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重点】
1、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2、通感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他在诗歌《小池》里这样写:“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呢?
【欣赏美景,初步感知】
展示荷塘图片,初步感知荷塘美景,激发学生情趣。
【配乐朗诵,感知美文】
配乐视频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探究美点,寻访游踪】
1.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
1)遣词造句,语言美。
2)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描绘了一幅幽雅、朦胧幽静的美丽画面。
3)抒发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2、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
【探究一】
①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后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②此时,朱自清29岁,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探究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齐答)散步。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体会画面美,品味语言美,把握写景技巧】
【探究三】
课文第4小节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⑵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那些修饰性的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
⑶屏幕显示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
问:感觉怎么样啊?
【探究四】
学生讨论:第4小节写荷花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请问: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举例拓展,理解通感】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小结】
1、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2、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作业】
1、反复诵读品味第四段,并能熟练背诵。
2、知识迁移:用连续的比喻、拟人、通感手法描绘校园内一美景。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教学重点】
1、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2、通感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
2、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应加强朗读,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韵味,通过反复诵读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他在诗歌《小池》里这样写:“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里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呢?
【欣赏美景,初步感知】
展示荷塘图片,初步感知荷塘美景,激发学生情趣。
【配乐朗诵,感知美文】
配乐视频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探究美点,寻访游踪】
1.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
1)遣词造句,语言美。
2)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描绘了一幅幽雅、朦胧幽静的美丽画面。
3)抒发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2、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
【探究一】
①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后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②此时,朱自清29岁,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探究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齐答)散步。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体会画面美,品味语言美,把握写景技巧】
【探究三】
课文第4小节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⑵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那些修饰性的词语和句子,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
⑶屏幕显示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
问:感觉怎么样啊?
【探究四】
学生讨论:第4小节写荷花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
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请问: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举例拓展,理解通感】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小结】
1、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2、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作业】
1、反复诵读品味第四段,并能熟练背诵。
2、知识迁移:用连续的比喻、拟人、通感手法描绘校园内一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