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教研关系是高等学校长期以来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该文在介绍国内外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现状基础之上,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相协同人才培养的意义,探讨了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运行机制,对我国高校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8-150-04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abo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Chang Haijun et 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r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college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an important issue has long been discusse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stitutions,th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dur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is proposed.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were discussed,the paper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Key words: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Teaching;Researching;Cultivation system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2项最基本的属性与职能。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教学是立业之本,科研是立说之道[1-2],教学与科研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3-5]。目前,由于政策的导向,对于科研的积极性较高,加之资源分配和利用上的矛盾,使得科研与教学在时间及资源利用上常常存在相互割裂和冲突[6-7]。因此,在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时,如何实现教研相长,有效建立科研-教学连接体,即科教融合,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4年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经过建设与发展,在教学与科研相协同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相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
1 国内外高等院校中教学与科研二者间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研究教学型大学都非常重视科研-教学连接体的建设,但是大部分的改革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和学习条件的改善上。而如何以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的教学,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8-10]:(1)科研活动和本科课程之间脱节;(2)研究实验室与本科生关系不大;(3)高级教授不讲授本科生课程,不进本科生课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尤为明显,科研工作甚至已经取代教学成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有的高校为了追求自身的声誉和社会地位,片面强调科研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科研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这一重要任务。部分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无精力从事本科教学,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学任务甚至由研究生完成,由此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低下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11]。
而在国外许多高水平大学里,本科生和教师及研究生一起从事原创性研究,都有机会获得前沿性知识和科学研究高级仪器设备,以及和教授直接对话。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课堂科研思维非常活跃,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12]。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相协同人才培养的意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我校于1993年开办食品工程专科专业,2000年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已在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构建起“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课程体系、产学研结合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项目团队成员已在本专业本科教学中初步构建了“研究项目进课堂”的科研促教学体系。
本专业实施教学和科研相协同的人才培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将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的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高水平大学给学生最有震撼的教育并非来自课堂上课,而是让本科生进入研究实验室,他们在那里获得个人体验,接触最新的设备和尚无答案的问题[13]。(2)从本科生的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层面,探讨如何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问题,这对构建能充分利用高校丰富学术资源的本科生教育新模式有重要的参考作用。(3)实施科教融合,建立“科研-教学连接体”,形成以一流的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达到真正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相协同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
3.1 建立有效的教学与科研管理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以保持教学与科研的长效平衡发展。以往在科研方面的评价机制主要是以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科技奖项来评价科研成果,针对此问题,应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检查教师的教学资料、备课情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作业反馈等方法来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果,并给予与科研成果相当的奖励,确保教师在教学中也保持相当的兴趣,为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教学互动奠定基础。二是健全教学与科研竞争的激励机制。通过完善学生奖励机制,以奖促学,出台《学生奖励与资助办法》等。完善教师奖励机制,以奖促教,出台《教职工奖励办法》等。建立校、院两级督导,促使科研促教学落到实处。只有不断的规范学校的激励政策,才能使奖励覆盖到各个专业学科、各个学术层次,才能全方位的激励教师努力教学和科研,激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制度支撑。
3.2 构建实验教学与科研相协同的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是工科学生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理论课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实验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和掌握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真正具有独立动手能力、良好科学素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较多,而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把科研引入实验教学,有助于将科研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内容并及时合理地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项目,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深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参加某些科学研究活动或工程项目,最终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教师通过参加科研活动,不断汲取新知识,积累科研实践,更新完善知识体系,提高整体专业素质。本专业实验教学构建了以通用基础实验、专业应用实验、综合提高实验、创新创业实践4个层次和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在该实验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实验过程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前沿。
3.3 挖掘利用“三大优质科研资源”,优化科研训练教学条件基础 (1)挖掘利用研究型实验室优质资源,加大研究型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力度。为适应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的研究型实验室可提供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所需要,主要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时间和实验场地对本科生开放。(2)挖掘利用科研与成果转化基地资源,充分发挥科研基地的育人功能,开展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教学实践活动等。(3)挖掘利用教师科研资源,教师的研究项目均有本科生直接参与,或教师的科研项目可部分直接转化为教学课程实验,如表1所示。所转化的这部分课程实验项目属于4个层次中的综合提高实验和部分创新实验。
3.4 大力实施“四大计划”
3.4.1 建立国家、市、校、院4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体系 实践项目由学生自主申报、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实行项目预答辩和结题答辩的“双答辩”制度,现场随机抽取项目组成员进行答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4.2 启动“科研兴趣培养计划” 教师提出适合本科生参与完成的科研题目,面向本专业学生“招标”。“中标”的学生或团队可获得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和相应的学校配套经费资助,鼓励有科研经费的教师自行资助1~2个项目,如表2所示。通过大力实施和发展“科研兴趣俱乐部”,激发学生科研积极性,提高动脑动手能力。
3.4.3 专业技能提升计划 为提高本科生专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巩固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而设置的专业项目,以专业技能竞赛为项目载体,学校专项经费资助,并奖励和表彰。学院教学经费支持(学校支持学院)学生的一切科技活动,学院实验室(含全部设施、设备、部分药品试剂)全天候开放。
3.4.4 创业实践支持计划 在当前大力推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创业带动和促进就业,以培养创业者综合创业能力为目标。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学生创新创业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创业导师(校内、校外创业导师),整个创业团队都由学生来运作,教师负责指导。
3.5 强力推进“科研五进”
3.5.1 科研思维进课堂 课堂上,教师将科研思维和科学方法传递给学生。课程设置讨论专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撰写课程论文,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2 科研项目进实验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实验项目,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以多种形式渗透到实验中。
3.5.3 科研课题进论文 实施全员导师制,开题答辩和毕业论文(设计)双答辩制,促进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四会”能力(会想、会说、会做、会写)。
3.5.4 科研活动进实践 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环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技成果推广、科教服务、科普宣传、生产调研等活动,多数实践项目与指导教师的科研结合。学生通过公开发表文章、论文交流、技能认证、取得科技成果、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等多种途径获得相应的学分分值。
3.5.5 科研成果进教材 应坚持以科研促教学,推动教材建设,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体系,鼓励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开设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专题讲座,不断向学生提供最新的学科知识和信息,使课堂教学保持前沿性和先进性,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4 结语
教学与科研作为一个整体,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多年的实践表明,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全面提升本科生的实践工程能力、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应进一步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不断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用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教研相长”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斐.论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演变与协调发展[J].高等教育管理,2015,9(1):1-5.
[2]冯鑫,李川.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与科研相协同的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信息,2014,15:2,10.
[3]牛广财,杨宏志,王宪青,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26(11):133-135.
[4]吕希奎,周小平.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企业教育,2010,9:190-191.
[5]张晓,马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探究[J].读与写杂志,20114,11(5):86-87.
[6]张翠华,郭伏,金海哲,等.教学与科研融合优化质量管理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239-240.
[7]高建丽.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72.
[8]王丽欣.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关系[J].高教高职研究,2015,12:152.
[9]赵宇宁,窦峥,国强,等.研究型大学中基于人才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良性促进关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64-65.
[10]朱全妤.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运行机制探究[J].教学实践研究,2014,24:129-130,142.
[11]黄大林,戴支凯,陈建宏,等.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9):692-694.
[12]邵文尧,肖宗源,陈成泉,等.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62-164.
[13]朱希安.教学与科研项目结合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62-63.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8-150-04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System for Collabo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for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Chang Haijun et 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67,China)
Abstract: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re the basic functions of college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an important issue has long been discussed.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stitutions,th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dur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is proposed.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were discussed,the paper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Key words: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Teaching;Researching;Cultivation system
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2项最基本的属性与职能。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教学是立业之本,科研是立说之道[1-2],教学与科研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在科学研究的氛围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3-5]。目前,由于政策的导向,对于科研的积极性较高,加之资源分配和利用上的矛盾,使得科研与教学在时间及资源利用上常常存在相互割裂和冲突[6-7]。因此,在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时,如何实现教研相长,有效建立科研-教学连接体,即科教融合,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4年获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经过建设与发展,在教学与科研相协同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相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
1 国内外高等院校中教学与科研二者间现状分析
当前很多研究教学型大学都非常重视科研-教学连接体的建设,但是大部分的改革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和学习条件的改善上。而如何以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的教学,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8-10]:(1)科研活动和本科课程之间脱节;(2)研究实验室与本科生关系不大;(3)高级教授不讲授本科生课程,不进本科生课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尤为明显,科研工作甚至已经取代教学成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有的高校为了追求自身的声誉和社会地位,片面强调科研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科研为教学和人才培养服务这一重要任务。部分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无精力从事本科教学,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学任务甚至由研究生完成,由此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低下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11]。
而在国外许多高水平大学里,本科生和教师及研究生一起从事原创性研究,都有机会获得前沿性知识和科学研究高级仪器设备,以及和教授直接对话。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大学课堂科研思维非常活跃,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12]。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相协同人才培养的意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我校于1993年开办食品工程专科专业,2000年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专业已在教学、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构建起“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课程体系、产学研结合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项目团队成员已在本专业本科教学中初步构建了“研究项目进课堂”的科研促教学体系。
本专业实施教学和科研相协同的人才培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将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的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途径之一。高水平大学给学生最有震撼的教育并非来自课堂上课,而是让本科生进入研究实验室,他们在那里获得个人体验,接触最新的设备和尚无答案的问题[13]。(2)从本科生的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层面,探讨如何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问题,这对构建能充分利用高校丰富学术资源的本科生教育新模式有重要的参考作用。(3)实施科教融合,建立“科研-教学连接体”,形成以一流的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达到真正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相协同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
3.1 建立有效的教学与科研管理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以保持教学与科研的长效平衡发展。以往在科研方面的评价机制主要是以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科技奖项来评价科研成果,针对此问题,应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检查教师的教学资料、备课情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作业反馈等方法来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成果,并给予与科研成果相当的奖励,确保教师在教学中也保持相当的兴趣,为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教学互动奠定基础。二是健全教学与科研竞争的激励机制。通过完善学生奖励机制,以奖促学,出台《学生奖励与资助办法》等。完善教师奖励机制,以奖促教,出台《教职工奖励办法》等。建立校、院两级督导,促使科研促教学落到实处。只有不断的规范学校的激励政策,才能使奖励覆盖到各个专业学科、各个学术层次,才能全方位的激励教师努力教学和科研,激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制度支撑。
3.2 构建实验教学与科研相协同的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是工科学生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理论课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实验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和掌握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真正具有独立动手能力、良好科学素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较多,而具有创新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把科研引入实验教学,有助于将科研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内容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内容并及时合理地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项目,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深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参加某些科学研究活动或工程项目,最终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教师通过参加科研活动,不断汲取新知识,积累科研实践,更新完善知识体系,提高整体专业素质。本专业实验教学构建了以通用基础实验、专业应用实验、综合提高实验、创新创业实践4个层次和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在该实验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实验过程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前沿。
3.3 挖掘利用“三大优质科研资源”,优化科研训练教学条件基础 (1)挖掘利用研究型实验室优质资源,加大研究型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力度。为适应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的研究型实验室可提供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所需要,主要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时间和实验场地对本科生开放。(2)挖掘利用科研与成果转化基地资源,充分发挥科研基地的育人功能,开展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教学实践活动等。(3)挖掘利用教师科研资源,教师的研究项目均有本科生直接参与,或教师的科研项目可部分直接转化为教学课程实验,如表1所示。所转化的这部分课程实验项目属于4个层次中的综合提高实验和部分创新实验。
3.4 大力实施“四大计划”
3.4.1 建立国家、市、校、院4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体系 实践项目由学生自主申报、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实行项目预答辩和结题答辩的“双答辩”制度,现场随机抽取项目组成员进行答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4.2 启动“科研兴趣培养计划” 教师提出适合本科生参与完成的科研题目,面向本专业学生“招标”。“中标”的学生或团队可获得指导教师的科研经费和相应的学校配套经费资助,鼓励有科研经费的教师自行资助1~2个项目,如表2所示。通过大力实施和发展“科研兴趣俱乐部”,激发学生科研积极性,提高动脑动手能力。
3.4.3 专业技能提升计划 为提高本科生专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巩固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而设置的专业项目,以专业技能竞赛为项目载体,学校专项经费资助,并奖励和表彰。学院教学经费支持(学校支持学院)学生的一切科技活动,学院实验室(含全部设施、设备、部分药品试剂)全天候开放。
3.4.4 创业实践支持计划 在当前大力推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创业带动和促进就业,以培养创业者综合创业能力为目标。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学生创新创业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创业导师(校内、校外创业导师),整个创业团队都由学生来运作,教师负责指导。
3.5 强力推进“科研五进”
3.5.1 科研思维进课堂 课堂上,教师将科研思维和科学方法传递给学生。课程设置讨论专题,要求学生查阅资料,撰写课程论文,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2 科研项目进实验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实验项目,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以多种形式渗透到实验中。
3.5.3 科研课题进论文 实施全员导师制,开题答辩和毕业论文(设计)双答辩制,促进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四会”能力(会想、会说、会做、会写)。
3.5.4 科研活动进实践 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环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技成果推广、科教服务、科普宣传、生产调研等活动,多数实践项目与指导教师的科研结合。学生通过公开发表文章、论文交流、技能认证、取得科技成果、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等多种途径获得相应的学分分值。
3.5.5 科研成果进教材 应坚持以科研促教学,推动教材建设,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体系,鼓励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开设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专题讲座,不断向学生提供最新的学科知识和信息,使课堂教学保持前沿性和先进性,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4 结语
教学与科研作为一个整体,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多年的实践表明,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全面提升本科生的实践工程能力、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应进一步坚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不断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用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教研相长”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斐.论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演变与协调发展[J].高等教育管理,2015,9(1):1-5.
[2]冯鑫,李川.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与科研相协同的人才培养研究[J].科技信息,2014,15:2,10.
[3]牛广财,杨宏志,王宪青,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26(11):133-135.
[4]吕希奎,周小平.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企业教育,2010,9:190-191.
[5]张晓,马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探究[J].读与写杂志,20114,11(5):86-87.
[6]张翠华,郭伏,金海哲,等.教学与科研融合优化质量管理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239-240.
[7]高建丽.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72.
[8]王丽欣.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关系[J].高教高职研究,2015,12:152.
[9]赵宇宁,窦峥,国强,等.研究型大学中基于人才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良性促进关系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64-65.
[10]朱全妤.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运行机制探究[J].教学实践研究,2014,24:129-130,142.
[11]黄大林,戴支凯,陈建宏,等.课堂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9):692-694.
[12]邵文尧,肖宗源,陈成泉,等.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62-164.
[13]朱希安.教学与科研项目结合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2:62-63.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