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因而小学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而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德育教育应该结合本校校情具体实施,六十九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出“守礼法、立志向”的德育理念,以期培育“守礼有志”的阳光好少年。
关键词:法治 校本课程 德育创新 守礼有志
加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品学兼优的好少年,是学校思考最多的问题。德育在任何时候都应放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首位,结合我校特殊校情,我校把普法教育、守礼有志教育放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将学校普法守礼教育活动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真实的道德思想、法制观念,从而生成良好的品性,努力为学生积蓄“道德与法”的力量。
一、学校法治校本课程
如何面向小学学段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我校从自身办学特色入手,把多年来学校取得的普法教育经验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基于我校是合肥市法治特色学校,曾连续三届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暨“零犯罪学校”,学生多是随迁子女,经深入思考,我校将德育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有志向,将“礼”与“法”相结合,将礼法教育与规则教育相结合,将德育教育与培养学生树立人生发展目标相结合,“守礼有志”由此孕育而生。
学校法治校本课程名称是“培养‘守礼有志’阳光好少年”,课程内涵是:“守礼”指遵守礼法,举止行为有礼仪,遵纪守法是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尊法;“有志”指心中有目标,并树立努力的方向。“守礼有志”就是能做到知书达礼、遵纪守规、胸中有志、以志励行。希望从六十九中学走出来的孩子都能成为“守礼有志”的阳光好少年。
二、课程目标
我校将德育课程设置、德育活动开展与学校普法教育特色结合,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和法治教育,以期培养“守礼有志”的阳光少年。
(一)课程总目标
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校多年来开展的普法教育系列活动,取得的经验、成果都可以继续传承和发扬,并结合德育课程的开设寻求新的發展点。
为此,“守礼有志”德育课程的总目标为: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同伴友好相处;遇到困难,勇敢自信;了解基本的法律,懂得保护自己;孝敬父母;感恩社会;拥有理想。
(二)课程各段目标
1.低年级段(1-2年级)目标:“识礼立志”。
低年级段学生学习法律法规的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规范(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
为此,我们确定低年级段课程目标为: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遵守纪律;下课和同学开心游戏、友好相处;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吃三无小食品,及时回家;在家做自己能做的事,当好爸爸妈妈小帮手;假期出行,注意礼仪、安全;平时积极向榜样学习,心中有梦想。
2.中年级段(3-4年级)目标:“懂礼明志”。
中年级段学生学习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为此我们确定中年级段课程目标为:生活中能够尊敬父母长辈,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遇到挫折、困难有自信,能解决;自觉维护生活环境,守卫美好家园;了解传统文化风俗,学习榜样精神并能加以传承,锻炼自己的意志。
3.高年级段(5-6年级)目标:“有礼励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分年段对学生进行要求,具有渐进性。要求高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规则和民主法治指导自己的行为。高年级段年级学习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安徽省中小学生禁毒教育读本》。
为此我们确定高年级段课程目标为:能够扬长避短,完善自我;关爱父母,友爱亲邻,积极参加社区活动;通过唱红歌、学科学,了解各行各业,树立自己的志向,追逐自己的梦想;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拒绝不良习气,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三、法治校本课程设置
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学校德育课程目标,我校设定了德育校本课程的整体框架、课程模块,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课程。
(一)整体框架
学校通过课程设置和相应的年级段目标,结合学校普法教育特色和学生实际,构建以“守礼有志”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以期培养知书达礼、遵纪守规、胸中有志、以志励行的阳光少年。
我校的“守礼有志”德育校本课程分为礼仪、梦想、法治三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根据低、中、高三个学段目标,分别设置了三个课程,体现一致性、延续性和层次性。具体框架如下:
(二)各课程模块内容
1.“礼仪”课程模块:通过低、中、高三个阶段,帮助学生习得日常行为礼仪规范,不断完善自我修养。学生从初识礼仪,到知书明理,再到识礼修身,将所学习的“礼法”“礼仪”逐渐外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对他人、家庭、社会都能发挥积极的正面影响。低年级段从培养日常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入手;中年级段从树立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的理念,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培养和实践;高年级段从培养学生能够继续完善自我、形成初步的人格魅力入手,并培养学生努力通过自身对家庭、社区产生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个体的价值。
2.“梦想”课程模块:以学生产生梦想、传承梦想、责任担当三个层次来达成本模块的课程目标。针对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要将“梦想”具化为可学习、可感知的实际内容。我校从“习爷爷讲话”“家喻户晓的名人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初步产生自己发展的愿望,初步形成自己的梦想。这一梦想可以是短期的成长之梦,也可以是人生理想的雏形。中年级段的学生通过学习、调查、访问、参观等系列实践活动,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学习为国争光的民族英雄、伟人、楷模的事迹,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为逐梦之行添瓦助力。高年级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听、说、唱、学等多种形式了解各行各业对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确定自己今后努力成才的方向。 3.“法治”课程模块:充分发挥学校普法教育特色,继承并发展学校现有的各项普法德育活动,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法律知识分类细化。比如,针对低年级段学生从培养安全意识入手,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知识。中年级学生的关注点可以再扩大,能够关注社会,培养公民的责任感。高年级学生要知道自己享受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可以学习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与自己切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从小树立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法律意识。
(三)课程设置
四、法治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
“守礼有志”德育校本课程一定要落到实处,否则就是空话,为此我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德育课程和内容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开展主题特色活动引导启迪学生;将德育课程融入班级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
(一)课程育人
“守礼有志”德育特色的落脚点就是要落实德育课程。学校注重将德育课程有机融入各门学科中,在语文课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培养;在综合实践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学会担当。
学校充分发挥班队课的作用,班队课内容突出“礼”和“志”,包括礼仪、礼貌、习惯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又精选有关名人的励志故事,促进学生形成远大志向和强大意志力。
(二)活动育人
1.依据“礼仪课程”模块的目标,学校开展“学礼仪月”系列活动,如“文明礼仪我知道”主题队会、“文明守礼”讲故事比赛、评选“守礼自律”星级中队、发现“最美的你”视频、照片征集展播等活动,让学生将学到的礼仪知识转化为自觉自律的行动,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2.依据“梦想课程”模块的目标,学校开展“我的志向”专题活动,如“名人励志”故事会、“学雷锋月”活动、“清明祭扫英烈”活动、“手绘我的梦想”“家长进课堂职业讲解”“理想在我心中”演讲、“说出我的志向”主题墙留言等活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更有激情和憧憬。
3.依据“法治课程”模块的目标,学校结合相关“普法专题日”开展系列活动,如4月份“水法”教育活动,5月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6月份“禁毒”专题活动,夏季防溺水教育等,同时开展系列法治教育演讲比赛、法治辩论赛、参观法制教育实践基地等,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文化育人
合肥市第六十九中学因为师资力量缺乏,聘用老师人数占相当大部分,造成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同时因学校是进城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学生的就读学情也不稳定。针对这样的校情,在校园文化育人方面,我校坚持法治文化立校,砥砺品质,陶冶情操,坚持普法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凸显个性,传承文化。
(四)环境育人
校园内不仅设置了交通安全宣传窗、宣传栏,学校更是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法治宣讲团——法治小记者撰写、收集法治新闻,及时在校园法治广播站进行实时报道。校园之声法治广播站内容包括:法治快递、法律讲堂、与法同行三大板块。同时,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学校充分利用橱窗、走廊、黑板、楼梯等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了让学生时时都能接受到法治教育,学校图书阅览室设有法律读本,大量读本可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浓厚的法治德育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五)评价育人
学校建立了学生操行评定制度、德育学科评价和典型个案成长集,展示学生手抄报作品、书画作品、手工作品,激励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发展,提升其审美能力;加强师生家长间的互动,促进生生互评。以记录评价方式,见证孩子生命成长的瞬间,培养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感恩父母的社会责任感。教授学生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品质。
五、法治校本课程的管理与保障
学校始终把守礼有志法治校本课程的贯彻实施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工作,建立校长、班主任、学科老师全员育人制度,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激励优化德育队伍,提高全体教师育人的自觉性和专业化水平。
(一)德育组织分级网络化管理
建立德育管理三级网络:成立德育建设管理组(核心成员)——德育建设教师联盟(各班主任+学科教师)——各班家长微信群(全体家长),形成三方位全覆盖,做好沟通与传达工作;建立分级管理组织,为后进的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学校管理组负责优秀德育班级的评比,将学校评比和班级互评结合起来,建立起公正的道德评价体系。
(二)德育队伍专业化发展
學校建立以“青蓝结对”为基本模式的教师成长路径,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有工作经验的老师以充满自信、激情的方式影响青年教师的成长,以专业培训促发展,以开展多种活动促提升,以表彰评选促动力。教师要严于律己,仪表端庄,心态阳光,乐观幽默,态势平和,沉稳睿智,这种良好的人格魅力会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往好的方面发展。通过班主任例会、专业岗位培训、学校教研活动、“守礼有志”最美教师评选、法律知识竞答等渠道,实现教育者队伍素质的提升,逐步形成师生良性互动,老师和学生争当先进道德模范。
(三)家校共育,助力成长
学校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校共育需要家校双方一起行动、共同实践。因此学校建立微信群、QQ群,成立家委会为家长答疑解惑,对他们的教育方法进行点评和指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做孩子共同成长的护航人。家校共育,携手同行,孩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DB/OL].[2004226].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364/moe_1172/moe_1201/thull_20055.html.
[2]李明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全书[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DB/OL].[20178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4]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5]孟万金.美国道德教育50年的演进历程及其启示.教育研究[J],2006,(2):7883.
关键词:法治 校本课程 德育创新 守礼有志
加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品学兼优的好少年,是学校思考最多的问题。德育在任何时候都应放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首位,结合我校特殊校情,我校把普法教育、守礼有志教育放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将学校普法守礼教育活动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去感受真实的道德思想、法制观念,从而生成良好的品性,努力为学生积蓄“道德与法”的力量。
一、学校法治校本课程
如何面向小学学段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我校从自身办学特色入手,把多年来学校取得的普法教育经验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基于我校是合肥市法治特色学校,曾连续三届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暨“零犯罪学校”,学生多是随迁子女,经深入思考,我校将德育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有志向,将“礼”与“法”相结合,将礼法教育与规则教育相结合,将德育教育与培养学生树立人生发展目标相结合,“守礼有志”由此孕育而生。
学校法治校本课程名称是“培养‘守礼有志’阳光好少年”,课程内涵是:“守礼”指遵守礼法,举止行为有礼仪,遵纪守法是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尊法;“有志”指心中有目标,并树立努力的方向。“守礼有志”就是能做到知书达礼、遵纪守规、胸中有志、以志励行。希望从六十九中学走出来的孩子都能成为“守礼有志”的阳光好少年。
二、课程目标
我校将德育课程设置、德育活动开展与学校普法教育特色结合,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和法治教育,以期培养“守礼有志”的阳光少年。
(一)课程总目标
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校多年来开展的普法教育系列活动,取得的经验、成果都可以继续传承和发扬,并结合德育课程的开设寻求新的發展点。
为此,“守礼有志”德育课程的总目标为: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同伴友好相处;遇到困难,勇敢自信;了解基本的法律,懂得保护自己;孝敬父母;感恩社会;拥有理想。
(二)课程各段目标
1.低年级段(1-2年级)目标:“识礼立志”。
低年级段学生学习法律法规的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规范(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
为此,我们确定低年级段课程目标为: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遵守纪律;下课和同学开心游戏、友好相处;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吃三无小食品,及时回家;在家做自己能做的事,当好爸爸妈妈小帮手;假期出行,注意礼仪、安全;平时积极向榜样学习,心中有梦想。
2.中年级段(3-4年级)目标:“懂礼明志”。
中年级段学生学习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为此我们确定中年级段课程目标为:生活中能够尊敬父母长辈,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遇到挫折、困难有自信,能解决;自觉维护生活环境,守卫美好家园;了解传统文化风俗,学习榜样精神并能加以传承,锻炼自己的意志。
3.高年级段(5-6年级)目标:“有礼励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分年段对学生进行要求,具有渐进性。要求高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规则和民主法治指导自己的行为。高年级段年级学习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安徽省中小学生禁毒教育读本》。
为此我们确定高年级段课程目标为:能够扬长避短,完善自我;关爱父母,友爱亲邻,积极参加社区活动;通过唱红歌、学科学,了解各行各业,树立自己的志向,追逐自己的梦想;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拒绝不良习气,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三、法治校本课程设置
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学校德育课程目标,我校设定了德育校本课程的整体框架、课程模块,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德育课程。
(一)整体框架
学校通过课程设置和相应的年级段目标,结合学校普法教育特色和学生实际,构建以“守礼有志”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以期培养知书达礼、遵纪守规、胸中有志、以志励行的阳光少年。
我校的“守礼有志”德育校本课程分为礼仪、梦想、法治三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根据低、中、高三个学段目标,分别设置了三个课程,体现一致性、延续性和层次性。具体框架如下:
(二)各课程模块内容
1.“礼仪”课程模块:通过低、中、高三个阶段,帮助学生习得日常行为礼仪规范,不断完善自我修养。学生从初识礼仪,到知书明理,再到识礼修身,将所学习的“礼法”“礼仪”逐渐外化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对他人、家庭、社会都能发挥积极的正面影响。低年级段从培养日常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入手;中年级段从树立关爱他人、关爱自己的理念,通过各种活动加以培养和实践;高年级段从培养学生能够继续完善自我、形成初步的人格魅力入手,并培养学生努力通过自身对家庭、社区产生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个体的价值。
2.“梦想”课程模块:以学生产生梦想、传承梦想、责任担当三个层次来达成本模块的课程目标。针对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要将“梦想”具化为可学习、可感知的实际内容。我校从“习爷爷讲话”“家喻户晓的名人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初步产生自己发展的愿望,初步形成自己的梦想。这一梦想可以是短期的成长之梦,也可以是人生理想的雏形。中年级段的学生通过学习、调查、访问、参观等系列实践活动,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学习为国争光的民族英雄、伟人、楷模的事迹,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为逐梦之行添瓦助力。高年级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听、说、唱、学等多种形式了解各行各业对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和价值,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确定自己今后努力成才的方向。 3.“法治”课程模块:充分发挥学校普法教育特色,继承并发展学校现有的各项普法德育活动,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法律知识分类细化。比如,针对低年级段学生从培养安全意识入手,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知识。中年级学生的关注点可以再扩大,能够关注社会,培养公民的责任感。高年级学生要知道自己享受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可以学习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与自己切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从小树立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法律意识。
(三)课程设置
四、法治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
“守礼有志”德育校本课程一定要落到实处,否则就是空话,为此我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将德育课程和内容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开展主题特色活动引导启迪学生;将德育课程融入班级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之中。
(一)课程育人
“守礼有志”德育特色的落脚点就是要落实德育课程。学校注重将德育课程有机融入各门学科中,在语文课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培养;在综合实践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学会担当。
学校充分发挥班队课的作用,班队课内容突出“礼”和“志”,包括礼仪、礼貌、习惯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又精选有关名人的励志故事,促进学生形成远大志向和强大意志力。
(二)活动育人
1.依据“礼仪课程”模块的目标,学校开展“学礼仪月”系列活动,如“文明礼仪我知道”主题队会、“文明守礼”讲故事比赛、评选“守礼自律”星级中队、发现“最美的你”视频、照片征集展播等活动,让学生将学到的礼仪知识转化为自觉自律的行动,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2.依据“梦想课程”模块的目标,学校开展“我的志向”专题活动,如“名人励志”故事会、“学雷锋月”活动、“清明祭扫英烈”活动、“手绘我的梦想”“家长进课堂职业讲解”“理想在我心中”演讲、“说出我的志向”主题墙留言等活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更有激情和憧憬。
3.依据“法治课程”模块的目标,学校结合相关“普法专题日”开展系列活动,如4月份“水法”教育活动,5月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6月份“禁毒”专题活动,夏季防溺水教育等,同时开展系列法治教育演讲比赛、法治辩论赛、参观法制教育实践基地等,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文化育人
合肥市第六十九中学因为师资力量缺乏,聘用老师人数占相当大部分,造成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同时因学校是进城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学生的就读学情也不稳定。针对这样的校情,在校园文化育人方面,我校坚持法治文化立校,砥砺品质,陶冶情操,坚持普法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凸显个性,传承文化。
(四)环境育人
校园内不仅设置了交通安全宣传窗、宣传栏,学校更是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法治宣讲团——法治小记者撰写、收集法治新闻,及时在校园法治广播站进行实时报道。校园之声法治广播站内容包括:法治快递、法律讲堂、与法同行三大板块。同时,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学校充分利用橱窗、走廊、黑板、楼梯等场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了让学生时时都能接受到法治教育,学校图书阅览室设有法律读本,大量读本可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浓厚的法治德育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五)评价育人
学校建立了学生操行评定制度、德育学科评价和典型个案成长集,展示学生手抄报作品、书画作品、手工作品,激励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发展,提升其审美能力;加强师生家长间的互动,促进生生互评。以记录评价方式,见证孩子生命成长的瞬间,培养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感恩父母的社会责任感。教授学生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品质。
五、法治校本课程的管理与保障
学校始终把守礼有志法治校本课程的贯彻实施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工作,建立校长、班主任、学科老师全员育人制度,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激励优化德育队伍,提高全体教师育人的自觉性和专业化水平。
(一)德育组织分级网络化管理
建立德育管理三级网络:成立德育建设管理组(核心成员)——德育建设教师联盟(各班主任+学科教师)——各班家长微信群(全体家长),形成三方位全覆盖,做好沟通与传达工作;建立分级管理组织,为后进的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学校管理组负责优秀德育班级的评比,将学校评比和班级互评结合起来,建立起公正的道德评价体系。
(二)德育队伍专业化发展
學校建立以“青蓝结对”为基本模式的教师成长路径,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有工作经验的老师以充满自信、激情的方式影响青年教师的成长,以专业培训促发展,以开展多种活动促提升,以表彰评选促动力。教师要严于律己,仪表端庄,心态阳光,乐观幽默,态势平和,沉稳睿智,这种良好的人格魅力会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往好的方面发展。通过班主任例会、专业岗位培训、学校教研活动、“守礼有志”最美教师评选、法律知识竞答等渠道,实现教育者队伍素质的提升,逐步形成师生良性互动,老师和学生争当先进道德模范。
(三)家校共育,助力成长
学校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校共育需要家校双方一起行动、共同实践。因此学校建立微信群、QQ群,成立家委会为家长答疑解惑,对他们的教育方法进行点评和指导,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做孩子共同成长的护航人。家校共育,携手同行,孩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DB/OL].[2004226].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364/moe_1172/moe_1201/thull_20055.html.
[2]李明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全书[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DB/OL].[201782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709/t20170904_313128.html.
[4]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5]孟万金.美国道德教育50年的演进历程及其启示.教育研究[J],2006,(2):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