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远工程旨在通过天网、地网以及光盘播放等多种途径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中小学校,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笔者通过对河南省济源市多所农远工程学校调查发现,无人使用或低层次使用农远资源的学校不在少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才能让农远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呢?经过调研,笔者发现农远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人为障碍,唯有克服这些障碍,才能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一、 农远工程的“硬障碍”
农远工程设备的添设、专用教室的启用,如同为农村中小学打通了“信息高速公路”,为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奠定了基础条件。然而,正如高速公路运营后需要不断地维护一样,农远工程也需要后期的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否则,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会成为农远工程应用的“硬障碍”。
设备配备规模小。农远工程的设备安装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有的学校往往只有一套设备安装到固定教室里,一节课只能满足一个班级教师和学生的使用,轮回使用周期较长。有些科目的教学想用农远资源却用不上,有些教师申请了但不能如愿安排。几次三番之后,教师就丧失了使用农远设备的信心,甚至放弃使用。
后续配套不到位。国家配备的只是现代教育设备,如电脑、电视、影碟机等,学校还需要自行配置桌、凳等辅助设备。笔者在走访中发现,由于多种原因,某些学校专用远程教室的辅助设备难以保障。有些学校专用远程教室至今没有配备桌凳,学生上课必须自带凳子;还有些学校由于房屋短缺,专用远程教室还兼有其他用途,教师上课必须与相关管理人员协商。这些现象的存在,给教师上课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障碍。
设备维修难及时。农远设备都是通过政府采购购得,免费保养服务期为1年~3年。在前期,维修服务还算比较及时,设备过了保修期,服务质量就有所下降,有的甚至更换了服务商,设备维修无人问津,再加上维修费用需要学校支付,遇到维修金额较大的情况时,维修往往被搁浅,设备也成了废物一件。
上网条件待提高。众所周知,接上互联网是优质资源流向农村中小学的先决条件之一。一些学校由于地理条件、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教师随时随地上网的要求。有些学校至今还是只有1台~2台电脑能上网,教师从网上搜索到上课使用资源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
二、 农远工程的“软障碍”
农远工程的实质是优质资源被农村教师二次开发利用。当农村教师利用这些优质资源时,却发现其难以贴合农村教学的实际,存在着一些不可逾越的“软障碍”。
课程资源城市化,不符合农村教学实际。笔者在一所采用农远工程模式一的小学看到,电视机、影碟机上布满了灰尘,多数光盘连包装还没有打开。光盘资源中的授课教师多数是城市中的教师,学生是城市中的学生,有的还采用小班化教学。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水平、教学环境等诸多方面差异,适用于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模式并不适合农村学生的需要,尝试利用的结果还不及传统课堂效果明显。
课程资源整体衔接性明显,教师难以取舍。播放课例中的某一片段或是某些片段,是授课教师真正需要的。农村教师选取片段,将其有机地嵌入自己的教学是最理想的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笔者常常看到,农远资源所创设的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严重脱节,资源中的师生与现实中的师生关系有很大差别,取舍其中一段再利用,用来烘托课堂气氛还可以,想真正地化为己用却很困难。久而久之,也就没有教师再这样备课了。
“积木式”、“模块化”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正如千姿百态、样式迥异的高楼大厦所用的原材料都是钢筋、水泥、砖头、瓦块一样,教师希望拥有能自由组合、快速拼装的“积木式”、“模块化”的原材料,经过自己的二次拼装,创造出个性特色鲜明的课堂。然而,国家所提供的优质资源大都是逻辑严密、特点鲜明的成套资源,只能整体搬家或片段搬家,很难二次开发利用。
课件流程固定,很难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内容修改。课件是教师教学的利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我们使用农远工程所提供的课件时,很容易发现课件程序都是被编译过的程序,很难看到源程序的身影。有的课件进行了加密技术处理,能被教师修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很难融入教师的个性,根本无法二次开发利用。这就造成制作精美的课件难以完全切合教师的教学实际而被搁置不用。
三、 农远工程的“潜障碍”
如果硬件设施基本齐全、优质资源基本满足是农远工程的“万事俱备”。那么,人员配备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就是“东风”了。有的学校正是因为欠缺“东风”,造成大量远教设备的闲置,形成农远工程的“潜障碍”。
领导认识不到位,各项措施难落实。校长的教育观念和对远教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学校远教设备的命运,进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效率,各校成立农远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常规管理机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然而,由于以升学成绩为前提、急功近利的思想占据上风,加上农村中小学信息相对闭塞、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现象的客观存在,当农远工作与其他工作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其他工作优先于农远工作。某学校的光盘播放室几乎成了万能教室,一度被当做图书阅览室、生物实验室、德育展室、会议室等功能教室使用。
管理技术人员任务多而重,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远教工作中。农远工程的设备管理技术人员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力军。农村中小学规模相对较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许多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特别是某些师资严重短缺的学校,远教管理技术人员还承担着繁重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不仅如此,设备维修、网络管理、文字录入等凡是与计算机有关的事都得做,简直就是学校里的“打杂工”。即使他们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年终评优却总是靠边站,报酬待遇难以兑现。长期以往,相关人员失去了工作热情,远教资源成为学校的“奢侈品”,只有公开课、观摩课,才得以“暂”露头角。
教师培训难以持续,远教设备使用水平亟待提高。众所周知,应用好远教设备仅靠管理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做到人人敢用、会用。这就要求对全体教师进行应用远教资源的素养培训,不仅要有使用相关设备的培训,还要有相关理论与应用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资源与课程整合的二次开发应用能力的培训。农远工程实施初期,许多学校按照上级的指示,对教师进行了技术培训,但这些培训只是“水过地皮湿”,根本无法满足教师日常使用远教设备的需要。有的教师遇公开课临时抱佛脚,请求远教管理技术人员帮忙,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受制多重部门管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身兼数职的远教管理技术人员受制于学校多重部门的管理:教学上受制于教导处、设备维修上受制于总务处、网站建设上受制于办公室、教师培训上受制于教科室。多头管理很容易造成某一时段事情的扎堆,远教管理技术人员不得不加班加点,有时甚至会停课、调课,服务于其他工作。
在农远工程推广实施的初期,存在着种种不利于农远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人为障碍。不论是“硬障碍”、“软障碍”,还是“潜障碍”,都不可能永远成为农远工程应用的“拦路虎”。只要我们上下一心、高度重视、精密部署,这些障碍都不懈一击。农远工程的应用落到实处,教育公平的明天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清泉.推动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6).
[2]赵彦俊.西部农远工程光盘资源“本土化”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3).
[3]杨晓宏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若干理论问题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1).
[4]张新明等.农远工程资源建设及应用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4).
一、 农远工程的“硬障碍”
农远工程设备的添设、专用教室的启用,如同为农村中小学打通了“信息高速公路”,为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奠定了基础条件。然而,正如高速公路运营后需要不断地维护一样,农远工程也需要后期的维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否则,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会成为农远工程应用的“硬障碍”。
设备配备规模小。农远工程的设备安装是以学校为单位的。有的学校往往只有一套设备安装到固定教室里,一节课只能满足一个班级教师和学生的使用,轮回使用周期较长。有些科目的教学想用农远资源却用不上,有些教师申请了但不能如愿安排。几次三番之后,教师就丧失了使用农远设备的信心,甚至放弃使用。
后续配套不到位。国家配备的只是现代教育设备,如电脑、电视、影碟机等,学校还需要自行配置桌、凳等辅助设备。笔者在走访中发现,由于多种原因,某些学校专用远程教室的辅助设备难以保障。有些学校专用远程教室至今没有配备桌凳,学生上课必须自带凳子;还有些学校由于房屋短缺,专用远程教室还兼有其他用途,教师上课必须与相关管理人员协商。这些现象的存在,给教师上课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障碍。
设备维修难及时。农远设备都是通过政府采购购得,免费保养服务期为1年~3年。在前期,维修服务还算比较及时,设备过了保修期,服务质量就有所下降,有的甚至更换了服务商,设备维修无人问津,再加上维修费用需要学校支付,遇到维修金额较大的情况时,维修往往被搁浅,设备也成了废物一件。
上网条件待提高。众所周知,接上互联网是优质资源流向农村中小学的先决条件之一。一些学校由于地理条件、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教师随时随地上网的要求。有些学校至今还是只有1台~2台电脑能上网,教师从网上搜索到上课使用资源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
二、 农远工程的“软障碍”
农远工程的实质是优质资源被农村教师二次开发利用。当农村教师利用这些优质资源时,却发现其难以贴合农村教学的实际,存在着一些不可逾越的“软障碍”。
课程资源城市化,不符合农村教学实际。笔者在一所采用农远工程模式一的小学看到,电视机、影碟机上布满了灰尘,多数光盘连包装还没有打开。光盘资源中的授课教师多数是城市中的教师,学生是城市中的学生,有的还采用小班化教学。由于文化背景、知识水平、教学环境等诸多方面差异,适用于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模式并不适合农村学生的需要,尝试利用的结果还不及传统课堂效果明显。
课程资源整体衔接性明显,教师难以取舍。播放课例中的某一片段或是某些片段,是授课教师真正需要的。农村教师选取片段,将其有机地嵌入自己的教学是最理想的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笔者常常看到,农远资源所创设的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严重脱节,资源中的师生与现实中的师生关系有很大差别,取舍其中一段再利用,用来烘托课堂气氛还可以,想真正地化为己用却很困难。久而久之,也就没有教师再这样备课了。
“积木式”、“模块化”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正如千姿百态、样式迥异的高楼大厦所用的原材料都是钢筋、水泥、砖头、瓦块一样,教师希望拥有能自由组合、快速拼装的“积木式”、“模块化”的原材料,经过自己的二次拼装,创造出个性特色鲜明的课堂。然而,国家所提供的优质资源大都是逻辑严密、特点鲜明的成套资源,只能整体搬家或片段搬家,很难二次开发利用。
课件流程固定,很难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内容修改。课件是教师教学的利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我们使用农远工程所提供的课件时,很容易发现课件程序都是被编译过的程序,很难看到源程序的身影。有的课件进行了加密技术处理,能被教师修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很难融入教师的个性,根本无法二次开发利用。这就造成制作精美的课件难以完全切合教师的教学实际而被搁置不用。
三、 农远工程的“潜障碍”
如果硬件设施基本齐全、优质资源基本满足是农远工程的“万事俱备”。那么,人员配备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就是“东风”了。有的学校正是因为欠缺“东风”,造成大量远教设备的闲置,形成农远工程的“潜障碍”。
领导认识不到位,各项措施难落实。校长的教育观念和对远教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学校远教设备的命运,进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效率,各校成立农远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常规管理机制,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然而,由于以升学成绩为前提、急功近利的思想占据上风,加上农村中小学信息相对闭塞、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现象的客观存在,当农远工作与其他工作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其他工作优先于农远工作。某学校的光盘播放室几乎成了万能教室,一度被当做图书阅览室、生物实验室、德育展室、会议室等功能教室使用。
管理技术人员任务多而重,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远教工作中。农远工程的设备管理技术人员是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力军。农村中小学规模相对较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许多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特别是某些师资严重短缺的学校,远教管理技术人员还承担着繁重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不仅如此,设备维修、网络管理、文字录入等凡是与计算机有关的事都得做,简直就是学校里的“打杂工”。即使他们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年终评优却总是靠边站,报酬待遇难以兑现。长期以往,相关人员失去了工作热情,远教资源成为学校的“奢侈品”,只有公开课、观摩课,才得以“暂”露头角。
教师培训难以持续,远教设备使用水平亟待提高。众所周知,应用好远教设备仅靠管理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的全员参与,做到人人敢用、会用。这就要求对全体教师进行应用远教资源的素养培训,不仅要有使用相关设备的培训,还要有相关理论与应用知识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资源与课程整合的二次开发应用能力的培训。农远工程实施初期,许多学校按照上级的指示,对教师进行了技术培训,但这些培训只是“水过地皮湿”,根本无法满足教师日常使用远教设备的需要。有的教师遇公开课临时抱佛脚,请求远教管理技术人员帮忙,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受制多重部门管理,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身兼数职的远教管理技术人员受制于学校多重部门的管理:教学上受制于教导处、设备维修上受制于总务处、网站建设上受制于办公室、教师培训上受制于教科室。多头管理很容易造成某一时段事情的扎堆,远教管理技术人员不得不加班加点,有时甚至会停课、调课,服务于其他工作。
在农远工程推广实施的初期,存在着种种不利于农远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人为障碍。不论是“硬障碍”、“软障碍”,还是“潜障碍”,都不可能永远成为农远工程应用的“拦路虎”。只要我们上下一心、高度重视、精密部署,这些障碍都不懈一击。农远工程的应用落到实处,教育公平的明天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清泉.推动农远工程可持续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6).
[2]赵彦俊.西部农远工程光盘资源“本土化”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3).
[3]杨晓宏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若干理论问题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8(1).
[4]张新明等.农远工程资源建设及应用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