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神节”于我而言并不陌生,初一十五是小神节,而元宵、三月廿九之类的则是大神节,或者叫神会,在神会里面,数元宵神会最热闹隆重了。元宵的神会已在我并不漫长的生命历程里上演了二十一次。年年如此,岁岁如斯,仿佛只是每年必须走的程序,并且每年都在重复着相同的繁琐的环节。
元宵神会开始的一个多星期前,勤劳的潮汕女人就已经奔忙在炉灶与锅碗瓢盆间。先是准备制作各式粿品的原料。
做“乌粿”需要磨成细末的田间草药白头翁、糯米粉做粿皮,干炒的花生碎、芝麻碎、切成米粒大小的冬瓜糖和着去皮的甜绿豆沙做馅;做“红粿”需要磨细的大米粉按一定比例与淀粉、可食用天然红色素、食用油混合揉成粉红色的皮,包上去皮过筛的咸绿豆馅;做“白粿”需要过筛大米粉混淀粉、油制成粿皮,以过油的香菇丝、蒜苗花、葱花、花生、瘦肉、炸腐皮与闷熟的糯米饭混炒为馅;除此之外还要准备发粿、甜粿……每种粿品除了用料颜色不同,所用模具也是不容混淆的,各种粿品有它特定的模具,大小、图案、寓意均不相同,而发粿、甜粿看上去则更像一大块蛋糕,没有特定的图案,不过也有属于它们的“审美标准”:发粿的表面要凸起而光滑,像做工精良的蒙古包,鼓而不裂,最忌表面不鼓起来还凹凸不平,自我记事起便目睹了好几次我的奶奶将刚出炉的发粿扔进泔水桶——因为发生了上述忌讳之情形,似乎丑陋的发粿连入口的资格都没有。至于甜粿,似乎更令人轻松一些,只需要糯米浆调得浓稀适当,甜度适中,蒸出来表面平滑即可。
除了种类繁多的粿品,肉类“贡品”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当然是潮汕的特产——卤鹅。买来生鹅,养一两夜,到了宰鹅的小贩来的那天,主妇们早早起床抓鹅到空地上让小贩放血去毛。小时候我也曾跟着奶奶去过几次:一片大空地上,满满的人和或待宰或悬挂的鹅,鹅带着刀口的脖子,接血的白瓷碗,锅里沸腾的水,乳白色的蒸汽,小贩飞舞于锅炉和鹅毛中的手,还有空气中热热的羽毛混血味道。看着小刀划过那些长长的喉管,我总是下意识地用手护住自己的脖子,也许是这些环节,让我对拜神后的卤鹅肉没有丝毫兴趣,倒是对其中夹着凝固血液的大血管格外注意。
经过粗加工,主妇拎着赤条条的鹅回来之后,还要将它放进水盆里,细细拔掉余留的细毛,掏出内脏——清洗。在鹅肚子里放入生姜冰糖,用柴火灶烧一大锅用酱油、八角、川椒、香叶、桂皮熬成的卤水,将鹅平放进大锅里,用小火慢慢打卤。卤得好的鹅,是肉刚刚熟透而又不至于掉皮露骨,白切鸡的标准也大致是这样,鸡肉离骨处刚熟,鸡爪鸡肘不掉皮。有些人家除了准备必须的鸡、鹅和赤白相间的五花肉肉,还会准备一些干鱿鱼之类的海鲜干货。
做完这一切,元宵便差不多到了。正月十三四,村里的男人便开始为神会布场了:在游神路上沿路插彩旗,挂上密密的红灯笼,在村门口插上松柏枝和石榴枝,在“神前”——摆放神像供人跪拜的地方,摆上口含橘子的猪羊,还有各种或玻璃或铜制的摆设品,大盏的玻璃灯。当然,也少不了请一台潮剧。
神会的组织者按例是村里辈分最高的人——古时称族长,而今在潮汕一些地区此种叫法仍然存在。每年神会的资金均是由村民自发捐赠的,即使是不满一千人的小村子,也能靠著村民对神的信仰轻轻松松筹齐三五万,风风光光办一场神会,事后由组织者们出一份经费使用清单即可——而大多数村民是不会去了解自己为信仰所捐资金的用处,他们认为去校对那些数目是多疑的做法。
正月十五那天应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虽不是万人空巷,但全村至少一半的人都跑去看游神了。先是村里过去一年添丁的男人将神的塑像从庙里抬出,这是一个庄严的过程:要用石榴枝——潮汕地区将石榴树视为神圣之树,沾水扬在庙前的地上除去扬尘,烧香请神,点燃爆竹之后才“起驾”,最前面是仪仗队,一般是花钱雇来的,接着是锣鼓队和铜锣队,由本村的男丁组成,跟在其后的是抬着绣有祈求风调雨顺,合村安宁之类彩旗的童女,还有挑着鞭炮篮子的童男,接着便是神和他们“夫人”的塑像,按照职位高低排序,在最后面的便是本村“神职”最大的神。尾随在神的“圣驾”后面的,便是穿着长袍的“族长”们。每年都是照着相同的步骤忙碌,相同的方法庆祝,每一年村民们也都是揣着不减的热情去赴一场“盛事”,仿佛是攒了一年的激情,如数倾倒于此。
小时候的我是爱凑热闹的,游神赛会我总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的一员。到后来,热闹的鞭炮声变得震耳欲聋,读着无神论的书却对着迷信象征的神跪拜令我变得难为情。每个月阴历的初一十五帮奶奶拜神的时候我们总是分头拜——神殿里有好几位神,有时候我把神殿里的全部神拜了一遍,奶奶还在对着一位神诚心祈求,当她拜完那位神,准备拜下一位,却发现剩下的神我全拜过了,接着在上烛的环节又将上述情况重演一遍。烧纸钱的时候奶奶是一张一张正面朝上放在炉里,我却是一叠一叠往火里送,然后迅速收拾贡品回家,生怕遇到熟人……
现在远离了家,没有初一十五固定的拜神环节,在阴历的节日里也未能吃上新做的粿品。拜神的繁琐在记忆中淡去,奶奶祈求神灵保佑我一生平安的细语却让我不时想起,书包里常年放着她帮我求的平安符,小心收藏着她的爱与信仰。对游神的鞭炮声渐渐不那么反感,反而多了一种对仪式的敬意。我不再为科学与神灵尴尬着,于是我对外地的同学谈潮汕的神灵,潮汕的风俗。
一个地域的文化,如同养育这一方水土的母亲,或许在“叛逆期”你们一度关系恶化过,可最终她始终是属于自己的文化,融入血液之中,在逆反式的背离之后,总有反省式的回归。
元宵神会开始的一个多星期前,勤劳的潮汕女人就已经奔忙在炉灶与锅碗瓢盆间。先是准备制作各式粿品的原料。
做“乌粿”需要磨成细末的田间草药白头翁、糯米粉做粿皮,干炒的花生碎、芝麻碎、切成米粒大小的冬瓜糖和着去皮的甜绿豆沙做馅;做“红粿”需要磨细的大米粉按一定比例与淀粉、可食用天然红色素、食用油混合揉成粉红色的皮,包上去皮过筛的咸绿豆馅;做“白粿”需要过筛大米粉混淀粉、油制成粿皮,以过油的香菇丝、蒜苗花、葱花、花生、瘦肉、炸腐皮与闷熟的糯米饭混炒为馅;除此之外还要准备发粿、甜粿……每种粿品除了用料颜色不同,所用模具也是不容混淆的,各种粿品有它特定的模具,大小、图案、寓意均不相同,而发粿、甜粿看上去则更像一大块蛋糕,没有特定的图案,不过也有属于它们的“审美标准”:发粿的表面要凸起而光滑,像做工精良的蒙古包,鼓而不裂,最忌表面不鼓起来还凹凸不平,自我记事起便目睹了好几次我的奶奶将刚出炉的发粿扔进泔水桶——因为发生了上述忌讳之情形,似乎丑陋的发粿连入口的资格都没有。至于甜粿,似乎更令人轻松一些,只需要糯米浆调得浓稀适当,甜度适中,蒸出来表面平滑即可。
除了种类繁多的粿品,肉类“贡品”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当然是潮汕的特产——卤鹅。买来生鹅,养一两夜,到了宰鹅的小贩来的那天,主妇们早早起床抓鹅到空地上让小贩放血去毛。小时候我也曾跟着奶奶去过几次:一片大空地上,满满的人和或待宰或悬挂的鹅,鹅带着刀口的脖子,接血的白瓷碗,锅里沸腾的水,乳白色的蒸汽,小贩飞舞于锅炉和鹅毛中的手,还有空气中热热的羽毛混血味道。看着小刀划过那些长长的喉管,我总是下意识地用手护住自己的脖子,也许是这些环节,让我对拜神后的卤鹅肉没有丝毫兴趣,倒是对其中夹着凝固血液的大血管格外注意。
经过粗加工,主妇拎着赤条条的鹅回来之后,还要将它放进水盆里,细细拔掉余留的细毛,掏出内脏——清洗。在鹅肚子里放入生姜冰糖,用柴火灶烧一大锅用酱油、八角、川椒、香叶、桂皮熬成的卤水,将鹅平放进大锅里,用小火慢慢打卤。卤得好的鹅,是肉刚刚熟透而又不至于掉皮露骨,白切鸡的标准也大致是这样,鸡肉离骨处刚熟,鸡爪鸡肘不掉皮。有些人家除了准备必须的鸡、鹅和赤白相间的五花肉肉,还会准备一些干鱿鱼之类的海鲜干货。
做完这一切,元宵便差不多到了。正月十三四,村里的男人便开始为神会布场了:在游神路上沿路插彩旗,挂上密密的红灯笼,在村门口插上松柏枝和石榴枝,在“神前”——摆放神像供人跪拜的地方,摆上口含橘子的猪羊,还有各种或玻璃或铜制的摆设品,大盏的玻璃灯。当然,也少不了请一台潮剧。
神会的组织者按例是村里辈分最高的人——古时称族长,而今在潮汕一些地区此种叫法仍然存在。每年神会的资金均是由村民自发捐赠的,即使是不满一千人的小村子,也能靠著村民对神的信仰轻轻松松筹齐三五万,风风光光办一场神会,事后由组织者们出一份经费使用清单即可——而大多数村民是不会去了解自己为信仰所捐资金的用处,他们认为去校对那些数目是多疑的做法。
正月十五那天应该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虽不是万人空巷,但全村至少一半的人都跑去看游神了。先是村里过去一年添丁的男人将神的塑像从庙里抬出,这是一个庄严的过程:要用石榴枝——潮汕地区将石榴树视为神圣之树,沾水扬在庙前的地上除去扬尘,烧香请神,点燃爆竹之后才“起驾”,最前面是仪仗队,一般是花钱雇来的,接着是锣鼓队和铜锣队,由本村的男丁组成,跟在其后的是抬着绣有祈求风调雨顺,合村安宁之类彩旗的童女,还有挑着鞭炮篮子的童男,接着便是神和他们“夫人”的塑像,按照职位高低排序,在最后面的便是本村“神职”最大的神。尾随在神的“圣驾”后面的,便是穿着长袍的“族长”们。每年都是照着相同的步骤忙碌,相同的方法庆祝,每一年村民们也都是揣着不减的热情去赴一场“盛事”,仿佛是攒了一年的激情,如数倾倒于此。
小时候的我是爱凑热闹的,游神赛会我总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的一员。到后来,热闹的鞭炮声变得震耳欲聋,读着无神论的书却对着迷信象征的神跪拜令我变得难为情。每个月阴历的初一十五帮奶奶拜神的时候我们总是分头拜——神殿里有好几位神,有时候我把神殿里的全部神拜了一遍,奶奶还在对着一位神诚心祈求,当她拜完那位神,准备拜下一位,却发现剩下的神我全拜过了,接着在上烛的环节又将上述情况重演一遍。烧纸钱的时候奶奶是一张一张正面朝上放在炉里,我却是一叠一叠往火里送,然后迅速收拾贡品回家,生怕遇到熟人……
现在远离了家,没有初一十五固定的拜神环节,在阴历的节日里也未能吃上新做的粿品。拜神的繁琐在记忆中淡去,奶奶祈求神灵保佑我一生平安的细语却让我不时想起,书包里常年放着她帮我求的平安符,小心收藏着她的爱与信仰。对游神的鞭炮声渐渐不那么反感,反而多了一种对仪式的敬意。我不再为科学与神灵尴尬着,于是我对外地的同学谈潮汕的神灵,潮汕的风俗。
一个地域的文化,如同养育这一方水土的母亲,或许在“叛逆期”你们一度关系恶化过,可最终她始终是属于自己的文化,融入血液之中,在逆反式的背离之后,总有反省式的回归。