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误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ututu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崇尚读书,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及“金屋颜玉”之说。皓首穷经,更是古的知识分子孜孜以求,并引以为荣的人生盛事。然而,用求实的观点审视中国人对读书的理解,你会发现许多极端与偏颇之处,其中至少有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片面强调苦读,实则过犹不及。自古以来,劝人刻苦读书,有数不清的生动故事、成功范例与精彩词汇。其中以“锥刺股”最为精彩动人。
  劝人用功读书,本是一件好事,“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只有认真读,用功读,才能读得好,这应当是个普遍真理。但世界上的事都有个度,超出了一定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劝人读书也是这样。“文武之道,有张有弛”,读书要注意劳逸结合,方法得当,尤其对古人的一些做法和要求,不要简单的学习和效仿。同时还应看到,带着强烈的功利主义,一味强调刻苦读书,未必就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读书收获的多是别人取得的知识和经验,还应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要将所学知识活化。有些本事单纯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有句名言叫“治天下安用腐儒”,就是指那些食古不化,思想僵化,生搬硬套,不识时务的迂腐之人。
  误区之二:即所谓开卷有益。为什么说这是个误区呢?书有良莠之分,道有正谬之别。读书应注意选择,注意效益,有取有舍,因人而异。大学课程有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之分,我觉得这种划分很科学,平时我们开卷读书,也应该借鉴一下这个办法。公共之书,即人人必读之书,或叫应知应会。专业之书,即所谓真才实学之书。现代化社会,知识大爆炸,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分工也愈来愈细,这对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术业有专攻”,只有在一个领域,一个专业内,成为行家里手,成为专家至少是准专家,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专业书不但要读,还要读博、读深、读新。
  误区之三:将书籍看作是真理与规律的化身,凡书上所讲都是金科玉律,都是良师益友,于是尽信书,皆唯书。
  宇宙万物都在运动发展变化,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世界上只有相对真理而无绝对真理。中国有“读《论语》半部能治天下”之说,真的能治也是治农耕文明之天下,今天就未必了。因此,读书要有个基本立场和科学态度,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的书,读时要开动脑筋,不能盲从。笛卡尔的“怀疑一切”,唐朝魏征的“兼听则明,偏信为暗”和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希望成为我们读书时的参考。
  责编 仝其超
其他文献
“一问三不知”这句话人们常常说,但恐怕知道“三不知”来历的人不多。
期刊
在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东南端,有一个叫巴哥的小岛,岛上有一个面积仅0.47平方公里的小湖。同一般的湖泊不同的是,这个湖表面平坦,上面覆盖了一层硬化了的沥青。原来,由于地壳运动,岩
《包钢科技》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办的科技类综合性刊物。43年来,《包钢科技》刊
期刊
鲁迅的故家在浙江省绍兴市。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景色秀丽,风光宜人的历史名城。市区河网密集,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在语言文字的王国里,有三个孪生的好兄弟,他们的长相迥然不同,却在助词的岗位上出同样的力——
从自然系统进化的过程出发,分析了经济系统向循环经济转变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循环经济建立的 3R原则,并从这 3个原则出发分析了促进循环经济建立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