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实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25659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具现,是国家从未来综合性人才所需的价值观、能力和品格对化学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为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指明方向。化学教学的目标是由教学素材和教学方法构成,其目标是知识传授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学知识是教学素材的重要组成,教学素材是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学方法是落实知识和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手段,二者的配合决定了课堂核心素养落实效果。就相同的教学素材而言,配以不同的方法,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传统演示实验教学是最常用的实验教学方法之一,通常将素材作为服务于知识传授的介质,只侧重知识的落实效果,完全忽略在学生能力和思维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化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不能有效落实,探究实验教学则弥补传统演示实验教学的缺陷,充分挖掘素材在素养培养方面的价值,培养学科的相关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做到“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显然,探究实验教学是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落实化学核心素养呢?本文就以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二、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
  1.整体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主体教学思路,基于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通过设计紧密连接的问题链,衍生逐步深入的探究性任务链,以“初建模型-完善模型-运用模型”学习模式逐层推进,定性发展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培养探究性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探究能力,养成用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开展“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
  2.主要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环节一:建立认识化学反应新角度
  【问题1】请你给表2中的化学反应分类?
  【任务1】请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表2中的化学反应,并对反应分类,说明分类依据。
  【思考】请你给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下个定义?
  在学生化学反应分类的认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和种类、电子转移、是否有离子参与)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将其按热量变化分为吸热反应:反应1、3、4、5,与放热反应:反应2。
  设计意图:
  初步将化学反应从能量角度分类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增加化学反应分类的角度,发展分类观,同时为环节二探究任务提供活动素材。
  环节二:探究反应能量变化,初建模型
  【问题2】从能量角度对化学反应分类正确吗?如何证明?
  【任务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预测。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药品:锌粒、氧化钙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稀硫酸、Ba(OH)2·8H2O固体、NH4Cl固体、NaHCO3固体、水
  【初建模型】
  依据探究流程: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收集证据→分析推理→形成结论,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完成前两步,独立实施后5步,最后学生提炼探究过程,并转化为思维模型(见图2)。对于反应3、5的异常现象,学生认为值得继续探究。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中,运用实验方法定性认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初步科学地建立从能量角度对化学反应分类的认知,养成注重实证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建构科学探究思维模型,培养分析推理、探究能力,促进“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等核心素养发展,同时为环节三提供教学素材。
  环节三:探究异常现象,完善模型
  【问题3】
  3.1环节二的实验不足有哪些?如何改进?
  【任务3】请你优化实验不足,并创新实验装置。
  【小结】实验优化着手点
  通过集体讨论,学生认为应从节约、环保、空白对照、普适性、实验室条件等方面对实验进行优化、创新(见表4)。
  3.2针对环节二,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并探究?
  【任务4】结合环节二的实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进行验证。
  基于異常现象,学生能够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再自主进行完整性的探究活动。
  【归纳】
  1.化学反应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基本特征之一,化学能与热能可以相互转化[1]。
  2.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金属与酸(水)、中和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固体与NH4Cl固体、NaHCO3固体与稀盐酸、大多数分解反应
  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中,完善科学探究思维模型,进而形成解决探究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培养问题意识,发展创新能力,提升探究能力,养成注重实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再通过前面的学习,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学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建立从能量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新认知,进一步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探究实验教学,选取利于凸显化学核心素养的素材,设计联系紧密的递进式探究任务,有机的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融入逐级深入的实验环节,搭建整体性思维框架,打造指向核心素养的螺旋式教学体系,有效的将知识转化成素养,建立解决探究性问题角度和方法,提升探究能力和模型思维水平,是对发展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教学一次有效的探讨。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它把课堂教学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自主探究。这一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将推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也将推动整个教学模式的变革。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優化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教学效
期刊
一、认识“契科夫”“凡卡”   1.同学们,我們一起认识一个人【出示契科夫的图】,瞧,他是谁?契科夫!他是俄国人,世界级的大作家语言大师,大腕儿!他仅仅活了——(44岁)。在他短暂44岁的一生中创作了700多部的短篇小说,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他总是说得很简单,说得很含蓄,却总让你在事实中自己去思考,去品味!  2.《凡卡》这篇课文就节选自他的同名短篇小说,你看
期刊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中等职业教育正是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一艰巨历史重任的主体之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这种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之间合作的一种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在小学生中,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是过敏倾向、自责倾向及学习焦虑等。所以,医“心”、育“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班主任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做好小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关系到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目标的实现。贯彻落实“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坚持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會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积累词语。  2.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能用“因为……所以”说出其中的一种说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有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知道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能用“因为……所以”说出相信的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有
期刊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在讲课时,如何正确地设计和运用板书,设计运用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无论何种教学,板书(包括电化板书)都可以按照教学规律和原则,通过文字、符号、线条、图形等再现和强化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理解,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一位教师不使用板书,没有一位优秀教师不精心地设计板书。  但
期刊
基于课程标准,教师根据学生所要获得的学习结果确定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设计评价任务、组织并实施教学等过程就是教、学、评一致性。也就是说要达到教、学、评三者一致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学生完成与目标相匹配的学习任务即评价任务来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第二课时《相遇问题》为例对基于教学评一致性下如何设计学习目标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紧扣目标深
期刊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针对阅读教学提出“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到底有多重要?  一是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学习分为五大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学生的语文试卷,就可看出,随着年级增长,阅读和写作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浅谈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来进行科学且符合实际学情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高中生代表了蓬勃朝气的青少年群体,而这群充满活力的青少年正是国家未来繁荣富强建设者中的主要力量。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设计进行融合,基于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来开展教学设计,是政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  一、课前设计体现
期刊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开展“四史”教育的重要载体,而本课涉及事件较多、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重难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为此,教学中以大概念统摄整个教学,进行如下探究。  一、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和结构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