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还要关注表达——揣摩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标》学段要求,依据文本特点,循序渐进,步步落实,层层推进,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认知、触摸、思辨、丰富,进而主动建构,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在阅读中认知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体会、掌握和运用语言。揣摩与领悟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必须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在阅读中,教师要有意识利用教材,从大处着眼,小处细琢,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必要的、常见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如文章是如何立意选材的,如何谋篇布局的,如何遣词造句的。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择其主要的表达顺序或方法引导学生认知,让表达特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鲜明的痕迹。例如,小说体裁课文的教学,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特征:情节发展、人物刻画和环境烘托。依托教材,每篇课文侧重其一处感知,这样,文本的表达特点就会深入而扎实地印刻在学生心中。
二、在追问中触摸
知其然还须知其所以然,方能记忆深刻。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领学生知晓作者是运用了什么表达顺序或方法,更应该让学生领悟运用这种方法或顺序的作用是什么,在认知的基础上追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让学生在追问中触摸、明白运用这种表达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己的表达中恰当运用。比如,《夹竹桃》一文,明明重点写夹竹桃,可是第3自然段中,却用大量笔墨提到了“春天的迎春花、桃花;夏天的凤仙花、石竹花;秋天的玉簪花、菊花”。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部分去掉是否可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在追问中,让学生明白这一段并非是作者的赘笔,而是作者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再如,《大江保卫战》一文中,作者写了群体铮铮铁汉的本色,为什么还要重点刻画连长黄晓文的形象?在追问中引领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表达,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面显点,让英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诸如此类的表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追问,在追问中明理。久而久之,学生在平时阅读中,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关注表达方法,思考表达的作用。
三、在比较中思辨
即使是同一内容,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比较、去思考、去辨别。例如,《诺贝尔》一文,作者侧重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课文第8和第9自然段,作者连续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近了!近了!”“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成功了!成功了!”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近了!近了!”与“近了!”“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与“诺贝尔完了。”“成功了!成功了!”与“成功了”的不同表达效果,在朗读、辨析中,学生感受到作者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化了人物当时激动、担心、惶恐的心理活动,以及诺贝尔爆炸后的喜悦与忘我情感。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人们的言语凸显了诺贝尔大无畏、心中只有事业,不顾个人安危的形象。只有深入思辨,才能让我们感受作者独特的表达魅力。
四、在勾连中丰富
对于表达顺序的揣摩、表达方法的领悟,应随文而教,顺势而导,坚持一课一得,努力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比较每篇课文表达的独特地方,从而丰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比如说理性文章,同样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同样是举例,例子选择角度也是各有不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为了说明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一个道理,作者选用了正反事例加以论证;而《谈礼貌》一课则选择了古今事例,用平凡人与领导者的事例来说明要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学与问》一课两个事例则存在递进关系,告诉大家做学问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善于观察思考。
五、在运用中建构
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掌握了基本的表达顺序或方法后,一定要加以运用,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表达方法、表达技巧,从而形成个性的表达,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比如,就刻画人物而言,《黄河的主人》一文采用环境烘托的手法;《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则侧重语言细节描写……学生无论是从文章的立意上,还是材料的选择上、用词用句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师适时搭设语言实践平台,要求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基于方法的积累,基于人物的熟知,同时,教师在指导评议中,适当点拨或提醒可以采用哪些表达顺序或方法,相信这样的练笔不会不精彩。在实际运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提取积累的方法,自主选择、自主建构,长此以往,逐步形成了属于学生自己的表达方法,这样写出来的语段或者篇章才会有灵动的个性,有生命的气息。
(作者单位: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
一、在阅读中认知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体会、掌握和运用语言。揣摩与领悟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必须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在阅读中,教师要有意识利用教材,从大处着眼,小处细琢,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必要的、常见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如文章是如何立意选材的,如何谋篇布局的,如何遣词造句的。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择其主要的表达顺序或方法引导学生认知,让表达特点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鲜明的痕迹。例如,小说体裁课文的教学,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特征:情节发展、人物刻画和环境烘托。依托教材,每篇课文侧重其一处感知,这样,文本的表达特点就会深入而扎实地印刻在学生心中。
二、在追问中触摸
知其然还须知其所以然,方能记忆深刻。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领学生知晓作者是运用了什么表达顺序或方法,更应该让学生领悟运用这种方法或顺序的作用是什么,在认知的基础上追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让学生在追问中触摸、明白运用这种表达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己的表达中恰当运用。比如,《夹竹桃》一文,明明重点写夹竹桃,可是第3自然段中,却用大量笔墨提到了“春天的迎春花、桃花;夏天的凤仙花、石竹花;秋天的玉簪花、菊花”。引导学生思考:这一部分去掉是否可以?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在追问中,让学生明白这一段并非是作者的赘笔,而是作者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夹竹桃的韧性。再如,《大江保卫战》一文中,作者写了群体铮铮铁汉的本色,为什么还要重点刻画连长黄晓文的形象?在追问中引领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表达,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以面显点,让英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诸如此类的表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追问,在追问中明理。久而久之,学生在平时阅读中,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关注表达方法,思考表达的作用。
三、在比较中思辨
即使是同一内容,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比较、去思考、去辨别。例如,《诺贝尔》一文,作者侧重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课文第8和第9自然段,作者连续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近了!近了!”“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成功了!成功了!”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近了!近了!”与“近了!”“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与“诺贝尔完了。”“成功了!成功了!”与“成功了”的不同表达效果,在朗读、辨析中,学生感受到作者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化了人物当时激动、担心、惶恐的心理活动,以及诺贝尔爆炸后的喜悦与忘我情感。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人们的言语凸显了诺贝尔大无畏、心中只有事业,不顾个人安危的形象。只有深入思辨,才能让我们感受作者独特的表达魅力。
四、在勾连中丰富
对于表达顺序的揣摩、表达方法的领悟,应随文而教,顺势而导,坚持一课一得,努力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比较每篇课文表达的独特地方,从而丰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比如说理性文章,同样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同样是举例,例子选择角度也是各有不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为了说明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这一个道理,作者选用了正反事例加以论证;而《谈礼貌》一课则选择了古今事例,用平凡人与领导者的事例来说明要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用语,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学与问》一课两个事例则存在递进关系,告诉大家做学问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善于观察思考。
五、在运用中建构
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掌握了基本的表达顺序或方法后,一定要加以运用,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表达方法、表达技巧,从而形成个性的表达,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比如,就刻画人物而言,《黄河的主人》一文采用环境烘托的手法;《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则侧重语言细节描写……学生无论是从文章的立意上,还是材料的选择上、用词用句等方面,都积累了一些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师适时搭设语言实践平台,要求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基于方法的积累,基于人物的熟知,同时,教师在指导评议中,适当点拨或提醒可以采用哪些表达顺序或方法,相信这样的练笔不会不精彩。在实际运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提取积累的方法,自主选择、自主建构,长此以往,逐步形成了属于学生自己的表达方法,这样写出来的语段或者篇章才会有灵动的个性,有生命的气息。
(作者单位: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