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討鸡传染性的诊断及防控办法。搜集鸡传染性贫血的相关资料,总结诊断办法及防控措施。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主要包括初步诊断、剖检、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等措施;免疫接种,饲养管理,加强检疫是防控鸡传染性贫血的有效手段。鸡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结合多种手段进行确诊,并做好防控措施。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诊断;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161
鸡传染性贫血疾病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所引起的鸡造血器官损害而导致的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它会严重损害鸡全身的淋巴组织,造成鸡免疫力下降[1]。目前这种病菌的唯一宿主是鸡,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其他禽类对本病易感。一般来讲,当鸡患上这种病毒时,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从而减少鸡群死亡率。
1 鸡感染传染性贫血临床表现
鸡感染传染性贫血病毒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反应,其主要表现为贫血,同时还伴有皮肤苍白、羽毛蓬乱、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并发性反应,而鸡患该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鸡的成长程度和病毒的毒力程度[2]。一般来讲,鸡患该病2~3d后会出现死亡现象,5~6d后会出现大量的死亡现象,死亡率可达10%~50%,同时濒死的鸡伴有腹泻症状。
2 诊断要点
该病发病周期短、死亡率较高,若是不能及时发现疫情并进行治疗,很可能会对养殖业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当前情况来看,对于该病的诊断要掌握好以下4点:
2.1 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的对象是2~3周的雏鸡,根据雏鸡的日常特征来诊断其是否患有鸡传染性贫血疾病,初步诊断标准是查看雏鸡是否出现严重贫血、皮肤苍白、发育迟缓、精神沉郁、消瘦及全身点状出血等症状,若是出现了上述症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2 剖检变化
剖检变化观察的不再是单纯的外表变化,而是更深入地观察已经致病的鸡的内在情况,从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患有鸡传染性贫血疾病的鸡一般会有骨髓萎缩、内脏器官苍白、淋巴细胞严重缺失等症状,要根据鸡的症状情况对症下药,及早进行治疗。
2.3 鉴别诊断
临床上导致鸡出现贫血症状的疾病不只有传染性贫血疾病,还包括其他疾病,如球虫病、磺胺类药物中毒、维生素B2缺失等。对此我们要仔细诊断,不可莽撞下定论,要再三确诊其贫血的主要诱发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2.4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也是确诊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使用仪器检测鸡的血细胞和血清,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鸡群是否患有鸡传染性贫血。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日常检疫,提高药物保健在预防中的地位
日常检疫是防止鸡感染传染性贫血发生的重要手段。养殖业户要对各个成长期的鸡群进行定期检查,重视日常饲养管理环境,尽可能做到防范于未然,发现该病后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以防出现大范围感染。而且近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免疫增强药剂,各养殖业户可以根据鸡群的情况自行选择合适的保健药品,以提高鸡群对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免疫力。
3.2 加强鸡群舍的管理,提高饲养水平
饲养方式也是有效防治鸡传染性贫血发生的有效措施,在饲养中多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饲料,以增强鸡群免疫力。在日常要强化对鸡舍、环境、用具等的消毒处理,提高鸡舍的环境质量,切断传染性病毒的传播空间。坚持每天用福尔马林和含氯制剂对鸡舍等用具进行1~2次消毒。
3.3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一种根本性预防措施,用CIAV弱毒冻干苗对生长期在12~16周的鸡群进行接种,使其体内产生抗体,这样能够有效抵抗鸡传染性贫血的攻击,且这种免疫效果能够持续60~65周左右,会大大提高雏鸡的存活率。免疫接种主要可以通过饮水和喂食两种方法进行。也可以用病鸡的匀浆提取物饲喂未免疫的种鸡,或者是经过CIAV毒冻干苗免疫的鸡掺和于未免疫的青年鸡群中进行人工感染防治,这都是可以起到免疫效果的优方。
3.4 切断传播途径
对基础种鸡群进行普查,掌握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布及传染特点,及时对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病毒的鸡进行处理,淘汰极易感染病毒的阳性鸡,从而切断这种病毒的传播源头,大大减少病毒在鸡群中的垂直传播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鸡群集体爆发病症的风险。
3.5 预防继发感染
继发性感染对于患有鸡传染性贫血的病鸡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问题,会大大降低鸡的存活率。所谓的继发性感染就是2次感染的意思,因此养殖业户在发现鸡感染了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早期就要对鸡群投予相关的干扰素,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继发病菌感染,防止疫情恶化,减少养殖业户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国中,赵继勋.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流行病学与诊断[J].兽医导刊,2012,11(4):19-20,28.
[2] 张兵.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20(2):10-11,245.
关键词:鸡传染性贫血;诊断;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232161
鸡传染性贫血疾病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所引起的鸡造血器官损害而导致的一种再生障碍性贫血疾病,它会严重损害鸡全身的淋巴组织,造成鸡免疫力下降[1]。目前这种病菌的唯一宿主是鸡,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其他禽类对本病易感。一般来讲,当鸡患上这种病毒时,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从而减少鸡群死亡率。
1 鸡感染传染性贫血临床表现
鸡感染传染性贫血病毒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反应,其主要表现为贫血,同时还伴有皮肤苍白、羽毛蓬乱、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并发性反应,而鸡患该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鸡的成长程度和病毒的毒力程度[2]。一般来讲,鸡患该病2~3d后会出现死亡现象,5~6d后会出现大量的死亡现象,死亡率可达10%~50%,同时濒死的鸡伴有腹泻症状。
2 诊断要点
该病发病周期短、死亡率较高,若是不能及时发现疫情并进行治疗,很可能会对养殖业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当前情况来看,对于该病的诊断要掌握好以下4点:
2.1 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的对象是2~3周的雏鸡,根据雏鸡的日常特征来诊断其是否患有鸡传染性贫血疾病,初步诊断标准是查看雏鸡是否出现严重贫血、皮肤苍白、发育迟缓、精神沉郁、消瘦及全身点状出血等症状,若是出现了上述症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2 剖检变化
剖检变化观察的不再是单纯的外表变化,而是更深入地观察已经致病的鸡的内在情况,从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患有鸡传染性贫血疾病的鸡一般会有骨髓萎缩、内脏器官苍白、淋巴细胞严重缺失等症状,要根据鸡的症状情况对症下药,及早进行治疗。
2.3 鉴别诊断
临床上导致鸡出现贫血症状的疾病不只有传染性贫血疾病,还包括其他疾病,如球虫病、磺胺类药物中毒、维生素B2缺失等。对此我们要仔细诊断,不可莽撞下定论,要再三确诊其贫血的主要诱发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2.4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也是确诊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使用仪器检测鸡的血细胞和血清,从而更加准确地判断鸡群是否患有鸡传染性贫血。
3 防控措施
3.1 加强日常检疫,提高药物保健在预防中的地位
日常检疫是防止鸡感染传染性贫血发生的重要手段。养殖业户要对各个成长期的鸡群进行定期检查,重视日常饲养管理环境,尽可能做到防范于未然,发现该病后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以防出现大范围感染。而且近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免疫增强药剂,各养殖业户可以根据鸡群的情况自行选择合适的保健药品,以提高鸡群对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免疫力。
3.2 加强鸡群舍的管理,提高饲养水平
饲养方式也是有效防治鸡传染性贫血发生的有效措施,在饲养中多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饲料,以增强鸡群免疫力。在日常要强化对鸡舍、环境、用具等的消毒处理,提高鸡舍的环境质量,切断传染性病毒的传播空间。坚持每天用福尔马林和含氯制剂对鸡舍等用具进行1~2次消毒。
3.3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一种根本性预防措施,用CIAV弱毒冻干苗对生长期在12~16周的鸡群进行接种,使其体内产生抗体,这样能够有效抵抗鸡传染性贫血的攻击,且这种免疫效果能够持续60~65周左右,会大大提高雏鸡的存活率。免疫接种主要可以通过饮水和喂食两种方法进行。也可以用病鸡的匀浆提取物饲喂未免疫的种鸡,或者是经过CIAV毒冻干苗免疫的鸡掺和于未免疫的青年鸡群中进行人工感染防治,这都是可以起到免疫效果的优方。
3.4 切断传播途径
对基础种鸡群进行普查,掌握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分布及传染特点,及时对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病毒的鸡进行处理,淘汰极易感染病毒的阳性鸡,从而切断这种病毒的传播源头,大大减少病毒在鸡群中的垂直传播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鸡群集体爆发病症的风险。
3.5 预防继发感染
继发性感染对于患有鸡传染性贫血的病鸡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问题,会大大降低鸡的存活率。所谓的继发性感染就是2次感染的意思,因此养殖业户在发现鸡感染了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早期就要对鸡群投予相关的干扰素,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继发病菌感染,防止疫情恶化,减少养殖业户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国中,赵继勋.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流行病学与诊断[J].兽医导刊,2012,11(4):19-20,28.
[2] 张兵.鸡传染性贫血病的诊断与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20(2):10-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