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性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猜想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xins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给出了非常规性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出现猜想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非常规性数学问题;猜想能力;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碰到的大都是常规性数学问题.这类问题是数学问题中的基本问题,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夯实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以后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打好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多的精力被浪费在如何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熟练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思维方式的僵化,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非常规性的题目就显得尤为必要.
  所谓非常规性数学问题即不是简单地套用数学的定义,定理或按照特定的模式而解决的题目,它需要学生从实际的数学问题出发,试图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问题解决的途径,非常规性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广阔性有很大的帮助.
  非常规性数学问题的解决有一些基本的策略和方法,其中猜想问题答案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因此探讨非常规性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猜想能力的培养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培养学生(一)归纳猜想能力,(二)类比猜想能力,(三)一般化和特殊化猜想能力,(四)直觉猜想能力等方面探讨非常规性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猜想能力的培养.
  
  1.归纳猜想能力的培养
  
  归纳猜想是通过各种手段(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等)对许多个别事物的经验认识的基础上,逻辑推导出个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逐步过度普遍化的推理方法.对于一个中小学生,只要平时有注意观察的习惯,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就有可能从具体的数学问题中找出有规律的东西.拉普拉斯也曾经说过:“甚至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归纳和类比”.所以培养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很重要的.这种思维形式的主要步骤是:实践——归纳——推广——猜想——证明.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一个抽象的非常规问题(通常与n有关)难以入手时,设法把它具体化,特殊化,即用几个特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结论或解题的一般规律.在数学史上(尤其在数论中)有许多归纳猜想的范例,如欧拉公式,费马大定理等,当然也有许多不成功或无法确定的归纳猜想,如梅森素数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正是因为它是从少数特例中归纳出来的一般结论,所以有可能发生错误,必须通过严格的证明.
  
  2.类比猜想能力的培养
  
  鲁班一天上山伐木,手指突然被一根茅草划破了一道口子.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呢?原来丝茅草叶子边缘长有许多锋利的小齿.鲁班眼睛一亮:如果照着丝茅草叶子的模样打制一把带倒齿的铁片,用它在树上来回拉不就很快将树割断吗?这样鲁班就发明了锯子.在这里鲁班所使用的思维方法就是类比法.
  所谓类比法就是某种类型的相似性.对象甲与乙可类比,意味着它们在某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或概念相似,或结构相似,或性质相似等)类比的目的在于根据对象甲与乙的性质相似,推出它们另外的一些属性也相似.在非常规性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类比法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二维空间(平面)和三维空间之间的类比,整数理论和多项式理论之间的类比.我们可以利用类比推理猜想出类比物的新的性质,也可以由类比问题的解法猜想出待解问题发的解法.
  总之这种思维的形式是:联想——类比——猜想.就是把所研究的问题与以前熟知的有关内容加以应用.可设问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微不同?你是否知道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可能用得上的问题?然后回到研究的问题中来.
  
  3. 一般化与特殊化猜想能力的培养
  
  一般化是由个别到普遍,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从同类的若干现象中现它们的共同规律,由特殊的,较小范围内的认识扩展到更普遍,较大范围内的认识.我们将待解的特殊问题一般化,从而猜得问题的解法,这便一般化猜想的实质.这种方法是否奏效,主要取决于一般性问题是否比原来的特殊问题易于求解.波利亚就曾经说过:“如果一批问题是彼此相关的,解决起来有时还比单独去解决其中一个容易些——因为多个问题是彼此很好地相互联系的,而一个问题本身是独立的.”
  特殊化与一般化相反,它是人们由普遍到个别,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以被研究对象的普遍规律为基础.肯定个别对象具有个别属性.我们把复杂的一般性问题特殊化,猜得解题方法,这便是特殊化猜想的实质.这种方法是否奏效,关键是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特殊条件.要将一个普遍性的数学问题特殊化,通常情况下并不难,只须适当地加强某些条件或增加些限制即可.正因为如此,一个一般性问题经不同的特殊化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的特殊问题.
  
  4.觉猜想能力的培养
  
  数学直觉猜想是思考者在对数学问题,图形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所解决的问题在整体上的直觉领悟和直观把握.其本质是把经验因素同数学问题的实质直接联系的思维意识,它是思考者对数学洞察力和感悟力的充分运用.正是因为如此,直觉猜想常常和顿悟,灵感之类的词联系在一起的.
   数学直觉猜想有四个明显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简约性,直接性.所以,直觉猜想常常可以通过跳跃性的想象和迅速的识别而直接达到对数学问题本质的认识.在数学史上,有许多由于直觉猜想而获得重大突破的史例,如哈密尔顿四元数的发明过程,牛顿发现“流数”(即导数)概念的过程等.当然直觉猜想的过程并非空中楼阁,它需要思考者对数学问题进行长时间的考虑和研究,直到进入下意识状态.笔者在学习数论时曾经遇到这样一道题目:求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之后,后来突然顿悟:这不是组合中的插队问题吗?于是很容易得出答案.
  
  【参考文献】
  [1](美)波利亚著.数学与猜想.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2]解恩泽,徐本顺编.数学思想方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3]孙丰良著.高中总复习全程教与学.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年
  [4]陈自强著.数学解题方法导引.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
  [5]王波.从整体的角度处理问题.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2,(5)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合作学习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关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要加强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帮助
南昌市房屋产权交易管理处是由原南昌市房屋产权监理处与南昌市房产交易管理所合并,并于2001年11月1日成立,隶属南昌市房产管理局。本处受主管局委托,其主要职责:负责南昌市国有
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成熟程度是社会民主程度的标志之一,以行业协会为例,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缺乏独立性,代表性也不强,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和政府推动。如何看待非政府组织在城市治理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它对改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运用时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因此,对合作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透视是很有必
摘 要: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关键词:数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 辅助作用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
现行增值税会计处理方法违背了会计的一般原则,影响了增值税会计本身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了能够真正地反映增值税的内涵,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将增
据不完全统计,学者们提出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有百余种,作为教师不可能全部掌握和实施这些方法,必须有自己领悟深刻、游刃有余的教学方法。而如果真正掌握了其中一部分,就能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其它的教学方法。对新课程下的政治教学方法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此抛砖引玉。    一、方法多样 教者善教    如今,教师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个黑板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开始为学生搭建多种多样的
党校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党校教育既具有普通国民教育的—般规律又有不同于普通国民教育的特殊规律,认真研究和把握党校教育规律,对于提高党校教学质量和水平有着决定性作用。
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
进贤县文港镇在开展亲民、为民及富民的“三民”创建活动中,立足于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提高乡镇领导班子的发展意识和执政能力,以全力构建为民服务的长效机制,在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