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大概没有哪国人像中国人这样纠结于“进”“退”与“出”“入”之间。有时进不如退,有时进不得也退不得;有人以进为退,有人以退为进。汉语中的成语“进退维谷”最早见于《诗经》,很好地描绘了国人“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尴尬。范仲淹的名篇《登岳阳楼记》似乎最少纠结于进退之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退);但也不得不承认:是进亦忧,退亦忧;最终得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著名结论。宋朝是文人士大夫活得最好的朝代,进退尚且如此;社会动乱和极端专制的时期,进与退,免不了又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人生抉择和精神向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孟子的话,儒家的理念,前者隐退而修身,后者进取泽被天下。还有: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这些都是儒家的理想和要求。
南京著名的栖霞山,可以说是进与退、出与入问题的最佳诠释。有时是去看栖霞红叶,有时陪朋友去拜佛、看古迹,有时就是想到那儿清净一会儿。多少年来,我一次又一次出入栖霞,睹物思人,想得最多的也是进与退的老问题。栖霞山本名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药材,取“摄生”之意。1930年出版的《栖霞新志》记载的栖霞山出产的中药材还有近600种。李时珍在南京刊刻《本草纲目》时,曾到栖霞山采集药材标本,补充、丰富《本草纲目》的内容与纲目。中草药食之可以摄生祛疾,“摄”乃保养也。“摄”在这里是一个好词,有名有实,但延养的毕竟只是人的肉身。
栖霞山后来从延养肉身走向涵养心灵,从养生转向养心。南齐时的明僧绍是转折性的人物,称得上是栖霞山的开山之祖。他先是在摄山结庐修行,后舍宅为寺,因他字栖霞,寺名栖霞,山以寺名,“摄山”成了“栖霞山”。至此,栖霞山不仅和肉身相关,更与精神相联。千百年来,栖霞山上的故事,鼓励人退隐、出世,也激励人进取、入世,矛盾而又和谐。
明氏为世家大族,即使到了僧绍这一代,自宋至梁,刺史就出了六位,胞兄僧胤是冀州刺史,胞弟庆符是青州刺史。但南北朝社会大动乱,乱世出英雄,“进”可能成为“英雄”,甚至称霸、成王;但也可能招祸,甚而丢了性命,危及家庭、亲族。因此,避乱世、求心安,也是明智之举。明僧绍雅好山水,本不肯屈居人下,他六次拒绝皇帝的诏命,甘居野兽出没的荒山野岭,确为“逸士”,时人称他为“征君”。由此可看出,明僧绍隐居山林不是一种姿态,不是待价而沽,不是“待诏”,其“退”,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其心理和理论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退”与“出”的思想渐为人所注意:玄学是显学,道教为中国本土宗教,佛教传入不久,思想时有交锋,明僧绍有自己的理性思考。他在《正二教论》中说:“佛明其宗,老全其生。守生者蔽,明宗者通。今道家称长生不死,名补天曹,大乖老、庄立言本理。”求生理意义上的长生不老是道家之“蔽”,不但与佛理相悖,也有违老庄思想。明僧绍退隐栖霞山并不是求道问药,期冀长生不老,而是体现为一种人生态度:退出俗世,遁入自我。
知音难求,知音的心趣相契也给人生带来无与伦比的欣喜。世间美好的事物莫不如此。明僧绍“征君”的声名吸引了不少人,其中就有高僧法度。他慕名来到栖霞山,在明僧绍的山舍宣讲《无量寿经》,一来二往,隐士断绝了其他的一切,走向佛教,并舍宅为寺,“千佛名蓝”的栖霞寺由此成立,成为江南地区的佛教中心。先“退”再“出”是明僧绍的人生轨迹,这当然是明僧绍意义上的——不是以退为进,而是退着进,是佛家意义上的进。正如布袋和尚的《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是渡己、渡人意义上的“进”。
任何事业,贵在有后继者,事业与精神因此才能长久。“长久”是中国传统最重要的理想之一。继其父志,“传明氏家业”的是明僧绍的次子明仲璋。按照父亲的遗嘱,他与法度一起在栖霞山造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传导佛法。自此,佛教之义与“征君”之名吸引了大批王公贵族和士大夫纷纷来栖霞山造献佛像,成就了江南名窟——栖霞山千佛岩。
为明僧绍“树碑立传”的是他的五世孙明崇俨。但这位明氏后人却是精神意义上的不肖子孙。他因为擅长“方外之术”,得到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宠信。“方外之术”乃道家的末流,“守生者蔽”,他的先祖明僧绍肯定是反对的。此为不肖者一。他为了“光宗耀祖”,求高宗李治为明僧绍撰写碑文,实质是借祖荣己,本质上还是为了一己的“进”与“入”,为儒家的末流,至少违背了祖宗的修持善业的高逸精神。天底下最贪恋长生不老之术的,莫过于皇帝,天下为他所有,“死”意味着失去那巨大的所有。所以,皇帝最看重两种人:一是为他打江山、管理江山的人,一是能帮他长寿,甚至长生不老的人。但是,因为皇帝见多了积极要求进步之人——那些在他面前尽力表现,求官求财的人。因此,皇帝心中最欣赏的一定不是这些人。也许,那些能放下一切的高逸之士,才有可能让皇帝心动。有了上面这些原因,唐高宗才肯为了一个正谏大夫的远祖写下“明征君碑”的碑文。而这位明崇俨后来竟被人刺杀,年仅33岁。有历史考证者认为,他是死于太子李贤的谋杀。武则天曾请他为几个儿子相面,看哪个儿子更有帝王命相,明崇俨说了太子的坏话。他是忘了明家的祖训,入世太深,进取失据,妄议皇家家事,断了自己的退路。
明征君碑倒是一直保留下来,是目前栖霞寺内国家级文保单位之一。此碑建于唐上元三年(676),高宗李治亲自撰文,卫尉少卿高正臣书写,朝散大夫王至敬篆额。碑阴有“栖霞”两个鎏金大字,传为李治所书。碑文书写了明征君当年的事迹,是褒扬,历代有人把它当成一种提醒。
南北朝时期,僧祐、僧朗、吉藏等高僧为发展栖霞寺做出了杰出贡献。僧祐不仅是律学名僧,而且利用自己在僧、俗两界的影响力,使栖霞寺千佛岩初具规模,现存的几尊大佛造像,都是由他亲自设计。刘勰在南京写成《文心雕龙》也是依靠僧祐的帮助,据《刘勰本传》记载,刘勰“依沙门僧祐,與之居处,积十余年”,可见僧祐对刘勰的影响。刘勰的文艺思想和僧祐的佛家教义的关系,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有人甚至认为《文心雕龙》也对《高僧传》等佛家经典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心雕龙》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但佛教思想的影响也很明显。如《文心雕龙》认为:“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道”和“神”是决定客观世界变化的无形的、最终的依据,此点实与佛理相通,也与柏拉图的理念说类似。刘勰早年即浸染于佛教,并协助僧祐编撰《出三藏记集》。《文心雕龙》得到宰相沈约的赏识,推荐他出仕为官,担任过“太子通事舍人”等官职。梁昭明太子去世后,据说刘勰内心伤悲,请求出家,但梁武帝不准;刘勰烧发明志,在南京定林寺出家,并在此圆寂,实现了出世的理想。 僧朗主要功德在栖霞山(摄山),被称为摄山大师,栖霞寺三论宗的祖庭地位的基础主要由他奠定。据《神僧传》记载,僧朗不避酒肉,常伴在僧朗左右的是一猴一犬,进餐时,僧朗必与它们分而食之。吃完后,猴把吃饭的钵套在头上,骑上狗,仍不离僧朗左右。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能与动物和谐相处,符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类过“进”,必然要役使自然,形成佛家所反对的贪与欲。这位僧朗,讲经时声震如雷,听众往往只见他的唇吻在动,多数人不能辨明内容。三论宗与禅宗一样,重神会不重语言,也不需要听得那么清楚。洞山良价禅师说:“我不重先师到得佛法,只重他不为我说破。”不说破才给他留下了心会、心领的空间,“心领”才是真正的得到、得道。
在僧祐、僧朗的基础上,吉藏将三论宗发扬光大,成为一大宗派,并流布至海外。他们都是真正的出家人,与“进”“入”没有关系,或者说,他们的“进”与“入”是佛家的进与入,是普度众生的思与愿。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的《百论》为教义,倡导“诸法性空”,入世间、出世间与有为、无为皆为因缘所定。
尽管如此,无论是进、退,出、入,都还有高下之分。佛教有宗派,可以争论;僧有高低,就高不就低。唐代诗人郑谷有诗云:“爱僧不爱紫衣僧。”奉赦撰写《宋高僧传》的赞宁原为吴越国僧统,入宋后,获皇帝赐予紫衣,充僧统,做了僧界的领导,致使《宋高僧传》不叙僧人不事王侯事,有媚上、媚世的嫌疑。欧阳修《六一诗话》载,一次安鸿渐遇赞宁与数僧行走于街上,嘲讽说:“郑都官(指郑谷。——引者著)不爱之徒,时时作队。”赞宁反应快,应声道:“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这倒是说出了媚僧与俗儒之间的共通之处,确有警醒意义。禅宗十三祖有言:“如来有教,沙门不得亲近国王、大臣权势之家。” 琉璃殿上无知识,佛家不入权贵之门。即使是佛家认识清醒,仍还须时时警示,可见进与入、退与出矛盾的调和之难。
君临天下做皇帝大概是“进”与“入”的最高阶梯了吧。但即使皇帝,心里也免不了有“退”与“出”的思想。皇帝的“俗世”可以满足各种欲望,但也无法避免“烦恼”。这样的矛盾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栖霞寺舍利塔,不仅是栖霞寺最重要的文物,也是南京最重要的南唐旧物之一。始建于隋代,南唐改建为石塔,并遗留至今。隋文帝杨坚登基之前,神尼智仙赠予舍利数百颗。登基后的杨坚回忆往事,相信自己能君临天下是佛护佑的结果,所以两次下诏在各地选址建塔,安放舍利,栖霞寺是首座获建舍利塔的寺庙。此次建起的木塔,毁于唐会昌灭佛。重建舍利塔要等到南唐时期。《五灯会元》多次记载“江南国主”请僧说法、襄助佛事,保留至今的石质舍利塔是南唐襄助佛事的最有力证明。这“江南国主”,要么指李璟要么指李煜,作为南唐偏安江南的两位皇帝,一方面承受着来自北宋的巨大压力,行动上对佛教的倡扬,也是祈求菩萨保佑“国泰民安”与李家江山吧;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时空内也免不了“浮世”之慨,内心偶尔也会有“厌世”之情,动“出世”之念。但作为皇帝,实际上已是退无可退,对佛教的态度,也证明了他们只能在进与退之间纠结、挣扎。一位官员问马祖道一禅师:我吃不吃肉呢?禅师答:吃是你的禄,不吃是你的福。即使是普通人,这“福”与“禄”都很难取舍,皇帝的那块“肉”,那可是天下最大的“禄”。
皇帝“进”“退”,天下震动。顺治皇帝几次三番要出家,甚至剃度成为落发皇帝,举国震惊。虽然出家之事被劝阻,不了了之,皇帝出家心切却是事实。痛失爱子爱妃(这本是他进取的个人动力),使他心灰意冷,厌倦俗务(皇帝的工作当然也是俗务),一意要遁入空门。
雍正皇帝崇佛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他“用”佛已达一定的“境界”,自号“圆明居士”“破尘居士”,曾作《自疑》诗一首:“谁道空门最上乘,谩言白日可飞升。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不着僧服的“野僧”皇帝,看似一闲人,自许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佛家皇帝。登上皇位后竟自称“释主”,不仅要做人间的皇帝,而且要为佛教的教主。佛教只是雍正的借口和统治工具——臣民清净无为,就更好统治了。但曾与雍正过从甚密的僧人结局都不是太好。这些僧人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或者成为一些人走近皇帝的媒介,抑或竟想假借皇帝之名,那下场就不会好了。
皇帝流连,美人隐居,确实给游客想象栖霞留出了巨大的空间。虽然风流逸事与精神性关系不大,但从中倒也可以见出精神向度和价值取向。
天下名山僧占多,古寺名刹一般选址在云蒸霞蔚的深山老林,山以寺灵,寺以山名,佛教喜好自然,僧人向往融入自然,身处寂静清幽的山林,有利于潜心修炼、护持身心。对这样的好事,皇帝当然不肯置身事外。皇帝平时住在阔大高耸的宫殿里,威严有余,舒閑不足,既然出了京城,当然山水悠然最好。乾隆六次南巡,有五次驻跸栖霞山;第一次南巡就游览了栖霞山,但因为栖霞行宫其时还未建好,未能留驻。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了吸引、讨好乾隆皇帝,四次增修栖霞行宫,劳民伤财可以想见。当年的乾隆行宫建筑面积有两万多平方米,前后花了六年的时间建成,是乾隆南巡行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乾隆驻跸栖霞行宫期间题诗119首,书写楹联、匾额50余副、块,御碑三块,可见乾隆在此心情大好,而且颇为悠闲。皇帝住在寺山,远离紫禁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退”;休整好了以后,当然是为了更好地“进”。皇帝的江山从来不是铁打的,乾隆钟爱的栖霞行宫被太平军一把火烧了,沦为废墟,现在称为“乾隆行宫遗址”,为栖霞山增添了一些花絮。
有的人是从官场退隐山林,有的是从商场退出江湖,而李香君竟然是从情场金盆洗手,舍情取义,落发为尼,归隐栖霞,终老桃花涧。如今的桃花涧有李香君墓。桃花涧本是栖霞山美景,明代《栖霞小志》记载桃花涧:“春末夏初,则红英绿荫,错落左右,游人行其下,衣袂皆有香色。然知者亦少,非耽于山者,不能久宿。”世间“耽于山者”终是极少数。李香君“故事始于桃花扇,传奇终之桃花涧”。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乃一代佳人,选择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为人生归宿,侯、李之爱,情动天下,为一时佳话。在明清易代之际,在权贵的威逼之下,刚烈女子李香君以死抗争,一头撞向梳妆台,血溅她与侯方域的定情之物桃花扇……清军兵临金陵城下,李香君避入栖霞山的葆真庵,遁入空门。而此时的侯方域已降顺清朝,做了贰臣。国破家亡之际,“青楼皆为义气女,英雄尽是屠狗辈”。后来侯方域寻至葆真庵,李香君当面撕碎了那把溅血的桃花扇。李香君以肉身的出世,保证了精神的入世,舍个人私情,保民族大义,为栖霞山涂抹了别样的色调。 为栖霞寺增进事功的当然主要还是高僧,近代以来最为得力的当属宗仰上人。宗仰上人与帝师翁同龢是常熟老乡,上人幼年时曾受业于翁同龢。翁看了他的文章后曾对他说:“君习举子业,住著自缚;倘入缁门,慧海之舟楫也。”翁同龢是从他的文章和气息看出了他的慧根。翁是庙堂之上的“进”“入”之人,对“出”“入”气象倒是最敏感的。宗仰天资超群,此后确实一心向内,潜于内典,不再仕进向外,16岁便剃度出家。但他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以出世的精神忧时济世,以出家人的身份从事着革命者的事业。19至20世纪之交,国家内忧外患,宗仰联络众多革命者,编辑出版革命报纸,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成立中国教育学会,鼓吹革命,资助革命事业。后来的国民党要人高度评价宗仰:“迹其生平,襟怀磊落,德性坚定,闻义必先,避免若浼,实佛门之龙象,吾党之瑰奇。”佛门龙象、党之瑰奇,这样的评价用在一个人身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
遇“义”而进,面“名利”而退,无反顾,不犹豫,绝不拖泥带水,这才是宗仰最让人感佩处。民国建立以后,当年的革命战友飞黄腾达,孙中山根据宗仰上人对革命的贡献请他到民国教育部任职,宗仰坚持不受,仍以“佛”为其宗旨,托迹丛林。但仍旧关注国家大事,宋教仁被刺,袁世凯意欲称帝,宗仰上人撰下《宋杀愤言》和《讨袁篇》,俨然革命斗士。宗仰就是这样:以佛家弟子身份,时时为革命施以援手,但绝不入戏。《五灯会元》载,径山道钦禅师对他的徒弟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将相“负累”太多,宗仰不肯为“将相”,却是真正的“大丈夫”。有和尚问大珠慧海禅师:“儒释道三教异同如何?”禅师答:“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机者执之即异。总从一性上起用,机见差别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同异也。”宗仰立足于释,兼取儒、道,足称“大量者”。
也许在宗仰上人看来,如果入世,俗世的事情没弄好,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大概很难有出家人的出世与救世吧。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圆认为“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家无以宁,身无以安”,而“国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中庸子传·上》,《闲居篇》卷十九)这用在宗仰身上颇为合适。1919年,宗仰上人到栖霞山寻觅僧绍遗踪。此时的栖霞寺经历了太平天国战火等灾难后,已是破败不堪。宗仰上人在众人的请求下,决定驻锡栖霞寺,利用自己的名望和能力,重建古寺,绍隆佛种。孙中山闻知宗仰出世兴法,以归还宗仰当年资助革命款项为名,为栖霞寺拨款一万银圆。受此影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信众,纷纷为修复栖霞寺捐款。但修复工程诸事浩繁,劳心劳力。宗仰上人终因劳累过度,心力交瘁,在主体建筑即将落成之际圆寂。由于宗仰上人的努力,栖霞古寺得以中兴。为纪念宗仰上人,栖霞寺和台湾佛光山均建有宗仰上人纪念堂。
抗日战争中,南京城为日本侵略者所破,栖霞寺冒着被灭寺的危险,义无反顾收治伤残的中国军人。在民族大义面前,退无可退。“现在轮到我们前进,我死,你们生。”这是西哲柏拉图著作的大主题,也是《申辩篇》的结语。哲学家的向死而生和永恒判断与死亡灵魂的生分离开来。苏格拉底说:“我们当中谁采取的路线更好,这对所有人都是隐藏的,除了神。”(《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中国儒教与佛教的舍生取义,与西方哲学教义不谋而合。有的人是退着进步,比如佛教的勇猛精进;有的人却是进着退步,比如那些儒教的末流,那些蝇营狗苟的名利之徒。当然还有那些在“进”与“入”道路上伤痕累累的失意彷徨之人,那些身在江湖、心怀魏阙的“待诏”之辈,他们对“进退维谷”体会最深。这些,神都知道。
明代佛教“四大高僧”之一的德清禅师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三九《学要》),打通儒道两家。在真正的高人那里,儒释道没有截然分野。
经过了人生的诸多“进”“入”与“退” “出”之后,最高的境界,大概是“不进不退”。正如《五灯会元》所载玉泉昙懿禅师的自问自答:“进一步则乾坤震动,退一步则草偃风行。且道不进不退一句作什么生道?良久曰:‘闲持经卷依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
好一个“闲持经卷依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
只是,我们现代人住在公寓楼的“鸽子籠”里,家门口已无松可依;而且,也已经没有山林给你结庐隐居。我的一位小学同学,在尘世左冲右突,最终以“和尚”为业。谈起僧俗两界,他竟幽幽地说:“都差不多。”听此语,我也是幽幽的,没好再问他在何处驻锡。进、入与退、出,我们现代人只能在“心”上做文章。连高僧都说:莫学佛法,但自修心。
责任编辑 许泽红
南京著名的栖霞山,可以说是进与退、出与入问题的最佳诠释。有时是去看栖霞红叶,有时陪朋友去拜佛、看古迹,有时就是想到那儿清净一会儿。多少年来,我一次又一次出入栖霞,睹物思人,想得最多的也是进与退的老问题。栖霞山本名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药材,取“摄生”之意。1930年出版的《栖霞新志》记载的栖霞山出产的中药材还有近600种。李时珍在南京刊刻《本草纲目》时,曾到栖霞山采集药材标本,补充、丰富《本草纲目》的内容与纲目。中草药食之可以摄生祛疾,“摄”乃保养也。“摄”在这里是一个好词,有名有实,但延养的毕竟只是人的肉身。
栖霞山后来从延养肉身走向涵养心灵,从养生转向养心。南齐时的明僧绍是转折性的人物,称得上是栖霞山的开山之祖。他先是在摄山结庐修行,后舍宅为寺,因他字栖霞,寺名栖霞,山以寺名,“摄山”成了“栖霞山”。至此,栖霞山不仅和肉身相关,更与精神相联。千百年来,栖霞山上的故事,鼓励人退隐、出世,也激励人进取、入世,矛盾而又和谐。
明氏为世家大族,即使到了僧绍这一代,自宋至梁,刺史就出了六位,胞兄僧胤是冀州刺史,胞弟庆符是青州刺史。但南北朝社会大动乱,乱世出英雄,“进”可能成为“英雄”,甚至称霸、成王;但也可能招祸,甚而丢了性命,危及家庭、亲族。因此,避乱世、求心安,也是明智之举。明僧绍雅好山水,本不肯屈居人下,他六次拒绝皇帝的诏命,甘居野兽出没的荒山野岭,确为“逸士”,时人称他为“征君”。由此可看出,明僧绍隐居山林不是一种姿态,不是待价而沽,不是“待诏”,其“退”,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其心理和理论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退”与“出”的思想渐为人所注意:玄学是显学,道教为中国本土宗教,佛教传入不久,思想时有交锋,明僧绍有自己的理性思考。他在《正二教论》中说:“佛明其宗,老全其生。守生者蔽,明宗者通。今道家称长生不死,名补天曹,大乖老、庄立言本理。”求生理意义上的长生不老是道家之“蔽”,不但与佛理相悖,也有违老庄思想。明僧绍退隐栖霞山并不是求道问药,期冀长生不老,而是体现为一种人生态度:退出俗世,遁入自我。
知音难求,知音的心趣相契也给人生带来无与伦比的欣喜。世间美好的事物莫不如此。明僧绍“征君”的声名吸引了不少人,其中就有高僧法度。他慕名来到栖霞山,在明僧绍的山舍宣讲《无量寿经》,一来二往,隐士断绝了其他的一切,走向佛教,并舍宅为寺,“千佛名蓝”的栖霞寺由此成立,成为江南地区的佛教中心。先“退”再“出”是明僧绍的人生轨迹,这当然是明僧绍意义上的——不是以退为进,而是退着进,是佛家意义上的进。正如布袋和尚的《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是渡己、渡人意义上的“进”。
任何事业,贵在有后继者,事业与精神因此才能长久。“长久”是中国传统最重要的理想之一。继其父志,“传明氏家业”的是明僧绍的次子明仲璋。按照父亲的遗嘱,他与法度一起在栖霞山造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传导佛法。自此,佛教之义与“征君”之名吸引了大批王公贵族和士大夫纷纷来栖霞山造献佛像,成就了江南名窟——栖霞山千佛岩。
为明僧绍“树碑立传”的是他的五世孙明崇俨。但这位明氏后人却是精神意义上的不肖子孙。他因为擅长“方外之术”,得到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宠信。“方外之术”乃道家的末流,“守生者蔽”,他的先祖明僧绍肯定是反对的。此为不肖者一。他为了“光宗耀祖”,求高宗李治为明僧绍撰写碑文,实质是借祖荣己,本质上还是为了一己的“进”与“入”,为儒家的末流,至少违背了祖宗的修持善业的高逸精神。天底下最贪恋长生不老之术的,莫过于皇帝,天下为他所有,“死”意味着失去那巨大的所有。所以,皇帝最看重两种人:一是为他打江山、管理江山的人,一是能帮他长寿,甚至长生不老的人。但是,因为皇帝见多了积极要求进步之人——那些在他面前尽力表现,求官求财的人。因此,皇帝心中最欣赏的一定不是这些人。也许,那些能放下一切的高逸之士,才有可能让皇帝心动。有了上面这些原因,唐高宗才肯为了一个正谏大夫的远祖写下“明征君碑”的碑文。而这位明崇俨后来竟被人刺杀,年仅33岁。有历史考证者认为,他是死于太子李贤的谋杀。武则天曾请他为几个儿子相面,看哪个儿子更有帝王命相,明崇俨说了太子的坏话。他是忘了明家的祖训,入世太深,进取失据,妄议皇家家事,断了自己的退路。
明征君碑倒是一直保留下来,是目前栖霞寺内国家级文保单位之一。此碑建于唐上元三年(676),高宗李治亲自撰文,卫尉少卿高正臣书写,朝散大夫王至敬篆额。碑阴有“栖霞”两个鎏金大字,传为李治所书。碑文书写了明征君当年的事迹,是褒扬,历代有人把它当成一种提醒。
南北朝时期,僧祐、僧朗、吉藏等高僧为发展栖霞寺做出了杰出贡献。僧祐不仅是律学名僧,而且利用自己在僧、俗两界的影响力,使栖霞寺千佛岩初具规模,现存的几尊大佛造像,都是由他亲自设计。刘勰在南京写成《文心雕龙》也是依靠僧祐的帮助,据《刘勰本传》记载,刘勰“依沙门僧祐,與之居处,积十余年”,可见僧祐对刘勰的影响。刘勰的文艺思想和僧祐的佛家教义的关系,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有人甚至认为《文心雕龙》也对《高僧传》等佛家经典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心雕龙》主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但佛教思想的影响也很明显。如《文心雕龙》认为:“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道”和“神”是决定客观世界变化的无形的、最终的依据,此点实与佛理相通,也与柏拉图的理念说类似。刘勰早年即浸染于佛教,并协助僧祐编撰《出三藏记集》。《文心雕龙》得到宰相沈约的赏识,推荐他出仕为官,担任过“太子通事舍人”等官职。梁昭明太子去世后,据说刘勰内心伤悲,请求出家,但梁武帝不准;刘勰烧发明志,在南京定林寺出家,并在此圆寂,实现了出世的理想。 僧朗主要功德在栖霞山(摄山),被称为摄山大师,栖霞寺三论宗的祖庭地位的基础主要由他奠定。据《神僧传》记载,僧朗不避酒肉,常伴在僧朗左右的是一猴一犬,进餐时,僧朗必与它们分而食之。吃完后,猴把吃饭的钵套在头上,骑上狗,仍不离僧朗左右。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能与动物和谐相处,符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理想。人类过“进”,必然要役使自然,形成佛家所反对的贪与欲。这位僧朗,讲经时声震如雷,听众往往只见他的唇吻在动,多数人不能辨明内容。三论宗与禅宗一样,重神会不重语言,也不需要听得那么清楚。洞山良价禅师说:“我不重先师到得佛法,只重他不为我说破。”不说破才给他留下了心会、心领的空间,“心领”才是真正的得到、得道。
在僧祐、僧朗的基础上,吉藏将三论宗发扬光大,成为一大宗派,并流布至海外。他们都是真正的出家人,与“进”“入”没有关系,或者说,他们的“进”与“入”是佛家的进与入,是普度众生的思与愿。三论宗以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的《百论》为教义,倡导“诸法性空”,入世间、出世间与有为、无为皆为因缘所定。
尽管如此,无论是进、退,出、入,都还有高下之分。佛教有宗派,可以争论;僧有高低,就高不就低。唐代诗人郑谷有诗云:“爱僧不爱紫衣僧。”奉赦撰写《宋高僧传》的赞宁原为吴越国僧统,入宋后,获皇帝赐予紫衣,充僧统,做了僧界的领导,致使《宋高僧传》不叙僧人不事王侯事,有媚上、媚世的嫌疑。欧阳修《六一诗话》载,一次安鸿渐遇赞宁与数僧行走于街上,嘲讽说:“郑都官(指郑谷。——引者著)不爱之徒,时时作队。”赞宁反应快,应声道:“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这倒是说出了媚僧与俗儒之间的共通之处,确有警醒意义。禅宗十三祖有言:“如来有教,沙门不得亲近国王、大臣权势之家。” 琉璃殿上无知识,佛家不入权贵之门。即使是佛家认识清醒,仍还须时时警示,可见进与入、退与出矛盾的调和之难。
君临天下做皇帝大概是“进”与“入”的最高阶梯了吧。但即使皇帝,心里也免不了有“退”与“出”的思想。皇帝的“俗世”可以满足各种欲望,但也无法避免“烦恼”。这样的矛盾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栖霞寺舍利塔,不仅是栖霞寺最重要的文物,也是南京最重要的南唐旧物之一。始建于隋代,南唐改建为石塔,并遗留至今。隋文帝杨坚登基之前,神尼智仙赠予舍利数百颗。登基后的杨坚回忆往事,相信自己能君临天下是佛护佑的结果,所以两次下诏在各地选址建塔,安放舍利,栖霞寺是首座获建舍利塔的寺庙。此次建起的木塔,毁于唐会昌灭佛。重建舍利塔要等到南唐时期。《五灯会元》多次记载“江南国主”请僧说法、襄助佛事,保留至今的石质舍利塔是南唐襄助佛事的最有力证明。这“江南国主”,要么指李璟要么指李煜,作为南唐偏安江南的两位皇帝,一方面承受着来自北宋的巨大压力,行动上对佛教的倡扬,也是祈求菩萨保佑“国泰民安”与李家江山吧;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时空内也免不了“浮世”之慨,内心偶尔也会有“厌世”之情,动“出世”之念。但作为皇帝,实际上已是退无可退,对佛教的态度,也证明了他们只能在进与退之间纠结、挣扎。一位官员问马祖道一禅师:我吃不吃肉呢?禅师答:吃是你的禄,不吃是你的福。即使是普通人,这“福”与“禄”都很难取舍,皇帝的那块“肉”,那可是天下最大的“禄”。
皇帝“进”“退”,天下震动。顺治皇帝几次三番要出家,甚至剃度成为落发皇帝,举国震惊。虽然出家之事被劝阻,不了了之,皇帝出家心切却是事实。痛失爱子爱妃(这本是他进取的个人动力),使他心灰意冷,厌倦俗务(皇帝的工作当然也是俗务),一意要遁入空门。
雍正皇帝崇佛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他“用”佛已达一定的“境界”,自号“圆明居士”“破尘居士”,曾作《自疑》诗一首:“谁道空门最上乘,谩言白日可飞升。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不着僧服的“野僧”皇帝,看似一闲人,自许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佛家皇帝。登上皇位后竟自称“释主”,不仅要做人间的皇帝,而且要为佛教的教主。佛教只是雍正的借口和统治工具——臣民清净无为,就更好统治了。但曾与雍正过从甚密的僧人结局都不是太好。这些僧人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或者成为一些人走近皇帝的媒介,抑或竟想假借皇帝之名,那下场就不会好了。
皇帝流连,美人隐居,确实给游客想象栖霞留出了巨大的空间。虽然风流逸事与精神性关系不大,但从中倒也可以见出精神向度和价值取向。
天下名山僧占多,古寺名刹一般选址在云蒸霞蔚的深山老林,山以寺灵,寺以山名,佛教喜好自然,僧人向往融入自然,身处寂静清幽的山林,有利于潜心修炼、护持身心。对这样的好事,皇帝当然不肯置身事外。皇帝平时住在阔大高耸的宫殿里,威严有余,舒閑不足,既然出了京城,当然山水悠然最好。乾隆六次南巡,有五次驻跸栖霞山;第一次南巡就游览了栖霞山,但因为栖霞行宫其时还未建好,未能留驻。两江总督尹继善为了吸引、讨好乾隆皇帝,四次增修栖霞行宫,劳民伤财可以想见。当年的乾隆行宫建筑面积有两万多平方米,前后花了六年的时间建成,是乾隆南巡行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乾隆驻跸栖霞行宫期间题诗119首,书写楹联、匾额50余副、块,御碑三块,可见乾隆在此心情大好,而且颇为悠闲。皇帝住在寺山,远离紫禁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退”;休整好了以后,当然是为了更好地“进”。皇帝的江山从来不是铁打的,乾隆钟爱的栖霞行宫被太平军一把火烧了,沦为废墟,现在称为“乾隆行宫遗址”,为栖霞山增添了一些花絮。
有的人是从官场退隐山林,有的是从商场退出江湖,而李香君竟然是从情场金盆洗手,舍情取义,落发为尼,归隐栖霞,终老桃花涧。如今的桃花涧有李香君墓。桃花涧本是栖霞山美景,明代《栖霞小志》记载桃花涧:“春末夏初,则红英绿荫,错落左右,游人行其下,衣袂皆有香色。然知者亦少,非耽于山者,不能久宿。”世间“耽于山者”终是极少数。李香君“故事始于桃花扇,传奇终之桃花涧”。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乃一代佳人,选择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为人生归宿,侯、李之爱,情动天下,为一时佳话。在明清易代之际,在权贵的威逼之下,刚烈女子李香君以死抗争,一头撞向梳妆台,血溅她与侯方域的定情之物桃花扇……清军兵临金陵城下,李香君避入栖霞山的葆真庵,遁入空门。而此时的侯方域已降顺清朝,做了贰臣。国破家亡之际,“青楼皆为义气女,英雄尽是屠狗辈”。后来侯方域寻至葆真庵,李香君当面撕碎了那把溅血的桃花扇。李香君以肉身的出世,保证了精神的入世,舍个人私情,保民族大义,为栖霞山涂抹了别样的色调。 为栖霞寺增进事功的当然主要还是高僧,近代以来最为得力的当属宗仰上人。宗仰上人与帝师翁同龢是常熟老乡,上人幼年时曾受业于翁同龢。翁看了他的文章后曾对他说:“君习举子业,住著自缚;倘入缁门,慧海之舟楫也。”翁同龢是从他的文章和气息看出了他的慧根。翁是庙堂之上的“进”“入”之人,对“出”“入”气象倒是最敏感的。宗仰天资超群,此后确实一心向内,潜于内典,不再仕进向外,16岁便剃度出家。但他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以出世的精神忧时济世,以出家人的身份从事着革命者的事业。19至20世纪之交,国家内忧外患,宗仰联络众多革命者,编辑出版革命报纸,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成立中国教育学会,鼓吹革命,资助革命事业。后来的国民党要人高度评价宗仰:“迹其生平,襟怀磊落,德性坚定,闻义必先,避免若浼,实佛门之龙象,吾党之瑰奇。”佛门龙象、党之瑰奇,这样的评价用在一个人身上,大概是绝无仅有的。
遇“义”而进,面“名利”而退,无反顾,不犹豫,绝不拖泥带水,这才是宗仰最让人感佩处。民国建立以后,当年的革命战友飞黄腾达,孙中山根据宗仰上人对革命的贡献请他到民国教育部任职,宗仰坚持不受,仍以“佛”为其宗旨,托迹丛林。但仍旧关注国家大事,宋教仁被刺,袁世凯意欲称帝,宗仰上人撰下《宋杀愤言》和《讨袁篇》,俨然革命斗士。宗仰就是这样:以佛家弟子身份,时时为革命施以援手,但绝不入戏。《五灯会元》载,径山道钦禅师对他的徒弟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将相“负累”太多,宗仰不肯为“将相”,却是真正的“大丈夫”。有和尚问大珠慧海禅师:“儒释道三教异同如何?”禅师答:“大量者用之即同,小机者执之即异。总从一性上起用,机见差别成三。迷悟由人,不在教之同异也。”宗仰立足于释,兼取儒、道,足称“大量者”。
也许在宗仰上人看来,如果入世,俗世的事情没弄好,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大概很难有出家人的出世与救世吧。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圆认为“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家无以宁,身无以安”,而“国不治,家不宁,身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中庸子传·上》,《闲居篇》卷十九)这用在宗仰身上颇为合适。1919年,宗仰上人到栖霞山寻觅僧绍遗踪。此时的栖霞寺经历了太平天国战火等灾难后,已是破败不堪。宗仰上人在众人的请求下,决定驻锡栖霞寺,利用自己的名望和能力,重建古寺,绍隆佛种。孙中山闻知宗仰出世兴法,以归还宗仰当年资助革命款项为名,为栖霞寺拨款一万银圆。受此影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信众,纷纷为修复栖霞寺捐款。但修复工程诸事浩繁,劳心劳力。宗仰上人终因劳累过度,心力交瘁,在主体建筑即将落成之际圆寂。由于宗仰上人的努力,栖霞古寺得以中兴。为纪念宗仰上人,栖霞寺和台湾佛光山均建有宗仰上人纪念堂。
抗日战争中,南京城为日本侵略者所破,栖霞寺冒着被灭寺的危险,义无反顾收治伤残的中国军人。在民族大义面前,退无可退。“现在轮到我们前进,我死,你们生。”这是西哲柏拉图著作的大主题,也是《申辩篇》的结语。哲学家的向死而生和永恒判断与死亡灵魂的生分离开来。苏格拉底说:“我们当中谁采取的路线更好,这对所有人都是隐藏的,除了神。”(《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中国儒教与佛教的舍生取义,与西方哲学教义不谋而合。有的人是退着进步,比如佛教的勇猛精进;有的人却是进着退步,比如那些儒教的末流,那些蝇营狗苟的名利之徒。当然还有那些在“进”与“入”道路上伤痕累累的失意彷徨之人,那些身在江湖、心怀魏阙的“待诏”之辈,他们对“进退维谷”体会最深。这些,神都知道。
明代佛教“四大高僧”之一的德清禅师说:“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三九《学要》),打通儒道两家。在真正的高人那里,儒释道没有截然分野。
经过了人生的诸多“进”“入”与“退” “出”之后,最高的境界,大概是“不进不退”。正如《五灯会元》所载玉泉昙懿禅师的自问自答:“进一步则乾坤震动,退一步则草偃风行。且道不进不退一句作什么生道?良久曰:‘闲持经卷依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
好一个“闲持经卷依松立,笑问客从何处来”!
只是,我们现代人住在公寓楼的“鸽子籠”里,家门口已无松可依;而且,也已经没有山林给你结庐隐居。我的一位小学同学,在尘世左冲右突,最终以“和尚”为业。谈起僧俗两界,他竟幽幽地说:“都差不多。”听此语,我也是幽幽的,没好再问他在何处驻锡。进、入与退、出,我们现代人只能在“心”上做文章。连高僧都说:莫学佛法,但自修心。
责任编辑 许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