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校园欺负状况的调查研究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00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欺负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为了解区域小学生校园欺负的状况,并为实践干预层面提供实证依据。对我区973名城乡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校园欺负现象在小学生中较为普遍,男生更容易发生欺负他人的行为;小学生的校园欺负方式主要是语言上的攻击和威胁、暴力行为、排挤等;班干部的人际交往显著优于非班干部,欺负和被欺负发生率显著低于非班干部;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欺负和被欺负行为显著正相关;年级越高,学生更容易发生欺负他人或者参与欺负他人的行为;农村学校的学生更容易参与欺负他人;离异家庭的孩子更易受欺负;学校和家庭对校园欺负现象干预不够。最后基于实证分析,对预防校园欺负提出建议。
  【关键词】校园欺负 ;小学生 ;问卷调查
  一、引言
  校园欺负(schoolbullying)又称校园欺凌、校园霸陵。一般是指受欺负者被一个或多个同学有意地、反复地、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造成受害者心理或身体上的不适应或伤害。校园欺负是普遍存在于各国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行为问题,也是当今全球中小学教育共同面临的难题(张喆,史慧静,2014)。虽然近年来我国各地都开展了平安校园建设,教育部也曾多次发文开展对中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综合治理,然各地校园欺凌恶性事件仍时有曝出。在心理辅导的工作中,我区老师也曾发现了多例正卷入或曾经经受过校园欺凌的孩子,无一不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有的害怕上学;有的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业失败和辍学;有的甚至产生过轻生念头;有的虽然换了环境依然经常噩梦不断……
  相关研究表明,受欺负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等问题显著高于一般学生。经常受到欺负容易导致恐惧、不安、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出现,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久而久之可能会发展成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等,甚至在自卑绝望或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出现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严重影响心身健康(李海垒,张文新,于凤杰,2012)。已有研究证实,儿童时期的欺负行为是日后青少年犯罪、反社会行为、成年后暴力犯罪的重要预测因素。纵向研究还发现,在儿童期受到欺负,其负面伤害会持续到成年,而8-12岁有欺凌行为的学生,成年后的犯罪率比一般人大约要高四倍。可见,校园欺负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
  本研究旨在从欺负者、受欺负者等角度,通过运用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对本区小学生进行随机分层抽样调查分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了解校园欺凌发生状况,考查家庭、校园等社会微观系统对校园欺负的影响。为在实践层面预防和减少校園欺凌行为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为构建平安校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实施途径,为学校开展相应工作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从金华市婺城区选取城区和农村各4所小学,每所小学三、四、五、六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的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973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张文新等人修订的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张文新,武建芬,1999)。问卷由4个维度组成:关于人际交往状况;关于受欺负;关于欺负他人;儿童的态度。Cronbach系数在0.59-0.78之间,分半信度在0.56-0.79之间,问卷具备良好可信度。
  (三)研究程序
  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施测方式。以问卷星的方式发放问卷,被试匿名作答,遵循自愿性原则,所有问题均在电脑上完成作答。利用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等。
  三、结果与分析
  (二)关于受欺负
  1.被欺负的发生率
  在调查这学期中有20.35%的学生发生过被欺负的情况。其中,13.57%的学生被欺负过一两次。6.78%的学生有被欺负过几次甚至更多。
  2.被欺负的方式
  采用语言上的攻击、威胁的方式占17.06%,采用踢、打、毁坏东西等暴力行为方式的占11.51%,采用排挤(不让参加任何活动或游戏等)的方式的占8.73%。各年级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3.被欺负的地点
  29.71%发生在校园里,发生在校园以外的环境的占比3.18%。其中,16.86%是发生在教室,7.71%是发生在走廊或者大厅,4.52%是发生在操场。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情况在“受欺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离异家庭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学生。
  (二)关于欺负他人
  关于“当你欺负别的小朋友时,你通常是独自一人,还是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独自一人的占2.47%,与另一个小朋友一起的占1.23%,与几个小朋友一起的占1.34%。关于欺负他人的方式,采用语言攻击或威胁方式的占2.27%,采用踢、打、毁坏东西等暴力行为方式的占1.95%,采用排挤的方式的占0.83%。关于“你持续欺负别的同学多长时间了”,有一两个星期的占2.26%,有一两个月及其以上的占1.04%。
  关于“出于什么原因去欺负他人”,“出于无心,不小心冒犯”的学生占4.11%,“别人先惹你的”占6.89%,“出于自我保护”占4.11%,认为是家庭原因的占0.1%,认为是学校原因的占0.31%,认为是其他原因的占0.41%。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更容易发生欺负他人的行为。同时,年级越高,学生更容易发生欺负他人或者参与欺负他人的行为。
  同时,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儿童欺负别人的概率越小。
  (三)关于儿童的态度
  1.学生对待受欺负的态度
  关于被欺负的事情是否告诉过他人的情况是,有45.71%的学生没有告诉过老师;有22.02%的学生没有告诉父母;有45.75%的学生没有告诉过朋友。关于“当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被欺负时,其他小朋友是否站出来制止?”,有6.78%学生认为“几乎从不制止”,有33.4%的学生认为“有时制止”,有24.56%的学生认为“总是制止”。关于“如果你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被欺负,你会怎么办?”,选择“报告老师”的占80.47%,选择“帮助被欺负的小朋友”的占14.18%,选择“只管做自己的事”的占1.64%,选择“走开”的占2.88%,选择“看热闹”的占0.82%。   2.学生对待欺负别人的态度
  关于“你会参与欺负一个你所不喜欢的小朋友吗?”,选择“绝对不会”的学生占67.63%,选择“我想不会”的学生占22.3%,选择“不知道”的学生占5.24%,选择“也许会”和“会”的学生共占4.83%。关于“当你欺负了别的小朋友,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有3.19%的学生感到愧疚,有2.06%的学生感到后悔,有1.54%的学生感到不知所措,有0.41%的学生自我感到满足,认为自己很厉害。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班干部的得分十分显著高于非班干部。生源地在关于“儿童是否会参与欺负一个自己所不喜欢的小朋友”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四)关于周围他人对待欺负者的态度
  在欺负他人的小学生中,关于“老师有没有因为你欺负别的小朋友而批评你?”,选择“欺负过,但没挨老师批评”的学生占29.55%,选择“挨过批评”的学生占70.45%。在欺负他人的小学生中,关于“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因为你欺负别的小朋友而批评你?”,选择“欺负过,但没挨家长批评”的占25%,选择“挨过批评”的占75%。在欺负他人的学生中,关于“学校有没有因为你欺负别人处罚你?”,选择“欺负过,有处罚”的占32.26%,选择“学校没处罚我”的占67.74%。
  建议
  (一)学校应重视小学生校园欺负现象
  根据调查可见校长和老师都应提高对校园欺负的认识,重视校园欺负现象。部分校园欺负老师是没有关注到的;有的老师即使发现了也没有引起重视,覺得这只是学生之间的小打小闹;被欺负者可能会处于害怕而不敢告诉老师;周围的旁观学生觉得这不关自己的事情,也不去报告老师。欺负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助长校园欺负行为的发生。因此,学校应加大反校园欺负的宣传力度,如:张贴海报,出黑板报等,内容可以围绕哪些行为是属于校园欺负,遇到被欺负可以怎么自我保护等;学校还应开设反校园欺凌的相关课程;制定相应的反校园欺凌的校纪校规,对于欺负他人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建立欺负行为匿名报告制度,鼓励学生在遭受欺负或看到同学被欺负时进行报告等。在欺负行为发生后,对相关学生能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尽快摆脱困扰,消除欺负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提高父母的家庭教育能力
  调查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学生更容易卷入欺负和被欺负行为之中。这可能是由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低,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越简单粗暴,不能用科学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其他相关研究也表明,欺负行为与独裁专制、冷漠、拒绝或过度保护等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教养方式消极,过度保护或冷漠拒绝,对孩子关注过少,对其行为缺乏有效监督与指导,都会导致孩子更容易卷入欺负或被欺负行为。与此同时,城市学校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农村学校的学生更容易去参与欺负他人。这也可能是城市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高于农村家长。
  因此,家长需要不断学习,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多关心孩子,形成民主尊重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温暖和关爱,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能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和社区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沙龙等给家长提供学习提升的平台,从而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
  (三)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同时,学生欺负行为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不懂得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当发生一些矛盾之后,他们不知道怎么进行有效沟通,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因此,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预防部分欺负行为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头脑风暴以及互动游戏等手段,唤起学生的同理心。增进同伴间的相互了解,学习同伴交往的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学生学会有效沟通,有效化解矛盾冲突,从而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四)开展班级值日班干部活动
  调查结果表明,班干部的儿童更容易去参与欺负他人。这可能因为当班干部,可以让孩子更自信,可以得到更多尊重,当干部的经历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道德感和正义感。
  因此,我们可以在班级开展一些当班干部的体验活动,比如开设值日班长、值日纪律委员、值日卫生委员等岗位,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当班干部的角色,都有机会成为班级的管理者,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责任感、道德感和正义感,从而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
  (五)从低年级开始及时开展校园欺负预防工作
  调查结果表明,年级越高,学生更容易发生欺负他人或者参与欺负他人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及时干预,当学生处于低年级的时候,他们的欺负行为较少,更有同情心,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他们需要尽早得到正确的引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反校园欺负的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到了高年级时发生欺负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李海垒,张文新,于凤杰.青少年受欺负与抑郁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1:77-82
  [2]王中杰,刘华山.校园欺负中的欺负/受欺负者和旁观者群体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1):92-96.
  [3]史高岩,李仁军,张燕等.校园欺负行为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0,23(1):71-74.
  [4]史高岩,刘金同,张燕等.受欺负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4):404-406.
  [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张文新,武建芬.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02):8-12+38.
  [7]张喆,史慧静.基于社会生态学观的校园欺负行为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05):794-797.
  作者简介:
  孙淑萍(1968),女 ,汉族,金华,一级,本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321000
  陈玉英(1982),女,汉族,浙江湖州,一级,硕士研究生,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32100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探讨基于“移动学习”的英语语音课程微资源库的设计与构建。基于语音教与学的目标是提升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这一前提,本文提出英语语音微资源库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微资源库内容建设重点。  关键词:英语语音,资源库,移动学习  一、引言  “语音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李传芝:2010)。因此语音研究由来已久,桂灿昆(1985)、林焘,王理嘉(1992)、沈炯(1994
期刊
在国企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亟需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挑肥拣瘦”的人力资源使用困局,探索盘活人力资源之道。薪酬分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在吸引、激励、配置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盘活企业人力资源、构建优良人资配置秩序的核心环节。本文以A供电公司为例,基于薪酬-岗位匹配视角,探讨了薪酬分配制度在引导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1.
期刊
摘要:由于延迟问题的发生,降低了网络控制系统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控制系统的最优通信和控制协同进行设计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涉及到了总线的网络控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结合了通信协同内容。并且结合研究背景对网络控制系统进行阐述,对于总线而言,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协议组成、技术特点和优势。对于网络控制系统而言,通信协同设计需要初步设定,并且在设定过程中还应考虑液位控制系统的影响因素,液位系统容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中高本衔接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德育现状,就职业院校学生目前出现的情况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具有中高本衔接特色的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新途径,通过改革教学授课、实践探索、文化宣传、工作方法等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水平,达到德育现代化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中高本衔接,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引 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CNC机床在解决复杂和精密零件的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是配备有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CNC机床。基于PLC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是数控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PLC数控机床在其应用中具有许多优势。例如,电气控制系统使用自动压脚夹具,工具破损检测以及通过机械手自动更换工具来实现CNC机器的自动化。介绍加工中心的电气控制技术和设计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于确保机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提高加工精度和
期刊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世界所要面临的严峻挑战,养老保险是一项由政府主导的,用以维持劳动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的一项经济性福利政策。在诸多养老服务中,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模式转变、筹资方式创新和制度本身的不断整合,问题尤为突显,出现了老年赡养比逐年缩小、待遇不平衡、养老金“累赘”等状况。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纵贯研究法对2015-2019年江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进行了讨论。最
期刊
[摘要] 在线开放课程是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渗透、变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产物,对促进和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运行情况,探讨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简要介绍了我校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在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高等数学;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私播课;课程建设;教学实践  一、引
期刊
摘要:“学习强国”APP是一款集权威政治理论知识和海量优质信息资源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凭借其使用便捷、多元交互等优势迅速得到了广大党员和师生的认可与青睐。深入挖掘“学习强国”APP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功能,对创新高校育人载体、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和教育优秀人才助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习强国”APP、育人功能、立德树人  “学习强国”APP是一款集权威
期刊
摘要:本为从拉斯韦尔5w模式(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出发,来梳理网络神曲《学猫叫》走红的始末,探讨和分析其传播成功的原因,并从中得出启示,用以指导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5w模式;网络神曲;思政教育启示;学猫叫  《学猫叫》是小潘潘和小峰峰共同演唱的网络歌曲,由小峰峰创作词曲,发行于2018年4月23日。2018年,该曲获得Billboar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发展态势强劲,网络媒体不但在生活中拉近了人们的距离,而且在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政府作为国家政策推行的行动主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网络媒体在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中的运用,来探讨改进基层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媒体;基层政府  在互联网及移动通讯设备快速普及至人民大众的当下,人类加速跨入了网络时代。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