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1.17
摘 要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在应用舒必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氟西汀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舒必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量的氟西汀联合治疗,为期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的第1、6周末对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抑郁症状消失10例(33.0%),显著改善8例(27.0%),改善9例(30.0%),无效3例(10.0%),有效率90.0%;对照组抑郁症状消失6例(20.0%),显著改善6例(20.0%),改善7例(23.0%),无效11例(37.0%),有效率63.0%,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周末试验组HAMD总分、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单独服用舒必利的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第6周末两组HAMD,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减少(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组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 舒必利 氟西汀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指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精神病性症状有所好转但尚未痊愈,此时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抑郁症状。临床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后期伴发抑郁的情况较多,出现的抑郁症状也是使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有研究统计发现大约有10%的分裂症患者在出现抑郁后自杀成功[1],故在临床中要务必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故为了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好的康复,在治疗其典型精神病性症状的同时,也要同样注重对其抑郁症状的治疗。近年有学者根据精神分裂症多巴胺修正假说提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除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外,还可合用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产生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为治疗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等患者提供了新思路[2]。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患者常规使用舒必利治疗的同时,加用氟西汀治疗其抑郁症状,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2013年收治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岁,平均病程18个月。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岁,平均病程23个月。两组之间在一般指标,如性别、年龄、体格及既往病史等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标准:①患者年龄20~56岁,病程1~20年;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诊断标准;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20分。排除标准:①其他精神疾病史,酒精及其他物质滥用及依赖史;②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其他重大躯体疾病史;③无遗传疾病家族史;④妊娠和哺乳期女性;⑤入选前1周接受过电痉挛治疗或参加过其它的药物实验者。
方法:对照组单纯服用舒必利治疗,起始剂量0.1g/日,根据病情和不良反应逐渐加量,剂量0.1~0.8g/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起始剂量20mg/日,根据病情和不良反应调整剂量,剂量20~40mg/日。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6周末进行量表评定。对患者的疗效评价使用HAMD来进行分级,共分4级,其中若HAMD总分≤8分或其减分率≥75%则为抑郁症状消失,若HAMD减分率≥50%则为显著改善,若HAMD减分率≥25%则为改善,若HAMD减分率≤25%则为无效,治疗后有效的患者人数为总人数减去无效的患者人数。为了对服药的患者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不良药物反应,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1周和第6周末为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
统计学处理:所有的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组间和组内的均数进行检验时分别使用成组t检验和配对t检验,而率的比较则采用秩和检验来进行。
结 果
临床疗效:试验组HAMD减分率≥75%或HAMD总分≤8分10例(33.0%)(抑郁症状消失),HAMD减分率≥50% 8例(27.0%)(显著改善),HAMD减分率≥25% 9例(30.0%)(改善),HAMD减分率≤25% 3例(10.0%)(无效),试验组有效率90.0%;对照组HAMD减分率≥75%或HAMD总分≤8分 6例(20.0%)(抑郁症状消失),HAMD减分率≥50% 6例(20.0%)(显著改善),HAMD减分率≥25% 7例(23.0%)(改善),HAMD减分率≤25% 11例(37.0%)(无效),对照组的有效率63.0%。经秩和检验,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前后HAMD,PANSS评分:治疗前先对两组的HAMD总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HAMD评分在治疗第1周末后都有所下降,其中对照组的分值前后差异较小,统计分析发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分值前后差异较对照组要大,统计分析发现其分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然后对两组间分值下降做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治疗的第6周末发现两组的HAMD评分都有减少,且都有统计学差异(P<0.01),HAMD分值降低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治疗前对两组的PANSS总分进行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PANSS总分降低,和HAMD结果一致,其中对照组的分值下降无统计学差异而实验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6周后两组的PANSS总分明显降低,且都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也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
不良反应:在治疗中发现两组间未出现明显不同的药物不良不良反应,两组均有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头晕,眼花,口干,便秘,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等,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间的不良药物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研究者尚发现在实验组中患者出现心慌不安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意义的统计学差异。
讨 论
当今社会,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在曾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和研究也越来越多,我们认识到在精神分裂症的不同发病时期中均可伴随有抑郁症状,并且抑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康复中产生重要的影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是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的突出问题,其发生率不确切,据估计大约25%左右,文献中7%~70%均有报道[3]。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产生尚没有明确的病因,现在一般存在3种解释:①由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了患者的抑郁症状;②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病程的一部分;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治疗后,自知力逐渐恢复,由于对自己的疾病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使患者产生众多忧虑和担心,从而引起抑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正越来越多的得到大家的重视。氟西汀属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它能够选择性的阻断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从而增加突触中5-HT的含量,产生调节情绪和激活内动力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舒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提示舒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尤其是改善抑郁症状和阴性症状效果更理想,且不良反应小,患者的依从性高,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玉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抑郁症状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57-58.
2 徐俊冕,陈华,孙建英,等.舍去林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1):27-29.
3 刘学军,郭田生.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33(3):129-131.
摘 要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在应用舒必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氟西汀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舒必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量的氟西汀联合治疗,为期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的第1、6周末对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抑郁症状消失10例(33.0%),显著改善8例(27.0%),改善9例(30.0%),无效3例(10.0%),有效率90.0%;对照组抑郁症状消失6例(20.0%),显著改善6例(20.0%),改善7例(23.0%),无效11例(37.0%),有效率63.0%,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周末试验组HAMD总分、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单独服用舒必利的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第6周末两组HAMD,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减少(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组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 舒必利 氟西汀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指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精神病性症状有所好转但尚未痊愈,此时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抑郁症状。临床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后期伴发抑郁的情况较多,出现的抑郁症状也是使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有研究统计发现大约有10%的分裂症患者在出现抑郁后自杀成功[1],故在临床中要务必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故为了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好的康复,在治疗其典型精神病性症状的同时,也要同样注重对其抑郁症状的治疗。近年有学者根据精神分裂症多巴胺修正假说提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除常规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外,还可合用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产生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为治疗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或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等患者提供了新思路[2]。本研究旨在探讨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患者常规使用舒必利治疗的同时,加用氟西汀治疗其抑郁症状,观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2013年收治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岁,平均病程18个月。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岁,平均病程23个月。两组之间在一般指标,如性别、年龄、体格及既往病史等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组标准:①患者年龄20~56岁,病程1~20年;②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诊断标准;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20分。排除标准:①其他精神疾病史,酒精及其他物质滥用及依赖史;②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和其他重大躯体疾病史;③无遗传疾病家族史;④妊娠和哺乳期女性;⑤入选前1周接受过电痉挛治疗或参加过其它的药物实验者。
方法:对照组单纯服用舒必利治疗,起始剂量0.1g/日,根据病情和不良反应逐渐加量,剂量0.1~0.8g/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起始剂量20mg/日,根据病情和不良反应调整剂量,剂量20~40mg/日。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6周末进行量表评定。对患者的疗效评价使用HAMD来进行分级,共分4级,其中若HAMD总分≤8分或其减分率≥75%则为抑郁症状消失,若HAMD减分率≥50%则为显著改善,若HAMD减分率≥25%则为改善,若HAMD减分率≤25%则为无效,治疗后有效的患者人数为总人数减去无效的患者人数。为了对服药的患者进行监测以及时发现不良药物反应,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1周和第6周末为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
统计学处理:所有的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组间和组内的均数进行检验时分别使用成组t检验和配对t检验,而率的比较则采用秩和检验来进行。
结 果
临床疗效:试验组HAMD减分率≥75%或HAMD总分≤8分10例(33.0%)(抑郁症状消失),HAMD减分率≥50% 8例(27.0%)(显著改善),HAMD减分率≥25% 9例(30.0%)(改善),HAMD减分率≤25% 3例(10.0%)(无效),试验组有效率90.0%;对照组HAMD减分率≥75%或HAMD总分≤8分 6例(20.0%)(抑郁症状消失),HAMD减分率≥50% 6例(20.0%)(显著改善),HAMD减分率≥25% 7例(23.0%)(改善),HAMD减分率≤25% 11例(37.0%)(无效),对照组的有效率63.0%。经秩和检验,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前后HAMD,PANSS评分:治疗前先对两组的HAMD总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其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HAMD评分在治疗第1周末后都有所下降,其中对照组的分值前后差异较小,统计分析发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分值前后差异较对照组要大,统计分析发现其分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然后对两组间分值下降做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治疗的第6周末发现两组的HAMD评分都有减少,且都有统计学差异(P<0.01),HAMD分值降低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在治疗前对两组的PANSS总分进行比较,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周后两组的PANSS总分降低,和HAMD结果一致,其中对照组的分值下降无统计学差异而实验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6周后两组的PANSS总分明显降低,且都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也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
不良反应:在治疗中发现两组间未出现明显不同的药物不良不良反应,两组均有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头晕,眼花,口干,便秘,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等,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间的不良药物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研究者尚发现在实验组中患者出现心慌不安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意义的统计学差异。
讨 论
当今社会,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在曾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和研究也越来越多,我们认识到在精神分裂症的不同发病时期中均可伴随有抑郁症状,并且抑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康复中产生重要的影响。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是精神分裂症缓解期的突出问题,其发生率不确切,据估计大约25%左右,文献中7%~70%均有报道[3]。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产生尚没有明确的病因,现在一般存在3种解释:①由于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了患者的抑郁症状;②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病程的一部分;③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治疗后,自知力逐渐恢复,由于对自己的疾病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使患者产生众多忧虑和担心,从而引起抑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的研究和治疗正越来越多的得到大家的重视。氟西汀属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它能够选择性的阻断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从而增加突触中5-HT的含量,产生调节情绪和激活内动力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舒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提示舒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尤其是改善抑郁症状和阴性症状效果更理想,且不良反应小,患者的依从性高,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玉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伴抑郁症状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57-58.
2 徐俊冕,陈华,孙建英,等.舍去林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上海精神医学,2006,18(1):27-29.
3 刘学军,郭田生.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症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33(3):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