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孩子走进幼儿园,幼儿园的教育自然成为他们成长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幼儿教育是一项多层面、多元化的综合的系统的工程,是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密切结合的整体,而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将会有效的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家园共育;互访;自然角;QQ群
当今家长极为重视对幼儿的智力培养,往往忽视对幼儿情感与人格的培养。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我们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育,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为了使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家园联系会,为幼儿的教育打基础
我们根据教育的需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家园联系会。一是向家长公布教育工作计划,使家长了解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并请家长对教育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例如,在新生入园前,我们召开新生家长会,公布我们的教育方案,详细介绍教育目的及方法,具体系统地讲解孩子入园前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以及如何着手准备,并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促使家长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交流,幼儿园的教育方案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理解,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正是由于家长的配合,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基本在一周内就会得到稳定,顺利地度过不适应期,从而顺利地实现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生活的过渡。二是每当遇到较为重大的教育问题或活动时,邀请家长利用放学来接孩子的时间开会进行协商,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建议。例如,小班开学初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克服焦虑情绪,适应集体生活,教师与家长共同协商教育方案;中班阶段,为了开好中秋晚会我们与家长共同讨论活动内容与活动程序;在大班幼儿即将毕业的前夕,大班家长自发的组织了一个领导小组,主动与班上老师协商,设计毕业活动的内容与程序。在协商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对家长的想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也有了适当的了解,这有利于家园配合,共同督促幼儿进步,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做出各自的努力,这样,为使幼儿在园中健康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家园信息交流,使幼儿的发展具体量化
为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在园的情况和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我们在活动室门口设立了家园联系专栏。
设在活动室门口的家园联系专栏主要向家长介绍本周的教育工作目标、教育内容和家园配合的具体要求,也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方法、教育经验。例如,“三八节”之前,我班开展了“我爱妈妈”的活动。活动前,我们将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及对孩子的要求在家园联系专栏中作了介绍,请妈妈们主动配合,孩子们通过观察妈妈的劳动,做好夸妈妈的准备。孩子们通过观察知道了妈妈的辛苦,产生了帮助妈妈的愿望。在“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活动中,我又通过家园信息专栏要求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些劳动机会,协助教师做详细记录。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良好的愿望变成了具体的行动。
三、家园互访,共同探讨幼儿发展的方法
教师每天面对的幼儿来自不同家庭,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个性不同,心理需求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我根据因人施教的原则,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家园互访,加强对幼儿的全面了解。
每天放学时间是我们接待家长访问、与家长进行直接交流的好时机。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们主动向老师反应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许多老师为此不能按时下班。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令家长感动。
通过普通家访可以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他的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等,借助这种方式,教师可主动接近幼儿,与幼儿一起游戏,增进幼儿和教师的感情。还可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向家长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专访。例如,有个小朋友不会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同伴间的问题,常常以推、拉、拽的方式对待小朋友。在对家长的专访中,我就要求家长改变习惯,尽可能给孩子以好的影响。在家长的配合下,这个小朋友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家长直接参与配合教育,使幼儿情感得到良好培养
我在工作中十分重视家长的情感导向,以家长的良好情感来引发幼儿的情感。
小班幼儿在入园前对集体生活充满了陌生感与恐惧感,教师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儿称呼自己阿姨,这样更容易使幼儿感到亲近。入园时与家长一起教幼儿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自理大小便、正确洗手、养成午睡习惯等,使幼儿在入园后能够避免因生活上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为了让幼儿树立对集体的良好印象,开学前,我举办了由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的“快乐接待日”活动。在活动中,家长配合教师向幼儿介绍班上的三位老师;带孩子挑选他喜欢的标记,和孩子一同辨认自己的座位,找一找自己的口杯号,看一看毛巾架上自己的小标记在哪里;家长还向教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又和孩子们在活动区里一起玩,一起乐。回家以后,家长还经常和孩子一起回忆那段快乐时光。在家长的感染下,孩子们对幼儿园充满了向往。在家长的直接配合下,小班幼儿很快度过了不适应期并爱上了幼儿园。为了巩固幼儿爱集体的情感,我请家长一起参加自然角的建立工作,以此作为孩子与集体相连的纽带,增强孩子对集体的关心与爱心。为此,我向家长提出要求,请家长给予支持。结果,家长都能主动配合,积极支持。在家长、老师、幼儿的共同努力下,仅仅两天时间,班上的自然角就建立起来了。我又请小朋友带着自己的父母来参观自然角。在家长们的赞扬声中,孩子们更热爱自然角了。从此,自然角成为教师、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关注的地方。小小自然角渗透了家长的心血,陶冶了孩子们那颗纯真的心。
为了更好地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我们开展了家长助教活动。每周五下午,我们特别邀请“爸爸老师”来为孩子们组织体育游戏活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亲切自然的教态,使孩子们完全融入到了整个活动当中,显得非常开心,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爸爸老师”带来的与众不同的运动氛围。
五、搭建家园互动新平台——班级QQ群
QQ群这个家园互动的新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的家园互动,让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通过沟通交流、互动分享、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让家长发挥主动性,更加主动的参与教育。
宝宝要入园了,家长和宝宝都非常紧张,宝宝们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焦虑,而家长们在班级门前迟迟不愿离去,上班也坐立不安。孩子在幼儿园能不能吃饱、睡觉是不是没盖被子、有没有和其他孩子一起参与游戏……等等,都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他们很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我们通过建立班级QQ群相册,每天将孩子在园吃饭、睡觉、做游戏的情景随时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并及时上传到群相册,远在四川、新疆、伊朗等地的爸爸们也能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兴高采烈玩耍的样子,满足了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一日学习和生活等全方位了解的需求。孩子每一天的点滴进步都会给家长带来莫大的喜悦。家长通过相册了解到孩子进步的同时,对班级老师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更加信任了。
在QQ群的论坛和留言中,从家长的提问能体现出对所反映的问题的焦虑和烦恼。于是,我们成立了各个研讨小组,对家长提出的各种建议和问题集中或分小组展开讨论、研究。例如:我们要做一个关于“如何解决孩子入园时哭闹的问题”的论坛,并在群上发布公告,通知家长开展论坛的主题、时间以及跟帖的方法。围绕这个话题,老师、家长们纷纷跟帖献计献策,各抒己见,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好办法。通过这种方式,“如何解决孩子入园时哭闹”、“怎样解决宝宝吃饭难”、“怎样让宝宝养成午睡的好习惯”的问题都一一得到解决,既让受到困扰的家长得到了启发,又让那些想出好办法的家长们备受鼓舞。同时我们有目的地发动一些家长推荐好书,让大家好书共分享;推荐好玩的地方,节假日一起带孩子外出活动。推荐好文章,让大家分享经验等等。给家长一个参与和相互沟通的空间,提高家长的积极性。利用群上的信息使家长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又使家长知道了为配合目标的落实自己应如何去做。
通过家园共同教育的一系列活动,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使幼儿的情感与行为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关键词:家园共育;互访;自然角;QQ群
当今家长极为重视对幼儿的智力培养,往往忽视对幼儿情感与人格的培养。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我们应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育,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为了使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家园联系会,为幼儿的教育打基础
我们根据教育的需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家园联系会。一是向家长公布教育工作计划,使家长了解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并请家长对教育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例如,在新生入园前,我们召开新生家长会,公布我们的教育方案,详细介绍教育目的及方法,具体系统地讲解孩子入园前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以及如何着手准备,并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促使家长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教育。通过交流,幼儿园的教育方案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理解,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意识。正是由于家长的配合,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基本在一周内就会得到稳定,顺利地度过不适应期,从而顺利地实现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生活的过渡。二是每当遇到较为重大的教育问题或活动时,邀请家长利用放学来接孩子的时间开会进行协商,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建议。例如,小班开学初为了让孩子们能尽快克服焦虑情绪,适应集体生活,教师与家长共同协商教育方案;中班阶段,为了开好中秋晚会我们与家长共同讨论活动内容与活动程序;在大班幼儿即将毕业的前夕,大班家长自发的组织了一个领导小组,主动与班上老师协商,设计毕业活动的内容与程序。在协商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对家长的想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也有了适当的了解,这有利于家园配合,共同督促幼儿进步,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做出各自的努力,这样,为使幼儿在园中健康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家园信息交流,使幼儿的发展具体量化
为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在园的情况和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我们在活动室门口设立了家园联系专栏。
设在活动室门口的家园联系专栏主要向家长介绍本周的教育工作目标、教育内容和家园配合的具体要求,也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方法、教育经验。例如,“三八节”之前,我班开展了“我爱妈妈”的活动。活动前,我们将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及对孩子的要求在家园联系专栏中作了介绍,请妈妈们主动配合,孩子们通过观察妈妈的劳动,做好夸妈妈的准备。孩子们通过观察知道了妈妈的辛苦,产生了帮助妈妈的愿望。在“我是妈妈的小帮手”活动中,我又通过家园信息专栏要求家长为孩子创设一些劳动机会,协助教师做详细记录。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良好的愿望变成了具体的行动。
三、家园互访,共同探讨幼儿发展的方法
教师每天面对的幼儿来自不同家庭,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同,个性不同,心理需求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我根据因人施教的原则,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家园互访,加强对幼儿的全面了解。
每天放学时间是我们接待家长访问、与家长进行直接交流的好时机。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们主动向老师反应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许多老师为此不能按时下班。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令家长感动。
通过普通家访可以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他的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等,借助这种方式,教师可主动接近幼儿,与幼儿一起游戏,增进幼儿和教师的感情。还可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向家长进行更深入细致的专访。例如,有个小朋友不会通过协商的方式处理同伴间的问题,常常以推、拉、拽的方式对待小朋友。在对家长的专访中,我就要求家长改变习惯,尽可能给孩子以好的影响。在家长的配合下,这个小朋友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家长直接参与配合教育,使幼儿情感得到良好培养
我在工作中十分重视家长的情感导向,以家长的良好情感来引发幼儿的情感。
小班幼儿在入园前对集体生活充满了陌生感与恐惧感,教师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允许幼儿称呼自己阿姨,这样更容易使幼儿感到亲近。入园时与家长一起教幼儿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自理大小便、正确洗手、养成午睡习惯等,使幼儿在入园后能够避免因生活上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为了让幼儿树立对集体的良好印象,开学前,我举办了由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的“快乐接待日”活动。在活动中,家长配合教师向幼儿介绍班上的三位老师;带孩子挑选他喜欢的标记,和孩子一同辨认自己的座位,找一找自己的口杯号,看一看毛巾架上自己的小标记在哪里;家长还向教师介绍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又和孩子们在活动区里一起玩,一起乐。回家以后,家长还经常和孩子一起回忆那段快乐时光。在家长的感染下,孩子们对幼儿园充满了向往。在家长的直接配合下,小班幼儿很快度过了不适应期并爱上了幼儿园。为了巩固幼儿爱集体的情感,我请家长一起参加自然角的建立工作,以此作为孩子与集体相连的纽带,增强孩子对集体的关心与爱心。为此,我向家长提出要求,请家长给予支持。结果,家长都能主动配合,积极支持。在家长、老师、幼儿的共同努力下,仅仅两天时间,班上的自然角就建立起来了。我又请小朋友带着自己的父母来参观自然角。在家长们的赞扬声中,孩子们更热爱自然角了。从此,自然角成为教师、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关注的地方。小小自然角渗透了家长的心血,陶冶了孩子们那颗纯真的心。
为了更好地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有效地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我们开展了家长助教活动。每周五下午,我们特别邀请“爸爸老师”来为孩子们组织体育游戏活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亲切自然的教态,使孩子们完全融入到了整个活动当中,显得非常开心,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爸爸老师”带来的与众不同的运动氛围。
五、搭建家园互动新平台——班级QQ群
QQ群这个家园互动的新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的家园互动,让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通过沟通交流、互动分享、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让家长发挥主动性,更加主动的参与教育。
宝宝要入园了,家长和宝宝都非常紧张,宝宝们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焦虑,而家长们在班级门前迟迟不愿离去,上班也坐立不安。孩子在幼儿园能不能吃饱、睡觉是不是没盖被子、有没有和其他孩子一起参与游戏……等等,都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他们很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我们通过建立班级QQ群相册,每天将孩子在园吃饭、睡觉、做游戏的情景随时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并及时上传到群相册,远在四川、新疆、伊朗等地的爸爸们也能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兴高采烈玩耍的样子,满足了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一日学习和生活等全方位了解的需求。孩子每一天的点滴进步都会给家长带来莫大的喜悦。家长通过相册了解到孩子进步的同时,对班级老师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更加信任了。
在QQ群的论坛和留言中,从家长的提问能体现出对所反映的问题的焦虑和烦恼。于是,我们成立了各个研讨小组,对家长提出的各种建议和问题集中或分小组展开讨论、研究。例如:我们要做一个关于“如何解决孩子入园时哭闹的问题”的论坛,并在群上发布公告,通知家长开展论坛的主题、时间以及跟帖的方法。围绕这个话题,老师、家长们纷纷跟帖献计献策,各抒己见,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好办法。通过这种方式,“如何解决孩子入园时哭闹”、“怎样解决宝宝吃饭难”、“怎样让宝宝养成午睡的好习惯”的问题都一一得到解决,既让受到困扰的家长得到了启发,又让那些想出好办法的家长们备受鼓舞。同时我们有目的地发动一些家长推荐好书,让大家好书共分享;推荐好玩的地方,节假日一起带孩子外出活动。推荐好文章,让大家分享经验等等。给家长一个参与和相互沟通的空间,提高家长的积极性。利用群上的信息使家长明确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又使家长知道了为配合目标的落实自己应如何去做。
通过家园共同教育的一系列活动,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使幼儿的情感与行为得到了良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