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日常管理中实施激励策略是为了激发、鼓励学生付出努力,进而达到特定的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是班主任应当关注的问题。文章就小学德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意识思想、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小学班主任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念等,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念、良好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小学德育中实施激励政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励策略应坚持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应坚持适度性原则,使激励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适度性是指对学生设置的激励策略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奖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激励策略的作用。例如,小学生有贪玩的天性,在上课铃响过之后,仍在教室里嬉戏,此时,教师就应坚持适度性原则进行德育教育,既不能对学生的行为不分对错地激励,也不能过分惩罚,而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引导他们改正。
(二)及时性原则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应坚持及时性原则,要求教师善于掌握运用激励策略的时机,应根据学生生活中的事物、网络热点话题,更新并实施激励策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若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有计划地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则应及时对学生提出表扬,或进行恰当的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全面性原则
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个性特征及其他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应坚持全面性原则,兼顾每一位学生。针对那些日常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为其设置一个更高的目标,通过激励策略鼓励其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这样促使其更加积极进取;针对那些表现一般、自控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一个较高的目标,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可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针对性的激励策略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思想意识,以及优秀的品质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应重视德育教育,并合理地运用激励策略,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例如,在维持班级日常纪律时,教师可采用轮换制,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管理内容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记录、对违反行为准则与班规的学生的处理,使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德育工作内容,进而能遵守并维护好班级秩序。在经过一轮的管理活动之后,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开展“德育五星”的评选活动,让学生进行不记名投票,对于优秀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按照这种方式开展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不断提升,形成较强的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制定启发性的激励策略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想取得显著成效,前提是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切实感受德育的内容与意义。班主任制定积极的激励策略,采用明显的奖惩措施,严格制定与执行,促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德育要求的良好习惯。例如,班主任可协同学校方面定期举办家长会,在例行升国旗环节,可将近期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重点表扬与表彰,受到表扬的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羡慕的神情、教师与家长骄傲的表情,会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最终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外,班主任对那些表现较差,习惯性违反班级管理制度的学生,也应实施相应的惩罚,奖惩分明,促使学生重视激励策略。再者,有一些学生出现一些失误时,班主任应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找出根源所在,并鼓励、支持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三)制定生活性的激励策略
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小学德育教育,更与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生活事物实施激励策略。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的热情和兴趣。通过有效地实施激励策略,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德育内容的实际意义。班主任将学校生活与校外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应对不乱扔垃圾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这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肯定,能够鼓励其坚持在生活中践行德育;学生主动帮助他人,尊重他人,教师应对其进行物质奖励;学生能够帮助家长主动做家务,或者是将公共场所的垃圾收拾起来,教师都应该对其进行相应表扬,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或者是教师将各种德育行为分数化,详细记录学生的日常,在综合素质考评中,将其作为考核标准之一,酌情加分等。通过一系列的激励策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班主任重视激励策略的制定与执行,保障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笔者就自身的教育经验,对小学德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原则进行简要分析,总结了一些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的措施,以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连香.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实施“激励策略”[J].课外语文,2017(12).
[2]邝丽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贯彻激励策略的方法[J].时代教育,2017(04).
[3]陈燕云.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10).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意识思想、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小学班主任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念等,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念、良好的道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小学德育中实施激励政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励策略应坚持的原则
(一)适度性原则
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应坚持适度性原则,使激励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适度性是指对学生设置的激励策略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奖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激励策略的作用。例如,小学生有贪玩的天性,在上课铃响过之后,仍在教室里嬉戏,此时,教师就应坚持适度性原则进行德育教育,既不能对学生的行为不分对错地激励,也不能过分惩罚,而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引导他们改正。
(二)及时性原则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应坚持及时性原则,要求教师善于掌握运用激励策略的时机,应根据学生生活中的事物、网络热点话题,更新并实施激励策略。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若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有计划地学习文化知识,教师则应及时对学生提出表扬,或进行恰当的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全面性原则
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个性特征及其他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应坚持全面性原则,兼顾每一位学生。针对那些日常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可为其设置一个更高的目标,通过激励策略鼓励其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这样促使其更加积极进取;针对那些表现一般、自控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一个较高的目标,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也可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针对性的激励策略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主动性、自发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思想意识,以及优秀的品质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应重视德育教育,并合理地运用激励策略,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例如,在维持班级日常纪律时,教师可采用轮换制,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管理内容是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记录、对违反行为准则与班规的学生的处理,使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德育工作内容,进而能遵守并维护好班级秩序。在经过一轮的管理活动之后,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开展“德育五星”的评选活动,让学生进行不记名投票,对于优秀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按照这种方式开展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不断提升,形成较强的班级凝聚力与向心力。
(二)制定启发性的激励策略
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要想取得显著成效,前提是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切实感受德育的内容与意义。班主任制定积极的激励策略,采用明显的奖惩措施,严格制定与执行,促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德育要求的良好习惯。例如,班主任可协同学校方面定期举办家长会,在例行升国旗环节,可将近期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重点表扬与表彰,受到表扬的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羡慕的神情、教师与家长骄傲的表情,会激励他们不断进步,最终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另外,班主任对那些表现较差,习惯性违反班级管理制度的学生,也应实施相应的惩罚,奖惩分明,促使学生重视激励策略。再者,有一些学生出现一些失误时,班主任应及时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找出根源所在,并鼓励、支持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三)制定生活性的激励策略
德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小学德育教育,更与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生活事物实施激励策略。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的热情和兴趣。通过有效地实施激励策略,学生能切实感受到德育内容的实际意义。班主任将学校生活与校外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应对不乱扔垃圾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这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肯定,能够鼓励其坚持在生活中践行德育;学生主动帮助他人,尊重他人,教师应对其进行物质奖励;学生能够帮助家长主动做家务,或者是将公共场所的垃圾收拾起来,教师都应该对其进行相应表扬,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或者是教师将各种德育行为分数化,详细记录学生的日常,在综合素质考评中,将其作为考核标准之一,酌情加分等。通过一系列的激励策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班主任重视激励策略的制定与执行,保障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笔者就自身的教育经验,对小学德育工作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原则进行简要分析,总结了一些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激励策略的措施,以期为小学班主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连香.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实施“激励策略”[J].课外语文,2017(12).
[2]邝丽云.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贯彻激励策略的方法[J].时代教育,2017(04).
[3]陈燕云.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