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背景下,大量新方法、新理念涌入语文课堂。但我们仍需把握语文的学科特性和教学原则。本文从应用能力、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三方面来阐释语文味的内涵。
【关键词】中职语文;语文味;语言应用能力;生命意识;审美趣味
在中职学校,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不重视语文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背景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新教法、新理念都依样画葫芦搬进了职高的语文课堂,语文的课堂似乎热闹了。 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我们应该思考:学生的语文知识是否有了巩固,语文素养是否有了提升,这是否是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语文味应包含“学以致用”和“精神濡养”的作用。笔者将从应用能力、生命意识、审美趣味来叙述语文味的内涵。
一、中职语文课堂应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工具性是中职语文的突出特点,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对中职语文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1.培养阅读能力是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
首先,阅读的内容可以是课外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包括报纸、童话、漫画等(但思想不健康的读物除外),久而久之,阅读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其次,开展一系列与阅读有关的课外活动。比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知识竞赛,在阅读的同时,收获知识的积累;剧本创编秀,让学生小说、童话等进行剧本改编、并进行角色扮演,更加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演讲会、模拟招聘会等方式落实学生的口头训练,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刚开始时可以不拘内容,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有勇气主动和别人交谈。训练一轮后再做内容和方式上的要求,让口语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背诵、自我介绍、即兴说话等进行分项测试,然后作综合评价。通过这些尝试,大部分学生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培养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集中表现
在平时的教学中,督促学生多思考多动笔,既可以记录自己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心得感悟也可以结合对课文的学习,或仿写语段或改写开头、结尾。同时,我尝试让学生利用网络微博发自己的文章,大家共同探讨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二、中职的语文课堂应注重生命意识的凸显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就构成了生命意识。语文教学中关注生命意识指的就是在文本中深刻地理解人生命的顽强和魅力、努力地探求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挖掘教材内涵,树立积极生命观、培养优质职业素养
语文教师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构建坚定的人生信仰,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会善待自然、强化生命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体验中,把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
3.唤醒生命意识,引发学生思想共鸣,抒写人生感悟
《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引导学生把对生命的感悟,诉诸笔端,既激发写作兴趣,又升华生命意识。
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教授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为学生传生命之道、解人生之惑,这不仅是教育的本质,也是语文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三、中职的语文课堂应注重审美趣味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文素质也包括培养和提升审美趣味。培养语文课堂上的审美趣味,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秒处”,“秒处”即称之为“美”。
1.朗读文本,感受音韵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声情并茂的朗诵,是使学生直觉到美的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各种朗读方法,如:领读、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让学生兴趣盎然,在琅琅读书声中感悟文本,读有所获。
2.品味词句,感知形象美
培养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精要,欣赏出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比如自居易的《琵琶行》成为千古名篇,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就与其精湛的音乐描写密不可分。诗人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节;以小女儿亲柔的“私雨”比喻细弦的细碎绵密;以大珠小珠洒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调和清脆悦耳。这一连串比喻来写飘忽易逝的无形音乐,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结尾“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侧面来写听者如梦初醒的意态,更加烘托琵琶弹奏的妙绝入神。
3.创设情境,感悟情感美
生动的画面,也能激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帮助学生进入文本中的意境。
又如我在上《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中描述了秋景中的五幅图。我创设情境,带学生走进这无边的秋色之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运用专业课的知识勾勒出秋景五幅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
文学作品的美,美在音韵、美在形象、美在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表情朗读、生动描述、精辟剖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方式,引导学生 “披文人情,沿波讨源”,进入美的境界,提升审美趣味。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帮助学生
强化生命意识,提升审美趣味,这就是对语文味的最好阐释,让我们立足语文,立足学生,使语文味在课堂中氤氲四溢,成为最美的奇葩.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
[3]郑桂花 王荣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卷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外事学校)
【关键词】中职语文;语文味;语言应用能力;生命意识;审美趣味
在中职学校,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不重视语文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背景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新教法、新理念都依样画葫芦搬进了职高的语文课堂,语文的课堂似乎热闹了。 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我们应该思考:学生的语文知识是否有了巩固,语文素养是否有了提升,这是否是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
语文味应包含“学以致用”和“精神濡养”的作用。笔者将从应用能力、生命意识、审美趣味来叙述语文味的内涵。
一、中职语文课堂应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
工具性是中职语文的突出特点,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对中职语文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1.培养阅读能力是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基础
首先,阅读的内容可以是课外的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包括报纸、童话、漫画等(但思想不健康的读物除外),久而久之,阅读的习惯也就养成了。其次,开展一系列与阅读有关的课外活动。比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知识竞赛,在阅读的同时,收获知识的积累;剧本创编秀,让学生小说、童话等进行剧本改编、并进行角色扮演,更加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提升语文综合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演讲会、模拟招聘会等方式落实学生的口头训练,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刚开始时可以不拘内容,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有勇气主动和别人交谈。训练一轮后再做内容和方式上的要求,让口语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背诵、自我介绍、即兴说话等进行分项测试,然后作综合评价。通过这些尝试,大部分学生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条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培养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提升的集中表现
在平时的教学中,督促学生多思考多动笔,既可以记录自己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心得感悟也可以结合对课文的学习,或仿写语段或改写开头、结尾。同时,我尝试让学生利用网络微博发自己的文章,大家共同探讨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二、中职的语文课堂应注重生命意识的凸显
对生命的理解及其态度,就构成了生命意识。语文教学中关注生命意识指的就是在文本中深刻地理解人生命的顽强和魅力、努力地探求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挖掘教材内涵,树立积极生命观、培养优质职业素养
语文教师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构建坚定的人生信仰,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会善待自然、强化生命教育
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体验中,把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
3.唤醒生命意识,引发学生思想共鸣,抒写人生感悟
《诗·大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引导学生把对生命的感悟,诉诸笔端,既激发写作兴趣,又升华生命意识。
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教授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为学生传生命之道、解人生之惑,这不仅是教育的本质,也是语文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三、中职的语文课堂应注重审美趣味的培养
中职语文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语文素质也包括培养和提升审美趣味。培养语文课堂上的审美趣味,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秒处”,“秒处”即称之为“美”。
1.朗读文本,感受音韵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声情并茂的朗诵,是使学生直觉到美的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灵活地使用各种朗读方法,如:领读、范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让学生兴趣盎然,在琅琅读书声中感悟文本,读有所获。
2.品味词句,感知形象美
培养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精要,欣赏出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比如自居易的《琵琶行》成为千古名篇,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就与其精湛的音乐描写密不可分。诗人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节;以小女儿亲柔的“私雨”比喻细弦的细碎绵密;以大珠小珠洒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调和清脆悦耳。这一连串比喻来写飘忽易逝的无形音乐,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结尾“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侧面来写听者如梦初醒的意态,更加烘托琵琶弹奏的妙绝入神。
3.创设情境,感悟情感美
生动的画面,也能激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帮助学生进入文本中的意境。
又如我在上《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中描述了秋景中的五幅图。我创设情境,带学生走进这无边的秋色之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运用专业课的知识勾勒出秋景五幅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
文学作品的美,美在音韵、美在形象、美在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表情朗读、生动描述、精辟剖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方式,引导学生 “披文人情,沿波讨源”,进入美的境界,提升审美趣味。
综上所述,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帮助学生
强化生命意识,提升审美趣味,这就是对语文味的最好阐释,让我们立足语文,立足学生,使语文味在课堂中氤氲四溢,成为最美的奇葩.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
[3]郑桂花 王荣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卷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外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