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州东,凤皇山,厥值宜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凤上……”看2米高的巨石,巴掌大的古字还残留着岁月的痕迹,似乎“坐实”了“北苑御茶园”在茶历史上的地位。一路走来,灰色的墙砖点缀着蜿蜒的土路,残留的墙砖扁而窄,在田垄上还留有灰砖堆砌的痕迹,看着现代文明与历史茶文化的重叠,北苑御茶园的历史被快速的翻开,恍若宋代茶工们的足迹被阳光温暖了片刻,又恢复了田野的寂静。北苑御茶园是武夷山茶辉煌的开始,风流天子赵佶喜欢高雅,也正是因为天子高雅的花样,文人们也开始附庸风雅,北苑御茶园的诗情茶意也就由此而来。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载”,耳边似乎又传来引人入神的诗句,历史的痕迹与时下的风情交织在心头,心中不免感慨与怀念。并没有刻意的做些什么,但是,总有一种与宋代茶工足迹相重叠的错觉。抬头看去既是三十六峰的连绵不绝,左顾右盼间,不免有一种难言的骄傲与意气,这似乎与诗情画意般的附庸风雅相悖,但是,眼中的色彩总是在祥和與意气风发间跳动。
青黄色的芽头刚刚冒出来,在微风中摇曳,莫名的有在此间汲泉煮茶,或静而禅坐,再或者三五好友吟诗作对,行曲水流觞之雅事的冲动。坐在狭长的小山谷中,放眼望去,一丛一丛的茶树,静而祥和。回忆慢慢涌上心头,怀念背着竹篓随父采茶的情景,不知竹篓还在不在,感叹间,突然发现自己与这青山碧水有些格格不入,总有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矛盾感。压下心中的思绪,心中的烦闷被“绿林好汉聚山林”的诗意与惬意所替代。远离了城市的喧闹,虽然绿影间人影绰绰,但是,并不影响山水惬意的意境,只是在茶树间偶尔传来人声。坐在石凳上,特别想如古人“长啸”,但又不忍破坏这一刻的宁静。远处传递似有似无的滴答流水声,青山碧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意境,回忆与茶树的青黄色芽头汇聚在一起,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微笑,有心偷偷采一两个芽头尝尝鲜,远处却有人影晃动,只能压住心中的古意与悸动,离开小山谷。
“九曲十八弯”,似乎多了一丝家乡的留恋与回忆,青山碧水间,不禁想问水为什么是碧色?但是,山中溪流用碧水来描写最合适不过,这就是家乡的味道,懒散地坐在竹筏上,似乎多了一种意境,宁静恬雅间,多了一丝甜蜜与恋恋不舍。
一路走来,家乡的味道越来越浓,红色的木棉花似乎在迎接归来的游子,但是,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热烈与冲动,寻找武夷岩背后的花香与岩韵,似乎那才是家乡的味道。透过鲜亮的茶汤,以含蓄的方式,品茗乌龙的茶香。武夷岩茶以大红袍为最,水仙、肉桂等各领其韵,自成一品。曾几何时,最大的乐趣便是在投茶之后,手捧盖碗,深嗅数秒后的感觉。花香如桂、如兰,藏在干茶里,热水一激,迸发而出。武夷岩茶的香气不尽相同,各有各的层次与风骨,或显霸道,或直冲肺腑,或是甘冽,口舌生津,又或是醇厚不觉,品茗一碗,神游觉时已万里之外。
越往深处,心似乎越发的安静与祥和,骨子里的爱乡情结与草根秉性似乎越来越明显,心中念着快一点到达目的地,而脚步在不自觉间却又被茶树、碧水、青山所吸引,一路走走停停,格格不入的错觉与躁动慢慢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采茶的朴素与踏实。最怀念家乡的柘洋茶,那是我家乡的“私房茶”,在武夷山的深处,有一“柘洋”的生态村,南邻黄柏,紧靠黄柏溪,恍若世外桃源。
武夷山品种茶十多种,但是,“私房茶 ”的七泡才是一绝,好久都没有尝到“私房茶”的味道了,每一泡都会有不同的花香,但是,直到现在,没有连品七碗,似乎正是因为七碗不得吃,让我对家乡如此的眷恋。
现代风与茶的古朴韵味在这青山碧水间显得那么的和谐,驻足间,本着人生难得几回安的念头,准备了肉挂、大红袍、水仙、私房茶等样品,如乌龙摆尾般一字排开,茶碗、茶杯、匙、筒、壶、秆一应俱全,有一种满汉全席的错觉。鸟啼虫鸣碧水间,当银珠倾泻,乌龙翻动时,石乳百舸争流,兰芷竞相争艳下,有一种三十六峰在转,八百茶香迎面的错觉。
在品茗间,总觉得自己是茶道的宠儿,如浮萍般漂泊,但这一次的临时起意,却有幸参与到茶王赛活动中,茶叶品种丰富,茶王赛以肉桂、水仙、品种、名丛茶王等,品茗交流,总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洒脱与自然。茶香的诱惑总能带动心中的点点思绪,从躬耕陇亩,看朝代更替,但,茶香似乎亘古不变。思绪沉浸在茶香中,烦恼与乡愁似乎冲淡了一些。
入夜,清风徐徐,潺潺流水声清晰可闻,仰观银河之垂星川,俯啜茶香之韵味,不知何时起,耳畔传来“潇湘水云”,撩动着游子归根的心弦。品茗似乎变成了一种情怀,令人神游不觉而思绪翩翩。茶会仍在继续,繁星点点间似有丝丝雨意,更是增添了夜色下的乡韵。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清晨,奔波的尘土与烦闷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家乡的茶意洗尽了脸上的浮夸与心中的不安分,换上粗布麻衣,背起竹篓,埝灭手中的烟,深呼吸,似乎吐出了身体的浑浊。戴上手套,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仪式感。
百花开放好春光
采茶姑娘满山岗
手提篮儿将茶采
片片采来片片香
采啊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载”,耳边似乎又传来引人入神的诗句,历史的痕迹与时下的风情交织在心头,心中不免感慨与怀念。并没有刻意的做些什么,但是,总有一种与宋代茶工足迹相重叠的错觉。抬头看去既是三十六峰的连绵不绝,左顾右盼间,不免有一种难言的骄傲与意气,这似乎与诗情画意般的附庸风雅相悖,但是,眼中的色彩总是在祥和與意气风发间跳动。
青黄色的芽头刚刚冒出来,在微风中摇曳,莫名的有在此间汲泉煮茶,或静而禅坐,再或者三五好友吟诗作对,行曲水流觞之雅事的冲动。坐在狭长的小山谷中,放眼望去,一丛一丛的茶树,静而祥和。回忆慢慢涌上心头,怀念背着竹篓随父采茶的情景,不知竹篓还在不在,感叹间,突然发现自己与这青山碧水有些格格不入,总有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矛盾感。压下心中的思绪,心中的烦闷被“绿林好汉聚山林”的诗意与惬意所替代。远离了城市的喧闹,虽然绿影间人影绰绰,但是,并不影响山水惬意的意境,只是在茶树间偶尔传来人声。坐在石凳上,特别想如古人“长啸”,但又不忍破坏这一刻的宁静。远处传递似有似无的滴答流水声,青山碧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意境,回忆与茶树的青黄色芽头汇聚在一起,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微笑,有心偷偷采一两个芽头尝尝鲜,远处却有人影晃动,只能压住心中的古意与悸动,离开小山谷。
“九曲十八弯”,似乎多了一丝家乡的留恋与回忆,青山碧水间,不禁想问水为什么是碧色?但是,山中溪流用碧水来描写最合适不过,这就是家乡的味道,懒散地坐在竹筏上,似乎多了一种意境,宁静恬雅间,多了一丝甜蜜与恋恋不舍。
一路走来,家乡的味道越来越浓,红色的木棉花似乎在迎接归来的游子,但是,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热烈与冲动,寻找武夷岩背后的花香与岩韵,似乎那才是家乡的味道。透过鲜亮的茶汤,以含蓄的方式,品茗乌龙的茶香。武夷岩茶以大红袍为最,水仙、肉桂等各领其韵,自成一品。曾几何时,最大的乐趣便是在投茶之后,手捧盖碗,深嗅数秒后的感觉。花香如桂、如兰,藏在干茶里,热水一激,迸发而出。武夷岩茶的香气不尽相同,各有各的层次与风骨,或显霸道,或直冲肺腑,或是甘冽,口舌生津,又或是醇厚不觉,品茗一碗,神游觉时已万里之外。
越往深处,心似乎越发的安静与祥和,骨子里的爱乡情结与草根秉性似乎越来越明显,心中念着快一点到达目的地,而脚步在不自觉间却又被茶树、碧水、青山所吸引,一路走走停停,格格不入的错觉与躁动慢慢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采茶的朴素与踏实。最怀念家乡的柘洋茶,那是我家乡的“私房茶”,在武夷山的深处,有一“柘洋”的生态村,南邻黄柏,紧靠黄柏溪,恍若世外桃源。
武夷山品种茶十多种,但是,“私房茶 ”的七泡才是一绝,好久都没有尝到“私房茶”的味道了,每一泡都会有不同的花香,但是,直到现在,没有连品七碗,似乎正是因为七碗不得吃,让我对家乡如此的眷恋。
现代风与茶的古朴韵味在这青山碧水间显得那么的和谐,驻足间,本着人生难得几回安的念头,准备了肉挂、大红袍、水仙、私房茶等样品,如乌龙摆尾般一字排开,茶碗、茶杯、匙、筒、壶、秆一应俱全,有一种满汉全席的错觉。鸟啼虫鸣碧水间,当银珠倾泻,乌龙翻动时,石乳百舸争流,兰芷竞相争艳下,有一种三十六峰在转,八百茶香迎面的错觉。
在品茗间,总觉得自己是茶道的宠儿,如浮萍般漂泊,但这一次的临时起意,却有幸参与到茶王赛活动中,茶叶品种丰富,茶王赛以肉桂、水仙、品种、名丛茶王等,品茗交流,总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洒脱与自然。茶香的诱惑总能带动心中的点点思绪,从躬耕陇亩,看朝代更替,但,茶香似乎亘古不变。思绪沉浸在茶香中,烦恼与乡愁似乎冲淡了一些。
入夜,清风徐徐,潺潺流水声清晰可闻,仰观银河之垂星川,俯啜茶香之韵味,不知何时起,耳畔传来“潇湘水云”,撩动着游子归根的心弦。品茗似乎变成了一种情怀,令人神游不觉而思绪翩翩。茶会仍在继续,繁星点点间似有丝丝雨意,更是增添了夜色下的乡韵。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清晨,奔波的尘土与烦闷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家乡的茶意洗尽了脸上的浮夸与心中的不安分,换上粗布麻衣,背起竹篓,埝灭手中的烟,深呼吸,似乎吐出了身体的浑浊。戴上手套,心中升起一种莫名的仪式感。
百花开放好春光
采茶姑娘满山岗
手提篮儿将茶采
片片采来片片香
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