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间的美景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我出生起,家门口就有了被竹篱围着的一片土地,家人都戏称它为“竹篱花园”。这座花园中有上百种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景象自然各异。不信,你看——
  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春来了。阳光分外明媚,到处都是绿绿的,我和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花园中玩耍。到了仲春时分,风吹开了所有的花苞,将清香送到我们的身旁。放眼望去,红的,黄的,粉的……一并挤入你的眼中,令人目不暇接。好一派“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景象!
  到了炎热的夏天,太阳像发了疯似的灼烧着花儿,唯有那向日葵毫不畏惧,像打了胜仗的将军一样屹立在花丛中哈哈大笑着说:“太阳,你能奈我何?”到了傍晚,爸爸告诉我,院中的昙花今日会盛放,这可是很难见到的景象。等到晚上八九点钟,昙花凝聚自己全身的力量,终于开出了一朵朵碗口大小的花。我和爸爸站在一旁观赏着,皎洁的月光中似乎流动着那纯白色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真不愧有“月下美人”的美称啊。
  秋姑娘带风携雨来访,大部分花朵受不住这寒冷,都凋谢了。我觉得竹篱之中必定是一派凄凉的景象,可走进去一看,原来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里面的秋菊正争先恐后地绽放,有墨牡丹、胭脂点雪、朱砂红霜……而我却独爱那淡绿色的玉翎。它总是默默无闻地在竹篱间盛放,从不与其他菊花争抢,为观赏它的人们送去芬芳,这种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冬天,大地上的万物都沉睡了,看不见高贵典雅的玫瑰,看不见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也看不见婀娜多姿的菊花,唯有它,一朵小小的梅花,正义凛然地耸立在冰天雪地之中。它从不与百花争春,却把冬天点缀得冷艳动人。我爱梅花,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爱的是它不怕困难,于无声处,傲然挺立的精神。
  只可惜,现在的城市处处被钢筋水泥包裹着,我再也寻找不到像“竹篱花园”里那样的景色了,但我会将竹篱间的美景存在心底,直到永远……
  【指导教师:陈莹】
其他文献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与动物有过亲密接触,有自己养的可爱的小狗,有邻居家顽皮的小猫,还有水里游的金鱼,天上飞的麻雀等。在与它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总会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每每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快乐、幸福和感动。  我家养了一只小巴西龟和一只小金鱼,别看它们属于不同的种族,它们之间那浓厚的友谊一说出来,定会让你们大吃一惊。  这只巴西龟实在太可爱了!两颗芝麻般大小的眼睛,忽闪忽闪的,不
期刊
【写作目标】  学会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描摹景物。  【技法指津】  一、巧借比喻来写景抒情  比喻是写作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一般有明喻、暗喻、借喻等几种类型。在记叙文中,如果能借助比喻来写景状物,就能使景物更为生动、形象。如:“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这里,作者将覆盆子比作“小珊瑚珠攒成
期刊
有一位老人,年过六旬,矮矮的个子,身材略胖。因患腰椎病,走路时经常两手反叉着腰,慢腾腾的。短而稀疏的头发整齐有序地傲立在头顶,两条清秀的眉毛挂在兩颗黑珍珠似的眼睛上方,将这双眼睛映衬得炯炯有神——他就是我的爷爷。  “可别浪费了”  在我眼里,爷爷是一个特别“小气”的人,但他只对自己小气,但凡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还是会留给我们。一次,邻居家送来一小袋板栗,我和爷爷围着桌子吃了起来。板栗很美味,我
期刊
【阅读前言】  点面结合是写作过程中材料组合的一种方法。“点”指的是最能展示人事景物的形象、影响、特征的详细描写,“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整体和局部的组合,二是一般和个别的组合,三是概括和具体的组合,四是主与次的组合。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天下母亲 无不自私  □许冬林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天下的妈妈,都是自私的。  
期刊
【诗词展示】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鉴赏品析】  这是一首抚今追昔、伤时感世之作。作者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时光来抒发其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上片忆旧。作者回想起往昔在午桥宴饮的日子,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全词以“忆”字开篇,直接把往事铺展开来。“
期刊
一年四季中,我最爱的莫过于春了。  正是阳春三月,雨姑娘悄无声息地潜入大地,滋润着世间万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错的,在她的安抚下,一夜之间,万物便变得精神了。你看那枝头的嫩叶,娇嫩如碧;你听那潺潺的流水,叮咚如歌。看见那树梢的小鸟了吗?她在为雨后的世间欢歌.瞧见那艳丽的玫瑰了吗?她含苞怒放,将生命彻底点燃。  和着泥土的芬芳,春雨遍布了世间每一个角落:屋檐上,石井边,马路上,墙角的蛛网
期刊
《文体阅读之小小说》  1.拼命读书(孤独求读),疏远亲情(充满仇恨或畸形抗争);医生指点,唤醒亲情(重温亲情) 2.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3.示例:“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学会“爱”,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蝴蝶之吻》  1.下班路上,一只
期刊
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唐]白居易《秦吉了》  我们现在常说的“智慧”中的“智”与“慧”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智”就是聪明,所谓急中生智,是学习来的;而“慧”从字面上来解释,则是老天赐予的。  仔细观察可知,“慧”是由一个“彗”和一个“心”组成,为形声字,从心,彗声。“彗”的甲骨文如手持扫帚之形,本义即为扫帚;“心”在这里指人的思想、精神、心智、心灵等。“慧”字上“彗”下“心”
期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三国]曹 操《龟虽寿》  自古以来,我们便把“福、禄、寿、喜、财”作为幸福生活的最高境界,并谓之为“五福”,且又有“五福之中,以寿为先”的说法。它道出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人们珍爱生命、期盼长寿的理想和追求。  下面,且看“寿”字的演变过程。  观图可知,“寿”的繁体字为“夀”,而甲骨文的“寿”为“”,对此,学者们曾作过不少猜测,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古“畴”字。据《
期刊
【诗词展示】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有青草山与之互为映衬而得名,因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作“洞庭湖”了。  【鉴赏品析】  诗歌开头,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洞庭湖渺渺茫茫的画面:飒飒的西风强劲地吹在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纹便荡漾开来,又急遽而去。第一句中的“老”字,更是耐人寻味,“老”了的是西风还是洞庭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