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县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发展类型。但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县很难逾越“因矿而兴”到“矿竭县衰”的发展“陷阱”。很多富甲一方、红极一时的资源型县因资源衰竭,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令人痛心不已。因此,作为资源型县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广泛汲取国内外资源型城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转型创新、绿色崛起、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科学路径。
一、牢牢扭住“转型创新”这一根本动力
从诸多资源型县由兴到衰的发展轨迹看,很多都是由于地方执政者和管理者缺乏转型创新的危机意识与责任意识,在经营和发展中过度消耗资源,过度追逐暴利,形成了过度单一的产业结构,过于粗放的发展方式,致使地方崛起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给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创伤。而德国的鲁尔、美国的匹兹堡、法国的洛林等资源型城市的华丽转身,最根本的经验恰恰是及时转型创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资源型县要想顺利跨过“陷阱”,实现持续发展、高位提升,必须牢牢扭住“转型创新”这一根本动力,全面转型,全方位创新。
坚持思想先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资源型县转型,必须首先从思想转型入手,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上率先突破。就宽城而言,根据国土部门研究分析,全县超贫钒钛磁铁矿按年产含钒钛铁精粉700万吨产能计算,可供开采40年以上;鞍山式磁铁矿按年产铁精粉300万吨计算,可供开采25年以上,依然处于矿业开发的上升阶段。按照传统思维,不必转型也完全可以支撑县域经济1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但是新一届县委经过科学分析,本着对区域未来发展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果断确定了“转型创新、绿色崛起、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主基调,提出了园区建设和特色中等城市建设“两大战略”,通过建设好“四大园区”,做好产业、城市、民生、破解生产要素制约“四篇文章”,打造“宽和福地、诚信宽城”。目的就是通过及早转型、率先创新,确保县域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过渡、高位协调发展。
坚持产业突破。产业转型是县域转型的核心,推进资源型县的转型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实现产业的转型创新。产业转型不是否定资源优势,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放大资源优势,高效利用资源,进而壮大新兴产业。就宽城而言,重点是要以园区建设战略为引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统筹推进。县域转型创新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在抓好思想转型、产业创新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尤其在社会事业上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立足长远,坚持大手笔、大气魄,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事业建设上,必须按照“十到二十年不落伍”的标准来打造,按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标准来建设,最终通过全方位的转型创新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
二、紧紧把握“绿色崛起”这一工作中心
由于思想认识、管理经验、技术水平等诸多原因,加之特殊的国情和发展阶段,我国很多有资源的地方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沿着“先开发、再保护,先破坏、再治理”的路径前行。由于长期的掠夺性开发、破坏性开采,让生态环境难以承受,以至于无法修复。作为新兴的资源型县,绝不能重蹈覆辙,必须摆脱资源依赖,摈弃传统思维,强化生态保护,树立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宽城属于资源性依赖很重的区域,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程度。下一步重点是做到“四个一”:强化一个概念,即宁可让经济发展慢一点儿,让GDP、财政收入降一点儿,也要把环境做得好一点儿。突出一个治理,即对生态环境进行修补性治理。通过整治河道,全面优化水环境;通过规范矿山开采行为和技术,引进先进设备,确保资源整体开发有序;通过对尾矿库、采空区等区域绿化美化,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一个产业,即加快发展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打造绿色经济示范基地。特别是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前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全力打造科学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塑造一种文化,即加快绿色文化建设,积极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理念,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争创国家园林县城、文明县城。
三、突出抓好“全面进步”这一有力保障
印第安人有句古语:“当你快速奔跑一个时期之后,一定要停一停,等一等自己的灵魂。”矿业经济可以爆炸式发展,城市经济可以跨越式攀升,但社会事业、民生事业的发展则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就宽城而言,尽管近几年我们借助不断增加的财力,先后高标准建设省级一流的民族教育园区和全承德市最大、标准最高的县级医院,有力地改善了民生和社会事业,但由于建县晚、基础差、底子薄,民生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事业建设投入力度,力争与经济建设匹配发展。大力实施中等城市建设战略。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步伐,着力破解城中村改造与管理难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公共财政向乡镇村倾斜,基础设施向乡镇村延伸,社会保障向乡镇村覆盖,以城市建设带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不断加大新增财力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保障力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打造全省教育强县,稳步推进城乡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的幸福指数,将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县民众。
四、紧紧扣住“和谐发展”这一最终目标
和谐发展是资源型县转型升级的最终目的,也是加快城市转型的重要保障。资源型县在高速发展中,必然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特别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很可能引发百姓与企业的对立、与政府的对立,并演化为仇富仇官心理,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资源型县的地方党委、政府必须把调节区域内各类矛盾和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尤其要妥善处理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公共投入与公平公正、企业与群众的利益关系,统筹解决群众的公共服务分配问题,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矛盾。
就宽城而言,重点是加快“四个宽城”建设:一是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有效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全力抓好稳定工作,建设“平安宽城”;二是针对尾矿库、硐采矿山数量多的实际,大力加强监管,强化对尾矿库、采空区和排土场的治理,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加强各领域的安全工作,建设“安全宽城”;三是针对经济迅速发展的实际,全面加强廉洁政治建设,不断修正领导干部行为,维护区域政治廉洁,建设“廉洁宽城”;四是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素质,深入开展国家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开展“诚信教育”,规范政府、企业、市民行为,建设“诚信宽城”。
“转无止境,变则通达”。宽城在发展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将坚持以“转型创新、绿色崛起、全面进步、和谐发展”为主基调,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全力打造产业基础牢固、城市独具魅力、民生幸福、社会和谐的“宽和福地、诚信宽城”。
作者:中共宽城满族自治县委书记
(责编/于亚博)
一、牢牢扭住“转型创新”这一根本动力
从诸多资源型县由兴到衰的发展轨迹看,很多都是由于地方执政者和管理者缺乏转型创新的危机意识与责任意识,在经营和发展中过度消耗资源,过度追逐暴利,形成了过度单一的产业结构,过于粗放的发展方式,致使地方崛起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给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创伤。而德国的鲁尔、美国的匹兹堡、法国的洛林等资源型城市的华丽转身,最根本的经验恰恰是及时转型创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资源型县要想顺利跨过“陷阱”,实现持续发展、高位提升,必须牢牢扭住“转型创新”这一根本动力,全面转型,全方位创新。
坚持思想先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资源型县转型,必须首先从思想转型入手,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上率先突破。就宽城而言,根据国土部门研究分析,全县超贫钒钛磁铁矿按年产含钒钛铁精粉700万吨产能计算,可供开采40年以上;鞍山式磁铁矿按年产铁精粉300万吨计算,可供开采25年以上,依然处于矿业开发的上升阶段。按照传统思维,不必转型也完全可以支撑县域经济1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但是新一届县委经过科学分析,本着对区域未来发展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果断确定了“转型创新、绿色崛起、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的主基调,提出了园区建设和特色中等城市建设“两大战略”,通过建设好“四大园区”,做好产业、城市、民生、破解生产要素制约“四篇文章”,打造“宽和福地、诚信宽城”。目的就是通过及早转型、率先创新,确保县域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过渡、高位协调发展。
坚持产业突破。产业转型是县域转型的核心,推进资源型县的转型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实现产业的转型创新。产业转型不是否定资源优势,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放大资源优势,高效利用资源,进而壮大新兴产业。就宽城而言,重点是要以园区建设战略为引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统筹推进。县域转型创新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在抓好思想转型、产业创新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尤其在社会事业上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立足长远,坚持大手笔、大气魄,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事业建设上,必须按照“十到二十年不落伍”的标准来打造,按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标准来建设,最终通过全方位的转型创新带动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
二、紧紧把握“绿色崛起”这一工作中心
由于思想认识、管理经验、技术水平等诸多原因,加之特殊的国情和发展阶段,我国很多有资源的地方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沿着“先开发、再保护,先破坏、再治理”的路径前行。由于长期的掠夺性开发、破坏性开采,让生态环境难以承受,以至于无法修复。作为新兴的资源型县,绝不能重蹈覆辙,必须摆脱资源依赖,摈弃传统思维,强化生态保护,树立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宽城属于资源性依赖很重的区域,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程度。下一步重点是做到“四个一”:强化一个概念,即宁可让经济发展慢一点儿,让GDP、财政收入降一点儿,也要把环境做得好一点儿。突出一个治理,即对生态环境进行修补性治理。通过整治河道,全面优化水环境;通过规范矿山开采行为和技术,引进先进设备,确保资源整体开发有序;通过对尾矿库、采空区等区域绿化美化,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一个产业,即加快发展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打造绿色经济示范基地。特别是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前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循环式利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全力打造科学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塑造一种文化,即加快绿色文化建设,积极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理念,强化全民环保意识,争创国家园林县城、文明县城。
三、突出抓好“全面进步”这一有力保障
印第安人有句古语:“当你快速奔跑一个时期之后,一定要停一停,等一等自己的灵魂。”矿业经济可以爆炸式发展,城市经济可以跨越式攀升,但社会事业、民生事业的发展则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就宽城而言,尽管近几年我们借助不断增加的财力,先后高标准建设省级一流的民族教育园区和全承德市最大、标准最高的县级医院,有力地改善了民生和社会事业,但由于建县晚、基础差、底子薄,民生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和民生事业建设投入力度,力争与经济建设匹配发展。大力实施中等城市建设战略。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步伐,着力破解城中村改造与管理难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公共财政向乡镇村倾斜,基础设施向乡镇村延伸,社会保障向乡镇村覆盖,以城市建设带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民生事业。不断加大新增财力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保障力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打造全省教育强县,稳步推进城乡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的幸福指数,将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县民众。
四、紧紧扣住“和谐发展”这一最终目标
和谐发展是资源型县转型升级的最终目的,也是加快城市转型的重要保障。资源型县在高速发展中,必然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特别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很可能引发百姓与企业的对立、与政府的对立,并演化为仇富仇官心理,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此,资源型县的地方党委、政府必须把调节区域内各类矛盾和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社会管理创新为抓手,尤其要妥善处理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公共投入与公平公正、企业与群众的利益关系,统筹解决群众的公共服务分配问题,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矛盾。
就宽城而言,重点是加快“四个宽城”建设:一是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有效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全力抓好稳定工作,建设“平安宽城”;二是针对尾矿库、硐采矿山数量多的实际,大力加强监管,强化对尾矿库、采空区和排土场的治理,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全面加强各领域的安全工作,建设“安全宽城”;三是针对经济迅速发展的实际,全面加强廉洁政治建设,不断修正领导干部行为,维护区域政治廉洁,建设“廉洁宽城”;四是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素质,深入开展国家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开展“诚信教育”,规范政府、企业、市民行为,建设“诚信宽城”。
“转无止境,变则通达”。宽城在发展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将坚持以“转型创新、绿色崛起、全面进步、和谐发展”为主基调,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全力打造产业基础牢固、城市独具魅力、民生幸福、社会和谐的“宽和福地、诚信宽城”。
作者:中共宽城满族自治县委书记
(责编/于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