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人热衷于取英文名?

来源 :畅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主体性涣散到了生活的各个不同领域,工作、生活、虚拟空间中都有不一样“自我”的现代人来说,英文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每到春节,北上广的Mary、Vivian和David陆续回家,变成了翠花、大妮和二狗子。”
  这是2016年年初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近些年,中国人热爱起英文名这件事甚至成为了一种现象。且不论外企办公的白领们工位上的姓名牌有多少是英文的,现在的小朋友,尤其是国际学校的中国孩子,也人手一个英文名。
  我们这一代人,中文名出现在各种证件档案中,网名成为我们在虚拟空间中的第一形象,而英文名则是工作场合或与“国际友人”交流的重要名片一一对于主体性涣散到了生活的各个不同领域,工作、生活、虚拟空间中都有不一样“自我”的现代人来说,英文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起英文名,图个方便?
  其实,也并不是只有中国人才会使用“英文名”。我的一个朋友来自波兰,她叫Katarzyna,其中zy这个发音是波兰特有的(波兰语以大量不友好的辅音组合著称),为了避免拗口,她在我们课堂上都自称Kate。
  著名球星罗伯特·莱万多夫斯基(Robert Lewandowski),很巧,也来自波兰。“罗伯特”并不是波兰语中常见的名字,更像是一个英文名。被问到为什么的时候,莱万说,自己的父母想让自己出人头地,最好有一个在英语世界也能畅通无阻的名字——如此这般,听起来是否耳熟?
  那好,我们来说中文。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英文名相比中文名在国际场合中明显更容易发音。由于我们从小学习的汉语拼音是为了方便学习而创造的,并不是一种国际通行的音标系统,因此根据拼音读名字,时常会让外国人陷入一种“我要怎么开口”的迷惑状态中。比如q、x、z这种发音,在中文和英文系统中的读法不同,按照英文读中文这几个音的时候会让人有一种舌头打结、欲哭无泪的感觉。
  再加上中文中有音调,即使拼写正确、被英美国家的人叫出来依然感觉“怪怪的”。
  从中文到英文,隔了一整个语言世界,在英语世界里突兀地出现中文,的确会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这常常让爱“随大流”的中国人感到不安。
  另外,在中国,常见姓氏的数量是一定的,而名字却因为汉字的随意组合无穷无尽,也就是说在中国姓少而名多。但在英美,名字的数量则相对有限,尤其是常见的英文名则更少,姓氏则具有更强的区分作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拥有一个大家都脍炙人口的英文名的确比较好记。
  你为什么需要一个英文名?
  但是,在自己名字好念、好记,也不会对外国人造成舌头打结的困扰的时候,为什么你还是起了一个英文名?
  中国人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确,在最开始英文名刚刚大量出现在中国的时候,这种安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新的称呼方式,恰恰象征着新的语言行为逻辑。
  在工作中如果有大量涉外的业务,尤其是在外企的工作,中国工作人员的英文名就表示接受外国的、或者说国际通用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说,不管你的中文名是翠花、二柱子还是狗蛋,在你被称为Vivian、David和Michael的工作场合,你都是外国工作标准的执行者。
  甚至一些本土的公司,英文名也成为了标配。比如百度,李彦宏在上下员工口中都是以Robin的身份而存在,甚至连内部邮件地址也是这样。相比起来,“李总”“李董”这样的叫法,仿佛就有一种乡镇企业领导的既视感,这是追求“洋气”的国人所避之不及的。
  而同样,在英语课堂上,为了保证更完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获得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英语老师也常常鼓励学生起英文名——这和老外学中文时起中文名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说,英文名的确不只是一个新的称呼那么简单。更多时候,英文名也象征着人们在思维模式和言行举止上有意无意地向外国靠拢,一个新名字就像一种新身份,对行事方式有约规作用。
  另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说,名字是我们与人交往的一张重要名片。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中文名是由父母给予、几乎与生俱来的。因此在起中文名这件事上,我们根本早已丧失了“主动权”。而英文名则不同,无论请教老师、朋友,还是“自制”,我们在给自己找个英文名的时候多少都是有主动性的。因此对于一些人来说,英文名这张“名片”,根本也是一种“掌控自己人生”的彰显。
  一种文化现象?
  和中文名不同的是,常见英文名实在太“常见”,鄙视它们普通没个性的中国人于是走上了一套伟大的DIY之路。
  一般说来,“普通”的英文名常常来自于英文课本和影视作品里人物的名字,或者是明星的名字。而DIY英文名的来源则相当广泛,不仅可以直接翻译中文名,还可以找与中文名发音相近的英文单词,还有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哪怕只是发音好听,词类活用什么的那都不是事儿。
  何伟在《江城》里,就记录了不少诡异英文名的例子。比如有些同学会直接翻译中文名字,像“豪斯(House)”“耶洛(Yellow)”和“诺斯(North)”。还有个相当有自省精神的男生给自己起名“莱希(Lazy)”,因为自己很懒,“爱好就是睡觉”。
  而对那些喜欢讨口彩,对字面意义有执念的中国人来说,不少吉祥如意的英文名也被创造出来,比如Strong(强壮)、Lucky(幸运)、Happy(快乐)等等。中国人对命名这件事如此认真投入,电影《山河故人》里有给儿子起名叫“到乐”,期待长大成人有很多“Dollar(美元)”这样的情节也特别值得理解了。
  其实,英文名如果仅仅是奇怪,倒也无伤大雅。但如果因为不清楚外国的文化环境,起了一个“不太好”的英文名就比较尴尬了。不少吃货可能会从自己喜欢的食物中获取英文名的灵感,但无奈,当你叫“Banana(香蕉)”“Cucumber(黄瓜)”或者“Cherry(樱桃)”“Lollipop(棒棒糖)”的时候,可能会有人打量你,看看你是不是来自某个红灯区,或是那儿的常客。
  没错,这些食物名词虽然看起来可口,却有浓浓的性影射含义。由于一些食物的材质、外观、口感甚至吃它们的动作都会会激起人们的一系列联想,这种性影射常常会被用在外国的俚语或者诗歌中。所以,不少具有性影射的词就会是红灯区的“服务人员”起“花名”时的首选。
  而事实上,英语国家的人在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时,却相当传统,甚至“保守”。例如起名结果引起全英国人的关注,甚至有博彩公司为此下注的英国小公主、威廉与凯特的女儿夏洛特公主,她的名字就是“传统起名法”的最佳印证。小公主全名夏洛特·伊丽莎白·戴安娜(CharlotteElizabeth Diana)。其中,“夏洛特”是爷爷的名字查尔斯(Charles)的女性对应名,同时也是公主的姨妈、凯特王妃的妹妹的中间名。而“伊丽莎白”则无需赘述,除了致敬自己的曾祖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伊丽莎白”还是凯特王妃及她的母亲的中间名。最后毫无疑问,“戴安娜”是为了纪念小公主的奶奶,已故的戴安娜王妃。
  其实,这种“把祖祖辈辈穿在身上”一般的起名方式不仅仅在王室中通行,普通百姓在起名时也时常会借用祖辈或先人的名字。另外,对不少普通人来说,自己重要的朋友、或者自己特别喜爱的明星、甚至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也都可以成为给孩子起名的灵感来源。也就是说,不管怎樣,他们在起名时总是遵循着既有的轨迹,而很多时候,英文名还带有纪念、致敬、表达情感和尊重传统的情感在其中。
  因此,中国人在起英文名时并没有如此深厚久远的起名文化传统,也难怪不少老外在听到中国人介绍自己DIY出来的光怪陆离的英文名之后会愣神半天。而为了帮中国人起个合适靠谱的英文名,避免出现一些为了标新立异而过于奇怪甚至有损形象的英文名,有些外国人也是操碎了心。比如一位来自英国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博·杰瑟普就创办了一个名叫“SpeeialName”的网站,专门为中国人起英文名,网站在半年内就赚了快五万英镑。(资料来源:Elsewhere)
其他文献
20年来,不断有人为反家暴奔走发声,相关法律也应运而生——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对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和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  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叫做《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中男主角安嘉和经常殴打妻子梅湘南,其下手之狠毒、殴打之惨烈,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家暴,在人们的意识中,可能感觉不好界定,而且多为隐私:跟亲戚朋友说,换来的可能只有一句“两口子之间的事,局外人不
期刊
“仪式感”这个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网络上大热,百度一搜,《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仪式感,是对生活深深的热爱》这类文章比比皆是。  标题看着有点让人起鸡皮疙瘩,但我对“仪式感”这种理念却是认同的。  第一次将“仪式感”这一词与具体行为联系起来,是在去年年末某个社团的一场茶聚上。参加过许多次他们的聚会,头两次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慢慢地,愈发觉得聚会是他们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情。  地点通常在是师兄们的办公
期刊
“我做梦也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用我的身份证号,上了我考上的大学,一直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在同一个省份生活着。”  今年33岁的王娜娜生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新安集镇新西行政村。2002年高考失利后又复读了一年,2003年高考后因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她以为自己落榜便外出打工,而后结婚生子。  2015年,王娜娜发现自己当年并非落榜,而是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却被人顶替上了大学。  12
期刊
以前,我从不会关机睡觉。是因为我怕别人需要我的时候,找不到我。  我一天二十四小时地趴在手机面前,心甘情愿地做它的俘虏,等待一个人的电话和短信。事实上,他从未关心过我,我的电话也从未接到过他的信息。  之后,看过一篇文章,说假如你爱上一个人,千万别去主动联系他。就是要活出一点姿态,一点傲气,才会有人来爱你。真正在乎你的人,会主动来寻找你。  总有一天清醒时,才会明白,被你二十四小时期待的电话,只是
期刊
2016年11月5日,阿曼馬斯喀特,英国查尔斯王子携妻子卡米拉访问阿曼,现场跳剑舞开启七天中东行。
期刊
“25年来,因为没有使尽洪荒之力,打工不像打工,生活不像生活,事业不像事业,一句话,活着不像活着……打算给自己15年时间,想做一枚普普通通的小律师,不知道能否就此安身立命,为自己而活……”说这话的,是云南省普洱市国土资源局原副局长李青松。近日,一篇名为《就这么任性,我辞去了市国土局副局长职务一一为了忘却的纪念》的文章刷屏微信朋友圈。作者称,他今年8月12日获得省国土厅党组批准,辞去公职,“9月单位
期刊
自1986年起,三十年间,中国的反贫困战役一直在“攻坚”,政策几经调整: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区域性扶贫”到瞄准贫困县、“整村推进”,再到“扶贫入户”……现在,扶贫的最新关键词是——“精准”。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改革现行扶贫思路和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说。  到2020年,所有贫
期刊
都说汉墓“十室九空”,种种机缘巧合之下,一座江西南昌海昏侯大墓成为例外。板栗虫草、衣笥钱粮、钟鼎车马、金玉珠辉,近两万件出土文物、居室化的椁室结构,勾勒出一位西汉贵族在富足社会中的精致生活。他的墓园,错落分布着大小墓葬9座,另有祠堂厢房、道路排水。它还是我国迄今发现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2016年3月2日9时,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在首都博物馆礼仪
期刊
政要在抛头露面风光无限的同时,难免不小心露出些“破绽”。无意也好,巧合也罢,被摄影记者逮到的话,着实娱乐大众。估计他们见到本人的这些囧照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赶紧销毁它。这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最近就因为一张在公众场合眯眼小憩的照片上了一回娱乐头条。  其实,政要被抓拍到囿照逗大家开怀大笑,安倍晋三可不是第一人,我们还见过奥巴马、默克尔、萨科齐等各式各样的表情包……所以呢,各位大人,要留意自己的形象
期刊
“根本不被看好”的特朗普能胜选,正说明了如今美国社会的撕裂。穷人和富人、少数族裔和白人、保守派和自由派的矛盾已经难以缓解  特朗普赢了。  在一年前,没人相信他会赢,在两年前,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还没听说过他的名字。而他的对手希拉里,民调领先了几乎一整年,出名已经三十年。  在房地产商人特朗普之前,美国曾经有过3个跨界总统:艾森豪威尔、格兰特(军人)和胡佛(煤老板)。不过这三人在当总统之前都曾身居要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