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段食管鳞癌术前同步放化疗不同放疗分割方式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术前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2002—2011年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行术前放化疗的胸段食管鳞癌共86例,根据术前放疗分割方式分为大分割放疗组(A组,41例,30 Gy分10次2周)和常规分割放疗组(B组,45例,40 Gy分20次4周),放疗结束后2—6周手术。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并Logrank检验。

结果

A组与B组病理降期率分别为68%和56%(P=0.270),R0切除率分别为95%和89%(P=0.437),pCR率分别为32%和24%(P=0.480)。A组和B组1、3、5年OS分别为78%和69%、44%和44%,29%和33%(P=0.114、0.223、0.289),PFS分别为71%和62%、39%和38%、24%和29%(P=0.211、0.689、0.331)。两组患者放化疗和手术相关不良反应相近(P=0.089~0.872)。大分割放疗组在平均住院天数、放疗费用及术前治疗总费用上均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P=0.000、0.000、0.000)。

结论

术前大分割放疗和常规放疗均可作为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术前放疗的选择方案。术前大分割放疗有治疗周期和住院时间短,放疗费用低,患者更易接受的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确定青少年中(13~19岁)幽门螺杆菌分离株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的耐药性。方法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回顾性调查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 452例于本院就诊的青少年患者的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分析了该地区青少年幽门螺杆菌分离株(239例)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萧山地区青少年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率为16.46%。青少年幽门螺杆菌分离株中甲硝唑的耐药
BT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放疗技术不断发展,对于盆腔体外IMRT后残存肿瘤体积大、伴有宫旁浸润的宫颈癌患者,有学者提出了BT同步IMRT的治疗技术。本文回顾近年来IMRT与BT综合应用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HT及IMRT计划在儿童全中枢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并根据EAR模型估算儿童全中枢放疗后二次致癌风险。方法选取2012—2017年间接受全脑全脊髓照射患者CT图像15例,勾画靶区及OAR后分别完成IMRT及HT计划,t检验两种计划间靶区HI、CI和OAR的Dmax、Dmean及V10、V20并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根据各器官DVH及EAR模型估算比较两种计划二次致癌风险。结果两组计划在靶区覆盖度
期刊
目的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明确相关,多个研究显示血浆EBV-DNA对于鼻咽癌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我院患者进行了血浆EBV-DNA的检测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2013—2016年连续性鼻咽癌患者471例,分析其治疗前EBV-DNA水平与分期、肿瘤负荷的相关性,并对治疗前、治疗末EBV-DNA进行生存相关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前血浆EBV-DNA中位数137 copies/ml (0
目的对同步放化疗后达到cCR)及术后pCR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核磁及直肠超声在预测pCR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42例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获得临床完全缓解及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进行核磁、超声及病理比较。结果同步放化疗后12例患者达到cCR,7例患者达pCR。MRI评估的cCR与EUS一致率为3/12(25%),与pCR一致率为4/12(33%),MRI联
目的探讨和建立准确检测后装治疗机放射源驻留位置及时间精度的质控方法。方法利用治疗室内安装的高清视频影像、EBT3免洗胶片及钢尺等组成后装放射源驻留检测装置,采集放射源在每个驻留点停留的视频图像和曝光胶片。通过分析图像采样率与每一驻留位置图像帧数方法,准确测量放射源驻留的几何位置及计时精度,包括计时的绝对误差和线性误差。对曝光胶片作黑度分布分析,比较胶片的灰度峰值位置与上述测量得到的驻留点几何位置,
对于不能手术的胸腺瘤患者常采用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或综合治疗。对于局部晚期胸腺瘤,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化疗;不能手术的患者可先行诱导治疗,再予以手术治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目前,胸腺瘤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临床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本研究就胸腺瘤非手术治疗的预后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组织间插植BT技术较传统腔内BT技术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提供一种更加有利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28例经过体外放疗后仍残留巨大肿块(肿瘤> 5 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CT引导下的组织间插植BT。将该研究的剂量学结果,包括总剂量(体外放疗和BT)的HR-CTV D90和膀胱、直肠及乙状结肠的D2cc,与之前一组接受传统腔内BT (宫腔管+卵圆体对)的30例患者进
施源器的精准植入是宫颈癌BT的关键步骤,影像引导的加入保证了施源器植入的准确性。目前用于引导施源器植入的影像主要包括超声、CT、X线,部分单位也报道了MRI、腹腔镜的应用,但国际上无标准推荐影像。本文查阅近50篇文献及调查研究,发现各引导影像中超声引导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及指导意义。因此,本文针对超声引导施源器植入在宫颈癌BT的应用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