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成为了教育教学新目标,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重视。但如何培育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的能力成为了教师们热议的话题,其实笔者认为各门学科都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份子,只有教好每一门课程,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积小成多,由个体带动整体,最终形成教学合力,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以小学科学课程为例,探究学科教学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272
教學是一个过程,是思维碰撞、情感互动、知识传递的过程,因此需要各个教学主体,各种教学因素的有效配合才有可能成功,科学学科更是多个学科的融合,对教师能力要求更高。为此,我们只能不断地学习,不停地提升自身素养来确保自己有能力应对课改教学新要求,一番努力后,终有所获,如下所示:
一、从自身改变学科教学态度,热爱教学工作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数外三大主科占据了大部分教学时间与教学资源,而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被排挤,常年处于边缘地位,有的课程甚至“有名无实”,成为了自习课或主科的“补习课”。这一做法削弱了“副科”任课教师的教学激情,让其消极怠工,甚至“自暴自弃”。新课改背景下这一行为得到了改善,但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摆脱旧观念的束缚。为此个人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无论外界环境多么恶劣,教师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真”,始终如一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凭借自身的力量纠正错误的做法,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正因如此,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在科学的教学中自己都愿意付诸更多的热情与激情。如在学习《杠杆的科学》这一课内容时,学者提前了解古今杠杆的运用例子,分析了学情,准备常见的各种杠杆运用实例,课后让学生回家找来杠杆运用的例子来探讨。在《物质的变化》一章中,也准备NaHCO?、CH3COOH、CuSO?等化学材料让学生做实验,以此获得更真切的实验经验。虽然以教材文本,但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按着教学大纲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与视频以及教学道具,“弥补”了教材的缺陷。此外,以生为本,教学的内容的难易程度或教学进度的快慢都以学生为依据,因此能满足学生学习诉求,还不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一举两得。
二、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科学态度
什么是科学态度呢?即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尊重实证,思路开阔,允许不同的、有冲突的实证同时出现;批判思考,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灵活应变,能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并重新考虑自己的观点;对世界变化敏感,有尊重生命和环境的觉悟等等,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占据课堂,使用“一堂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提供培养科学态度的机会。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尽力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允许并鼓励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尽可能将课堂主导权让与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自由思考,自主活动,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值得期待。
如,在学习《用纸造一座“桥”》这一课内容时,同学们经过前面几课的学习知道了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征与数量、形状、结构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而本课目标就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验证理论的实用性,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在一开始就将课堂主导权交予了学生,由学生自己阅读文本,回顾已有的知识,设计自己的造桥方案并付诸实际。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互动帮助,也可以向教师寻求指导,如果与他人或教师意见相左的时,也可以进行讨论,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借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科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主动将课堂主导权让与了学生,由学生自己支配时间,组织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允许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勇于接受新事物创新教法,增加学生体验
教学是一个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率,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更要关注科学发展新动态,了解新颖、有趣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有勇气用实践加以检验,为科学课堂注入新活力,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如,在学习《校园生物大搜索》这一课内容时,笔者没有将学生“束缚”在课堂中,而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自搜集、观察校园中存在的生物,用实践活动代替了理论教学,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到《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内容时,实验比语言更加有效。于是组织学生来到实验室,亲自动手验证了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异同之处,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印象。再如,学到《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课内容时,笔者特意找来了一个小型电动机,一边拆卸电动机零件,一边授课,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到电动机的部件,知道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学到了新的科学知识。
科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明确自身职责,在教法和学法上持续创新,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值得肯定。
四、明确教学本质体现实用性,充满生活气息
任何一门学科脱离了实际,成为了纯理论性的知识都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无法与现实生活产生联系,因此与教学本质相违背。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明确教学本质,主动建立起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教学充满生活化气息。
如,在学习《桥的形状和结构》这一课内容时,笔者提前去周围采景,拍摄了家乡的各式的桥梁,目的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生活化实例,建立起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还能依据现实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计出更优、更坚固的桥梁。学到《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征求了校领导同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农场进行了参观,将动物们按着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分类并记录下了它们的特征,从实践中获得了真实、可靠的科学知识。
综上,小学科学学科意义重大,教学前景良好,能更好为学生们培养科学意识,应该受到师生们的重视,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希望各位教师同仁们指正,大家共同努力为科学教学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赖肖冰,姜建文,卞祖武,姚彩霞.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272
教學是一个过程,是思维碰撞、情感互动、知识传递的过程,因此需要各个教学主体,各种教学因素的有效配合才有可能成功,科学学科更是多个学科的融合,对教师能力要求更高。为此,我们只能不断地学习,不停地提升自身素养来确保自己有能力应对课改教学新要求,一番努力后,终有所获,如下所示:
一、从自身改变学科教学态度,热爱教学工作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数外三大主科占据了大部分教学时间与教学资源,而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被排挤,常年处于边缘地位,有的课程甚至“有名无实”,成为了自习课或主科的“补习课”。这一做法削弱了“副科”任课教师的教学激情,让其消极怠工,甚至“自暴自弃”。新课改背景下这一行为得到了改善,但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摆脱旧观念的束缚。为此个人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无论外界环境多么恶劣,教师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真”,始终如一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凭借自身的力量纠正错误的做法,为教育教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正因如此,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在科学的教学中自己都愿意付诸更多的热情与激情。如在学习《杠杆的科学》这一课内容时,学者提前了解古今杠杆的运用例子,分析了学情,准备常见的各种杠杆运用实例,课后让学生回家找来杠杆运用的例子来探讨。在《物质的变化》一章中,也准备NaHCO?、CH3COOH、CuSO?等化学材料让学生做实验,以此获得更真切的实验经验。虽然以教材文本,但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按着教学大纲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与视频以及教学道具,“弥补”了教材的缺陷。此外,以生为本,教学的内容的难易程度或教学进度的快慢都以学生为依据,因此能满足学生学习诉求,还不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一举两得。
二、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科学态度
什么是科学态度呢?即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尊重实证,思路开阔,允许不同的、有冲突的实证同时出现;批判思考,权衡、观察和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评价;灵活应变,能接受经证实的结论并重新考虑自己的观点;对世界变化敏感,有尊重生命和环境的觉悟等等,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但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占据课堂,使用“一堂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有给学生提供培养科学态度的机会。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尽力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允许并鼓励课堂上出现不同的声音,尽可能将课堂主导权让与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自由思考,自主活动,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值得期待。
如,在学习《用纸造一座“桥”》这一课内容时,同学们经过前面几课的学习知道了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征与数量、形状、结构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而本课目标就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验证理论的实用性,且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此,在一开始就将课堂主导权交予了学生,由学生自己阅读文本,回顾已有的知识,设计自己的造桥方案并付诸实际。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互动帮助,也可以向教师寻求指导,如果与他人或教师意见相左的时,也可以进行讨论,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借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科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主动将课堂主导权让与了学生,由学生自己支配时间,组织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允许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勇于接受新事物创新教法,增加学生体验
教学是一个过程,涉及方方面面,一个因素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率,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更要关注科学发展新动态,了解新颖、有趣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有勇气用实践加以检验,为科学课堂注入新活力,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如,在学习《校园生物大搜索》这一课内容时,笔者没有将学生“束缚”在课堂中,而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自搜集、观察校园中存在的生物,用实践活动代替了理论教学,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到《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一课内容时,实验比语言更加有效。于是组织学生来到实验室,亲自动手验证了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异同之处,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印象。再如,学到《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课内容时,笔者特意找来了一个小型电动机,一边拆卸电动机零件,一边授课,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到电动机的部件,知道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学到了新的科学知识。
科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明确自身职责,在教法和学法上持续创新,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值得肯定。
四、明确教学本质体现实用性,充满生活气息
任何一门学科脱离了实际,成为了纯理论性的知识都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无法与现实生活产生联系,因此与教学本质相违背。为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明确教学本质,主动建立起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教学充满生活化气息。
如,在学习《桥的形状和结构》这一课内容时,笔者提前去周围采景,拍摄了家乡的各式的桥梁,目的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生活化实例,建立起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还能依据现实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计出更优、更坚固的桥梁。学到《种类繁多的动物》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征求了校领导同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去附近的农场进行了参观,将动物们按着鸟类、鱼类、昆虫、哺乳动物分类并记录下了它们的特征,从实践中获得了真实、可靠的科学知识。
综上,小学科学学科意义重大,教学前景良好,能更好为学生们培养科学意识,应该受到师生们的重视,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希望各位教师同仁们指正,大家共同努力为科学教学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赖肖冰,姜建文,卞祖武,姚彩霞.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