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设计是一项包含许多细节,需精心推敲的工作,在认真严格执行高层防火设计规范的设计,保证设计工程防火安全同时,适当采用性能化消防设计也应得以提倡,灵活处理各项具体技术问题,有利于设计合理化,同时也不拘泥于传统规范条文的限制。既增加了消防设计的安全性,也达到了建筑使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建筑 消防设计 问题
前言
建筑消防设计是建筑防火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建筑消防安全的基础和“防范于未然”的前提,因此,建筑消防应首先从消防设计抓起,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消防设计中尚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消防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更是造成重大火灾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因此,敢于正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落实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消防前期设计存在的问题
(1)总平面图未按要求对周边建筑性质、高度及层数、防火间距标识进行布局设计,存在不符合实际现场情况的问题,消防车畅通和防火间距不够的建(构)筑物在设计图纸中被忽视,这样会导致相邻建筑物的消防措施干扰,给火灾的发生埋下隐患;
(2)在进行建筑图设计时,不按规范要求对建筑材料耐火性等级和燃烧性能进行选择,平面图布置不符合国家设计标准要求;
(3)夸大消防设施给水设计,在实际施工时达不到设计要求,给消防工程实施带来困难。
2、建筑结构设计防火存在问题
对于建筑结构防火设计,设计人员最容易忽视对防火设施的处理,建筑结构防火是较易处理也较易忽略的部分,因而在设计时应当认真仔细,注意以下问题:
(1)商住楼的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防火墙不应设置在内转角处,设在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最小水平距离应大于4m,紧邻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边缘水平间距应大于2m,水平间距小于2m时应设置固定的乙级防火墙;
(3)在做防火隔离时,管道井应设置与楼板耐火等级相当的不燃烧体,可设在每2-3层楼板处;
(4)消防电梯前室应当设置在外墙附近,首层应当设置直达室外的出口;
(5)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当符合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防止钢筋在遇火时变形过大,造成结构提前破坏,给消防措施造成影响;
(6)构件截面尺寸对耐火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在底层及荷载较大的构件,可以适当增加截面尺寸。
3、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存在问题
(1)对于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应当经过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核与验收。承建单位应当严格把关消防产品,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保证消防工程能够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严格实施。
(2)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权责不分,造成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在施工中未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存在伪造等问题,存在个人和无资质条件的单位承建消防工程,施工水平达不到设计要求。
(3)消防产品市场比较混乱,用户难以实施消费监督,产品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在发生火灾时,不能使用或者使用达不到要求,造成消防工程质量严重下降,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重大隐患。
4、室内外消防栓给水系统存在问题
施工单位由于自身技术水平及与有关单位协调沟通不足等问题,未能按照消防技术规范对室内外消防栓进行规范设置,将室外消防栓安装在距离城市道路较远处或距建筑物外墙太近而影响火灾时消防车辆取水和扑灭救援工作的部位,不符合消防设计的要求,达不到消防设计的效果。
5、关于火灾警报系统
据火灾资料统计,建筑火灾中烟气致人死亡的比例约高达80%。火灾警报系统往往采用感烟型的探测器,设置于走道、电梯厅及楼梯等部位,不过实际效果往往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烟气从户内到达探测器,要穿过密闭性较佳的分户门,所需时间较长,无法在火灾发生的早期及时发现险情。对此,可以考虑将烟感的探测器安装在建筑中的客厅与厨房等能够较早探测到火灾的部位。还可以在设计时结合楼宇的智能化等设计方式进行通盘考虑,将火灾探测器与手动的报警按钮等一些传感器件很好地纳入智能化的系统中,进行统一设置和管理。
二、消防设计问题与对策
1、提高设计单位消防设计的水平
第一,必须提高设计人员的消防设计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对于不合规范的设计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将消防设计意识置于每个设计细节中;第二,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消防宣传和培训,建立消防设计人员资格认证体系;第三,设计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消防知识体系,全面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自身的消防水平,把握设计环节中的消防规范设计;第四,加大处罚不符合消防要求的业主单位,完善消防监督体系,制定设计单位违规或降低设计标准的处罚制度。
2、加强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的审核与监督
首先,应当加强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审核工作,特别是设计图纸中消防部分的审核;
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审查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最后,加大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施工管理,保证施工单位能按图施工,做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验收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责令改正。
3、加强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消防管理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所有参建单位应当积极主动地加强消防意识的交流,保障消防工程的落实到位,建立健全消防管理体系,保证消防工程能够顺利实现。
4、合理控制消防电源与电梯的迫降环节
我国的消防工程往往倾向于对非消防类电源与电梯实行联动控制。火警发生时,大多数单位担心测探器误动作会导致电梯突然迫降,或者其他一些设备的不当动作会在单位内制造紧张气氛和恐慌,因此不愿将联动设备调成自动模式。故而,处于手动控制模式下的联动设备难以切实发挥自动功效,达到理想效果。但发生火灾时,对于非消防电源的切断以及使电梯在首层迫降是十分必要的。故而,应将电梯迫降与非消防电源的切断设置为手动控制。
比如,对非消防电源的切断,可以将其控制于着火楼层或防火区,当局部发生火灾时,不需要把整栋建筑物非消防类的电源全部关闭,关闭电源的方式可以为手动式。在火灾发生的时候,优先对断火点楼层非消防类电源进行切断,及时组织好人员的疏散活动,同时,根据火灾蔓延的方向,依次对其他区域的非消防类电源进行切断。至于消防电梯的迫降问题,可通过不同途径来实现电梯迫降的合理控制。
其一,电梯前室是个安置烟感探测器的好地方,安置后可设置为联动式。其二,将电梯的显示与控制系统设置为直接连接,强制电梯下降时停于首层。这些操作的对象包括建筑中除扶梯外的全部电梯。
5、注重对防火卷帘进行控制
防火卷帘的主要功效之一就是用来进行防火分隔。在其两侧可以配合设置一些烟感探测器等,并配合设置一些控制按钮,方便人工操作。防火卷帘的质量要有保证,此外,在确定好防火分区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联动设置,并保证探测器与卷帘的同步性,有区别地设置烟感和感温的防火探测器。在这些要求都能够被满足的基础上,还要保障在防火卷帘开始自动下降时,能够满足手动控制方式进行急停。这些都是防火卷帘顺利发挥放火效用的基本要求,建筑物在进行消防设施的配备时应保证防火卷帘能够满足上述指标。
结束语
总之,在设计中应当仔细对消防工程进行研究,把握消防工程的设计质量,将所有不合理的因素排除。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设计实施,保证建筑消防设计能够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智明,等. 某教学楼火灾众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预测.火灾科学,2003( 1)
[2] 袁理明,范维澄. 建筑火灾众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预测.自然灾害学报,2007 ( 5)
[3] 郁晓盼. 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J]. 安全. 2012(05)
[4] 陈芬. 建筑消防技术探讨.给水排水动态,2000,3(06
【关键词】建筑 消防设计 问题
前言
建筑消防设计是建筑防火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建筑消防安全的基础和“防范于未然”的前提,因此,建筑消防应首先从消防设计抓起,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消防设计中尚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消防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更是造成重大火灾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因此,敢于正视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落实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消防前期设计存在的问题
(1)总平面图未按要求对周边建筑性质、高度及层数、防火间距标识进行布局设计,存在不符合实际现场情况的问题,消防车畅通和防火间距不够的建(构)筑物在设计图纸中被忽视,这样会导致相邻建筑物的消防措施干扰,给火灾的发生埋下隐患;
(2)在进行建筑图设计时,不按规范要求对建筑材料耐火性等级和燃烧性能进行选择,平面图布置不符合国家设计标准要求;
(3)夸大消防设施给水设计,在实际施工时达不到设计要求,给消防工程实施带来困难。
2、建筑结构设计防火存在问题
对于建筑结构防火设计,设计人员最容易忽视对防火设施的处理,建筑结构防火是较易处理也较易忽略的部分,因而在设计时应当认真仔细,注意以下问题:
(1)商住楼的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防火墙不应设置在内转角处,设在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最小水平距离应大于4m,紧邻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的最近边缘水平间距应大于2m,水平间距小于2m时应设置固定的乙级防火墙;
(3)在做防火隔离时,管道井应设置与楼板耐火等级相当的不燃烧体,可设在每2-3层楼板处;
(4)消防电梯前室应当设置在外墙附近,首层应当设置直达室外的出口;
(5)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当符合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防止钢筋在遇火时变形过大,造成结构提前破坏,给消防措施造成影响;
(6)构件截面尺寸对耐火性能会产生较大影响,在底层及荷载较大的构件,可以适当增加截面尺寸。
3、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存在问题
(1)对于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应当经过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核与验收。承建单位应当严格把关消防产品,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保证消防工程能够在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严格实施。
(2)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权责不分,造成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在施工中未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存在伪造等问题,存在个人和无资质条件的单位承建消防工程,施工水平达不到设计要求。
(3)消防产品市场比较混乱,用户难以实施消费监督,产品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在发生火灾时,不能使用或者使用达不到要求,造成消防工程质量严重下降,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重大隐患。
4、室内外消防栓给水系统存在问题
施工单位由于自身技术水平及与有关单位协调沟通不足等问题,未能按照消防技术规范对室内外消防栓进行规范设置,将室外消防栓安装在距离城市道路较远处或距建筑物外墙太近而影响火灾时消防车辆取水和扑灭救援工作的部位,不符合消防设计的要求,达不到消防设计的效果。
5、关于火灾警报系统
据火灾资料统计,建筑火灾中烟气致人死亡的比例约高达80%。火灾警报系统往往采用感烟型的探测器,设置于走道、电梯厅及楼梯等部位,不过实际效果往往不理想。这主要是由于烟气从户内到达探测器,要穿过密闭性较佳的分户门,所需时间较长,无法在火灾发生的早期及时发现险情。对此,可以考虑将烟感的探测器安装在建筑中的客厅与厨房等能够较早探测到火灾的部位。还可以在设计时结合楼宇的智能化等设计方式进行通盘考虑,将火灾探测器与手动的报警按钮等一些传感器件很好地纳入智能化的系统中,进行统一设置和管理。
二、消防设计问题与对策
1、提高设计单位消防设计的水平
第一,必须提高设计人员的消防设计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消防设计的重要性,对于不合规范的设计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将消防设计意识置于每个设计细节中;第二,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消防宣传和培训,建立消防设计人员资格认证体系;第三,设计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学习新的消防知识体系,全面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自身的消防水平,把握设计环节中的消防规范设计;第四,加大处罚不符合消防要求的业主单位,完善消防监督体系,制定设计单位违规或降低设计标准的处罚制度。
2、加强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设计的审核与监督
首先,应当加强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设计审核工作,特别是设计图纸中消防部分的审核;
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审查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最后,加大对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施工管理,保证施工单位能按图施工,做好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验收工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责令改正。
3、加强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消防管理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所有参建单位应当积极主动地加强消防意识的交流,保障消防工程的落实到位,建立健全消防管理体系,保证消防工程能够顺利实现。
4、合理控制消防电源与电梯的迫降环节
我国的消防工程往往倾向于对非消防类电源与电梯实行联动控制。火警发生时,大多数单位担心测探器误动作会导致电梯突然迫降,或者其他一些设备的不当动作会在单位内制造紧张气氛和恐慌,因此不愿将联动设备调成自动模式。故而,处于手动控制模式下的联动设备难以切实发挥自动功效,达到理想效果。但发生火灾时,对于非消防电源的切断以及使电梯在首层迫降是十分必要的。故而,应将电梯迫降与非消防电源的切断设置为手动控制。
比如,对非消防电源的切断,可以将其控制于着火楼层或防火区,当局部发生火灾时,不需要把整栋建筑物非消防类的电源全部关闭,关闭电源的方式可以为手动式。在火灾发生的时候,优先对断火点楼层非消防类电源进行切断,及时组织好人员的疏散活动,同时,根据火灾蔓延的方向,依次对其他区域的非消防类电源进行切断。至于消防电梯的迫降问题,可通过不同途径来实现电梯迫降的合理控制。
其一,电梯前室是个安置烟感探测器的好地方,安置后可设置为联动式。其二,将电梯的显示与控制系统设置为直接连接,强制电梯下降时停于首层。这些操作的对象包括建筑中除扶梯外的全部电梯。
5、注重对防火卷帘进行控制
防火卷帘的主要功效之一就是用来进行防火分隔。在其两侧可以配合设置一些烟感探测器等,并配合设置一些控制按钮,方便人工操作。防火卷帘的质量要有保证,此外,在确定好防火分区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联动设置,并保证探测器与卷帘的同步性,有区别地设置烟感和感温的防火探测器。在这些要求都能够被满足的基础上,还要保障在防火卷帘开始自动下降时,能够满足手动控制方式进行急停。这些都是防火卷帘顺利发挥放火效用的基本要求,建筑物在进行消防设施的配备时应保证防火卷帘能够满足上述指标。
结束语
总之,在设计中应当仔细对消防工程进行研究,把握消防工程的设计质量,将所有不合理的因素排除。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设计实施,保证建筑消防设计能够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智明,等. 某教学楼火灾众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预测.火灾科学,2003( 1)
[2] 袁理明,范维澄. 建筑火灾众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预测.自然灾害学报,2007 ( 5)
[3] 郁晓盼. 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J]. 安全. 2012(05)
[4] 陈芬. 建筑消防技术探讨.给水排水动态,20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