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置装费、整容费、写真费……如今大学生的求职费用名目繁多,金额
急升,竞争的激烈与残酷令人叹为观止。而在越来越厚的简历里,实习
经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于是,多少年轻人为了争夺实习机会而“削尖
脑袋”。四处奔走。
在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看来,这样的故事近乎传奇:只需坐在电脑 前敲敲键盘,发发邮件,就能得到赴美国纽约去联合国总部实习的机 会。率先完成这个“童话”的,是一个拥有想象力和自信心的上海女孩。
而对那些每天搭乘地铁公交出入上海大街小巷的外国实习生来 说,跨国实习根本不足为奇。他们半工半游,有的在实习之后留在中国, 与中国大学生一起竞争谋职。
求职竞争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 (韩 波)
“去联合国做点趣事情” 梅璎迪
在联合国的实习是整个人生都值得回味的,2万元钱是否能换回充实的体验,“要靠每个实习生自己在联合国的努力”。
12月中旬,上海开始阴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教室里,25岁的潘菁蕴穿着羊毛短裙,裹着红色围巾。这位几天前被媒体称为“踏入联合国第一上海实习生”的2004级英语语言文学系研究生,今年还没有毕业。
2006年6月5日,是潘菁蕴第一次走进联合国大楼的日子。她也许没有意识到,联合国等待这一步已经足足20多年。在她的脚步后,是纷至沓来的跟随者。在她进入联合国实习3个月后,她的2名同班同学成为第二批联合国实习生;6个月后,更多的上海申请者开始拨打潘菁蕴的电话……
申请通途
联合国大楼面向大海的办公室里,贾运起礼貌而热情地握起潘菁蕴的手,此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他将是潘菁蕴在联合国的实习指导老师。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通过北京外国语学院翻译培训班被派往联合国工作的贾运起,目前已是联合国大会与会议管理部术语参考科资深中文术语专家。
贾运起说,潘菁蕴是他在联合国遇到的第一位从国内直接申请过去的实习生,也正因此,当初在挑选实习生时,他一眼就从一长串候选名单中选中了她。“这是机缘吧。”潘菁蕴抬头一笑,说后来在联合国只要和一个中国人擦肩,大家的眼睛都会放光,这种“家里人”的感觉让她很能想象得到贾运起在选择她时眼里的光芒。
2004年5月,总部位于泰国的亚太经济社会论坛(ESCAP)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第60届年会,潘菁蕴通过华东师范大学志愿者招募渠道获得了联合国秘书处下设会议管理部的志愿者工作机会。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位泰国总部的实习生。对方告诉她研究生通过网上申请就可以去这些国际组织实习。当时还是本科生的潘菁蕴根本没有多想,也没有把去国际组织实习当成自己努力的一个目标。只是这样一颗种子不知不觉中潜进了她的心底,悄悄生根发芽。
一年半后,2005年11月,已是研究生二年级的潘菁蕴突然萌发“去做点有趣事情”的想法,埋在心中的念头被一触即发。她也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可是,又为什么不呢?
上网搜索“联合国 实习”,很快在联合国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实习的通途。登陆、注册,按照网站提供的格式提交实习申请表、英文简历和一篇说明为何申请此项目原因的英文短文。不到一个小时,潘菁蕴就完成了所有实习申请手续。“比国内一次求职程序还要简单。”潘菁蕴神采飞扬,口气轻松到仿佛只是一次“交作业”。
在短文中,潘菁蕴写道:自己是个英文专业的研究生,去一个说英语的母语国家实习将会使自己的英文综合能力大有提高。长久以来,自己一直生活在东方文化背景中,而美国,尤其是在纽约联合国这个世界性组织中,跨文化的大氛围对帮助自己理解多种文化多元共存将是个很好的途径。潘菁蕴说,写这篇短文时自己非常清楚为什么要这个机会,所以就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完全没有虚飘飘的高帽子或者遥不可及的崇高理想。”
接下去的日子遥无音信。当初一跃龙门的勇气和希望随着漫无边际的等待被逐渐消减得支离破碎。“你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潘菁蕴告诉自己,成功或者失败,自己都已经尽力。
4个月后,就在潘菁蕴几乎不再对这件事抱任何希望时,联合国戏剧性地给她发来了“恭喜你”的电子邮件。邮件中,联合国诚意邀请潘菁蕴在2006年6月5到8月5日前去纽约联合国大楼实习,并根据申请表上所填志愿,安排她在2年前工作过的大会与会议管理部。
“完全没有想到去联合国的实习申请会这么突然就批复下来,顺畅得有点超乎想象。”朋友们羡慕地吃惊地怀疑地看着这个即将踏进联合国的实习生。只是在他们心里,要去那样的国际组织实习实在是件高不可攀的事。和潘菁蕴本科起就同窗的孙一,研究生班的同学沈翠萍,相信潘菁蕴靠的并不仅仅是运气,她们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去再次印证。
在潘菁蕴的指点下,4月4日,孙一提交申请,6月8日得到邀请,4月20日,沈翠萍提交申请,6月16日得到邀请。两人在潘菁蕴去往美国3个月后也一同踏入了联合国大楼,成为20多年来第二批直接从国内申请过去的实习生。
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的3名女学生在如此紧凑的时间段内相继获得联合国邀请前往实习,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她们所说的“给机会去锻炼英语”。联合国实习生办公室曾向沈翠萍证实,每天都有几百封来自世界各国的实习申请,“被选中的几率非常小”。3人成功获得邀请其背后透露的信息是,在中文作为官方语言之一的联合国,需要来自中国国内的实习生。
我们在联大
2006年6月5日,是潘菁蕴到联合国大楼报到上班的第一天。从住地皇后区到联合国大楼,一路搭地铁、换巴士,需要一个多小时。当潘菁蕴提前半个小时来到联合国大楼时,她惊讶地发现位于第1大道46街的入口处外,来自世界各国的实习生已经排起了长龙。
态度和蔼的实习协调员为她办理了实习登记注册,并交给她一张出入安保的巧克力色实习胸牌,上面除了有“实习”字样外,还清楚地写着自己所在部门。在以安保严格出名的联合国,不同工作人员的胸牌完全不一样。正式员工的胸牌在对角线上有红白条纹,大使团的胸牌一色深红,志愿者胸牌则也是巧克力色,但没有实习字样。
出入联合国大楼检查随身物品是一项例行规定,在这里,水是不被允许带入的,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也都要取下来,这一点往往让男士们尴尬不已。赶着开会的日子,他们就要边跑边解着皮带去安检。每逢有重大会议召开时,安保还要另外发放通行证件,几证齐全才能畅通无阻。
潘菁蕴在联合国大楼第一天的实习任务是“好好学习”。安全知识、组织结构、《联合国宪章》的解读……“有点像国内的新生教育,但他们很强调实质性内容。”潘菁蕴说,给她们培训的联合国官员谈吐优雅,很有技巧地消除了大家一开始的陌生感和紧张不安。
潘菁蕴实习的大会与会议管理部术语参考科,其工作内容可能在国内都无法想象。这是一个专门负责为联合国术语进行及时更新的机构。文件中的专用名词,一个概念或是事物的规范化称呼,都属于术语范畴。让潘菁蕴常常烦恼的并不是一些“宏观经济”之类的名词注解,而是一句话中“的”的存在与否。“比如‘政府协议’,还是‘政府的协议’就是我必须要区分清楚的。在国内我们可能都不会意识到这会是个问题,但在联合国,因为同时有多种语言的交汇使用、语言互译,这个平时用得最多的‘的’现在反而成了联合国中文语言的一个疑难杂症。”
要解决这样一个疑难杂症,潘菁蕴的工作量相当庞大。导师会先给她一些建议,然后她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 沮丧。虽然当时我不明白鼓掌有什么错误,但还是为自己的这一‘出格’举动脸红了半天。”事后,导师告诉沈翠萍,进入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态度的中立,在这个国际组织中,雇员不再代表任何的国家,而只是一个国际公务员的身份,当选举这种政治性很强的事件发生时,一个工作人员更不能参与其中。
这样的潜规则潘菁蕴也遇到过一次。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个加拿大籍实习生在申请联合国的培训课程时遭到一位黑人妇女的拒绝。对方给她的理由是:“培训课程的人员已满,而且鉴于你不是正式员工,我们有理由拒绝你加入。”得到这样一个答复,这位实习生非常生气,回到家后她给所有联合国的实习生群发了一封邮件,将她的不快遭遇一吐为快。信中,她说自己被一个“black women”(黑人妇女)拒绝了。
第二天,30多位联合国黑人实习生集体发出抗议信,对这种称呼表示强烈不满。“用black去定义一个人,黑人会很敏感。”潘菁蕴说,她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样一封发发牢骚的邮件会引起轩然大波。为了平息这件事,一位南非实习生邀请事件双方人物共进午餐,餐桌上冰释前嫌。
由于去联合国实习完全是志愿无偿行为,在美国如何生活是摆在每个实习生面前的问题。“你在美国有朋友、亲戚,哪怕是同学,所有的关系最好都用上,这对在美国生活非常有帮助。”潘菁蕴很清楚,只身一人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两眼一抹黑的境况。没有人会告诉你该往哪里去,晚上该住在哪里,“衣食住行”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因素。
当然,在美国友情和金钱是绝对二分的。潘菁蕴父母远在纽约的朋友为她们3位上海大学生解决了最重要的住房问题。尽管距离联合国大楼需要近一个小时车程,潘菁蕴还是以450美元的超低价格租下了朋友那幢别墅地下一套带有独立厨房、客厅和卧室的公寓。寸土寸金的纽约地价,没有房东愿意做客源不稳定的两三个月短期出租。在潘菁蕴所能找到的出租房里,租金最为便宜的也高达每月500美元,一般的住房每月最低也要七八百美元。这笔费完全由实习生自己承担,因此能找到价格相对合适的房子对她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房租和机票是3位女生在联合国实习期间最主要的支出,每人花费平均都在2万元以上。“回国后,很多获悉这个渠道的同学开始询问我,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值得。”潘菁蕴说,在联合国的实习是整个人生都值得回味的,2万元钱是否能换回充实的体验,“要靠每个实习生自己在联合国的努力”。
在绝大多数中国大学生看来,这样的故事近乎传奇:只需坐在电脑 前敲敲键盘,发发邮件,就能得到赴美国纽约去联合国总部实习的机 会。率先完成这个“童话”的,是一个拥有想象力和自信心的上海女孩。
而对那些每天搭乘地铁公交出入上海大街小巷的外国实习生来 说,跨国实习根本不足为奇。他们半工半游,有的在实习之后留在中国, 与中国大学生一起竞争谋职。
求职竞争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 (韩 波)
“去联合国做点趣事情” 梅璎迪
在联合国的实习是整个人生都值得回味的,2万元钱是否能换回充实的体验,“要靠每个实习生自己在联合国的努力”。
12月中旬,上海开始阴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教室里,25岁的潘菁蕴穿着羊毛短裙,裹着红色围巾。这位几天前被媒体称为“踏入联合国第一上海实习生”的2004级英语语言文学系研究生,今年还没有毕业。
2006年6月5日,是潘菁蕴第一次走进联合国大楼的日子。她也许没有意识到,联合国等待这一步已经足足20多年。在她的脚步后,是纷至沓来的跟随者。在她进入联合国实习3个月后,她的2名同班同学成为第二批联合国实习生;6个月后,更多的上海申请者开始拨打潘菁蕴的电话……
申请通途
联合国大楼面向大海的办公室里,贾运起礼貌而热情地握起潘菁蕴的手,此后的两个月时间里,他将是潘菁蕴在联合国的实习指导老师。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通过北京外国语学院翻译培训班被派往联合国工作的贾运起,目前已是联合国大会与会议管理部术语参考科资深中文术语专家。
贾运起说,潘菁蕴是他在联合国遇到的第一位从国内直接申请过去的实习生,也正因此,当初在挑选实习生时,他一眼就从一长串候选名单中选中了她。“这是机缘吧。”潘菁蕴抬头一笑,说后来在联合国只要和一个中国人擦肩,大家的眼睛都会放光,这种“家里人”的感觉让她很能想象得到贾运起在选择她时眼里的光芒。
2004年5月,总部位于泰国的亚太经济社会论坛(ESCAP)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第60届年会,潘菁蕴通过华东师范大学志愿者招募渠道获得了联合国秘书处下设会议管理部的志愿者工作机会。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位泰国总部的实习生。对方告诉她研究生通过网上申请就可以去这些国际组织实习。当时还是本科生的潘菁蕴根本没有多想,也没有把去国际组织实习当成自己努力的一个目标。只是这样一颗种子不知不觉中潜进了她的心底,悄悄生根发芽。
一年半后,2005年11月,已是研究生二年级的潘菁蕴突然萌发“去做点有趣事情”的想法,埋在心中的念头被一触即发。她也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可是,又为什么不呢?
上网搜索“联合国 实习”,很快在联合国的官方网站上找到了实习的通途。登陆、注册,按照网站提供的格式提交实习申请表、英文简历和一篇说明为何申请此项目原因的英文短文。不到一个小时,潘菁蕴就完成了所有实习申请手续。“比国内一次求职程序还要简单。”潘菁蕴神采飞扬,口气轻松到仿佛只是一次“交作业”。
在短文中,潘菁蕴写道:自己是个英文专业的研究生,去一个说英语的母语国家实习将会使自己的英文综合能力大有提高。长久以来,自己一直生活在东方文化背景中,而美国,尤其是在纽约联合国这个世界性组织中,跨文化的大氛围对帮助自己理解多种文化多元共存将是个很好的途径。潘菁蕴说,写这篇短文时自己非常清楚为什么要这个机会,所以就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完全没有虚飘飘的高帽子或者遥不可及的崇高理想。”
接下去的日子遥无音信。当初一跃龙门的勇气和希望随着漫无边际的等待被逐渐消减得支离破碎。“你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潘菁蕴告诉自己,成功或者失败,自己都已经尽力。
4个月后,就在潘菁蕴几乎不再对这件事抱任何希望时,联合国戏剧性地给她发来了“恭喜你”的电子邮件。邮件中,联合国诚意邀请潘菁蕴在2006年6月5到8月5日前去纽约联合国大楼实习,并根据申请表上所填志愿,安排她在2年前工作过的大会与会议管理部。
“完全没有想到去联合国的实习申请会这么突然就批复下来,顺畅得有点超乎想象。”朋友们羡慕地吃惊地怀疑地看着这个即将踏进联合国的实习生。只是在他们心里,要去那样的国际组织实习实在是件高不可攀的事。和潘菁蕴本科起就同窗的孙一,研究生班的同学沈翠萍,相信潘菁蕴靠的并不仅仅是运气,她们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去再次印证。
在潘菁蕴的指点下,4月4日,孙一提交申请,6月8日得到邀请,4月20日,沈翠萍提交申请,6月16日得到邀请。两人在潘菁蕴去往美国3个月后也一同踏入了联合国大楼,成为20多年来第二批直接从国内申请过去的实习生。
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班级的3名女学生在如此紧凑的时间段内相继获得联合国邀请前往实习,原因恐怕不仅仅是她们所说的“给机会去锻炼英语”。联合国实习生办公室曾向沈翠萍证实,每天都有几百封来自世界各国的实习申请,“被选中的几率非常小”。3人成功获得邀请其背后透露的信息是,在中文作为官方语言之一的联合国,需要来自中国国内的实习生。
我们在联大
2006年6月5日,是潘菁蕴到联合国大楼报到上班的第一天。从住地皇后区到联合国大楼,一路搭地铁、换巴士,需要一个多小时。当潘菁蕴提前半个小时来到联合国大楼时,她惊讶地发现位于第1大道46街的入口处外,来自世界各国的实习生已经排起了长龙。
态度和蔼的实习协调员为她办理了实习登记注册,并交给她一张出入安保的巧克力色实习胸牌,上面除了有“实习”字样外,还清楚地写着自己所在部门。在以安保严格出名的联合国,不同工作人员的胸牌完全不一样。正式员工的胸牌在对角线上有红白条纹,大使团的胸牌一色深红,志愿者胸牌则也是巧克力色,但没有实习字样。
出入联合国大楼检查随身物品是一项例行规定,在这里,水是不被允许带入的,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也都要取下来,这一点往往让男士们尴尬不已。赶着开会的日子,他们就要边跑边解着皮带去安检。每逢有重大会议召开时,安保还要另外发放通行证件,几证齐全才能畅通无阻。
潘菁蕴在联合国大楼第一天的实习任务是“好好学习”。安全知识、组织结构、《联合国宪章》的解读……“有点像国内的新生教育,但他们很强调实质性内容。”潘菁蕴说,给她们培训的联合国官员谈吐优雅,很有技巧地消除了大家一开始的陌生感和紧张不安。
潘菁蕴实习的大会与会议管理部术语参考科,其工作内容可能在国内都无法想象。这是一个专门负责为联合国术语进行及时更新的机构。文件中的专用名词,一个概念或是事物的规范化称呼,都属于术语范畴。让潘菁蕴常常烦恼的并不是一些“宏观经济”之类的名词注解,而是一句话中“的”的存在与否。“比如‘政府协议’,还是‘政府的协议’就是我必须要区分清楚的。在国内我们可能都不会意识到这会是个问题,但在联合国,因为同时有多种语言的交汇使用、语言互译,这个平时用得最多的‘的’现在反而成了联合国中文语言的一个疑难杂症。”
要解决这样一个疑难杂症,潘菁蕴的工作量相当庞大。导师会先给她一些建议,然后她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 沮丧。虽然当时我不明白鼓掌有什么错误,但还是为自己的这一‘出格’举动脸红了半天。”事后,导师告诉沈翠萍,进入联合国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态度的中立,在这个国际组织中,雇员不再代表任何的国家,而只是一个国际公务员的身份,当选举这种政治性很强的事件发生时,一个工作人员更不能参与其中。
这样的潜规则潘菁蕴也遇到过一次。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个加拿大籍实习生在申请联合国的培训课程时遭到一位黑人妇女的拒绝。对方给她的理由是:“培训课程的人员已满,而且鉴于你不是正式员工,我们有理由拒绝你加入。”得到这样一个答复,这位实习生非常生气,回到家后她给所有联合国的实习生群发了一封邮件,将她的不快遭遇一吐为快。信中,她说自己被一个“black women”(黑人妇女)拒绝了。
第二天,30多位联合国黑人实习生集体发出抗议信,对这种称呼表示强烈不满。“用black去定义一个人,黑人会很敏感。”潘菁蕴说,她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样一封发发牢骚的邮件会引起轩然大波。为了平息这件事,一位南非实习生邀请事件双方人物共进午餐,餐桌上冰释前嫌。
由于去联合国实习完全是志愿无偿行为,在美国如何生活是摆在每个实习生面前的问题。“你在美国有朋友、亲戚,哪怕是同学,所有的关系最好都用上,这对在美国生活非常有帮助。”潘菁蕴很清楚,只身一人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两眼一抹黑的境况。没有人会告诉你该往哪里去,晚上该住在哪里,“衣食住行”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因素。
当然,在美国友情和金钱是绝对二分的。潘菁蕴父母远在纽约的朋友为她们3位上海大学生解决了最重要的住房问题。尽管距离联合国大楼需要近一个小时车程,潘菁蕴还是以450美元的超低价格租下了朋友那幢别墅地下一套带有独立厨房、客厅和卧室的公寓。寸土寸金的纽约地价,没有房东愿意做客源不稳定的两三个月短期出租。在潘菁蕴所能找到的出租房里,租金最为便宜的也高达每月500美元,一般的住房每月最低也要七八百美元。这笔费完全由实习生自己承担,因此能找到价格相对合适的房子对她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房租和机票是3位女生在联合国实习期间最主要的支出,每人花费平均都在2万元以上。“回国后,很多获悉这个渠道的同学开始询问我,这样的代价是不是值得。”潘菁蕴说,在联合国的实习是整个人生都值得回味的,2万元钱是否能换回充实的体验,“要靠每个实习生自己在联合国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