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思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前的“教——学”变成现在的“学——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学定教。因此,课前预习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只有做好课前预习,其他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否则将造成教学“瘫痪”的现象,影响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布置预习作业,规范学生的预习内容和流程,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预习时有事可做;其次,借助微课来制作一些富有童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最后,巧用评价,对预习效果好或者努力预习的学生给予鼓励,树立榜样,带动全班同学的预习热情。
布置预习作业,规范预习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较低,在没有任务的情况下让其自主预习,大部分学生的预习会以失败告终。这就说明,教师在前期需要做好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使其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布置预习作业”的工作,做好作业的布置。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在教学《將相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语感,我布置了如下作业:
1.反复阅读。首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读懂、读熟。之后, 找出文章中一共提到了几个人物,“将”是 , “相”是 ,“和”的意思是 ,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理解是 。
2.查资料。借助字典、辞典、电脑等工具查找文中的生词、生字并理解背诵,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胆怯、允诺等。
3.划分段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将相和》这篇文章分段,找出文章一共讲了几个故事,并给每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4.标注。阅读之后,将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或者内容标注出来留作课堂问题。
5.拓展。读完《将相和》之后,找到最喜欢的人物并思考喜欢他的原因。
通过详细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走入《将相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其在阅读中学会理解文章、培养思考能力、丰富情感。由此可见,布置预习作业,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预习,久而久之,能够使其形成预习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其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巧用微课手段,自主预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成了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的重点。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巧用微课可编辑、可视化、可重复观看的特点来制作富有童趣的短视频,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颇有帮助。在内容教学之前,我会制作与文章相关的微课,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我设计了一节微课,内容包括:
1.设置问题。如果你家来了客人,你会如何招待?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刺激其继续观看。
2.播放了一些别人家的小孩待客的搞笑片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思考。
3.暗示文中杨氏之子的做法不仅有趣,还大受他人称赞,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文章。
由此可见,巧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去主动探索文章内容,自主地进行理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热爱预习,培养预习习惯,进而提高自主预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善用预习评价,激励预习
评价机制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即激励功能,它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学生来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理,将评价机制用于预习效果评价,利用学生的求胜欲,通过表扬、激励学生,不仅可以刺激学生持续预习,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实现高效教学。
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为了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对做了预习工作和预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均提出了表扬。之后,我选出了几个预习效果好的学生,让其总结自己的预习过程并制作成作品在班级板报栏中展示,起到榜样的作用,带动其他同学的预习积极性。通过预习评价,小学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进而能够更好地进行预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巧用评价激励功能来鼓励学生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入体会预习。
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广,课前预习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为此,教师需要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布置预习作业,规范学生的预习内容和流程,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预习时有事可做;其次,借助微课来制作一些富有童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最后,巧用评价,对预习效果好或者努力预习的学生给予鼓励,树立榜样,带动全班同学的预习热情。
布置预习作业,规范预习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较低,在没有任务的情况下让其自主预习,大部分学生的预习会以失败告终。这就说明,教师在前期需要做好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使其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布置预习作业”的工作,做好作业的布置。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在教学《將相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语感,我布置了如下作业:
1.反复阅读。首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读懂、读熟。之后, 找出文章中一共提到了几个人物,“将”是 , “相”是 ,“和”的意思是 ,用课文中的一个成语来理解是 。
2.查资料。借助字典、辞典、电脑等工具查找文中的生词、生字并理解背诵,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胆怯、允诺等。
3.划分段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将相和》这篇文章分段,找出文章一共讲了几个故事,并给每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4.标注。阅读之后,将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或者内容标注出来留作课堂问题。
5.拓展。读完《将相和》之后,找到最喜欢的人物并思考喜欢他的原因。
通过详细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走入《将相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其在阅读中学会理解文章、培养思考能力、丰富情感。由此可见,布置预习作业,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预习,久而久之,能够使其形成预习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其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巧用微课手段,自主预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成了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的重点。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巧用微课可编辑、可视化、可重复观看的特点来制作富有童趣的短视频,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颇有帮助。在内容教学之前,我会制作与文章相关的微课,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例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我设计了一节微课,内容包括:
1.设置问题。如果你家来了客人,你会如何招待?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刺激其继续观看。
2.播放了一些别人家的小孩待客的搞笑片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思考。
3.暗示文中杨氏之子的做法不仅有趣,还大受他人称赞,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文章。
由此可见,巧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去主动探索文章内容,自主地进行理解,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使学生热爱预习,培养预习习惯,进而提高自主预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善用预习评价,激励预习
评价机制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即激励功能,它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学生来激发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理,将评价机制用于预习效果评价,利用学生的求胜欲,通过表扬、激励学生,不仅可以刺激学生持续预习,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水平,实现高效教学。
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时,为了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对做了预习工作和预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均提出了表扬。之后,我选出了几个预习效果好的学生,让其总结自己的预习过程并制作成作品在班级板报栏中展示,起到榜样的作用,带动其他同学的预习积极性。通过预习评价,小学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进而能够更好地进行预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巧用评价激励功能来鼓励学生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入体会预习。
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广,课前预习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为此,教师需要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