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法、问卷法、测试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的《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依据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探讨如何运用“课堂分段”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与空间,以便学生转变以往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的学习方式。从而加强其责任感,树立自尊和自信,并逐步养成“自主锻炼身体”的习惯,为今后坚持体育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性;教学方式
1 前言:
在体育教学方式中,课改前多为学生被动性接受学习,以及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学和练都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和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基于此,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故此在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探讨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改进教师的教法,把学生的学习变成其主体性、能动性,使学生的性格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对此我校对教学方式加强了研究和探讨,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课堂分段”教学方式。即将课堂教学分为两个学习阶段,第一段为教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念;第二段是学生在完成基础后的升华阶段,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需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并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选定目标层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从而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彻底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
2.3 观察法:
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看是否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是否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
2.4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参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此进行整理及必要的统计与分析,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2.5 问卷调查法:
向全体学生发放调查表,就不同项目的特点;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兴趣爱好和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问卷设计,通过问卷搜集研究材料。
3.2 发展自学自练能力
“课堂分段”教学方式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在有教师参与的练习前后变化不大,而没有教师参与的练习前后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见表2)。从表中可见有教师参与而主动练习的状况并没有显著差异,实验前后分别是78%和80%。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学生在教师面前好表现,表现欲望也更强,同时教师的督促也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没有教师参与下学生的主动练习却是变化较大,实验前后分别是31%和70%。造成这样结果,其根本在于传统的教法使得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运作,压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在“课堂分段”教学方式下,极大地释放了学生长期受压抑的情绪,主动意识也明显增强,学生更愿表现自己的想法和自创的动作。
在有或没有教师参与情况下学生有创意的练习同样在实验前后都有较显著的提高。实验前传统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技能的时空都极其有限;在“课堂分段”中,学生完全占有第二段的时间,在这时间段里,学生可自由交往、自由选择、自由支配、自由设计、自组练习进程。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学生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自主性也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性练习也有了良好的环境。
3.3 身体素质的发展
实验前的教学方法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结果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其兴趣和参与程度都有所降低。而“课堂分段”给予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跟着提高,学生练习的时间就相应增加,这就使学生各项运动成绩有较明显的提高。与同年级不是实验班的学生成绩进行比较,可知道实验组的学生各项体育成绩进步得更快(见表3)。这说明身体素质的提高与体育课的教学方式有密切的联系。
3.4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课堂分段”对学生自信心、意志品质、竞争意识等心理品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见表4)。在实验班中把心理品质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并用现代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要求启迪学生,引导学生逐渐消除害羞心理,敢于在集体中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对比,可发现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明显要比普通班的学生更有表演欲望,其自信心也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的集体意识也得到较好的培养,如实验班里的学生更在意班级在集体比赛中的胜负,他们甚至为了得到胜利可以付出每一份力量。
4 结论与建议
实施“课堂分段”教学,能有效克服“优生”不用学、不思进取;“差生”不能学、丧失学习信心的不良现象。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质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运动能力、集体意识大大加强;并能形成良好的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教学实验的实施,说明“课堂分段”教学方式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但在实施“课堂分段”教学方式之前,必须掌握学生共同的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了解,同时应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特征,才能更好利用“课堂分段”这种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对十种教学模式的分析.体育教学,20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潘立兵.对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和探讨.体育教育网.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联安中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性;教学方式
1 前言:
在体育教学方式中,课改前多为学生被动性接受学习,以及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的学和练都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和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基于此,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故此在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探讨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改进教师的教法,把学生的学习变成其主体性、能动性,使学生的性格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对此我校对教学方式加强了研究和探讨,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课堂分段”教学方式。即将课堂教学分为两个学习阶段,第一段为教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念;第二段是学生在完成基础后的升华阶段,是让学生根据自己所需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在教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并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选定目标层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从而打破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彻底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
2.3 观察法:
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看是否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是否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
2.4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参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此进行整理及必要的统计与分析,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2.5 问卷调查法:
向全体学生发放调查表,就不同项目的特点;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兴趣爱好和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行问卷设计,通过问卷搜集研究材料。
3.2 发展自学自练能力
“课堂分段”教学方式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在有教师参与的练习前后变化不大,而没有教师参与的练习前后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见表2)。从表中可见有教师参与而主动练习的状况并没有显著差异,实验前后分别是78%和80%。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学生在教师面前好表现,表现欲望也更强,同时教师的督促也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没有教师参与下学生的主动练习却是变化较大,实验前后分别是31%和70%。造成这样结果,其根本在于传统的教法使得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运作,压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在“课堂分段”教学方式下,极大地释放了学生长期受压抑的情绪,主动意识也明显增强,学生更愿表现自己的想法和自创的动作。
在有或没有教师参与情况下学生有创意的练习同样在实验前后都有较显著的提高。实验前传统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技能的时空都极其有限;在“课堂分段”中,学生完全占有第二段的时间,在这时间段里,学生可自由交往、自由选择、自由支配、自由设计、自组练习进程。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学生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舞台;自主性也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性练习也有了良好的环境。
3.3 身体素质的发展
实验前的教学方法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结果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其兴趣和参与程度都有所降低。而“课堂分段”给予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跟着提高,学生练习的时间就相应增加,这就使学生各项运动成绩有较明显的提高。与同年级不是实验班的学生成绩进行比较,可知道实验组的学生各项体育成绩进步得更快(见表3)。这说明身体素质的提高与体育课的教学方式有密切的联系。
3.4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课堂分段”对学生自信心、意志品质、竞争意识等心理品质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见表4)。在实验班中把心理品质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并用现代社会对人才心理素质要求启迪学生,引导学生逐渐消除害羞心理,敢于在集体中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对比,可发现实验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明显要比普通班的学生更有表演欲望,其自信心也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的集体意识也得到较好的培养,如实验班里的学生更在意班级在集体比赛中的胜负,他们甚至为了得到胜利可以付出每一份力量。
4 结论与建议
实施“课堂分段”教学,能有效克服“优生”不用学、不思进取;“差生”不能学、丧失学习信心的不良现象。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质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运动能力、集体意识大大加强;并能形成良好的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教学实验的实施,说明“课堂分段”教学方式能适应体育教学改革。但在实施“课堂分段”教学方式之前,必须掌握学生共同的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了解,同时应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特征,才能更好利用“课堂分段”这种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对十种教学模式的分析.体育教学,20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潘立兵.对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和探讨.体育教育网.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联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