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孙起孟长期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导职务,一贯重视职业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他反复强调,要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他亲自倡导实施“温暖工程”,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劳动者素质。《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收录了孙起孟1983~2000年有关职业教育的讲话、文章、信件,是研究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文献。
[关键词]孙起孟职业教育理论建设温暖工程
[作者简介]杭元祥,中共中央统战部一局。(北京1008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1-0005-0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20世纪末,是我国职业教育重新起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一时期,孙起孟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主要领导人,高度重视对职业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收录了孙起孟1983~2000年有关职业教育的讲话、文章、信件,这些文稿集中反映了孙起孟对职业教育问题的思考,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的发展历程,是研究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文献。孙起孟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生产力,振兴中华,教育是根本大计。孙起孟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迫切需要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大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这也就是说,更加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①。20世纪80年代,孙起孟一针见血地指出,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受到相当普遍的鄙薄和歧视,这种不正常的情况至今并未完全改变过来。他认为,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对于培养大批适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际需要、德才兼备的合格劳动者有更为直接的作用,应该处于给以高度重视的战略地位。发展职业教育,不能不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任重道远,决定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长期性③。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列入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把优化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以及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列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④。孙起孟认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科学地确定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⑤,全社会要在思想认识上实现新的飞跃。1996年3月,孙起孟在答《中国教育报》记者问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职业教育已经跨进它的黄金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不辜负时代的召唤和人民的期望,致力于使自己的全部工作贴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出发点和归宿
孙起孟认为,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加直接的意义。职业教育不仅必须更加直接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本身也可以发挥生产单位、经济单位的功能⑥。黄炎培曾经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孙起孟认为,黄任老早就能看到发展职业教育同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联系,揭示职业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的确是难能可贵⑦。孙起孟强调,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需要尤其突出。关起门来办职业教育,是办不出好结果的,它应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又以推动经济建设为归宿点⑧。他多次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为一体的关系⑨。要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服务于经济建设。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一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依据;二是以在经济建设中体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检验成绩的主要标准;三是以办好教育为发展经济的推动力量⑩。现代化建设呼唤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模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把职业教育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孙起孟十分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他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战场应该在农村,要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总量和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眼于大面积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村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是改变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的状况,壮大农村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和源泉。1993年6月,孙起孟到河北调研职教中心发展情况,认为职教中心的发展标志着河北的职业教育开始闯出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新路子,特别是县办职业教育的新模式。职教中心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的正确方向,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科技进步、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作为基本立足点,职教中心走上了教育、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办学道路,办学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切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他呼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立志为农村建设、农村现代化服务的中、初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和新型劳动者,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三、要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机制
孙起孟强调,发展职业教育必须破除历史遗留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确立职业教育当前必须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需要的新观念,关键还要通过理顺体制,健全有关法规和配套政策,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参与,改变主要由国家和教育部门办职业教育的局面。要通过政府的统筹和政策引导,使企业和社会由被动的不自觉的参与,变为主动的自觉的参与,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机制。他认为,企业、社会参与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在资金、录用、专业师资和实习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还应该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内容和质量评估上有发言权,发挥重要作用 。孙起孟多次提出,职业教育具有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特点,所以必须依靠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改变教育与经济两张皮、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不相沟通的局面。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走在国家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下,社会力量都来办的道路。
四、要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孙起孟是新中国职业教育的推动者、实践者。1993年底,他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六届五次理事会上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变化的历程。他认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是不可能发展的,那时的职业教育根本没有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在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只能达到一定限度,超越不了外在的局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极端有利的条件和前所未有的机缘。我们要正确吸收而不照搬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子和经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最有效、最需要的服务。
孙起孟认为,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出发,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因地制宜举办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的职业教育,使不能升学的青少年在从业前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也要为从业者提供继续教育以至高层次深造的机会,逐步形成从初级到高级的中国特色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他强调,职业教育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升学、就业、转岗、转业问题,应该广开施教渠道,努力为求学者提供方便,为用人单位着想,坚持按需施教,实行职业指导。
五、要处理好职业知能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针对有些人把职业教育理解为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单方面的教育,孙起孟提出,这完全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要求。按照“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要求,在职业教育中把文化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极其值得重视和研讨的课题 。职业知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一起抓”,切不可搞“两张皮”。在职业教育的规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各个环节上,都要把职业知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抓,以职业知能教育为基础内容,同时紧密结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确保应用职业知能的正确方向和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强调,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职业道德规定了具体的职业责任,指导人们在职业岗位上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理想,确立工作目标,指导职业行为,形成道德品质,这对于每一个公民都是适用的、必要的。
六、要研究社会职业的发展变化,加强职业指导
孙起孟认为,对职业教育,无论研究也好,推行也好,不能不弄清楚“职业”这个具体实际 。要研究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的变化。他认为,职业的变化与所有制的变化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是分不开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将带来我国职业构成的变化,社会职业的结构、分布、比重等的变化势必向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新任务,对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崭新的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果离开经济科技等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引起社会职业的巨大变化,是弄不清楚的。他回顾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时,为了使学生学的东西适合社会需要,毕业后能够学以致用,就曾对当时的社会职业进行调查,据以确定设置学科,规划教学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行职业教育当然更应当这样做,也更有条件这样做,从而适应职业的变革、调整、创建,劳动力需求的素质和数量的变化。要体现“职业”与“教育”的贯通。他倡导要从事向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领域开拓职业教育的试验。
孙起孟认为,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理论和工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因材施教,科学分流,为事选人,人尽其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招生分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都面临深化改革,就学、升学、就业、转岗以及职业生活的观念和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急需得到指导和帮助。他强调,职业指导应该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引导青少年和劳动者自觉地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从业方向,树立职业理想,发展自己的潜能,在不同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1995年12月,他致信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草案)中增加对职业指导的规定,认为这是完全必要和完全可行的。
七、着眼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倡导实施“温暖工程”
就业是富民之本、安国之策。解决好就业问题,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1993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我国城乡有大批剩余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希望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协助党和政府研究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孙起孟认为,这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中华职业教育社有责任响应号召,团结、联络海内外企业界、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为党和国家分忧。1995年1月,孙起孟倡导的“温暖工程”创立,其基本内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并把这两种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本着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的精神为社会上迫切需要创造和优化就业条件的富余劳动力提供服务,帮助、指导他们在社会职业中找到合适的岗位,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孙起孟强调,“温暖工程”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这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要切实做好以点带面的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更加贴近劳动者的需求,更加贴近深化改革的需求。
孙起孟提出“温暖工程”的设想后,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和党政有关部门的赞同和支持。1994年,“温暖工程”在上海、安徽、福建、重庆等省市先后启动。十多年来,“温暖工程”以“不厌其小,务求其实”的精神,秉承“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理念,面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特殊群体,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见出席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实施1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的代表时指出,实践证明,温暖工程开辟了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新途径,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八、把握自身特点,努力办好中华职业教育社
孙起孟是在抗战期间参加职教社工作的,他长期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导职务,历任中华职业教育社总书记、总干事,第三、四届理监事会副理事长,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六、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第八、九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孙起孟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加强职教社的自身建设。他认为,中华职业教育社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起着启蒙作用的一个教育团体。职教社作为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一定要着眼于自己的社会性和群众性,不能按照行政机关的路子来决定自己的组织措施和工作方法,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其中包括继承和发扬职教社的好经验、好作风、好传统)名副其实的群众团体的新路子来 。他强调,职教社是一个研究、推行职业教育的专业团体,它不同于行政机关,也不是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它还要发挥贯彻统一战线政策的作用 ,不要朝着“机关化”以至“衙门化”的路上走。作为“人少事繁”的社团,职教社要改进机关工作,善于运用社会力量,通过联系、沟通、组织、协调、服务等,充实研究力量,完成工作任务。职教社的生命力是否旺盛,主要取决于的是所联系群众的是否具有广度和深度。社应当是社员、校友之家,同时也应成为从事或有志于职业教育的人士共同耕耘的园地。要加强社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特别是各级领导集体建设。领导同志都要从大局着眼,从工作着眼,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开拓,善于总结。要有所继承,有所创新,面对现实,创造未来。
[注释]
①③孙起孟.社庆反思——在职教社五届四次理事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摘要[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33,33.
②⑦孙起孟.纪念黄炎培诞辰110周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70周年感言[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40,42.
④ 孙起孟.就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记者问[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152,
155,157.
⑤孙起孟.在纪念《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发布一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124.
⑥孙起孟.党的十三大对职教社意味着什么[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45.
⑧孙起孟.在安徽分社成立大会上的讲话[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59.
⑨孙起孟.迎接职业教育的春天[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254.
⑩孙起孟.处理好几种关系,开创工作新局面[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23,24-25.
孙起孟.对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197.
孙起孟.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摘记[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29,28.
孙起孟.在结合上下功夫[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85,89.
孙起孟.在《黄炎培教育文集》发行仪式上的讲话[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240.
孙起孟.致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的信[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250.
孙起孟.向结合求本社事业的发展和创新[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110.
[参考文献]
[1]孙起孟.在调查河北省职教中心建设情况后的讲话摘要[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2]孙起孟.职业教育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3]孙起孟.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六届五次理事会上的发言[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4]孙起孟.在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5]孙起孟.致全国职业指导研讨会暨职业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年会的贺信[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6]孙起孟.在“温暖工程”创立暨捐款仪式上的讲话[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7]孙起孟.在“温暖工程”捐款仪式上的讲话[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关键词]孙起孟职业教育理论建设温暖工程
[作者简介]杭元祥,中共中央统战部一局。(北京1008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1-0005-0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20世纪末,是我国职业教育重新起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一时期,孙起孟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主要领导人,高度重视对职业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收录了孙起孟1983~2000年有关职业教育的讲话、文章、信件,这些文稿集中反映了孙起孟对职业教育问题的思考,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的发展历程,是研究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文献。孙起孟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生产力,振兴中华,教育是根本大计。孙起孟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迫切需要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大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这也就是说,更加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发展①。20世纪80年代,孙起孟一针见血地指出,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受到相当普遍的鄙薄和歧视,这种不正常的情况至今并未完全改变过来。他认为,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对于培养大批适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际需要、德才兼备的合格劳动者有更为直接的作用,应该处于给以高度重视的战略地位。发展职业教育,不能不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任重道远,决定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长期性③。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列入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建设。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把优化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以及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列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④。孙起孟认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科学地确定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⑤,全社会要在思想认识上实现新的飞跃。1996年3月,孙起孟在答《中国教育报》记者问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职业教育已经跨进它的黄金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不辜负时代的召唤和人民的期望,致力于使自己的全部工作贴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出发点和归宿
孙起孟认为,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更加直接的意义。职业教育不仅必须更加直接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而且本身也可以发挥生产单位、经济单位的功能⑥。黄炎培曾经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孙起孟认为,黄任老早就能看到发展职业教育同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联系,揭示职业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的确是难能可贵⑦。孙起孟强调,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的需要尤其突出。关起门来办职业教育,是办不出好结果的,它应以经济建设为出发点,又以推动经济建设为归宿点⑧。他多次指出,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为一体的关系⑨。要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服务于经济建设。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一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依据;二是以在经济建设中体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检验成绩的主要标准;三是以办好教育为发展经济的推动力量⑩。现代化建设呼唤职业教育的发展,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模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把职业教育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孙起孟十分关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他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战场应该在农村,要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的总量和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眼于大面积地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村经济建设急需的人才,是改变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的状况,壮大农村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和源泉。1993年6月,孙起孟到河北调研职教中心发展情况,认为职教中心的发展标志着河北的职业教育开始闯出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新路子,特别是县办职业教育的新模式。职教中心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的正确方向,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科技进步、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作为基本立足点,职教中心走上了教育、生产、科研、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办学道路,办学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切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他呼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立志为农村建设、农村现代化服务的中、初级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和新型劳动者,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三、要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机制
孙起孟强调,发展职业教育必须破除历史遗留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确立职业教育当前必须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种经济需要的新观念,关键还要通过理顺体制,健全有关法规和配套政策,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参与,改变主要由国家和教育部门办职业教育的局面。要通过政府的统筹和政策引导,使企业和社会由被动的不自觉的参与,变为主动的自觉的参与,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机制。他认为,企业、社会参与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在资金、录用、专业师资和实习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还应该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内容和质量评估上有发言权,发挥重要作用 。孙起孟多次提出,职业教育具有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特点,所以必须依靠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改变教育与经济两张皮、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不相沟通的局面。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应该走在国家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下,社会力量都来办的道路。
四、要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孙起孟是新中国职业教育的推动者、实践者。1993年底,他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六届五次理事会上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变化的历程。他认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是不可能发展的,那时的职业教育根本没有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在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的发展只能达到一定限度,超越不了外在的局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极端有利的条件和前所未有的机缘。我们要正确吸收而不照搬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职业教育的路子和经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最有效、最需要的服务。
孙起孟认为,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出发,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因地制宜举办小学后、初中后、高中后的职业教育,使不能升学的青少年在从业前受到不同程度的职业培训;另一方面,也要为从业者提供继续教育以至高层次深造的机会,逐步形成从初级到高级的中国特色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他强调,职业教育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升学、就业、转岗、转业问题,应该广开施教渠道,努力为求学者提供方便,为用人单位着想,坚持按需施教,实行职业指导。
五、要处理好职业知能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针对有些人把职业教育理解为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单方面的教育,孙起孟提出,这完全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要求。按照“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要求,在职业教育中把文化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极其值得重视和研讨的课题 。职业知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一起抓”,切不可搞“两张皮”。在职业教育的规划、实施、检查、总结等各个环节上,都要把职业知能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抓,以职业知能教育为基础内容,同时紧密结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确保应用职业知能的正确方向和实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强调,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和促进作用。职业道德规定了具体的职业责任,指导人们在职业岗位上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理想,确立工作目标,指导职业行为,形成道德品质,这对于每一个公民都是适用的、必要的。
六、要研究社会职业的发展变化,加强职业指导
孙起孟认为,对职业教育,无论研究也好,推行也好,不能不弄清楚“职业”这个具体实际 。要研究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的变化。他认为,职业的变化与所有制的变化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是分不开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将带来我国职业构成的变化,社会职业的结构、分布、比重等的变化势必向职业教育提出新要求、新任务,对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崭新的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如果离开经济科技等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引起社会职业的巨大变化,是弄不清楚的。他回顾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时,为了使学生学的东西适合社会需要,毕业后能够学以致用,就曾对当时的社会职业进行调查,据以确定设置学科,规划教学内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行职业教育当然更应当这样做,也更有条件这样做,从而适应职业的变革、调整、创建,劳动力需求的素质和数量的变化。要体现“职业”与“教育”的贯通。他倡导要从事向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领域开拓职业教育的试验。
孙起孟认为,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理论和工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因材施教,科学分流,为事选人,人尽其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招生分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都面临深化改革,就学、升学、就业、转岗以及职业生活的观念和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急需得到指导和帮助。他强调,职业指导应该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引导青少年和劳动者自觉地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从业方向,树立职业理想,发展自己的潜能,在不同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1995年12月,他致信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草案)中增加对职业指导的规定,认为这是完全必要和完全可行的。
七、着眼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倡导实施“温暖工程”
就业是富民之本、安国之策。解决好就业问题,关系到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1993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我国城乡有大批剩余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希望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协助党和政府研究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孙起孟认为,这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中华职业教育社有责任响应号召,团结、联络海内外企业界、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为党和国家分忧。1995年1月,孙起孟倡导的“温暖工程”创立,其基本内容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职业指导和介绍,并把这两种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本着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的精神为社会上迫切需要创造和优化就业条件的富余劳动力提供服务,帮助、指导他们在社会职业中找到合适的岗位,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孙起孟强调,“温暖工程”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这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要切实做好以点带面的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发展市场经济的需求,更加贴近劳动者的需求,更加贴近深化改革的需求。
孙起孟提出“温暖工程”的设想后,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和党政有关部门的赞同和支持。1994年,“温暖工程”在上海、安徽、福建、重庆等省市先后启动。十多年来,“温暖工程”以“不厌其小,务求其实”的精神,秉承“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理念,面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特殊群体,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见出席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实施1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的代表时指出,实践证明,温暖工程开辟了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新途径,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八、把握自身特点,努力办好中华职业教育社
孙起孟是在抗战期间参加职教社工作的,他长期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领导职务,历任中华职业教育社总书记、总干事,第三、四届理监事会副理事长,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六、七届理事会理事长,第八、九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孙起孟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加强职教社的自身建设。他认为,中华职业教育社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起着启蒙作用的一个教育团体。职教社作为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一定要着眼于自己的社会性和群众性,不能按照行政机关的路子来决定自己的组织措施和工作方法,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其中包括继承和发扬职教社的好经验、好作风、好传统)名副其实的群众团体的新路子来 。他强调,职教社是一个研究、推行职业教育的专业团体,它不同于行政机关,也不是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它还要发挥贯彻统一战线政策的作用 ,不要朝着“机关化”以至“衙门化”的路上走。作为“人少事繁”的社团,职教社要改进机关工作,善于运用社会力量,通过联系、沟通、组织、协调、服务等,充实研究力量,完成工作任务。职教社的生命力是否旺盛,主要取决于的是所联系群众的是否具有广度和深度。社应当是社员、校友之家,同时也应成为从事或有志于职业教育的人士共同耕耘的园地。要加强社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特别是各级领导集体建设。领导同志都要从大局着眼,从工作着眼,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勇于开拓,善于总结。要有所继承,有所创新,面对现实,创造未来。
[注释]
①③孙起孟.社庆反思——在职教社五届四次理事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摘要[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33,33.
②⑦孙起孟.纪念黄炎培诞辰110周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70周年感言[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40,42.
④ 孙起孟.就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答《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记者问[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152,
155,157.
⑤孙起孟.在纪念《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发布一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124.
⑥孙起孟.党的十三大对职教社意味着什么[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45.
⑧孙起孟.在安徽分社成立大会上的讲话[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59.
⑨孙起孟.迎接职业教育的春天[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254.
⑩孙起孟.处理好几种关系,开创工作新局面[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23,24-25.
孙起孟.对当前我国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197.
孙起孟.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摘记[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29,28.
孙起孟.在结合上下功夫[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85,89.
孙起孟.在《黄炎培教育文集》发行仪式上的讲话[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240.
孙起孟.致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的信[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250.
孙起孟.向结合求本社事业的发展和创新[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110.
[参考文献]
[1]孙起孟.在调查河北省职教中心建设情况后的讲话摘要[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2]孙起孟.职业教育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3]孙起孟.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六届五次理事会上的发言[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4]孙起孟.在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上的发言[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5]孙起孟.致全国职业指导研讨会暨职业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年会的贺信[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6]孙起孟.在“温暖工程”创立暨捐款仪式上的讲话[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
[7]孙起孟.在“温暖工程”捐款仪式上的讲话[A].孙起孟文稿选编(第三卷)[C].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