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思维不深入,热情不持久的现象,而头脑OM项目以动脑动手解题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并在挑战中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挑战;实践创新能力;热情
一、 课例背景分析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随着课改深入,小学科学拓展课为学生提供多个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帮助他们扩展对世界科学现象认识,并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载沉载浮》是2015年宁波市头脑OM校间挑战赛项目之一。在头脑OM项目活动中,学生将遇见特定情境下各种问题与挑战,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判断力、学习并应用创造性思维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和提高参与者的时间管理能力,使他们成长得更快。
本课例将头脑OM的理念和活动模式转化为我校科学实践创新课程,创造一个鲜活的课例,旨在提升本课程建设的技能。《载沉载浮》教材(自编)分四部分:1. 导入,由学过的橡皮泥造船引入,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2. 读一读,议一议,让学生明确当前的任务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要求,继而制订方案;3. 动手制作装置,并通过检测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4. 经验交流,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材料运用上、技术工程上等。
二、 教学环节剖析
1. 明确任务,制订最佳方案:回顾用橡皮泥造船,师生总结得出:在橡皮泥量一定的情况下,把船造得尽可能大,排开的水量就会大,这样的船载重大。老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用塑料瓶、木条、胶水、胶带造一个装置,要求载重尽可能大,你们能行吗?学生信心满满。老师大屏幕出示这个装置的具体规格,大小:30cm×30cm×10cm,重量:不超过20克。之后让学生比划这样一个装置的草图。学生一比划,觉得不难,迫不及待。老师告诉他们别急,此装置需要在较短的时间(20分钟)里完成,为了保证成功率老师要求各组组内讨论,拿出最佳方案。约5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方案已定。各组代表上台交流,发现不足及时完善。教师先告诉他们完工后测试的几个步骤,然后分发各组所要材料和用到的工具,学生开始动手制作。
分析:用橡皮泥造船的经历使学生映象深刻,对于学生而言,造橡皮泥船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这次只是遇上更换制作材料,大小和重量上有限制而已,因而学生第一个感觉:不难。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积极地进入设计环节。之后,在交流中发现他组有更优秀点子,便能批判地接收,为集中精力高效地完成该装置的制作奠定基础。
2. 检测装置,挖掘探究潜力:几分钟后便有小组完成制作,先完工先测试。老师像一位采访者:你们对你们组的成绩满意度如何?觉得还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哪儿呢?有的组告诉老师制作的技术上不过关,漏水;有的组告诉老师整个装置目前的重量不足,应该在侧边添加一个小一点的,而更多的组则告诉老师装置重量超出,没估计到20克这么轻。当然,也有部分组发现装置结构和材料类似情况下,测试成绩也存在明显差异,那是因为堆放重物的方式方法上。30分钟后学生意犹未尽,有的组还在不断地调整,有的组提出要求重新做。
分析:在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思考、合作的力量,通往成功的路上不是盲目地动手,而是思考和合作始终伴随的动手实践。在材料和装置大小的限定情况下仍出现成绩上较大的差异,这是学生之前没预料的,而这差异也正是学生发奋努力深入探究的动力。学生有了深入探究的动力也就有了创造力的发挥,头脑OM的精神在此环节明显体现。
3. 分享经验,跟进技术创新:在经验分享中,老师及时鼓励适时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通常,需要引导的有两个方向:一是同样一个塑料瓶可以在微微加热的条件下变形,在不需要“顶”的情况下容积可以变得更大,而净重不变;二是变更主体材料,选用木条和胶带制作,即用木条拼搭出
30cm×30cm×10cm的框架结构,然后用宽的透明胶带糊,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装置。之后,各组提出新的设想,完善设计,再次改进或重做。由于时间的限制,未完成的部分建议在课后(或下次課)完成,探究延续。
分析:革新后的装置在技术上要求更高了,一些学生的动手技能会一时跟不上,但需要坚持训练,又由于时间上限制,所以延伸至课外。课下,学生带走了领到的材料,更带走启发和思考。本课最后一个环节将探究推向高潮,其动力还是任务驱动下的挑战方式。课外延伸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任务驱动下这种延伸就更为有效。学生在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中实践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三、 课例实施的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围绕学生动脑动手解题展开,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表现为:
1. 实践意识得到增强:课上老师给出的是开放的题目,让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进行解题。开始即只交代任务、材料、验收的方式和完成的期限,至于实现方案、技术路线、材料选择、具体制作和调试方法等则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
2. 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在用橡皮泥造船活动中学生已积累些许经验,尤其是“若要达到承载的量大此装置必须既大又轻”,这些对于学生解题在理论上很有指导意义。本课例在装置的制作材料、大小、轻重规格、时间上一限制实际上使得任务更具挑战性,学生解题的兴趣由此被激发,再加上当堂测试,成绩公开,竞争就会更加激烈。在种种冲突面前他们还将调动一切可行因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油然而生。
3. 技术运用得到传播:现在的学生动手机会相对缺乏,很多好的想法无法自己动手兑现。他们既不熟悉材料的特性,也不熟悉工具使用的技巧,当遇见技术上的困难时时常会改掉原先好的想法,甚至失去信心,搭建这么一个装置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工程。学生对技术的需求是空前的,他们就会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广泛交流关于技术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和.感悟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
作者简介:郑典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第三小学。
关键词:任务挑战;实践创新能力;热情
一、 课例背景分析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科学学习的核心方式。随着课改深入,小学科学拓展课为学生提供多个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帮助他们扩展对世界科学现象认识,并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载沉载浮》是2015年宁波市头脑OM校间挑战赛项目之一。在头脑OM项目活动中,学生将遇见特定情境下各种问题与挑战,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判断力、学习并应用创造性思维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和提高参与者的时间管理能力,使他们成长得更快。
本课例将头脑OM的理念和活动模式转化为我校科学实践创新课程,创造一个鲜活的课例,旨在提升本课程建设的技能。《载沉载浮》教材(自编)分四部分:1. 导入,由学过的橡皮泥造船引入,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2. 读一读,议一议,让学生明确当前的任务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要求,继而制订方案;3. 动手制作装置,并通过检测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4. 经验交流,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材料运用上、技术工程上等。
二、 教学环节剖析
1. 明确任务,制订最佳方案:回顾用橡皮泥造船,师生总结得出:在橡皮泥量一定的情况下,把船造得尽可能大,排开的水量就会大,这样的船载重大。老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用塑料瓶、木条、胶水、胶带造一个装置,要求载重尽可能大,你们能行吗?学生信心满满。老师大屏幕出示这个装置的具体规格,大小:30cm×30cm×10cm,重量:不超过20克。之后让学生比划这样一个装置的草图。学生一比划,觉得不难,迫不及待。老师告诉他们别急,此装置需要在较短的时间(20分钟)里完成,为了保证成功率老师要求各组组内讨论,拿出最佳方案。约5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方案已定。各组代表上台交流,发现不足及时完善。教师先告诉他们完工后测试的几个步骤,然后分发各组所要材料和用到的工具,学生开始动手制作。
分析:用橡皮泥造船的经历使学生映象深刻,对于学生而言,造橡皮泥船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这次只是遇上更换制作材料,大小和重量上有限制而已,因而学生第一个感觉:不难。学习兴趣很快被激发,积极地进入设计环节。之后,在交流中发现他组有更优秀点子,便能批判地接收,为集中精力高效地完成该装置的制作奠定基础。
2. 检测装置,挖掘探究潜力:几分钟后便有小组完成制作,先完工先测试。老师像一位采访者:你们对你们组的成绩满意度如何?觉得还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哪儿呢?有的组告诉老师制作的技术上不过关,漏水;有的组告诉老师整个装置目前的重量不足,应该在侧边添加一个小一点的,而更多的组则告诉老师装置重量超出,没估计到20克这么轻。当然,也有部分组发现装置结构和材料类似情况下,测试成绩也存在明显差异,那是因为堆放重物的方式方法上。30分钟后学生意犹未尽,有的组还在不断地调整,有的组提出要求重新做。
分析:在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思考、合作的力量,通往成功的路上不是盲目地动手,而是思考和合作始终伴随的动手实践。在材料和装置大小的限定情况下仍出现成绩上较大的差异,这是学生之前没预料的,而这差异也正是学生发奋努力深入探究的动力。学生有了深入探究的动力也就有了创造力的发挥,头脑OM的精神在此环节明显体现。
3. 分享经验,跟进技术创新:在经验分享中,老师及时鼓励适时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通常,需要引导的有两个方向:一是同样一个塑料瓶可以在微微加热的条件下变形,在不需要“顶”的情况下容积可以变得更大,而净重不变;二是变更主体材料,选用木条和胶带制作,即用木条拼搭出
30cm×30cm×10cm的框架结构,然后用宽的透明胶带糊,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装置。之后,各组提出新的设想,完善设计,再次改进或重做。由于时间的限制,未完成的部分建议在课后(或下次課)完成,探究延续。
分析:革新后的装置在技术上要求更高了,一些学生的动手技能会一时跟不上,但需要坚持训练,又由于时间上限制,所以延伸至课外。课下,学生带走了领到的材料,更带走启发和思考。本课最后一个环节将探究推向高潮,其动力还是任务驱动下的挑战方式。课外延伸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任务驱动下这种延伸就更为有效。学生在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中实践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三、 课例实施的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围绕学生动脑动手解题展开,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表现为:
1. 实践意识得到增强:课上老师给出的是开放的题目,让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进行解题。开始即只交代任务、材料、验收的方式和完成的期限,至于实现方案、技术路线、材料选择、具体制作和调试方法等则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
2. 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在用橡皮泥造船活动中学生已积累些许经验,尤其是“若要达到承载的量大此装置必须既大又轻”,这些对于学生解题在理论上很有指导意义。本课例在装置的制作材料、大小、轻重规格、时间上一限制实际上使得任务更具挑战性,学生解题的兴趣由此被激发,再加上当堂测试,成绩公开,竞争就会更加激烈。在种种冲突面前他们还将调动一切可行因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油然而生。
3. 技术运用得到传播:现在的学生动手机会相对缺乏,很多好的想法无法自己动手兑现。他们既不熟悉材料的特性,也不熟悉工具使用的技巧,当遇见技术上的困难时时常会改掉原先好的想法,甚至失去信心,搭建这么一个装置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工程。学生对技术的需求是空前的,他们就会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广泛交流关于技术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和.感悟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
作者简介:郑典萍,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