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特性分析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从转录水平上解析穿心莲体内主要进行的生物进程及其分子机制,选取生长60天的福建漳州生产用穿心莲苗为材料,利用超长单分子测序技术测得其根、茎和倒三叶的全长转录组初始序列信息.对初始序列进行筛选、去冗余、校正、功能注释和基因结构分析.结果 显示,穿心莲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及抗生素合成途径.bHLH、bZIP、MYB和WRKY等直接参与次生代谢的转录因子含量位居前10.穿心莲内酯前体合成途径基因出现可变剪切,主要为内含子保留.其中,有1个基因产生了6个可变启动子式的内含子保留mRNA亚型.总之,次生代谢是穿心莲的主要生物活性进程,相关功能基因可通过结合丰富的转录因子和进行高频的可变剪切参与其中.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丰油10号\'在黄淮地区适宜的播种密度与行距配置.在河南省油菜主产区进行大田试验,比较不同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方式下,\'丰油10号\'的物候期、叶片叶色值(specialty products agricultural division,SPAD)及开花期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情况.结果 表明:\'丰油10号\'的生育期随着密度和行距的增大,逐渐缩短;叶片的SPAD值在蕾薹期和开花期随密度增大逐渐降低,随行距缩小而减小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乡村文化建设与振兴,利用文献演绎法和归纳综述法,研究了当前中国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发现中国乡村文化服务仍存在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资源供给形式单一、治理机制尚未完善、数字型人才紧缺等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困境.但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缩小城乡文化鸿沟、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提供了全新机遇.应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加速乡村文化振兴,重点通过科学规划和政策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