继承中国特有的文化语言和韵味。如国画、书法、壁画、剪纸、戏曲、武术等,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大的财富。
第六,课后拓展,课后拓展是一节高效课堂的延伸,美术课堂让孩子们体会到美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能寻找到美的元素,大自然的优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民间传统艺术的秀美,现代科技创造的美等等。美就在身边,勤劳的双手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一些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制作手工的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会废物利用、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但要从自身做起而且随时随地,不放过任何一次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机会,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