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通过“我”在德国读书时的所见所闻,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种在自家临街窗户外这一奇特的景象。多年后,当作者再此踏上德国这一热土时,发现德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有种“美丽”依旧没变,那就是德国“把花种在自家临街窗户外”这一奇特景象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精练优美,抒情真挚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还能带给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及理解文中的好词佳句,学会积累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拼读重点语句,从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美景和异域风俗,品析重点句,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并联系到自身生活实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评文中重点词句,学会积累和运用。
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并能联系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准备
1.了解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及写作背景。
2.通过多种途径(书籍或者网络)查找德国异域风俗及文化。
3.精美的图片、小视频和多媒体课件。
4.预习要求及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跃氛围
1.师:同学们,看到“花”这个字,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呢?
预设: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繁花似锦、花红柳绿……
2.师小结:同学的词语积累真丰富,善于积累,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好方法。
过渡:一提到花,我们无不把它和美丽芬芳联系在一起,可是在季羡林爷爷的眼中,它更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崇高境界。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季羡林爷爷,一起走进这爱花的国家,这奇特的民族。
3.师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题,为引导学生优美地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引出中心
1.师:请同学们迅速打开书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踏上了德国?德国给季羡林爷爷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师通过默读课文,同学们有找到美丽的德国让季羡林爷爷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3.指名答,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过渡:究竟是怎样的奇丽景色让季羡林爷爷难以忘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段中对奇丽的景色和对奇特的民族的描写语句,划上横线,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了解奇丽,认识美丽
1.出示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文段。
2.读完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生1:我感觉到德国的景色很美。
生2:我感受到德国的风景绮丽,花朵美丽……
3.师:文段中哪几个词让你可以体会到这种美?
(1)理解“任何”。这条街…那条街…每一条街…任何一条街…可以看出德国人民的什么情怀?
(2)理解“花团锦簇”。形容花朵茂盛,朵朵簇拥。
(3)理解“姹紫嫣红”。形容花的颜色五颜六色。
(4)理解“花的海洋”。形容花多得浩瀚无边。
(5)理解“山阴道上”。形容花阴围成了一条道。
(6)理解“应接不暇”。形容花多得看不过来。(板书)
4.配乐想象,师范读。
师:同学們,如果你们此时此刻正在这样唯美梦幻的德国,你走在如此诗情画意的地方,请你想象一下,你会看见怎样的画面?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生1:我仿佛看见了德国处处都是美景、到处都是繁花盛开,这多美呀!
生2:我仿佛闻到了花朵的香气,我仿佛置身在花海之中。
生3:我仿佛走在了一条鲜花铺满的道路上,我随手就可以捧起一朵花……
5.再读文段。
6.欣赏图片,引导背诵。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品读和畅谈,老师也仿佛身临其境,如果老师把一些关键的语句去掉,我们再次走进这唯美梦幻的德国,和着音乐再来感受一次吧!
7.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发出怎样的感慨?
预设:生1 :我想待在这花的世界不离开!
生2:我好想再多读几次,再去感受一下这份独一无二的美丽。
8.师:我们都发出了心中的感慨,是的呀!这么美的花、如此独一无二的美景,所以季羡林爷爷也会不由自主地说(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
过渡:同学们,你们都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先理解关键词句,继而想象语句所描写的画面,再加入自己的感情品读优美的文段,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语文的理解和认识。是谁创造了奇丽的景色?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奇特的民族?
六、感知奇特,升华情感
1.小组交流。
2.出示句式一。师:哪几个词让你感受到它的奇特?读出“惊讶”。
⑴理解“家家户户”。看出德国人民对花怎样的情感?
预设:生1:德国人民对花有着热爱的情感。
生2:德国人民都特别喜欢花,并且喜欢种花,这些花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
(2)理解三个“都”。看出德国人民都是如此,养花的举动如此奇特。
预设:生1:德国人民养花的方式很特别,和我们中国人养花不同。
生2:德国人民都特别喜欢花,并且喜欢养花,这些花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所以他们对待花也很精致、特别…… (3)理解“花朵都朝外开”“只看花的脊梁”。为什么德国人要看花的脊梁?看出德国人民“我为人人”。(师生配合读)
预设:生1:因为德国人民想要把花给别人看。
生2:德国人民养花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美丽街道、美丽环境……
2.出示句式二。师:哪里看出它的奇特?“莞尔一笑”看出德国人民把“我为人人”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引导读出“理所当然”的情感)
预设:生1:“莞尔一笑”看出德国人民把这样的养花方式看作是很普通平常的事情。
生2:德国人民养花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美丽街道、美丽环境,因此看出德国人民的精神品质……
3.出示句式三。师:哪几个词让你感受到它的奇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为人人”,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是“人人为我”。所以季羡林爷爷说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板书)
预设:生1:德国人民养花的方式很奇特。
生2:德国人民养花的目的更是独一无二……
师小结:这是一种奉献给予的精神。只要我们做到“我为人人”,必定换来“人人为我”。不管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还是某一个人,我们乐意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和他人分享,愿意为大家做一些我理所能及的事情,这个世界不是可以更美好、更和谐吗?
七、延伸拓展,联系实际
1.师:相信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事例,请同学们来谈一谈。
预设:生1:如果人人都拾起地上的纸屑,那么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街道该多么整洁啊!
生2:如果我们可以把美好的事物和大家分享,那么我跟你分享,你跟她分享,整个国家都是一片美好和谐的场景……
师小结:只要我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美的眼光去看待,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人,只要人人心中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无比奇丽,快乐丰盛,并且美妙无比。
八、总结全文,牢记美丽
过渡:当季羡林爷爷40年后再次踏上德国这片热土时,朋友问他,他不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1.师:这么多年过去了,什么改变了?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总结:同学们,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一片奇丽的景色没有改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种美丽的情怀没有改变,“人人为我,我為人人”这种崇高的境界没有改变,难怪德国给季羡林爷爷留下这样的印象。(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师:老师想送一首小诗和同学们共勉,师生配合朗读。
3.师:在这样唯美独特的国度里,季羡林爷爷做了一个梦,你认为季羡林爷爷会梦到什么呢?
总结:(播放课件图片,欣赏图片)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梦中,去感受梦里的美好和恬静吧。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通过“我”在德国读书时的所见所闻,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种在自家临街窗户外这一奇特的景象。多年后,当作者再此踏上德国这一热土时,发现德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有种“美丽”依旧没变,那就是德国“把花种在自家临街窗户外”这一奇特景象有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精练优美,抒情真挚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还能带给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及理解文中的好词佳句,学会积累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拼读重点语句,从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美景和异域风俗,品析重点句,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并联系到自身生活实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评文中重点词句,学会积累和运用。
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并能联系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准备
1.了解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及写作背景。
2.通过多种途径(书籍或者网络)查找德国异域风俗及文化。
3.精美的图片、小视频和多媒体课件。
4.预习要求及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跃氛围
1.师:同学们,看到“花”这个字,你会想到哪些四字词语呢?
预设: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繁花似锦、花红柳绿……
2.师小结:同学的词语积累真丰富,善于积累,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好方法。
过渡:一提到花,我们无不把它和美丽芬芳联系在一起,可是在季羡林爷爷的眼中,它更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崇高境界。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季羡林爷爷,一起走进这爱花的国家,这奇特的民族。
3.师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课题,为引导学生优美地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引出中心
1.师:请同学们迅速打开书本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几次踏上了德国?德国给季羡林爷爷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师通过默读课文,同学们有找到美丽的德国让季羡林爷爷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3.指名答,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过渡:究竟是怎样的奇丽景色让季羡林爷爷难以忘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文段中对奇丽的景色和对奇特的民族的描写语句,划上横线,并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了解奇丽,认识美丽
1.出示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文段。
2.读完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生1:我感觉到德国的景色很美。
生2:我感受到德国的风景绮丽,花朵美丽……
3.师:文段中哪几个词让你可以体会到这种美?
(1)理解“任何”。这条街…那条街…每一条街…任何一条街…可以看出德国人民的什么情怀?
(2)理解“花团锦簇”。形容花朵茂盛,朵朵簇拥。
(3)理解“姹紫嫣红”。形容花的颜色五颜六色。
(4)理解“花的海洋”。形容花多得浩瀚无边。
(5)理解“山阴道上”。形容花阴围成了一条道。
(6)理解“应接不暇”。形容花多得看不过来。(板书)
4.配乐想象,师范读。
师:同学們,如果你们此时此刻正在这样唯美梦幻的德国,你走在如此诗情画意的地方,请你想象一下,你会看见怎样的画面?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生1:我仿佛看见了德国处处都是美景、到处都是繁花盛开,这多美呀!
生2:我仿佛闻到了花朵的香气,我仿佛置身在花海之中。
生3:我仿佛走在了一条鲜花铺满的道路上,我随手就可以捧起一朵花……
5.再读文段。
6.欣赏图片,引导背诵。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品读和畅谈,老师也仿佛身临其境,如果老师把一些关键的语句去掉,我们再次走进这唯美梦幻的德国,和着音乐再来感受一次吧!
7.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发出怎样的感慨?
预设:生1 :我想待在这花的世界不离开!
生2:我好想再多读几次,再去感受一下这份独一无二的美丽。
8.师:我们都发出了心中的感慨,是的呀!这么美的花、如此独一无二的美景,所以季羡林爷爷也会不由自主地说(课件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
过渡:同学们,你们都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先理解关键词句,继而想象语句所描写的画面,再加入自己的感情品读优美的文段,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语文的理解和认识。是谁创造了奇丽的景色?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奇特的民族?
六、感知奇特,升华情感
1.小组交流。
2.出示句式一。师:哪几个词让你感受到它的奇特?读出“惊讶”。
⑴理解“家家户户”。看出德国人民对花怎样的情感?
预设:生1:德国人民对花有着热爱的情感。
生2:德国人民都特别喜欢花,并且喜欢种花,这些花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
(2)理解三个“都”。看出德国人民都是如此,养花的举动如此奇特。
预设:生1:德国人民养花的方式很特别,和我们中国人养花不同。
生2:德国人民都特别喜欢花,并且喜欢养花,这些花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所以他们对待花也很精致、特别…… (3)理解“花朵都朝外开”“只看花的脊梁”。为什么德国人要看花的脊梁?看出德国人民“我为人人”。(师生配合读)
预设:生1:因为德国人民想要把花给别人看。
生2:德国人民养花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美丽街道、美丽环境……
2.出示句式二。师:哪里看出它的奇特?“莞尔一笑”看出德国人民把“我为人人”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引导读出“理所当然”的情感)
预设:生1:“莞尔一笑”看出德国人民把这样的养花方式看作是很普通平常的事情。
生2:德国人民养花不单单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美丽街道、美丽环境,因此看出德国人民的精神品质……
3.出示句式三。师:哪几个词让你感受到它的奇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我为人人”,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是“人人为我”。所以季羡林爷爷说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板书)
预设:生1:德国人民养花的方式很奇特。
生2:德国人民养花的目的更是独一无二……
师小结:这是一种奉献给予的精神。只要我们做到“我为人人”,必定换来“人人为我”。不管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还是某一个人,我们乐意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和他人分享,愿意为大家做一些我理所能及的事情,这个世界不是可以更美好、更和谐吗?
七、延伸拓展,联系实际
1.师:相信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事例,请同学们来谈一谈。
预设:生1:如果人人都拾起地上的纸屑,那么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街道该多么整洁啊!
生2:如果我们可以把美好的事物和大家分享,那么我跟你分享,你跟她分享,整个国家都是一片美好和谐的场景……
师小结:只要我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美的眼光去看待,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人,只要人人心中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无比奇丽,快乐丰盛,并且美妙无比。
八、总结全文,牢记美丽
过渡:当季羡林爷爷40年后再次踏上德国这片热土时,朋友问他,他不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1.师:这么多年过去了,什么改变了?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总结:同学们,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一片奇丽的景色没有改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一种美丽的情怀没有改变,“人人为我,我為人人”这种崇高的境界没有改变,难怪德国给季羡林爷爷留下这样的印象。(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2.师:老师想送一首小诗和同学们共勉,师生配合朗读。
3.师:在这样唯美独特的国度里,季羡林爷爷做了一个梦,你认为季羡林爷爷会梦到什么呢?
总结:(播放课件图片,欣赏图片)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梦中,去感受梦里的美好和恬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