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必须让学生整体地了解物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初中物理教材和化学教材中有一些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解释却迥然不同,容易使学生在头脑中混淆、“打架”,如何处理这些“纠纷”?现举四例说明:
1,此“熔”并非彼“溶”
初中物理在研究物态变化时提出:一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解答此类问题时,若把“熔化”写成“溶化”,必然是错的,而初中化学里把一种溶质放在溶剂里变成溶液,这个变化过程叫做“溶化”,同样解答此类问题时,若把“溶化”写成“熔化”,也必然判错,为什么物质同样由固态变成液态却“熔”“溶”不相容呢?其实它们是有明显区别的,物理学中的“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溶剂参与,而化学中所谓的“溶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有溶剂参与,另一个区别是物质“熔化”需要吸热,而物质“溶化”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如洗衣粉溶化在水中放热,而化肥溶解在水中却又吸热,
2,冰水共同体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初中物理提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O℃,这里明显地把冰水平衡状态下的共同体称为混合物,即冰和水混合,而初中化学则认为,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H20的两种不同状态,应说成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因为混合物必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组成的共同体,这种冲突的产生原因在于两门学科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这个共同体,物理是从物质的状态出发,规定这个共同体为混合物,而化学是从物质的本质出发,强调的是物质的组成,故冰和水的共同体不是混合物,
3,固体能否“蒸发”
在电影或电视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仙境”,这种场面是利用干冰制造出来的,化学对此的解释是:在舞台或摄影棚的适当部位,撒点干冰,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于是形成了人造云雾,其中心词是“干冰蒸发吸热”或者说:“固体蒸发吸热”,物理上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蒸发”这种物态变化是专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而这里固态变成气态那该叫做干冰“升华”了,其实这种碰撞的火花也是由物理、化学两门学科各自理念而产生的,化学上的解释是正确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当干冰的一部分转变为气体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周围温度迅速降低,从而使一部分二氧化碳气体冷却为液体,在反反复复的吸热过程中,大部分气态二氧化碳实际上是由液态二氧化碳“蒸发”而产生的,说干冰“蒸发”似乎隐去了其中的一些物态变化的过程,当然,物理上的反对和解释也没有错,
4,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吗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初中化学则认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在化学上若说一切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是错的,比如铜就是铜原子组成的没有“铜分子”一说,在物理上若说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的这也是错的,这违背了分子动理论,这里产生的误差可以解释为两门学科对“分子”赋予的含义不同,物理中“分子”的含义是一种广义,是指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即化学提出的分子、原子和离子,打个不正确的比方:人说“打击恐怖分子”,没有人说“打击恐怖原子”,同样这里的“分子”也是一种广义,是指组成社会团体的最小个体,
人们如何描述运动世界,文学家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描写,美学家是用形态和色彩来描写,音乐家是用旋律和节奏来描写,而物理学家用的是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来描述,同一个运动世界,在这些学家们的手上、嘴中、笔下,一定是形式各异,百花齐放,同样如此,由于物理和化学的理念不同,对事物描写准确程度的要求不同,因而产生了对某些同一知识点理解上的差异,自然原本就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现象并不只表现为物理、化学等专门学科的某种固有特性,其实物理和语文、物理和数学及其他学科之间都有这种差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力求“入乡随俗”,注重本学科的特点,明辨这些差异,避免“张冠李戴”而出错,
物理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渗透,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本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此“熔”并非彼“溶”
初中物理在研究物态变化时提出:一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解答此类问题时,若把“熔化”写成“溶化”,必然是错的,而初中化学里把一种溶质放在溶剂里变成溶液,这个变化过程叫做“溶化”,同样解答此类问题时,若把“溶化”写成“熔化”,也必然判错,为什么物质同样由固态变成液态却“熔”“溶”不相容呢?其实它们是有明显区别的,物理学中的“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溶剂参与,而化学中所谓的“溶化”是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有溶剂参与,另一个区别是物质“熔化”需要吸热,而物质“溶化”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如洗衣粉溶化在水中放热,而化肥溶解在水中却又吸热,
2,冰水共同体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初中物理提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O℃,这里明显地把冰水平衡状态下的共同体称为混合物,即冰和水混合,而初中化学则认为,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H20的两种不同状态,应说成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因为混合物必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组成的共同体,这种冲突的产生原因在于两门学科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这个共同体,物理是从物质的状态出发,规定这个共同体为混合物,而化学是从物质的本质出发,强调的是物质的组成,故冰和水的共同体不是混合物,
3,固体能否“蒸发”
在电影或电视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云雾缭绕的“仙境”,这种场面是利用干冰制造出来的,化学对此的解释是:在舞台或摄影棚的适当部位,撒点干冰,干冰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于是形成了人造云雾,其中心词是“干冰蒸发吸热”或者说:“固体蒸发吸热”,物理上反对这种说法,认为“蒸发”这种物态变化是专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而这里固态变成气态那该叫做干冰“升华”了,其实这种碰撞的火花也是由物理、化学两门学科各自理念而产生的,化学上的解释是正确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当干冰的一部分转变为气体时,吸收周围大量的热,周围温度迅速降低,从而使一部分二氧化碳气体冷却为液体,在反反复复的吸热过程中,大部分气态二氧化碳实际上是由液态二氧化碳“蒸发”而产生的,说干冰“蒸发”似乎隐去了其中的一些物态变化的过程,当然,物理上的反对和解释也没有错,
4,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吗
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初中化学则认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在化学上若说一切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是错的,比如铜就是铜原子组成的没有“铜分子”一说,在物理上若说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的这也是错的,这违背了分子动理论,这里产生的误差可以解释为两门学科对“分子”赋予的含义不同,物理中“分子”的含义是一种广义,是指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即化学提出的分子、原子和离子,打个不正确的比方:人说“打击恐怖分子”,没有人说“打击恐怖原子”,同样这里的“分子”也是一种广义,是指组成社会团体的最小个体,
人们如何描述运动世界,文学家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描写,美学家是用形态和色彩来描写,音乐家是用旋律和节奏来描写,而物理学家用的是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来描述,同一个运动世界,在这些学家们的手上、嘴中、笔下,一定是形式各异,百花齐放,同样如此,由于物理和化学的理念不同,对事物描写准确程度的要求不同,因而产生了对某些同一知识点理解上的差异,自然原本就是一个统一体,自然现象并不只表现为物理、化学等专门学科的某种固有特性,其实物理和语文、物理和数学及其他学科之间都有这种差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力求“入乡随俗”,注重本学科的特点,明辨这些差异,避免“张冠李戴”而出错,
物理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渗透,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本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